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皇太極

在崇禎二年的時候,爲了鞏固汗位,皇太極出其不意的發動千里奔襲的戰役,而這場豪賭的成功,令皇太極在後金威望大增,一些年輕將領由對皇太極的敬佩變成了崇拜。

而且當時四大貝勒中的二貝勒阿敏,在攻打大明時候屠城兵敗,逃歸後金之後皇太極乘機下令將其逮捕,廢除二大貝勒阿敏的貝勒之位,剝奪他的旗丁。

而在鞏固了汗位得皇太極在千里奔襲之前,便以關心兄長身體爲名,取消了努爾哈赤時期制定的四位大貝勒,按月輪流執政的作法。

爲了進一步加強汗權,在大淩河之戰打響之前,皇太極仿照明制,組建了六部,即吏、禮、戶、兵、刑、工等六部的貝勒全都是年輕人。

他們均直接受皇太極領導,這是封建xing質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爲皇太極後面稱帝奠定了內部的基礎,代善和莽古爾泰的權力則被進一步虛化和削弱。

在皇太極這次攻打大明的成功,使後金八旗從錦寧戰敗的陰影中徹底解脫了出來,他們看到了明朝軍隊的不堪一擊,看到了大明的虛弱,進一步堅定了伐明的信心。

而且後金韃子們掠奪了大批人口和財物,使之國力大爲增強。千里奔襲之戰的結果,使皇太極擺脫了政治危機、軍事危機和經濟危機,後金政權由此開始走上正常發展的軌道。

而袁崇煥的老師,大明的忠臣良將孫承宗臨危受命,不負崇禎之託,擊退阿敏收復了永平四城,然後對關內軍事防務作了認真的調整。

他於崇禎四年正月朝被崇禎以古稀之年,再次掛帥統領關外軍務,並按既定方針,第三次搶築大淩河。

當時身爲袁崇煥部的部將祖大壽逃歸關外後,被孫承宗下達了搶築大凌城的任務。

在袁崇煥還沒有被殺之前,他就曾兩次修築大淩河,但皇太極都沒讓他修完。

爲什麼孫承宗和袁崇煥都想在大淩河修築城池,而皇太極卻如此緊張明軍在大淩河築城呢!

這就不得不說,當時身處在關外的大淩河地理位置了。當時的大淩河也就是後世的凌海市。

當時的大淩河地處遼東錦州東面三十餘里,是屏蔽錦州的重要防線,如果大小淩河能夠修得錦寧防線一樣,那就等於在山海關面前又多了一道防守的雄關。

大明若要固守遼東,抵抗後金的入侵,就必修此城;而後金要想攻明,也就必拆此城。

所以從袁崇煥時起,雙方對大小淩河二城爭奪就非常激烈,已是兩建兩拆。

而這次皇太極傾巢出動,就爲了阻止大淩河的修築,可以說大淩河的如果修築成功,那就等於是在自己頭上放了一把鋒利的鋼刀,隨時都有可能落下的危險。

爲了拔大淩河這根眼中釘,皇太極不得不率軍攻打大淩河,也是爲了殲滅大明的有生力量,爲以後伐明做準備。

所以已經大凌城圍得團團轉的皇太極,採取圍點打援的算計,想要一舉殲滅大明在遼東有生力量。

而明白

皇太極打算的孫承宗,卻不得不救大淩河和祖大壽,因爲大淩河實在是太過重要了。

"大人,這次救援祖大壽將軍,你有什麼計劃沒有。"大軍行軍路上,李從年聽完林起對於大淩河的介紹,面上沉思着。

旁邊的李福生對聽罷,面上滿思索,這次大戰不僅關乎大明以後對後金的戰局,還事關忠義軍的生死,李福生不得不小心謹慎。

不得不說,林起天生就是幹情報工作的人才,雖然眼下他手裡只有幾十號人,可是卻被林起安排得妥妥當當,各處重要城市的情報源源不斷傳到永城,讓李從年足不出戶就瞭解天下大事。

在李從年旁邊的李福生,聽完林起述說關於大凌城的情報,臉上有些擔心的看着李從年,這次韃子傾巢而出,看來形勢十分的嚴峻啊!

