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8 真正圖謀(中)

馬戛爾尼在這一位面中成爲了一個真正的中國通,原因還是這個位面中大唐的強勢崛起。當然他的見地也不單純代表他個人的研究,在英國有着大量的學者致力於研究大唐的一切。有人研究大唐傳來的技術,有人研究大唐學術領域的教學方法,有人研究大唐工廠中的管理技巧,也有人在學習大唐的政治運作模式。總之,英國在短時間內奮起直追,跟英國人最快也最大規模的學習大唐的一切有關係。

英國是一個極爲驕傲的國家,但跟白南他們那個時代充滿彩虹和阿三的奇葩牛牛國不一樣,此時的英國進取而理智,他們承認大唐的強大,並且發瘋一樣地去學習,很像是某時期的日本人。這也許是一種島國天賦。

馬戛爾尼深知自己揹負的使命,他感覺自己頭頂像是一個沙漏,流逝的時間正產生來自全英國的急迫和焦慮感。

只要是長腦子的人,都會懂得知道,強硬、強大而且與清國同文同種的大唐,不可能對清國沒有覬覦之心。那種在海外建了個什麼國家,反過頭來去求朝廷敕封的案例不是不存在,但是那些國家幾乎稱不上國家,實力很弱,而且領導者也不是精英羣體,受文化教育水平很低。那種掌握一大堆金手指優勢,在海外單開副本狂刷聲望和裝備,結果居然不回到故土去衣錦還鄉的,大概只能出現在某個神奇位面的網絡小說之中。

大唐已經強大成這個樣子了,讓歐洲人褲子溼乎乎的,要是再一口把中國吃下肚,嘿嘿,那已經不是幹得歐洲國家不要不要的了,等着大夥兒以後管地球叫唐星吧。

英國是這個時代,除大唐外最有野心的國家了,但英國國內精英界也瀰漫着悲觀氣氛,認爲英國可能永遠無法超越大唐,成爲全球性的日不落帝國。但是英國也是有一羣腦子很清楚的政治家的,也許小威廉皮特和喬治三世更在意法國大革命和歐洲戰爭,但是也有很多人能看到更大的場景。

歷史有着驚人相似之處的,在二十世紀末,白頭鷹迎來自己的一超獨霸時代後,某兔國開始大唱多極化格局,因爲對兔國來說,多極化就是削弱一超獨霸,鷹醬就能被制衡,就會給自己帶來更好的國際空間和環境。此時本位面的英國也有同樣的心思,寧願看全世界紛紛亂亂,自己也不是老大,但是絕對不能讓大唐舒舒服服地當老大。

那麼,削弱唐國就是英國除歐洲平衡戰略之外,全球外交政治關係中的指導主軸。

而削弱大唐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削弱一個國家可以說很多途徑的。最簡單的,戰爭能夠明顯地削弱一個國家,被拖入戰爭或者戰爭失敗的國家,國力大損是最正常的現象;經濟制裁是另一種削弱方式,在沒有物質基礎的情況下,一個國家將會面臨重大危機,國內的不滿也會滋生和爆發;文化削弱,當然這種手段比較高端,此時的英國人還不太會玩,當年和平演變艹死了毛熊和東歐小弟們,後來有無數的第三世界國家和地區又倒在了顏色革命的血泊中。當然失去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核心文化,造成精神領域的紊亂或者偏移,這個政治存在體基本就完蛋了。自己改教科書想當人家的奴隸,數祖忘典,扭曲公理正義只剩虛妄和躁狂,離滅亡只有那麼一指甲蓋的距離了。

以上三個大而化之的手段,英國人都玩不轉。打仗打不過,經濟和技術上還得靠人家。所以,還是得就事論事,尋找合適的突破點。

然後,一部分英國人機智了,他們找到了一個最佳的突破點,那就是清國。

這是大唐絕對無法放棄的一塊肥肉,幾乎可以說是宿命式的一步絕對會邁出來。而英國人需要做的,就是在這隻巨大的腳落下來之前,將落腳的位置挖成一個大坑。即便大唐是一個英國必須仰視的巨人,隨便一巴掌就能把英國扇飛,智齒也能給打掉。可是,一旦巨人掉坑裡,那麼就有可能受傷,爬上來的時候也會很費力,而只要英國有些力道,就可以聯絡一羣小夥伴,狂揍這個巨人,運氣最佳的時候,可能把巨人直接摁死在坑裡。

