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0章 這個大宋……有點暴躁

張知白遠比寇季果決,同樣是賭上仕途,張知白果斷乞骸骨,一點兒也不拖泥帶水。

似張知白這等,馬上有機會補入內廷的重臣,拿仕途跟高處恭死磕,高處恭已經敗了。

張知白一旦如願辭仕,那麼高處恭的仕途也就跟着完了。

朝廷的諸多規矩,一直在變,可有一則規矩,至今仍舊留着。

那就是重臣死諫,無論對錯,朝廷必須應允。

張知白用仕途諫言,跟死諫沒什麼區別。

張知白一旦離開了朝堂,一日不起復,高家就一日不能擡頭。

唯有張知白再次起復,或者辭仕以後,高家纔有擡頭的機會。

高處恭再也沒有心思盯着趙禎了,回過頭對張知白怒目相向,“張知白,我高家從未得罪過你,你爲何要如此針對我高家?”

張知白麪對高處恭的質問,冷冷的道:“高家乃是將門,將門就該爲國撕殺,而不是竊取國之重器。國朝大義在前,你卻只顧着一傢俬利。

你敢顧家不顧國,我便敢將你一家拉下馬。”

張知白在高處恭怒目下,摘下了頭頂的官帽,端端正正的放在了地上,對着坐在座椅上的趙禎,拱手一禮。

“臣張知白告退!”

不等趙禎開口,張知白已經支起了身,甩了甩袖子,對着高處恭冷哼了一聲,揹負雙手,離開了資事堂。

那架勢要多灑脫,又多灑脫。

王曾眼瞅着張知白離去,心裡是五味雜陳。

他前幾日才找到張知白,告訴張知白,他和呂夷簡商議過,有意讓張知白補上內廷的那一席空缺。

可不等他和呂夷簡二人將此事落實,張知白就選擇了跟高處恭死磕,主動辭仕,離開了朝堂。

張知白可以說半隻腳已經踏進了內廷了,他卻如此果斷的抽身而去。

他表現出的大義,王曾不得不佩服。

要知道,文臣一輩子追求的就是入相、名流青史。

但凡入相的,不論忠奸,皆有名流青史的資格。

朝堂上的文臣當中,以及辭仕的文臣當中,能捨棄相位,捨棄名流青史機會的,目前爲止,只有張知白一人。

即便是已經成爲聖賢的寇準,在這一點上,也比不上張知白。

內定的三宰之一離開了朝堂,王曾和呂夷簡的心情極差,所以對高處恭就沒有任何好臉色。

“高處恭逼迫官家,誹謗君上,又有造反之嫌,當罷官去職,貶爲庶民。念其父乃是我大宋定鼎之臣,高家子弟不予株連,高家子弟皆可藉着祖輩蔭補做官,但官爵不得高於五品。

兩代以後,觀後效再作定奪。”

“張知白脅迫君王,當削職爲民。”

呂夷簡聲音沉重的開口。

呂夷簡雖然重處了高處恭,但卻也沒有對高家趕盡殺絕,算是變相的維護了太祖皇帝趙匡胤許下的承諾。

呂夷簡之所以沒有趕盡殺絕,不是因爲不敢,而是因爲不能。

高家在將門之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許多將門都將高家當成了標杆。

冒然將高家趕盡殺絕,只會引起其他將門的恐慌。

呂夷簡留有餘地,是爲了安撫其他將門。

他將一切的重責,歸於高處恭身上。

就是藉此告訴其他將門,錯在高處恭,所以朝廷必須重處高處恭,朝廷並沒有清除將門的意思。

王曾面色冷峻的在一旁道:“附議……着中書舍人即刻草詔。”

一對一的死磕,就是這般。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所以在朝堂上很少見。

不到身死道消的時候,一般不會如此。

即便是快要身死道消了,也不會如此。

因爲這麼做,不僅自己得受罰,子孫後代也得跟着受罰。

歷代官家很欣賞這等忠良,但欣賞你,不代表你無罪。

脅迫君王,就是罪。

若是不重處,人人效仿,那還了得。

“噗通……”