"這次大戰對咱們大明至關重要,不管如何,咱們只能精忠報國而已。"現在的李從年什麼也不想,這是他感到最輕鬆的時刻,已經多活了一世的人,有又什麼看不開的呢!

聽見李從年的話,在他周圍的衆人不由自主點點頭,不需要考慮什麼?大不了以死相報而已。

想到這裡衆人臨站時,那種緊張壓迫之感,似乎消失而去,每個人都調整好了心態,對於即將發生的戰鬥也已經有了準備。

大軍每日行軍五十多裡,雖然李從年很想立馬奔到戰場,狠狠與韃子廝殺。

可是在冷兵器時代,沒有汽車飛機等現代運輸工具,大軍作戰大多數都靠騎馬走路。

而現在忠義軍馬匹奇缺,大軍作戰只能靠雙腳走路,步行軍隊士兵的體力消耗太大,特別是身着盔甲的忠義軍,能每天行進五十多公里,這不得不說是這個時代軍隊的一個奇蹟。

要知道,明朝後期的軍隊能每日行軍三十里,那已經是極限,再多了恐怕軍隊就有譁變的態勢了。

當李從年率領手下的軍士,經過七八天的趕到了大淩河地界的時候,他卻接到了大明軍隊兩次救援而失敗的消息。

而聽到這個消息的李從年,卻在半路上,傳令軍隊開進了錦州城,眼下敵情未明,他如果貿然前去救援大凌城的話,恐怕會有全軍覆沒得威脅。

可笑的是,當李從年帶領大軍來到錦州城下的時候,總兵吳襄和宋偉卻以爲城下的忠義軍是韃子,哭笑不得的李從年卻只得驅馬上前辨認,這才讓吳襄大喜過望,下令打開城門,讓忠義軍進城。

進入錦州城之後,李從年帶着自己李默和李福生來到錦州衙門,上前拜見吳襄、宋偉。

"屬下永城衛所千戶李從年,拜見總兵吳大人和宋大人。"李從年等人高呼拜倒,參拜吳襄等人起來。

這個時候,大堂裡滿堂的將領無不對李從年爲之側目。聽見嘴裡李從年的名字,他們眼中滿是驚異。

在過去差不多一年的時間裡,李從年的名字一直響徹在衆人的耳邊,孤身一人收編龍崖山上萬土匪,降納十萬戶的人丁在永城屯田,剿滅永城周圍的匪患,這一切

一切猶如評書中的故事,讓在場的將領們無不對李從年感到好奇。

在他們看來,作爲將領不扣除軍餉,吃空餉就不錯了,卻沒有想到李從年不過是一個地方衛所千戶,養得兵竟然比他們手底下的人都還多。

望着李從年的出現,惶惶不可終日的吳襄心裡終於了一些踏實,在李從年參拜下去的時候,連忙把他接起。"都是爲國效力,從年你就不要如此多禮了。"

當初吳三桂從永城回建昌的時候,極力在吳襄眼前讚許李從年的練兵之道,這讓吳襄對李從年充滿了好奇,他知道眼高於頂的吳三桂,從來沒有對誰這麼誇獎過。

而後半年裡,李從年所做的一切事情彙集到吳襄案頭的時候,吳襄只能是感嘆當初看走了眼,竟然放過了如此的大才。

不過李從年從吳家出來的,已經貼上了吳家身上的標籤,吳襄知道無論李從年在怎麼優秀,他是怎麼擺脫不了身上出身吳家的事實。

所以當初李從年大婚的時候,吳襄還讓人準備一份大大的賀禮,拉攏李從年。

對於世家大族來說,人才永遠是他們矗立不倒的原因,也是他們豪門永享富貴的秘訣。

"多謝總兵大人!"李從年藉口吳襄的寒暄,順勢站了起來,對吳襄道:"屬下定然爲國效力,萬死不辭。"

"好好!這纔是我吳家出來的人才。"聽見李從年的話,吳襄特意把聲音提高了數倍,他想讓周圍這些人看看,就算我吳襄戰敗了,但是家底還在。

聽見到這裡,李從年也不答話,面上裝作受寵若驚的摸樣,配合吳襄,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他身上已經貼着吳家的標籤,不管以後如何,外人總會把他和吳家拼湊在一起。

