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 0938【目光長遠的漢奸】

洛陽皇城,東廓城。

一輛馬車在路邊停下,七八個官員走出候車室。

“魯國公先請!”

衆官皆在車前止步,等着石元公先上車。

石元公也不客氣,只禮節性的拱手,便踏步上了馬車。

其餘官員,卻是有車也不坐,站在原地等下一輛。

石元公在皇城內下車,一路直奔垂拱殿,沿途侍衛皆不阻攔。

直至到了垂拱殿外,纔有太監迎上來,請石元公稍等片刻,容他進去通報一聲。

很快,太監就回來說:“魯國公請進裡邊來。”

石元公現在的身份是樞密副使,分管併入了兵部的情報系統。但是,他不能再插手情報運作,只從兵部獲得情報並彙總分析。

來到殿內,石元公作揖道:“臣石元公,拜見陛下!”

朱銘放下毛筆:“坐吧。你親自過來,顯然是有重大消息。”

石元公端正坐下:“西夏國主李幹順病故,十五歲的李仁孝繼位。西夏皇后任氏、李仁孝生母曹氏,並立爲兩宮太后。”

“哪個任氏?”朱銘下意識感覺不對勁,“李幹順不是沒立皇后嗎?”

石元公說道:“李幹順在臨死前兩個多月,把入宮僅八個月、只有十七歲的任氏,毫無徵兆的冊立爲西夏皇后。”

朱銘問道:“任氏的父親叫什麼?”

石元公說道:“任得敬。”

朱銘哭笑不得。

他以爲自己扇動了蝴蝶翅膀,早就把任得敬給扇沒了,沒想到這貨居然還在蹦躂。

北宋末年,任得敬只是陝西邊境的小小州判。但他在西夏卻混得風生水起,最後甚至逼迫西夏皇帝公開承諾:把一半西夏國土分給任得敬建國!

朱銘問道:“爲何一直沒有上報任得敬的消息?”

石元公一怔,隨即解釋:“在他女兒做西夏皇后以前,任得敬一直毫不起眼。他原是前宋西安州通判,金兵南下之時,西夏配合入侵陝西。任得敬誘殺西安州文武,夥同兩個兄弟獻城投降西夏。此後一直在西夏做小官,這樣的前宋叛臣不止一兩個。”

“那他女兒怎麼突然就做皇后了?”朱銘問道。

石元公說:“行賄。”

“只靠行賄?”朱銘訝然。

石元公點頭:“就是靠行賄。”

朱銘問道:“他哪有恁多錢財?”

石元公說道:“他投降西夏的時候,把前宋西安州文武官員全部抄家,併吞沒了整個西安州的府庫和軍資。當時他就賄賂李察哥的部將,從此搭上李察哥那條線。還專門讓兩個弟弟,長期住在西夏國都行賄。他在西夏做官之後,同樣貪贓無數,貪污的錢財大多用於行賄。”

朱銘感慨:“人才啊!”

石元公說:“細作已經探聽清楚了。任得敬投靠西夏時,他女兒年僅五歲,從小生得乖巧伶俐。他親自教女兒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又聘請樂師和舞姬教女兒唱歌跳舞,還讓女兒自幼背誦佛經。恐怕他早就起了心思,想把女兒送進西夏王宮。”

“處心積慮,城府極深。”朱銘評價道。

石元公說:“西夏國主李幹順,在病危前就身體欠佳。任得敬買通御史和閹人,慫恿李幹順納妃沖喜。任氏進宮之後,很快就討得李幹順歡心,在病榻前給李幹順誦經、唱歌、跳舞、唸詩。樣樣都是李幹順喜歡的!又讓御史大夫建言,冊封任氏爲皇后。李幹順當時病重昏聵,西夏國相怎麼勸諫都不管用。”

入宮不到一年,沒有誕下子嗣,而且年僅十七歲,竟然直接被冊立爲皇后!

要知道,自從耶律南仙死後,李幹順已經十多年不立皇后。

朱銘問道:“任得敬如今官居何職?”

石元公說道:“他女兒成爲妃子時,任得敬被提拔爲靜州防禦使。他女兒被冊爲皇后時,任得敬又晉升爲靜州都統軍。靜州是西夏國都的南方門戶,這個職位舉足輕重,隨時可以提兵殺進西夏國都。”

“李幹順死後,由於李仁忠反對李察哥執掌火器營,兩人互相妥協竟把火器營交給任得敬。李幹順一手打造的火銃兵、火炮兵,目前就在任得敬手裡,此人已是西夏殿前司馬步軍副都指揮使!”

朱銘又問:“還有什麼消息?”

石元公報告說:“延慶府北部,今年又有春旱。那裡去年屯的糧食,今年賑災倒也夠用了。但如果想攻入西夏,須往延慶府調更多糧食。”

“延慶府春旱,西夏那邊怎樣?”朱銘問道。

石元公說:“根據細作探知,西夏的銀州、夏州皆有春旱。”

朱銘微笑點頭:“一起旱就好。”

以上這幾個地方,如果用後世的地理概念來闡述,那就是……陝北地區!