高處恭癱坐在了地上,像是被抽了混一樣。

曹瑋憐憫的瞥了他一眼,卻沒有說話。

趙禎沒有開口處置高處恭,也沒有說出什麼違背趙匡胤許給武勳們的承諾的話,曹瑋自然沒辦法幫高處恭說話,也沒辦法維護高處恭。

因爲高處恭是敗在了張知白手裡的,是張知白拿着仕途死磕磕倒的。

此事在朝廷的規則當中。

高處恭撞上了張知白這個狠人,只能自認倒黴。

“哎……”

曹瑋哀嘆了一聲,覺得高處恭也是蠢得可以。

朝堂上但凡是掌權的,皆在爲大宋崛起而奮鬥。

高處恭卻在這個時候跳出來,爲了一己私利,跟朝廷對着幹。

你不死誰死。

“爲錢財而死,是最蠢的……”

曹瑋心裡嘀咕了一聲。

以前武勳們撈錢,是爲了保命。

現在他們已經不需要撈錢保命了。

那就沒必要再爲了錢財死磕。

身份地位到了他們這個地步,已經不愁吃喝,不愁沒錢花了。

真要是沒錢了,舔着臉跟趙禎討一些賞賜,趙禎也會大方的給他們。

所以,在不需要藉着撈錢保命的前提下,再爲了錢財死磕,那就是愚不可及。

武勳們真正令人忌憚的是什麼?

是兵權!

是武力!

高處恭若是爲了爭奪兵權,或者是追求武力而鬥,曹瑋可能會高看高處恭幾眼,甚至還會在背後出手幫忙。

可爲了錢財死磕,曹瑋真的一點兒替高處恭求情的心思也沒有。

高家倒了,曹瑋絕對不會感覺到一點兒齒寒。

因爲曹家現在已經不需要再借着跟武勳集團結盟,屹立在朝堂上。

曹家現在是三方盟友。

曹家自己在武勳中,有不小的地位,算是一方。

曹家在宮裡有一位皇后娘娘,跟趙禎,算是一方。

曹家跟寇季算是盟友,跟寇季一方的文臣武將,算是一方。

曹家並沒有像是牆頭草一樣,在三方搖擺。

而是在努力結交三方的同時,秉持着自己的堅持。

所以,只要曹家不自己作死,根本不會倒。

曹瑋的心思,王曾、呂夷簡等人自然不知道。

王曾對於寇季挑起事端,用如此激烈的手段,解決朝廷的麻煩,十分不滿,“逼走了朝廷的一位良相,你滿意了?”

寇季絲毫不覺得自己有錯,果斷道:“不滿意,魏王府一脈還在汴京城裡張狂。”

王曾瞪起眼,喝斥道:“你想如何?”

寇季對趙禎拱手道:“臣寇季,願乞骸骨……”

寇季的聲音在資事堂內外響起。

“魏王府一脈,藉着搶奪到的一字交子鋪份子,大肆斂財,準備效仿昔日的八王。臣請斬魏王府一脈。”

王曾直直的瞪着寇季,怒喝道:“僅憑你一面之詞,就請斬皇族,根本不可能。”

寇季淡然道:“臣有罪證。”

王曾愣了,呂夷簡也愣了。

除了高處恭以外,其他人都愣了。

你有罪證?

“什麼罪證?”

王曾質問。

寇季果斷道:“魏王府一脈藉着手握一字交子鋪份子的便利,私自挪用錢財,囤積刀兵盔甲,已經被臣手下的人查證。”

王曾、呂夷簡等人聽到寇季這話,第一反應是難以置信。

先不說魏王府一脈纔回汴京城,能不能拉攏到足夠的人手幫他們鑄造刀兵盔甲。

就說魏王府一脈挪用一字交子鋪錢財的事情。

可能嗎?

一字交子鋪的錢財,有你寇季盯着,有官家派去的人盯着,有曹府的曹佾盯着。

沒有你三人點頭,魏王府一脈,就別想從一字交子鋪拿走一文錢。

王曾黑着臉質問,“刀兵盔甲在何處?”

寇季認真的道:“就藏在魏王府城外的別院內。”

王曾冷冷的板起臉,“真有此事?”