"請問總兵大人和宋大人,眼下戰況如何?"雖然眼下李從年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衛所千戶,可是仗着吳家的關係,還有他手底下的實力,李從年迫切想了解眼下的戰況。

提到這裡,不僅吳襄和宋偉面上一副頹然,而且就是周圍的遼東系將領個個也是一副面如死灰的狀態。

"李千戶不知道啊!"眼見場中衆人那頹廢的摸樣,身爲山海關總兵的宋偉不得不站出來解釋道。

雖然李從年不過是小小的一個衛所千戶,可是仗着吳家在遼東的勢力,宋偉也不得不照顧吳襄的面子,出面解釋道:"大淩河被圍,朝廷已經組織了兩次救援,可惜都以失敗告終!"

在宋偉徐徐述說下,李從年逐漸瞭解大凌城戰局的大概情況。

原來在崇禎四年八月,爲了打亂祖大壽的築城計劃,皇太極率領滿蒙八旗和初步組建的漢八旗,還有四萬民夫,共計九萬多人,號稱十二萬大軍圍攻大凌城。

而這次攻打大凌城,皇太極一改以往的硬攻策略,採取圍城打援的辦法。

在經過幾次攻擊之後,他動用上萬民夫在大凌城周圍築起了四道壕溝,並築起一道一丈多高的土牆,將個小小大淩河城圍得如鐵桶一般,然後等明軍援軍的到來。

(本章完)

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從年的辦法第一百七十八章 又一次大捷第一百三十一章 軍械司的生產第六十章 大勝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課第二百三十一章 春宮圖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第二百一十二章 關外風雲第一百七十四章 解決第一百三十三章 西洋人第一百二十章 孩子的新生第二百三十章 秦淮八豔第四十八章 張春第五十二章 貌合神離第十章 進山(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練兵第一百一十章 詭異迷局第二百零七章 圍堵第二百零七章 圍堵第一百零八章 同門第七十章 吳府赴宴第二十七章 秀蘭吃醋第八章 赴任(上)第七十一章 新家第一百九十章 移民臺灣第三十六章 攻打董家莊藉口第三十三章 赴宴第五章 回 鄉正文_第一百五十二章 戰後收尾第一百八十七章 鄭芝龍進京第一百六十七章 洛陽第七十七章 謀劃第二百零六章 發現蹤跡第八十二章 山東亂局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制之爭第六十八章 財源第四十四章 洞房第九十六章 出巡前夕第九十一章 俏丫鬟董欣第一百二十五章 多爾袞出使第二百零三章 旅店遇襲第二百一十章 路途第二百三十三章 南京城破第一百三十三章 西洋人第二十八章 剿匪練兵第四十五章 出擊的決定第一百五十五章 靈縣第九十七章 山東軍械司第五十六章 韃子血敗第一百十一章 攻打皇宮第二百一十六章 幕後黑手、第七十四章 凌遲處死正文_第一百四十九章 血戰之日第九十二章 調侃第三十二章 正大光明的藉口第八十七章 李福生的手段第一百九十五章 造船第一百八十八章 鄭芝龍的思考第六十四章 接旨正文_第一百五十二章 戰後收尾第一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的煩勞第一百八十四章 邀請第一百六十七章 洛陽第一百三十九章 火槍的威力第一百零四章 威逼第一百八十章 山東海禁第二百二十八章 防範未然第二百一十一章 林起的計劃正文_第一百四十九章 血戰之日第一章 歷史的穿越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制之爭第二百零一章 平淡日子第二百零三章 旅店遇襲第一百四十二章 牛金星的勸告第二百二十六章 定計除匪第五十七章 漢人雄風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課第二百一十五章 條件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校典禮第八十六章 戰孔有德第十五章 曖昧的氣氛第一百零四章 威逼第一百五十九章 處置正文_第一百四十五章 牛金星的條件第一百七十章 福王的煩勞第二百二十五章 巢穴第一百六十章 崇禎思索(朱煥山被處置)第一百六十八章 王府借糧第一百七十一章 海域尋金輯第二十二章 整編第二百一十一章 林起的計劃、第七十四章 凌遲處死第一百章 倒賣軍械第一百八十六章 多爾袞的心思第三十二章 正大光明的藉口第五十八章 生死一戰第二百章 敵後特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