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四、年糕
手工指非機器設備批量生產而是由人工製作生產。在工業化剛剛興起時,手工一詞一度成爲生產率低下、質量參差不齊的代名詞。然而,在當代工業生產高度發達的年代,人們逐漸厭倦了由工廠流水線生產出的毫無差別和特色的產品,手工製品又恢復了活力。
詞義:工匠。 手藝。 靠手的技能做出的工作。
用手操作。 舊時中小學課程之一,後改稱勞作或勞技。
基本解釋∶用手的技藝做的工作。
上手工課 [charge for a piece of handwork]∶給手工勞動的報酬
手工勞動的報酬 [manual]∶用手操作
手工操作 [craft**an]∶手工藝人 請來幾個手工藝人
引證解釋:匠。 《三國志·吳志·孫休傳》:“ 諝 先是科郡上手工千餘人送建業。” 手藝。 張天翼《兒女們》:“某時算是學手工,到了最近許能賺幾個工錢。” 靠手的技能做出的工作。 王振武《最後一簍春茶》:“看這手工、花樣,做得多細!” 用手操作。 謝覺哉《觀花小記》:“紡、練、織都是手工,產品多是被面料。”如:手工勞動。 舊時中小學課程之一。後改稱勞作或勞技。 丁玲《母親》:“另外兩位年青的女教員,一個姓 張 ,教圖畫;一個是褚先生的女兒,教手工。” [1] 其它含義編輯 手工製品耗費時間和人力大所以價格極其昂貴,而成品每個都不完全相同並且凝聚了製作者的創意和靈感,所以愈發顯得珍貴,受到追求個性崇尚自然的人們的喜愛。 手工一詞多指手工diy活動。 手工串珠 DIY(Do It Yourself ):由自己動手做。 最近兩年,DIY的另外一個解釋方法爲:Design It Yourself ,譯爲自己設計。 ps:最近兩年,DIY的另外一個解釋方法爲:Design It Yourself(由自己設計)。從詞義上看,比DIY(由自己動手做)更加包含了一種藝術感。
------百度百科
“十二月忙年夜到,挨家挨戶做年糕。”但凡在江南省長大的人,童年記憶裡多少都有年糕的影子。
廚房裡那一大缸用清水浸着的年糕,是春節不可或缺的元素。
高笛幢夫妻倆凌晨三點就起來準備打年糕。
高笛幢纜鎮人都叫他高三牙子,因爲他一笑,三顆大門牙很突出,日子久了,高笛幢便將加工點命名爲牙子糕莊,
每年11月份開始,牙子糕莊就開始打年糕,一直要持續到1月下旬。
夫妻倆手工打年糕已有32年。
60多歲的高笛幢平時做道路綠化維護工作,他說,年前打年糕,除了補貼家用外,他就是想帶大家找找過年的感覺。
磨好的米粉要攪拌均勻。 “手工做出來的年糕可比機器做的好吃多了!”高笛幢沿襲舊時年糕的傳統做法。
蒸粉必須用柴火,越旺越好。
竈臺的火已生好,一個木質蒸籠擱在盛着清水的大鐵鍋上“咕嘟咕嘟”地冒着熱氣。
“火燒得越旺越好,燒得旺,米粉熟得快、蒸得透,做的年糕更軟糯,保存時間也更長。”半個小時後,高師傅拿起筷子,在蒸桶上撥弄着,空氣裡瞬間米香四溢。等米粉八九分熟,形如鬆糕的時候,就差不多可以起鍋了。
一桶粉需要蒸30分鐘。
米粉蒸好了,就要馬上往石臼裡面倒,爲什麼這麼急?高笛幢介紹,一定要在米粉還很燙的時候搡搗,如果冷了,做出了的年糕就不好吃了。
所謂“搡”,有點像搗藥,只不過工具要大許多。把十幾斤剛蒸好的米粉團放在一個大石臼內,然後掄起大木錘用力捶打,這是打年糕過程中最累人的一個環節,絕對是門技術活。打糕師傅需要把榔頭舉過頭頂全力砸向石臼中的米團。只有姿勢準確,力道充足,打出的年糕口感才筋道。
捶打,是打年糕過程中最累人的環節。也是纜鎮人最喜歡參與的節目!
“主要靠腰力,不掌握竅門的話打個10下就嫌累了。”高笛幢說,打年糕需要兩人配合,他在掄錘,妻子就在一邊將米粉翻疊,一搡一翻,兩人配合默契。
一根細繩就可以切年糕。
剛做出來的年糕溫潤軟黏。
巨大的米粉團經過四五十下的捶打之後,被抱上了桌。
高笛幢先在手掌心和案板上抹上水,然後用雙手把一團的粉拉成一個長條的形狀。
接着,他又拿出了一根細細的繩子放在年糕下面,兩頭合攏一拉直,年糕就切成了一小塊長方形。“這是最普通的年糕,以前大家做年糕,要麼不做,要麼必做印花年糕。”高笛幢說,以前都會有模具,只要在年糕表面上按一下就好。不過,隨着機器的出現,年糕模板逐漸被廢棄,有些被當柴燒了,或者當破爛賣了。有一次,他在羅山鄉西邊的一個小村莊找到一塊年糕模板,被人當成了窗臺的插銷。
高笛幢妻子將年糕一塊塊放好。
年糕做好後,高笛幢妻子將熱氣騰騰的年糕放在院子裡準備好的門板上,一塊一塊擺放整齊,自然晾涼。
晾好的年糕,儲藏在冬水裡,可以從臘月一直吃到來年。
每天都有很多人慕名前來買年糕。
高笛幢的手工年糕,在纜鎮很有名氣。他每天凌晨3點開始準備,上午10點收工,一次能做出400斤年糕。
預訂年糕的客人信息記滿了本子。
一本舊舊的筆記本上記錄着每一筆顧客的年糕訂單,十幾斤、一百斤甚至幾百斤都有,“現場買的還是少數的,很多都是預訂的,訂單已經排到了春節前幾天了。”高笛幢妻子笑着說。
以上是《永安晚報》記者對他們的採訪。
其實後面還有故事,高笛幢的兒子高旗勇就很反對做手工年糕:浪費!
高旗勇開了家食品加工廠,也生產年糕,用機器做的,速度很快的。
自從娶了妻子施琴飛之後,因爲妻子喜歡手工年糕,於是,每年十二月食品加工廠就開始提前放假,高旗勇施琴飛夫妻倆就去幫忙做手工年糕。
因爲纜鎮做手工年糕的地方越來越多,其實也不賺錢,只是圖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