福王算計的不錯,在以後的十幾日裡,河南之地十幾個藩王都被崇禎的一道聖旨傳召來了洛陽,而崇禎也不出面,都是李從年在外面招待。在這十幾日裡李從年把那日在福王府所做的事情對每一個藩王都一一做了一遍,很快他就籌集到了八百萬石的糧食。
當看到這個恐怖的數字之後,崇禎這才知道,原來各藩王府竟然真得富可敵國,光是那這次捐獻的糧食就足夠這次河南賑災之用了,照這樣估計,那麼些藩王家裡的財富恐怕出乎人的預料之外啊!
“嘿嘿!沒想到富可敵國,真的是富可敵國啊!”望着諜戰司統計上來河南藩王的家底,崇禎卻是靠在椅子上沉默不語,誰也沒想到這些藩王的財富,竟然已經可以抵擋國家兩年的國稅。不,應該說國家都沒有他們富裕。
“皇上不必憂慮,這些藩王都是以民之力養之,等河南大災平息之後,只要海禁一開,百姓們的生活就會好很多了。”望着崇禎那黯然的摸樣,旁邊宋獻策和牛金星都是面面相覷,只有李從年似乎知道崇禎心裡想些什麼似的,嘴裡開解道:“等海禁成熟之後,就可以先遷出最苦難地方的藩王,皇上在這裡發愁,還不如行動起來,爲百姓多做些事。”
李從年的話讓宋獻策和牛金星不由得爲李從年捏了一把汗,侯爺怎麼能如此和皇上說話呢!可是崇禎的反應卻是讓他們兩個下巴都差點掉到了地上,只見崇禎聽見李從年勸誡,臉上卻是滿臉愧色,面上承認道:“李愛卿說得是,朕有些杞人憂天了,朕連那些韃子都不怕,還怕這些藩王?”說到這裡崇禎臉上頓時來了精神,然後拿起書桌上的奏摺看了起來。
這個時候宋獻策和牛金星在明白什麼叫聖眷在握,怪不得李從年年紀輕輕就已經榮登了侯爺之位,掌握朝政大權,光是崇禎的這般無私的信任,就是其他人所不能比擬的,宋獻策和牛金星只得滿臉苦笑,可是心裡卻是還有一絲興奮和激動。既然鎮北侯被崇禎這麼信任,那他們這些跟隨李從年的人那可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了,在這朝局之中定能找到自己的價值,才盡其用了。
在看了半天的奏摺紙糊,崇禎把一本奏摺交給李從年道:“這是朕這幾日來,朕草擬關於那些海外屬國建國的計劃愛卿給朕看看有什麼遺漏的地方!”李從年接過這本奏摺,望着上面崇禎這幾日來和宋獻策和牛金星商議的藩國計劃書。只見上面關於藩國的種種辦法,從軍事到內政條條政令都有詳細的解釋。而旁邊的牛金星和宋獻望着李從年看着那封奏摺摸樣,兩個人心裡都有些緊張起來,畢竟這些東西都是他們兩人這幾日來,勞心勞肺,苦思冥想出來的。
很快李從年就放下手裡的奏摺,只見他臉上十分的滿意道:“皇上這計劃不錯,也很全面。只是關於這內相一事臣卻覺得大可不必。”在這封劃書裡,崇禎採取
駐軍和派遣內相的辦法,準備控制海外藩國,可是在李從年看來,這大可不必如此。
“哦?愛卿說說!”李從年的話,讓崇禎眼前一亮,他想聽聽李從年有些什麼好的主意。
“皇上派遣內相,首先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當在這藩國之中,百姓和大臣們是聽藩王的,還是聽內相的。”派遣藩國內相,這本沒有錯,可是以後藩王屬地都在海外,這內相一去就是好幾年,不僅路途遙遠,有什麼事情也不好傳遞,當藩國出現意見相左的時候。藩國之內臣民到底應該聽誰的話呢!這就造成了藩國之內容易發生奪權的事情,不利於大明的對藩國的管理。
李從年的話讓在場的三個人都忍不住沉吟起來,李從年說的不錯,這樣一來勢必會照成藩國的**,要是朝廷派出去官員是野心家,藉着朝廷的大旗威壓藩王,這種事情在華夏曆史不是沒有出現過,所以內相這件事情不好說。
“所以臣認爲內相的設置可以不用,而且關於駐軍問題也可以大膽放權,在外海情況複雜,要面對許多問題,如果藩國之內沒有駐軍的武裝,根本無法立足。而且只要朝廷能在軍事和武器上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就算將來某個藩國想要奪權,恐怕從出發到攻到大明都在幾個月之後,憑藉大明強大的實力還怕一個小小的藩國嗎?”在李從年的這番分析之下,崇禎等人這才發現他們想事情還是想得太過侷限,沒有李從年那種大局般的眼光。
