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0799【應該廣封城隍】

朱銘一邊翻看南方地理資料,一邊跟朱彧閒聊各種趣聞。

這小老頭見多識廣,不僅足跡遍佈南方,還在北方居住多年,也曾在開封廝混過許久。

聊到最後,朱銘說道:“你先去禮部做員外郎,梳理南方各府縣的祭祀。那些亂七八糟的神靈,全部予以取締。誘人向善的,利國利民的,這些神靈可以保留。”

朱彧說道:“首當其衝,是規範各地城隍。”

“怎麼說?”朱銘問道。

朱彧詳細闡述道:“祭祀城隍的習俗興起於南北朝,主要在江南地區,民間自發建廟祭拜之。隋唐納入朝廷管控,漸漸傳到西南和北方。宋代城隍已遍佈南北,當然還是南方最多,且有了一套封爵之法。”

“然則,宋代給城隍封爵,時斷時續漸漸不成章法。”

“現在更是混亂不堪。譬如一些州縣,士紳富商亂拜城隍,甚至他們供奉的城隍,與當地可謂是毫無干系。”

朱銘笑道:“舉個例子。”

朱彧舉例道:“譬如紀信,跟隨劉邦赴過鴻門宴,後來被項羽給燒死。他是一個四川人,常年在北方征戰,也沒怎麼到過南方,更對南方百姓沒什麼恩惠。但從漢中到襄陽,再到太平、潤州、蕪湖、華亭……十個府縣以紀信爲城隍神。”

“確實如此。”朱銘莞爾一笑,他在漢中見過城隍廟,裡面供奉的主神便是紀信。

朱彧說道:“許多府縣已經不拜紀信了,百姓也不知道紀信是誰。轉而祭祀不明來歷的野神,甚至是一些邪神,烏煙瘴氣擾亂民風。”

這就是歷代朝廷規範祭祀的原因,信仰必須要掌握在官府手中,而且還要有一個正向引導。

城隍最初都是自然神,到了宋代普遍換成歷史人物。

一個地方主官赴任,首先要做的便是拜城隍,否則就是不尊重當地習俗。

二程覺得城隍不符合儒家傳統,也曾建議取締天下城隍。也有官員打擊淫祀,想把城隍一併掃除,結果激起民憤搞出大亂子。

這玩意兒只能管控疏導不能跟老百姓對着幹。

朱彧繼續說:“各地城隍,應該以能臣猛將爲主。譬如崇陽縣,士紳百姓皆不拜城隍,而是祭拜張乖崖(張詠)。一百多年過去,崇陽百姓對張乖崖的善政如數家珍。這種情況,就該把張乖崖封爲崇陽城隍,把人們已經不信的老城隍請走。”

張鏜的老祖宗張詠是真牛逼,他主政的很多地方,老百姓都自發爲其建祠供奉,歷經百餘年而香火不斷。就連鐘相佔據湖南,也不敢拆毀“張公廟”。

朱彧又說:“南方多有巫神,善惡混雜,百姓難辨。一縣之內,就有可能存在幾十個巫神。當擇一二良善之神,建以城隍廟供奉,其餘巫神則盡數取締。譬如有巫女林氏閔人呼其爲媽祖,可立爲城隍之神。”

朱彧再說:“邊地多征戰。當擇歷朝忠勇武將,選爲城隍神建廟供奉,以此激勵邊疆將士百姓。”

朱銘頷首讚許:“此言妥當。你讓各地官員,徵詢當地士紳意見,選取設立各郡縣城隍。記住,祭祀城隍不可鋪張浪費,當與春秋二社合併。”

春社與秋社祭祀,主要目的是祈求和慶祝豐收,是民間每年的大型祭祀活動。並且兼具活躍經濟的意義,就連窮鄉僻壤的百姓也會參與,既讓百姓有了信仰和娛樂,又對當地的商業發展有利。

朱彧建議說:“可將祭祀城隍的日期,定在當地的春社日。如此就一併祭祀了,不會靡費錢財。”

朱銘說道:“城隍廟前當立碑,銘刻該城隍的功績與品德。祭祀之時,官員宣讀碑文,引導官吏百姓仁義忠勇、行善積德。城隍廟中,可立一主神爲城隍,陪祀者爲判官之類。”

“官家此言甚是!”朱彧奉承道。

之所以把這事兒交給朱彧來辦,是因爲他不僅精通天文地理,還熟知各地的風俗民情,並且對歷史、佛道、巫祝也頗有研究。

宋代還有很多私建的城隍廟,比如蘇緘抵抗交趾入侵而死,就被當地百姓立爲城隍。後來交趾北犯桂州,衆人高喊“蘇城隍領兵來報仇”,宋軍立即變得士氣如虹,嚇得交趾倉皇撤兵逃跑。

