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拯救海天號
ument.write(
林鑠急急忙忙從天津趕回到上海,原因是北洋海軍最大的巡洋艦“海天號”在嵊泗外海鼎星島外觸礁擱淺。因爲在上海的北洋水師提督電告袁世凱已聯繫洋商耶鬆船廠和林鑠的滬東造船廠幫忙救助,所以袁世凱令林鑠速回上海以協助北洋水師統領薩鎮冰組織搶救。
他到上海後,馬上組織了二十多名技師在船廠造船總監陳長齡的帶領下乘船廠的拖船一同趕到鼎星島。
原來因爲日俄戰爭,4月下旬,朝廷下令駐泊在煙臺的“海天”號巡洋艦前往江陰調運軍火,以濟遼西“中立”之需。“海天”號在管帶劉冠雄指揮下起航。在繞過山東半島進入黃海後,便遇上了大霧天氣。也許因爲公務緊急,劉冠雄一路催促着“海天”號以20節以上的航速在濃霧中快速行駛。
由於海面上大霧瀰漫,“海天”根本無法參照海岸和天上的星圖判定軍艦的位置,只能根據航速推算出軍艦所處的大概方位。由於對軍艦方位計算出現偏差,“海天”號越過長江南口水道後進入海礁密佈的嵊泗水域。約在凌晨5:30分時,隨着一聲巨響和一陣劇烈的震動,高速行駛的“海天”號撞上了位於浮標東南偏南21.5英里處鼎星島外的礁石上。
“海天”號和其他防護巡洋艦一樣,水線以下的艦底部分除了雙層船殼以外,沒有更多的防護設施。由於航速較快,半個軍艦已經騎到了礁石之上,艦體與礁石之間的猛烈撞擊和刮擦再加上軍艦的重量顯然是雙層船殼所不能承受的。海水迅速從艦體的破口涌入艦內,再加上損管措施不太得力,到了當天夜間,除了艦艏高高地擱在礁石上而露出水面以外,艦體其餘部分已經沉入11潯左右深度的水中。
在甲午海戰敗後不久,清政府決定重建北洋艦隊。作爲重建計劃的一部分,在北洋大臣王文韶的主持下,於1896年向英國阿姆斯特朗船廠訂購了2艘鋼甲巡洋艦,分別命名爲“海天”和“海地”號,“海地”號在建成後正式命名爲“海圻”號。“海天”和“海圻”號爲同型艦,艦長129米,寬14.2米,吃水6.1米,標準排水量4300噸,動力爲17000馬力,設計最大航速24節。軍艦上配有阿姆斯特朗200毫米主炮2門,143毫米副炮10門,47毫米炮12門和37毫米炮4門,7毫米馬克沁機槍6挺,魚雷發射管5具,全艦配備官兵445人,每艦造價328242英鎊。
“海天”艦回國之際,發生了意大利強租我國三門灣事件。
1897年,英、法、德、俄各列強掀起了一股瓜分中國的狂潮,威海、膠州灣和旅大等沿海優良港灣先後被他們強行租借。1899年,意大利也派出6艘軍艦到華,向清政府遞交最後通牒,要求強行租借三門灣。清政府不摸底細,十分緊張,於是徵詢海軍的意見。北洋海軍統領葉祖珪向朝廷進言:“意大利軍艦從遠洋而來,其勞我逸,形勢對我們有利。而且現在海軍擁有“海天”級和“海容”級五艘巡洋艦,完全可以與意艦一戰。”清政府心裡有了底氣,斷然拒絕了意大利的最後通牒。意大利本來就是虛張聲勢,看到中國方面態度強硬不惜一戰後,知道恫嚇無效,只好作罷。
這是清朝海軍唯一一次令人揚眉吐氣的表現。
