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新家

可是這混跡官場的本事,他卻比祖大壽和李從年兩人綽綽有餘,要不然當初祖大壽爲什麼會把自己的妹妹嫁給吳襄,成爲親戚關係呢!

聽了吳襄的話,李從年和吳三桂不由得都點了點頭,大家都是聰明人,吳襄話裡的意思他們也不明白。

不就是怕他們兩人,年輕氣盛,坐上了侯爺之位弄出什麼亂子來。

"父親你放心吧!我和國忠一定聽你的吩咐。"聽見吳襄的話,吳三桂率先擺明態度道。

而旁邊的李從年也是一臉贊同:"是啊!有吳伯父在一旁提攜,小侄在官場之上可以安枕無憂了。"

得到兩人的保證,吳襄心裡的擔心也頓時鬆了下來,在吳襄看來李從年是吳家將來榮華富貴的保證。

騎在馬背上的李從年,望着大明朝熱鬧的夜市,那燈火輝煌的摸樣,讓他不禁有了一絲恍如身處在現代都市的感覺。

吳襄今天的一番舉動,除了是拉攏自己之外,還給自己一絲明示,那就是他是出自吳家,所以不能另立山頭,脫離吳家的烙印。

李從年從來也沒有想過要脫離吳家,在這個時代,宗族力量是除了文官集團之外在地方最大的力量,只要掌握了這股力量,他就和地方勢力有聯繫,能爲以後所做的事情籌謀。

今天他告訴崇禎要想開海禁,賺軍費就得解決朝廷的黨爭問題。

有時候李從年還得感謝後世的清宮戲,如果不是清宮戲裡那些恍若聖人般的清朝皇帝常常把黨爭掛在嘴邊,李從年還想不起大明朝的黨爭。

在明朝時期的黨爭大致可分爲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的爭鬥,

東林黨是源於無錫的東林書院,其開創者爲當時已罷官爲民顧憲成,另外二人爲鄒元標以及趙星南,其次外加高攀龍等人。

在天啓時期東林黨在把持朝政後秉承"非我族類必有異心"的原則打壓三黨導致了三黨與閹黨的最終結合,最後變成了魏忠賢的閹黨與東林黨的決鬥。

紛亂的黨爭不禁影響着朝局,也最終讓後金勢力坐大興起,最終導致爲明朝的滅亡埋下了深深伏筆。

這場幾十年間的戰鬥看似東林黨人的爲國爲民,大義凌然,與唐代的牛李黨並沒有實質xing的區別。

因爲他們都是爲打壓對手,而非位了國家社稷。崇禎登基之後,卻因爲兩位先後當上首輔的大臣周延儒和溫體仁形成的派系,互相攻伐,黨同伐異,陷入永無休止的黨爭之中。

而那些官員們卻爲了黨爭,互相不做實事,互相攻伐,只爲反對而反對,形成的黨爭漸漸把原本平靜局勢,越發糜爛的大明拖入了滅亡的深淵。

李從年要想在這個時代實事,改變華夏早已註定的命運,他首先面對的就是黨爭問題。

回到吳襄送給自己的宅院裡,高大的獅子,硃紅的大門,李從年在心裡輕呼了口氣:"不管如何,道路已經定下了,成不成功就看自己了。"

臨進門前,李從年望了下微黑的街道,轉身朝走進了自己的新家,"

男兒何不

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就讓我這個風起雲涌的大時代,鬥一鬥吧。

這一刻李從年想起日後華夏遭受的苦難,他的心裡突然涌現一絲成就感,他日我李從年一定名震天下,屠滅天下韃子,讓漢人重整脊樑,傲立天地之間。

崇禎五年的時候,大明的天空下,無論是流民起義不斷的中原腹地,還是賦稅越發沉重的江南地區,都流傳這兩個顯赫的名字,李從年和吳三桂。

這兩個在大凌城戰役中,名聲鵲起的青年將領,吳三桂的勇猛,李從年的沉穩,還有那數千顆血淋淋真韃子的人頭,這一切都一切都預示着大明又多了兩員勇猛的大將。

在初冬即將降臨的盛京城,此刻猶如那些滿洲勳貴們那患得患失的心裡一樣,惶惶不可終日。

大金竟然敗了,號稱過萬不可敵的後金竟然敗了,而且敗得如此之慘,數千大金勇士的人頭矗立在大淩河畔,那巨大的人頭景觀,猶如寒烈的刀鋒,直直衝擊着後金上下的心。

血淋淋的人頭,不僅讓滿洲勳貴們的膽寒一片,也讓後金大汗皇太極的心裡滿是灰白。

在仿照紫禁城建造的大汗宮裡,身xing敏感的皇太極,感覺到身邊的宮女和太監們,那害怕自己發火小心翼翼的摸樣。

他知道,就連這些不出宮門的太監宮女,也知道了大金的慘敗,更何況外面那些八旗子弟和低jian的漢狗呢!

