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璋在延州呆了三天,這三天他不但經常與劉平接觸,而且還在城中打聽了一下劉平的爲人,最後的結果還是讓他十分滿意的,劉平這個人不愧是文武雙全,武能上馬殺敵,文能下馬安邦,至少延州的治安比旁邊的慶州強得多,雖然都是邊境城市,但城中各族雜居,但並不像慶州那樣一言不和就拔刀。
當然了,最讓李璋滿意的還是劉平軍事方面的才能,短短三天時間,劉平就制定出一個大概的戰略,就像他之前說的那樣,這次攻遼必須要快,要狠,集中優勢兵力給遼邊致命一擊,而且第一個目標就是遼國南京析津府,可謂是十分的大膽。
不過最近遼國的情報已經送來了,析津府及其周邊本來駐紮着近十萬大軍,但現在耶律宗真與蕭耨斤的大戰一觸即發,其中耶律宗真得到北方一些將領的支持,畢竟北方是契丹人的發源地,那裡許多契丹貴族更加忠於王室。
但蕭耨斤手中卻掌握着南方最爲精銳的大軍,爲了打敗耶律宗真,蕭耨斤已經從析津府抽調了七萬大軍趕往中京,另外旁邊的西京大同府也被抽調了數萬人,如此一來,遼國邊境的守軍一下子減少了大半,這讓劉平的計劃也一下子增加了很大的勝算。
其實這已經不是遼國第一次抽調邊境的兵力了,事實上自澶淵之盟後,宋遼兩國的邊境已經數十年沒有大的戰爭了,偶爾有一些小摩擦,也是遼人主動挑起的,這也讓遼人對邊境的安全早就放鬆了,哪怕平時駐紮着重兵,但遇到國內有事情時,也會毫不猶豫的抽調兵力鎮壓。
比如前兩年的大延琳之亂,遼國國內的駐軍根本彈壓不住,最後還是從邊境抽調了兵力鎮壓了下去,這次的問題更大,畢竟是皇帝和太后打仗,而且還關係到日後皇權的歸屬,再加上蕭耨斤本來就不是個目光長遠的女人,爲了自己的利益,她可不會在乎邊境的問題,否則也不會容許李元昊一直在邊境蹦躂了。
甚至李璋還猜測,如果蕭耨斤也耶律宗真打起來,並且戰局對她不利的話,說不定蕭耨斤會再次從邊境抽調大軍,哪怕是把兵力抽調一空她也不會在乎,畢竟對於她來說,如果失敗的話,那簡直比死還要難受,至於遼國如何根本不在她的考慮之內。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李璋懷中那道罷免不劉平的聖旨也並沒有發出去,甚至在離開延州的前一天,他也悄悄把聖旨燒掉了,這也是他和趙禎的約定,如果劉平符合主將的人選,那麼這道聖旨留着也就沒什麼用了。
李璋離開延州時,劉平並沒有前來給他送行,並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因爲就在昨天時,劉平就動身去了慶州與興州,因爲這次攻遼,也需要從西北調集五萬兵力,而這五萬人也將由劉平親自挑選,所以他立刻去了慶州。
劉平挑選的第一個副手就是郭遵,對方曾經是他的老部下,之前趙振攻打党項時,郭遵也奉命前去效力,後來郭遵又被調到慶州,另外還有火槍軍的駐地也在慶州,所以劉平的第一站就是慶州,另外他還準備去興州,挑選一些之前參與攻打党項的部隊,這些人都是真正上過戰場的老兵,遠比一般的新兵強得多。
軍事方面李璋懂得不多,而且現在已經任命劉平爲主將,正所謂用人不疑,而且趙禎也答應放權給他,所以挑選軍隊這種事李璋也沒有插手,更何況他也急着回京,畢竟他答應了青織她們,說好了這次來回不會超過兩個月。
又是一路狂奔,一路上倒是沒有遇到什麼事,不過就在李璋快到到京城時,遼國那邊的最新情報再次傳來,而這次的情報也讓李璋精神一震,因爲情報中提到了耶律智讓。
這次的情報內容對大宋來說也是個極大的好消息,耶律宗真與蕭耨斤調集各路大軍,分別以中京和上京爲中心相互對峙,不過雙方都十分的謹慎,主力大軍一直是按兵不動,最後耶律宗真可能是有些按捺不住,於是第一個出兵試探。
中京與上京之間隔着一條潢河,這個潢河可不是後世流經河南的那條潢河,而是遼河的上游,剛好橫於上京與中京之間,與另外一條支流土河一同匯入遼河,而土河則是從中京橫穿而過。
在潢河的東側,有儀坤州和龍化州兩座大城,現在蕭耨斤佔據着兵力上的優勢,這兩座大城也歸她掌握,畢竟她之前執政數年,早就將遼國朝堂上下清洗了一遍,主要職位幾乎全都由她的人把持,所以只要她不死,耶律宗真就很難奪回大權。
不過耶律宗真這次卻忽然出兵,派耶律仁先與耶律智讓爲主將,兩人奇襲龍華州,結果竟然一舉成功,奪得了龍華州這座大城,這也讓耶律宗真的實力大漲。
其實丟掉一座城池對蕭耨斤的實力影響不大,畢竟她的主力還是集中在中京附近,但是龍華州的丟失卻讓她的聲望大受打擊,畢竟耶律宗真纔是遼國的皇帝,現在又挾着大勝之威,導致許多本來騎牆的貴族,也開始倒向耶律宗真。
特別是情報還提到,蕭耨斤後方的一些漢人官員也開始與耶律宗真聯繫,這些漢官大都是讀書人,所以他們也更看中正統,如此一來他們選擇耶律宗真也就很正常了,而蕭耨斤的影響力主要是在遼國南部,那裡正是漢人的主要地盤,所以漢人官員的動搖也讓蕭耨斤大爲惱火,爲此更是下令鎮壓了一批漢族的官員,這才讓後方的局勢暫時穩定了下來。
情報中提到了耶律智讓,這也讓李璋鬆了口氣,看來自己之前猜的沒錯,耶律智讓果然還活着,另外耶律宗真竟然打了個開門紅,這肯定會逼得蕭耨斤與他決戰,如此一來,他們這邊也要快點了,否則等到遼國那邊打完了,他們還沒有準備好出兵,那可就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