對的,英國人需要絕佳的運氣,馬戛爾尼也這麼認爲,這是極小的成功概率,但是一旦成功,那麼英國就發達了。

歷史上,英國的發家過程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太大的挫折,就跟開掛一樣順風順水,成就一番霸業。實際明治之後的日本直到大正之後羣體性腦殘之前,也是掛逼一類有幸運光環加持的國家。那時候的中國基本上就是身上套着龍套模板,專門給人送經驗值和裝備的角色了。

嚴格意義來說,馬戛爾尼將要做的事情並不是賭國運,因爲英國人會不遺餘力去做這件事,任何國家在戰略選擇的時候,都不可能面對絕對的100%概率,英國人比日本人略強的地方在於,他們賭博的時候還清醒,賭博的理由也很理性。而不是“反正早晚要打不如就打吧”這樣邏輯充滿一股神奇芬芳的理由。

馬戛爾尼對巴羅說道:“……一旦我們的計劃真的成功,清國變成了唐國的泥潭,兩國陷入了持久的戰爭之中,或者唐國根本無法有效統治這片土地,那麼唐國將不得不持續性地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資源,將他們變得越來越弱,而同時他們也會無力顧及其他的事情,更無心去顧及我們。這個時期內我們就會全力的去發展技術和國力,佔領更多的殖民地,或者去拉攏更多的盟友,在一個恰當的時機,用最可怕的力量去攻擊大唐,瓦解這個讓我們產生陰影的國家。”

明顯巴羅就是一個比較悲觀的人,他點頭道:“希望如此,不過首先我們還是需要說服這位皇帝陛下才行,而且還要是,秘密地。”

645 掘墓494 退或降029 各懷鬼胎722 秩序制定(上)907 立體登陸815 宗族瓦解(下)181 鄭信258 盧小毛請客001 迷途944 次大陸戰役(上)298 嘉慶672 初戰英吉利(上)545林子平767 可選擇的路552海外領改革775 拳亂(一)435 南亞126 閃電快馬855 調停897 航天456 災難811 接見038 擴軍319 修碼頭403 治中南319 修碼頭052 約庫茲戰爭(中)143 躊躇750 世界盃(上)443 阿帕奇青年935 決戰日德蘭(十)839 巧舌如簧697 青年近衛軍246 京中人心822 兜售(上)236 擒龍(五)380 一七八一565 科隆的譁變740 候選人們(上)283 “虛張聲勢”032 新的殖民點572 萊比錫戰役(四)497 治理墨西哥343 江南(五)138 夏威夷王國戰爭(上)120 馬德里之行(下)020 剿滅912 低地戰役(四)164 唐人的智慧827 新聞輸出030 出使304 天津條約436 孟加拉灣中的艦隊620 扣留513 大革命之大唐應對717 華沙會戰(十五):航空兵出動655 德意志野望457 二子707 華沙會戰(五):焦灼072 遇船598 萃英會(上)098 風平687 佔領荷蘭719 華沙會戰(十七):鷹擊602 上秘魯歸屬887 接替者034 阿爾普爾科900 烏克蘭908 搶先223 南固威島873 逼退戰略503 內陸擴展017 遇襲318 應對473 巴亞爾塔港暴亂(下)772 奪路而逃905 懸殊空戰553海外領教育936 決戰日德蘭(十一)760 亂來209 英國人的仿製行動503 內陸擴展393 吞武裡之戰(九)885 十五年造艦222 船手衆515 晚餐648 國王之死894 思維027 新內閣947 服軟867 駐軍權012 盛宴030 出使591 娛樂產業321 奇峰421 六海外領506 最終停戰(上)887 接替者889 新的時代611 青州案(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