陝北地區十年九旱,有順口溜爲證:旱災年年有,二年遇中旱,三年有大旱,十年遭大難。

此時陝北的植被環境,比幾百年後稍好一些,但還是經常有旱災發生。 在西夏沒有正式建國以前,雖然雙方鬧得很不愉快,但党項那邊請求賑濟,北宋朝廷還是願意給糧的。

直至西夏正式獨立建國,北宋朝廷就嚴防糧食外流,尤其是流向發生旱災的西夏州府。

當然防不住!

經常有北宋邊將,剋扣士兵糧餉,悄悄賣糧到西夏境內。

而西夏頻頻出現旱災,也經常忝着臉請求北宋救濟,還請求遼國和金國撥糧救濟。

朱銘又問:“李幹順死後,西夏國內局勢如何?”

石元公說:“朝堂還算安穩,並沒有爭鬥起來。但由於西夏官員貪腐橫行,邊地又連年春旱,那些邊境部落皆有怨言。如果換在前宋,他們可以越境劫掠,可現在卻已是大明。偶有西夏部落越境,皆被我大明邊軍殺得死傷慘重。種種因素湊在一起,那些西夏邊境部落已快活不下去了。”

朱銘笑得更開心。

石元公繼續說:“不僅是邊地,西夏國都的南北大門靜州、定州,各部的生活也愈發艱難。靜州、定州都屬於產糧地,官員貪污腐敗,朝廷橫徵暴斂,各部的賦稅越來越重。”

歷史上,韋州、定州、靜州……皆有部落窮得造反,全被任得敬帶兵剿滅了。

朱銘說道:“內閣、樞密院、兵部、戶部,一起討論出兵西夏事宜。”

……

西夏國都,興慶府(銀川)。

任得敬此時已志得意滿,他是正兒八經的北宋進士。

當時競爭太激烈了,進士想要授實缺非常困難。任得敬一直靠行賄授官和升官,但把家裡的錢財掏空,也只弄到一個西安州通判。

西安州在哪兒?

即後世的海原縣西安鎮,陝西邊境最前線,出門就能遇到西夏人!

果不其然,金兵和朱賊圍困開封,西夏也趁機大舉殺來。

任得敬一看城外的西夏大軍,當即就想着獻城投降。因爲軍隊大部分都去勤王了,城裡已經沒剩幾個兵,不投降就只能窩在城裡等死。

他害怕城內文武不同意,於是將同僚全部誘殺,趁機吞掉同僚們的家產。

這十二年來,任得敬在西夏過得很苦啊。

他在北宋積攢的錢財,他在西夏貪污的金銀,十之八九都拿去行賄了,自己的生活可謂清貧至極。

否則他一個宋國投過來的降官,怎麼可能把剛入宮的女兒弄成皇后?

現在好了,女兒不但成了皇后,還順勢變成兩宮太后之一。

又利用李仁忠和李察哥的矛盾,兩面討好遊說,任得敬成功掌控西夏火器部隊。

在任得敬的眼裡,火器部隊不是用來打仗的,而是一隻會下金蛋的母雞。軍費開支高啊,他隨便伸手拿幾個,很快就能把錢撈回來。

而且李察哥的年紀也大了,這兩年不再親自統兵打仗,只留在興慶府大建豪宅縱情享樂。

一個老朽墮落的李察哥,任得敬並不放在眼裡。

他可以一邊行賄討好麻痹,一邊慢慢蠶食李察哥的軍權。

同時,任得敬還是大宋進士出身,他跟國相李仁忠也聊得來。他支持李仁忠進行內政改革,所以李仁忠才支持他掌管火器營。任得敬甚至可以通過改革,獲取更多的朝廷大權。

一個文官之首,一個武將之首,全是任得敬的攬權工具!

老子是在大宋卷出來的進士,西夏這些蠻夷算什麼?輕輕鬆鬆拿捏。

這傢伙做事非常瘋狂。

歷史上,他逼得西夏皇帝,分一半國土給自己建楚國。這事兒必須通知金國,由於金國不同意,任得敬竟然聯繫南宋,跟南宋一起夾攻金國!

爲了自己的利益,他啥都做得出來。

任得敬把弟弟任得敏叫來:“新君繼位,須到大明請封。我已經舉薦你做副使,前往洛陽走一趟,且去探探大明的底細。”

任得敏問道:“打探什麼?”