寇季不慌不忙的道:“如此大事,我自然不可能拿到朝堂上胡說。”

王曾面色冷峻的對陳琳吩咐道:“你和李昭亮,一起帶人去看看。”

王曾說完這話,又盯着寇季道:“你就留在此處,不許動。”

陳琳見趙禎一直坐在哪兒沒說話,就哀嘆了一聲,聽從了王曾的命令,

李昭亮也沒有遲疑,跟陳琳二人一起出了資事堂,各領了一支御前衛,直奔魏王府一脈在城外的別院。

李昭亮和陳琳走後,資事堂內靜悄悄的,久久也沒有言語。

寇季被趙禎看的有些不自在,盯着趙禎乾巴巴的道:“官家爲何一直盯着臣?”

趙禎盯着寇季,終於開口了,“你要離朕而去?”

寇季乾笑道:“臣只是辭官歸隱,並不會離開汴京城。”

趙禎盯着寇季繼續道:“你若無官無爵,如何進得了宮?”

寇季愣了一下,笑道:“只要官家准許,臣隨時都能進宮。”

趙禎聲音略顯深沉的道:“朕若是不許呢?”

寇季一臉愕然,不知道如何應對。

趙禎瞪起了眼,惱怒的道:“朕賜給你的官爵,你就這麼不在乎?”

寇季愣愣的道:“臣……”

趙禎拍桌而起,惱怒的道:“你既然不在乎,那朕就一併收回。以後你就以平民之身,在汴京城裡給朕待着。

無詔不得入宮,無詔不得離京。”

寇季還是第一次見趙禎對他發這麼大的火,張了張嘴突然不知道該說什麼。

“左右?!”

趙禎怒喝。

御前衛、宦官、宮娥,齊齊出現在了資事堂內。

趙禎怒喝道:“去宮外,將朕的乾兒子接進宮,朕要和皇后一起撫養他。”

寇季驚愕的張大嘴。

趙禎盯着寇季怒聲道:“你不在乎跟朕的兄弟之情,但朕卻在乎跟乾兒子的父子之情。你無情,朕有情。”

“官家,那是我兒子。”

寇季急聲辯解。

趙禎毫不客氣的喊道:“也是朕兒子。”

寇季還要開口,趙禎卻搶先一步,開口道:“除去冠服,給朕叉出去。”

資事堂內所有人,齊齊瞪起了眼。

趙禎見此,冷哼道:“朕的話不管用嗎?”

御前衛苦着臉上前,向寇季告罪了一聲,去了寇季的官帽和官服,架着寇季就離開了資事堂。

王曾在寇季被架出去以後,一臉驚愕的看向趙禎道:“官家……”

王曾剛開口,就被趙禎給打斷了。

“查證屬實以後,賜死惡首,餘者去趙姓,發配沙門島。一干牽連人犯,不必上奏,一體斬絕。”

資事堂內,所有人心神一震。

如今還沒有查清處,趙禎就已經宣判了。

足可見趙禎心裡早已對魏王府一脈不滿。

對自己宗親的人,下手如此之恨,有點嚇到了其他人。

“散了!”

“官家……”

“朕說散了!”

“臣等……告退……”

在趙禎強硬驅趕下,王曾等人離開了資事堂。

出了資事堂,幾個人對視了一眼,一臉愕然。

資事堂內的一切,宛若黃粱一夢。

至今他們仍舊覺得在夢中,而非現實。

短短不到一個時辰,兩位重臣辭去了仕途,一家頂級將門,一支皇族,就此隕落。

此事傳出去以後。

足以讓汴京城內外震動。

足以讓天下震動。

高處恭失魂落魄的率先離開。

王曾、呂夷簡、曹瑋等人聚在一起。

呂夷簡皺着眉頭,沉聲道:“若是在魏王府一脈的別院裡,查不出罪證呢?”

王曾沒有說話,瞥了曹瑋一眼。

曹瑋猶豫再三,嘆了一口氣,“我大宋很有可能馬上要跟遼國掀起大戰,魏王府一脈若是禍亂後方,很有可能對前方的戰事不利。

官家既然已經定罪,照着官家的心思辦就是了。”

言外之意,沒有罪證,也得有罪證。

官家需要魏王府一脈消失,朝廷也需要魏王府一脈消失。

依曹瑋的身份,其實不應該開口參與此事的。

但是考慮再三,曹瑋還是開口了。

爲了一字交子鋪的份子,高家已經倒下了。

魏王府一脈豈能獨存?