還有李異、趙汝瀾等宋代官員,也是死後立即被百姓奉爲城隍祭祀。

誰是真正的好官,百姓心知肚明。

這些朱銘都打算正式冊封爲城隍,朝廷在掌控民俗信仰的同時,也是爲地方官吏樹立榜樣。

跟朱彧聊完,朱銘又看向一直安靜坐着的李堯光。

“你帶了許多數學手稿來?”朱銘問道。

李堯光懷裡抱着一大摞,連忙起身遞交給太監。

朱銘翻開一看,腦子瞬間爆炸。

第一頁全是各種符號,而且是李堯光自創的。這傢伙害怕皇帝看不懂,還專門在旁邊用文字說明。

裡面的許多內容,其實已經有相應符號了,是近幾年數學研究者們的共識。

就像朱彧,雖然遠在杭州,卻經常跟開封友人通信,以獲取最新的各種學術成果。

但李堯光不知道啊,他一個人在家閉門造車,早就跟主流數學界脫節了。

朱銘順手合上手稿,說道:“你先跟京城的學者交流,把這些數學符號對照一下。然後你再改一改,把你研究的東西,展示給別的學者一起探討。”

“是。”李堯光應聲道。

朱銘問道:“你只研究數學?”

李堯光說:“也涉獵物理,但並不精通。儒家經典,少年時曾苦學過,這幾年沒再碰了。” “算了,等你適應之後,去太學做教授吧。”朱銘安排道。

“是。”李堯光話不多。

這人太過內向,而且有點癡,並不適合做秘書。

通政院其實就有秘書機構,朱國祥也是用通政院的人。朱銘打算外放富直柔以後,也從通政院選調人手,並不像明朝那樣使用太監。

當然,也有太監做生活秘書。

至於只剩下文學藝術家的翰林院,亦有皇帝的文學藝術顧問,時不時會招來負責一些雜務。

二人各自離去,開封房價很貴,朱銘給他們安排了官員宿舍。

是帶小院的廊房,不但能自己住,還能住家屬和少量傭人。

京城有數學物理學會,是朱國祥親手建立的。不歸朝廷管轄,由皇室財政撥款,定期舉辦學術聚會,每個季度發行一次會刊。不用交會費,但會刊需要花錢訂購。

李堯光在得知情況之後,沒有跟同行們交流,而是去借閱往期的會刊。

幾年的會刊,他幾天就看完,只閱讀數學相關內容。

然後,把他自創的數學符號,換成大家公認的數學符號,再將自己的數學成果一股腦兒送去學會編輯部。

李堯光研究出來的公式定理,大概三分之一已經被別人發表了。

但還有三分之二,將近三十個公式定理,卻是目前全新的成果。

數學物理學會的編輯們,拿到這些稿件都瘋了,一個接一個進行驗算。不到半月,這年輕人就名動京城數學界,天天有人來登門拜訪請教。

當然,也只是名動數學界而已,一個影響力非常小的學術圈子。

各種自然科學,目前還屬於幼苗,需要培養更多人來灌溉。

就連科舉試題,關於自然科學部分,朝廷都不敢一下子出得太難。否則對偏遠地區的學子,以及家境貧寒的學子不利,這玩意兒需要循序漸進。

尤其是化學,還沒納入科舉範圍。

現在研究化學的那幫人,自己都沒弄明白,全在異想天開的做實驗。

數學反而是進步最快的,已經印刷了幾本基礎教材。如果把這些教材全部學完,大概相當於後世初中一年級的數學水平。

而最近一次會試,舉人們遇到的題目,最高難度也只到了初中一年級。

並且,大部分題目屬於小學內容。

下一屆會試,朱銘打算增加難度,把小學題目全部去掉,所有數學試題都要達到初一標準。

教材難度也要提升,目前正在編課本,內容爲初中二年級數學。

朱銘把胡安國叫來:“選一個黃道吉日,我要冊立嫡長子爲太子。”

“是!”

胡安國並無異議,早定國本當然是好的。

朱銘又說:“到時候太子監國,太上皇幫忙處理政務。”

胡安國的表情無比詫異。

還特麼能這樣玩?