任得敬說道:“打探大明是否有出兵跡象,朱皇帝雄才大略,極有可能趁機出兵西夏。如果大明出兵,西夏是打不贏的,我們應當早做準備。”

“暗中投靠大明嗎?”任得敏問道。

任得敬搖頭:“我們好不容易爬上來,還沒享幾天福呢,怎能輕易投靠大明?如果大明出兵,當然要用盡全力抵抗。最好的結果,就是割讓國土,換取大明撤兵。西夏的國土,割了就割了,能遲一天滅國就遲一天,或許能拖到你我兄弟都壽終正寢。我們死後,哪管它洪水滔天?”

任得敏點頭:“兄長所言極是。”

“但也要早做準備,”任得敬說道,“萬一大明下定決心攻滅西夏,你我兄弟也要提前留一條退路。你這次去洛陽,多結交幾個大臣,問明白怎麼給細作送信。私底下多說些心懷故國的好話,等大明軍隊逼近興慶府時,我們再投降就順理成章了。”

任得敏感慨:“還是兄長目光長遠啊。”

任得敬捋鬍子得意微笑,他當然看得長遠,女兒在幾歲的時候就開始培養,一身狐媚子本事把李幹順迷得暈頭轉向。

第10章 關於語言交流問題第707章 0702【二虎相爭】第652章 0647【這世界好安靜】第377章 0372【奇襲變陣戰】第91章 0086【私鹽販子】第120章 0115【太監要來了】第859章 0854【兒子,你想做國王嗎?】第645章 0640【漢奸們的惶恐】第5章 0005【茶留人去】第264章 0259【狀元王爺】第534章 0529【雜牌騎兵全體換裝】第349章 0344【宋軍回京】第91章 0086【私鹽販子】第760章 0755【四輪戰車】第558章 0553【大明班定遠】第131章 0126【宋雜劇】第534章 0529【雜牌騎兵全體換裝】第728章 0723【金國百姓南奔】第310章 0305【二十七人】第809章 0804【駙馬人選?】第622章 0617【巡視山東】第208章 0203【提學使駕臨】第758章 0753【塞爾柱來使】第370章 0365【大族投效與朝堂爭鬥】第143章 0138【林沖是楊志的小弟?】第335章 0330【兵臨城下】第306章 0301【大理寺下獄】第228章 0223【玻璃洞天】第858章 0853【西南諸蠻】第383章 0378【戰爭債券】第333章 0328【被迫下水】第172章 0167【少微星現世】第338章 0333【仙法】第109章 0104【莫名其妙的衝突】第901章 0896【大明教育體系成型】第556章 0551【剃髮易服令】第549章 0544【趙桓的思想覺悟】第691章 0686【有人要做教育家】第441章 0436【世間悲歌】第478章 0473【賣糧亂敵】第693章 0688【恐怖的軍費】第875章 0870【傷風敗俗】第519章 0514【白氏之興】第98章 0093【殺人的二愣子】第376章 0371【你立功的機會來了】(爲盟主第497章 0492【另立新君?】第887章 0882【魏總督是懂分化挑撥的】第565章 0560【又是明字旗?】第252章 0247【水旱地震輪着來】第866章 0861【全國人口不足九千萬】第103章 0098【涮羊肉】第546章 0541【爹做人質兒掌兵】第656章 0651【向死而生】第92章 0087【朱天王】第787章 0782【奸臣的謀劃】第309章 0304【宣德門前有正氣】第315章 0310【兩腳踢翻塵世路】第716章 0711【絞肉戰場】第656章 0651【向死而生】第255章 0250【治大國如種地】第561章 0556【逃跑是專業的】第779章 0774【彎彎設縣構想】第615章 0610【齊心協力】第35章 0034【殺人放火受招安】第722章 0717【西夏獻土?】第160章 0155【黑金】第517章 0512【平叛中的南方】第324章 0319【童貫伐遼】第63章 0060【孬兵智將】第258章 0253【郎情妾意與河東獅吼】第952章 0947【大潰敗】第145章 0140【我是新學傳人】第763章 0758【三堂會審】第352章 0347【白祺的個人秀】第226章 0221【楊志賣刀】第451章 0446【天駟監】(爲盟主龍翔升騰加第162章 0157【避諱與罷市】第207章 0202【一團亂麻】第106章 0101【與民溝通】第167章 0162【鄉中報喜】第486章 0481【皇帝出逃】第620章 0615【窮途末路】第646章 0641【郭藥師的覺悟】第825章 0820【那就決戰吧】第474章 0469【識時務者爲名士】第662章 0657【投名狀】第580章 0575【交易所?】第722章 0717【西夏獻土?】第600章 0595【亮出爪子】第517章 0512【平叛中的南方】第628章 0623【跨海搶掠】第373章 0368【韓世忠做先鋒】第577章 0572【是否該保留凌遲】第883章 0878【義門陳氏】第491章 0486【諸多安排】第319章 0314【大明鄉】第257章 0252【寡婦收割者?】第485章 0480【九妹出使】第370章 0365【大族投效與朝堂爭鬥】第696章 0691【朱皇帝要辦神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