爲了搬到魏王府一脈,寇季已經被罷官去職,若是魏王府一脈經歷過此事以後,依舊安然無恙,那在汴京城裡的威望一定會大漲。

若是汴京城裡的那些迂腐的文臣,將魏王府一脈當成儲君府看待。

第082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0054章 有名無實的宰相第0129章 暈厥第0771章 被人渣攪亂的計劃第0439章 八王已死第0466章 自不量力的劉平第0574章 將曹家綁上戰車第0353章 趙禎也有小脾氣第0452章 戰爭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情第0529章 你這個宋臣,我寇季不認!第0396章 寇季的局,驚恐的李迪第0915章 天賜大婚,寇氏再添一聖?第0587章 大宋朝廷在量才方面有大弊端第0037章 那一天,那一夜第0822章 深入骨髓奴性第0581章 五千年華夏,最可恨的人第0129章 暈厥第0437章 殺氣催人心徹寒第0949章 臨江寧第0667章 寇季中箭第0626章 寒風乍起透骨寒第0383章 甩臉第0733章 突如其來的枕邊風?!第0122章 提刑衙門是非多第0410章 誰算計誰?第0720章 寇準的擔憂第0347章 趙禎的成長第0887章 士農工商四個字的分量第0412章 大膽推論第0538章 諸事皆安,唯念妻兒第0257章 馬惹的禍端?第0922章 解決問題的辦法第0835章 鳴炮!!第0231章 林特掉溝裡了?第0240章 西夏慫了第0330章 糧食!(今晚一更,有些私事要處理……)第0308章 碰瓷?第0019章 黃磷(爲‘風中飄蕩的蜀黍’萬賞加更!)第0005章 不自量力的人(求收藏!求推薦!)第0308章 碰瓷?第0356章 交易?第0726章 主持文武試?第0610章 不知死活第0626章 寒風乍起透骨寒第0620章 銅臺關血戰第0433章 汴京城裡沒傻子(今晚苟了……一更……)第0796章 半路殺出一個何仙姑?!第0735章 報仇不過夜的寇樞密第0228章 三方攻夏,遼人南侵第0217章 爲大宋賀?第0723章 張美人……生了!第1019章 天……塌了!第0245章 面見遼皇第0893章 讓高麗王主動來臣服!(三更一萬八!!)第0527章 血債血償!!!第0390章 本質上是因爲窮!(今晚一更……)第0643章 嘭!第0374章 朱能上門第0558章 精明的角廝羅第0710章 環環相扣第0162章 由不得她了!第0475章 魔王出閘第0148章 請罷六部第0044章 幫襯第0294章 婚事?第0588章 憂傷的趙禎第0861章 大決戰?!(今晚一更,梳理一下大綱,快被罵自閉了……)第0461章 自作聰明第0617章 衝鋒!第0939章 弱國無外交!第0615章 狼煙起!第0631章 麟州告破第0273章 佳人有約第0546章 玉門關!玉門關!第0961章 鐵律!!!第0545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0016章 一家興,一家衰(求收藏!求推薦!)第0168章 震驚世人的秘密第0946章 善意的謊言(今晚一更,明天補……)第0010章 修仙入迷的官家(求收藏!求推薦!)第0134章 坑爹第0286章 論田第1007章 不負天下人第0113章 朱能第0742章 分歧,明悟第0822章 深入骨髓奴性第0668章 怒徵西夏!第0366章 命運中的雷州第0632章 眼淚早就流乾了……第0404章 火弩流星箭第0370章 不太會勾心鬥角的曹瑋第0949章 臨江寧第0367章 重錘擂鼓第0879章 我只要在樞密使位置上坐着,大宋沒人能睡安穩!第0005章 不自量力的人(求收藏!求推薦!)第0196章 張華入京揚帆遠航(十五)第0517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揚帆遠航(二十八)第0557章 西涼破,河西歸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