朱銘說道:“我要去巡視黃河,順便去看看滄州,然後到軍中探望將士。禮儀方面,伱安排一下,記得不要勞師動衆。”

胡安國連忙說:“遵旨。”

滄州在北宋中期,一度發展得商業繁華,主要是那裡遍佈鹽場。

可三十年前黃河改道,之後又數次決堤,再加上災荒和戰亂,把滄州禍害得極爲慘痛。

那裡到處是鹽鹼地,百姓十不存一。這幾年除了鹽業稍微復興,其餘工業、農業都恢復得極爲緩慢。

對了,這裡說的滄州,轄區面積非常大。

東臨大海,西至南皮,北到天津,南接山東(包含山東的無棣、樂陵等地區),這些全都屬於滄州地界。

如此大的地盤,才區區五個縣。

且除了鹽場和城市之外,鄉村人口非常稀少,糧食全靠廣種薄收。地區經濟全靠鹽業帶動,每年都須向外購買糧食、布匹。

朱銘想去好生考察一下,看怎麼才能恢復。

其實應該朱國祥去,太上皇農業專精,估計也懂得如何治理鹽鹼地。

第778章 0773【海盜來襲】第382章 0377【火槍火炮】第129章 0124【金丹要修,物理也要學】第574章 0569【連夜繡明旗】第587章 0582【太子玩真的?】第511章 0506【財政確權】第206章 0201【謀亂書生】第732章 0727【農兵遇到騎兵】第299章 0294【返回黎州】第120章 0115【太監要來了】第776章 0771【天文地理】第362章 0357【觀政五】第245章 0240【老傢伙們的智慧】第838章 0833【逃到蒙古就沒事兒?】第882章 0877【經略西南】第36章 0035【控水旱育秧】第109章 0104【莫名其妙的衝突】第818章 0813【詐城似乎要失敗】第380章 0375【軍心若何?】第99章 0094【請開始你的表演】第318章 0313【不法之徒朱院長】第62章 0059【西鄉縣真的黑】第145章 0140【我是新學傳人】第712章 0707【得罪了方丈還想跑?】第895章 0890【我劉延年必爲研究荀子的當世第277章 0272【最後一課】第660章 0655【孤注一擲】第685章 0680【天闕獻俘】第466章 0461【金人撤兵】第760章 0755【四輪戰車】第711章 0706【爆炸的藝術】第819章 0814【黃頭室韋】第408章 0403【宣和六年春】第129章 0124【金丹要修,物理也要學】第176章 0171【父子倆的各自算計】第179章 0174【君臣相得】第415章 0410【師旅團營】第274章 0269【朱大學】第213章 0208【觀星師朱院長】第593章 0588【春風得意馬蹄疾】第317章 0312【水性該講物理】第84章 0079【有本事的陸提學】(求訂閱)第903章 0898【外交事務】第345章 0340【殉國】(爲盟主cry加更)第530章 0525【李察哥親至】第287章 0282【奸黨中的泥石流】第130章 0125【有喜啦】第831章 0826【固守與奔襲】第698章 0693【這名字不投大明還等啥?】第432章 0427【折姐姐,請不要講H色】第133章 0128【解元】第567章 0562【軍師妙計克衢州】第626章 0621【老薛差點去美洲?】第775章 0770【老李發現財路】第455章 0450【誰輸誰贏?】第622章 0617【巡視山東】第304章 0299【太子闇弱】第837章 0832【魂都打沒了】第146章 0141【聰明又昏庸的皇帝】第139章 0134【道中講學】第17章 0016【赤道黃道】第921章 0916【真正的退休生活】第410章 0405【全面新政】第872章 0867【完顏萍】第267章 0262【試炮】第238章 0233【太守審案】第360章 0355【觀政三】第354章 0349【困獸之鬥】第901章 0896【大明教育體系成型】第28章 0027【茶藝】第330章 0325【給你們討回公道】第687章 0682【太子也該享受享受】第280章 0275【遍地蠻夷】第23章 0022【釣魚佬】第151章 0146【倒數第一,也是第一】第699章 0694【完顏宗望的小算盤】第396章 0391【蠢萌帝姬】第708章 0703【完顏宗輔】第547章 0542【劉氏三兄弟】第836章 0831【亂打一通】第641章 0636【高麗國王】第125章 0120【物理 黃裳 林靈素與薛道光】第164章 0159【升職加薪】第873章 0868【四倍體大西瓜】第734章 0729【銀礦就在眼皮底下】第138章 0133【知行合一】第942章 0937【吾乃大唐皇室後裔】第593章 0588【春風得意馬蹄疾】第391章 0386【長腿高太尉】第526章 0521【強攻和南軍司】第797章 0792【此盛唐耶?】第740章 0735【菩薩太子】第325章 0320【方七佛復起】第495章 0490【皇室們的表演】第711章 0706【爆炸的藝術】第922章 0917【西夏之困】第707章 0702【二虎相爭】第515章 0510【民夫】第919章 0914【五百狠人的未來】第279章 0274【入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