眼下的後金上下,流言不斷軍心渙散,皇太極在也沒有了那次千里奔襲的威望,如果大金在不能取得勝利,恐怕他這大汗也快換人了。

兵敗回到盛京的這些日子以來,皇太極的身體有些抱恙了,根據御醫所說,那日皇太極吐血是受驚過度,一時腦血衝頭,在會昏厥的。

而他在休養的這段時間裡,皇太極一直思索着當初在大凌城下,八旗大軍慘敗的原因。

皇太極發現自己不是敗在軍心上,而是敗在了自大和火器缺乏情況下

如果當時皇太極手裡也有大明一樣的火器部隊,還有嚴格的訓練的步兵,那麼這場大戰誰勝誰負,那就可就很難說。

只是現在失敗已經失敗了,當務之急是要彌補大敗對後金的影響。

"大汗!你沒事吧了?"正當皇太極在鋪滿黃金裝飾大殿裡,思考着這次大戰的得失之後的時候。

他的身後,一個身着滿洲特有旗袍服飾,年輕貌美女的,輕輕走到了皇太極的後背,輕輕爲皇太極按摩起來肩膀來。

盛京和大明紫禁城相比,十分簡陋,雖然當初努爾哈赤仿照紫禁城建造了盛京皇宮。

可是後金無論財力和技術根本無法和大明相比,只得把盛京城搞得簡陋,上不了大雅之堂。

而皇太極身邊的這個女人,皎潔的眼睛,細長的眉毛,還有那柔白的肌膚,宛若天上的星辰耀眼動人,這個女人就是皇太極的西宮妃子布木布泰。

她是在後金天命十年二月,嫁給當時身爲貝勒的皇太極,成爲其側福晉,而她的姑哲哲爲

大福晉。

其實他們的結合不過是利益結盟下的產物,當初皇太極爲了籠絡科爾沁部,這才娶了科爾沁的大小美女,而布木布泰也是如此。

當時後金天聰年初,皇太極即汗位,她其姑哲哲被封爲大妃,稱中宮大福晉,而布木布泰卻被封爲西側妃,稱西宮福晉。

但當時沒有東宮福晉,所以布木布泰在後宮位居第二位,僅次於其姑哲哲,而且這個女人在後是還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孝莊。

如果李從年在場的話,他一定會認識這個女人,因爲這個女人就是被後世稱爲大清朝奠基者之一的孝莊太后,當然現在她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嬪妃而已。

縱觀清朝有兩個女人對清朝的影響力,那可是空前絕後的,一個就是輔佐大清三代帝王,維護滿洲統治的孝莊。

而另一個就是嘴裡咆哮着寧肯把江山交給蠻夷,也不給家奴的慈禧,她們一個是清朝的奠基人,一個清朝的拆去工,歷史總是那麼的相似,讓人琢磨不透。

"玉兒,本汗是爲範先生被抓而傷心啊!"望着大玉兒的到來,皇太極面上的精神頓時鬆懈下來。

不知道爲什麼,每當皇太極看到大玉兒的時候,他心中總是有一種怪異的放鬆,這種感覺讓皇太極嘴裡嘆息着,難道她的真是天下未來母儀天下皇后。

望着大玉兒憐惜的摸樣,皇太極輕輕摸着大玉兒得手,面上滿是感傷。

這並不是說皇太極對范文程有多少感情,而是皇太極在也找不到對明朝更爲了解的人了。

范文程對皇太極來說,不過是一條能用的狗而已,要不是他有利用價值,皇太極又怎麼能會重用一個漢人,當着自己的謀士呢!