“侯爺深謀遠慮屬下等人不如也!”宋獻策面上滿是感嘆道,怪不得李從年能在短短兩三年之內榮登高位,這期間種種的手段和對於大局的掌握,不是他們這些人所能比擬的,就是旁邊的崇禎也是滿臉感嘆。
“李愛卿,賑災一事進行得怎麼樣了。”崇禎問道。
“皇上放心,河南藩王們奉獻出來的糧食將來幾日後全部交給臣派下去的監察使,進行賑災,臣已經讓河南各地官員緊密配合,嚴防發生民變。”李從年朝崇禎保證道,這件事情是你從年目前要處理的大事。
聽見李從年的話,崇禎面上頓時放心下來。進過兩年的他們君臣兩人已經可以說是知根知底了,特別是崇禎在遭遇曹化淳謀反之後之後,他對李從年的信任已經到達了一種盲目崇拜的地步,在崇禎看來現在的鎮北侯已經是他的左膀右臂,要是沒有李從年的在的話,這個朝政他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在一座普通的縣城裡,當着監察使的面,縣城的縣老爺把上面派發下來的賑災糧食發放到百姓們的手中,在都察院和監察司的督促和驗證之下,整個河南賑災糧食的發放沒有出現什麼大貪污事情,每一個領到糧食的百姓臉上洋溢的笑容,讓一旁看着的崇禎和李從年感心裡滿是一陣放鬆,這段時間以來的辛苦帶來的疲勞似乎都消失不見了蹤影。
“大家一個
個來,每個人都能領到三十斤大米還有一百斤玉米,登記完的人都來我這拿米知道嗎?”縣老爺朝排隊的百姓喊道,周圍捕快在現場維持着秩序,爲了怕出現冒領的情況,每一個人都要登記造冊,計算人數。
這次賑災糧食的發放是因爲按照家庭人口數來發放的,爲了把這件事落到實處,李從年藉着崇禎的大旗,讓崇禎免除了河南今年和明年的田稅,而且官府還傳令給地士紳地主,今年地租免除,任何不得向佃戶收取。
種種打破以往規矩的政令傳到地方引起了渲染大波,可是在都察院和監察司等壓制下,這些政令慢慢實行了下去,再加上各地義勇隊的幫助,這些舉措受到百姓們熱烈的歡迎,這時候他們對於朝廷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他們這才發現原來自己也可以得到朝廷的幫助,一種朦朧主人觀的感覺在他們心裡中瀰漫起來,雖然他們不知道這是什麼,可是李從年卻知道這是大明改變的開始。
大明想要強大,就必須大明中的每一個人都對自己的國家產生歸屬感,而歸屬感就是當每個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國家能站他們背後給他們強大的信心,擡起頭顱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這不管是什麼社會,如果沒有做到這一點話,無論這個國家在怎麼強大富有,最終不過是鏡花水月,消散一空而已。
大唐盛世爲什麼讓許多人迷戀,就是因爲在那個時代每個人都能挺起胸膛告訴別人,我是唐人,我有一個強大富足的國家,他能給我提供保護,讓我受到危險的時候成爲最堅強的後盾,要想塑造一個強國,首先得塑造一個強大的民族之心,民族之魂,這是李從年一直以來就在做的事情。
在這些發放糧食一邊,身着普通人服飾的崇禎和李從年,在幾十個侍衛護衛下望着那些百姓從縣官手裡接過一袋袋的糧食,旁邊縣衙文吏則把他們的名字登記造冊,並讓百姓們按下手印作爲依據。
這是李從年和崇禎巡查的第十五個縣城了,在這些縣城裡面崇禎和李從年也沒有發現哪個地方官員敢於侵吞朝廷發放的救災物資,這得益於李從年的改革,在他看來,官員都是一羣權利下的猛獸,只有把猛獸頭上帶着獸圈,才能讓這些傢伙聽話,爲百姓服務。
“皇上,這次巡視完了,咱們就回京吧!畢竟海禁開放在即,大事還得你回去主持啊!”望着這些百姓,李從年低聲朝崇禎道。不知不覺已經出京兩個多月了,一個國之君長期飄蕩在外,對國家不利。
“好吧!”本來崇禎還想繼續巡視下去的,可是身爲一個國之君,不是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人啊!真是有許多無奈說不清楚,也道不明白:“大事要緊,咱們回京吧!”在李從年和宋獻策的護衛下,崇禎朝洛陽而去,在個河南最普通的縣城裡,誰也不會知道大明一國之君,曾經就站在他們的身邊,望着他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