只是皇太極也沒有想到范文程,竟然被被明軍抓住,並且送往京師面聖,交給崇禎發落。。

皇太極也想到李從年,一個年紀輕輕的衛所千戶,竟然有如此殺伐的手段,皇太極忽然覺得自己有些老了,難道天命真不的在大金這面嗎?

"玉兒,你說本汗是不是老了?"才過四十多歲的皇太極,突然心有感觸,面上滿是感傷。

縱觀整個大金除了代善和自己,還有那個年輕的多爾袞有大局觀念外,那些大貝勒和小貝勒們都着眼於眼前的利益,陷入人口財錦的爭奪當中,卻沒有看到後金的危機。

大明可以敗上十次,而後金卻不能一敗,這是國家實力所決定的,因爲後金和大明相比實在是太過弱小了,要不是明朝有內有流民的內亂牽制了大部分得力量,恐怕後金早就被滅了個乾淨了。

而眼下明軍已經在大凌城站穩了腳跟,一條新的防線已經形成了,皇太極雖然有心在進行第二次攻伐,可是這次的大敗,已經讓皇太極的威望受到了損壞。

特別是各旗受損的情況十分嚴重,如果皇太極妄想在發動第二次攻擊大凌城軍事行動的話,恐怕不用明軍攻打,後金就會因爲內亂而陷入崩潰了。

這是國家綜合實力所決定的,皇太極也沒有什麼辦法,眼下的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本章完)

正文_第一百五十一章 宋獻策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想法第一百二十九章 後金的猜忌第五章 回 鄉第一百九十章 移民臺灣第一百七十五章 草原大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各地商賈第三十三章 赴宴第一百九十三章 世外桃源第三十六章 攻打董家莊藉口第一百五十七章 伸冤第一百五十七章 伸冤第五十八章 生死一戰、第七十四章 凌遲處死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意合作第一百九十五章 造船第一百七十五章 草原大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制之爭正文_第八十九章 關外探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去南京第二百二十三章 春季狩獵第二百零七章 圍堵第七十九章 死到臨頭正文_第一百五十一章 宋獻策第三章 少年吳三桂第一百六十三章 河南大旱第二百三十三章 南京城破第一百零二章 範家大院。第一百七十三章 回京之變、第七十四章 凌遲處死第一百六十七章 洛陽第三十五章 精銳之士第一百二十八章 合作第一百八十九章 利益交換第二十二章 整編第六十六章 封侯第二十章 捷報第一百四十二章 牛金星的勸告第二百零二章 科技所有權第四十九章 韃子的野心第二百二十三章 春季狩獵第一百五十五章 靈縣第一百六十章 崇禎思索(朱煥山被處置)第六十四章 接旨第十七章 楊嬌蓉的求婚第二百零九章 詭異計劃第一百八十一章 皇太極的昏招第二章 大明時代第三十七章 攻打董家莊第八十三章 出征前日第四十五章 出擊的決定第二百三十四章 北地之侯,華夏昌榮(大結局)第八十六章 戰孔有德第二百三十三章 南京城破第一百八十三章 柳如是的決定第二百一十二章 關外風雲第七十八章 崇禎的決斷第二百零八章 篝火曖夜第一百七十二章 內相第一百零二章 範家大院。第二百一十七章 除奸第二百二十八章 防範未然第二百一十六章 幕後黑手第七十一章 新家第一百八十三章 柳如是的決定第一百二十六章 兒女親家第八十八章 李自成的大敗第七十八章 崇禎的決斷第七十章 吳府赴宴第七十章 吳府赴宴正文_第一百五十一章 宋獻策第二百三十三章 南京城破第四十四章 洞房第一百二十五章 多爾袞出使第九十二章 調侃第二百二十二章 祖大壽第一百九十一章 刺殺第一百九十六章 車牀的改進第一百五十八章 虛與委蛇第三十章 憧憬第三十六章 攻打董家莊藉口正文_第一百五十一章 宋獻策第一百九十八章 人口普查第一百七十七章 皇太極的第二次大敗第二章 大明時代第六十一章 韃子的血淚第一百十二章 發動第二百零八章 篝火曖夜第一百八十二章 各地商賈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制之爭第三十章 憧憬第三十七章 攻打董家莊第二百三十二章 攻城第六十四章 接旨正文_第一百四十七章 接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劫持第二百二十八章 防範未然第八十二章 山東亂局第一百三十五章 拉攏第二十一章 忠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