1901年,八國聯軍迫使清政府與列強簽訂了《辛丑條約》。隨後即有大臣提出,爲了表明中國的“和平誠意”,保證今後永不進行戰爭,應將海軍裁撤,“海天”、“海圻”2艦和從德國購買的3艘2950噸的巡洋艦“海籌”、“海容”、“海琛”號分別退還給英、德兩國,以此頂部分庚子賠款,清政府打算同意這一主張。
葉祖珪和薩鎮冰等海軍將領得知這一消息後,據理力爭,清政府最終同意將“海天”等5艦保留下來。
事件發生後,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急令在上海的海軍提督薩鎮冰連夜趕往出事地點,指揮搶救,並調查事故原因。薩鎮冰到達後,一面組織搶救,一面迅速向袁世凱報告事故詳情。
“海天”艦觸礁後,除了3名水手落水失蹤,其他艦上官兵400多人獲救。其中348人由招商局輪船送往吳淞岸上,艦上留下60人,由劉冠雄指揮,看守機器,拆卸炮位。薩鎮冰從耶鬆船廠和滬東船廠借到六臺大馬力抽水機排水,希望能減輕軍艦重量使其上浮。無奈“海天號”裂口過大,海水隨抽隨灌,毫無效果。
林鑠帶人趕到時,薩鎮冰已經在“海天”號上,只見“海天”號半個艦身騎跨在一處礁石上,艦艏高高揚起,指向藍天,而後半截艦身卻沒入到水中。軍艦被留守水兵用繩索和鐵鏈固定到了鼎星島上,以避免艦體下沉,但實際的效果並不大。
一行人在鼎星島上岸,之後沿着用繩索結成的軟梯到了“海天”號上面。
見過了薩鎮冰後,船廠總工程師陳長齡帶領船廠的技師隨“海天”號管輪大副陳兆鏘下到船艙檢查船體的破損情況,林鑠這個外行則上到指揮塔陪着神情沮喪,心如死灰的劉冠雄,不時說些寬慰的話。
他還真有點害怕劉冠雄一時想不開跳海自殺。
薩鎮冰則在艦長室詢問艦上留守人員事故的詳細情況。
約莫一個多時辰,陳長齡等人從船艙從回到甲板上,林鑠和劉冠雄走了過去。
“怎麼樣?”林鑠問道。
“船體破損十分嚴重,如果不借用外力,基本上無法整體打撈。我們剛纔商量了一下,儘可能先將武器、機器、鍋爐等先拆缷搶救,而船體損毀嚴重,即使能夠打撈出水,其入塢重新修理也花費甚大,已經不太合算。”陳長齡說道,他曾奉命在英國參加“海天”級兩艦的監造,對此艦的結構十分清楚。
林鑠點點頭,究竟該如何搶救,最終還得由朝廷來決定,便與幾個一同去找薩鎮冰,然後由他制定出詳細計劃報給袁世凱。
順着舷梯剛到了艦長室門口,便聽到裡面“啪”地一聲,接着就是薩鎮冰在裡面大聲喝斥:“難道你就沒有責任?劉冠雄混蛋你也跟着混蛋,那麼大的霧,你在那學的可以將船速開過十節?做爲大副你就沒有責任提醒劉冠雄?滾,我不會說好話爲你們開脫!”顯然薩鎮冰已是怒極,接着便見到“海天”號幫帶劉傳綬低着頭從裡面退出來,臉上赫然印着一個通紅的掌印。
幾人面面相覷,沒想到看起來溫文爾雅的薩鎮冰會發那麼大火,又等了一會兒,這才一起走了進去。
林鑠帶頭將軍艦的受損情況給薩鎮冰彙報,只見他聽後半晌沒說話,最後長嘆一聲:“兵輪鉅艦,棄之殊爲可惜,大家儘可能想辦法罷。”之後又狠狠瞪了在一旁低頭不語的劉冠雄一眼。
回到上海,薩鎮冰向袁世凱電告軍艦受損情況,袁世凱很快就回了電報:“戰艦存沒,各國視之極重,但能設法,未便袖手,猶之軍隊被困,不得不竭力救援。現在設法撈起,非止希冀能有所獲,亦便各國之環視者,皆知我于軍艦絕非視若無足輕重之物,擲以不甚愛惜之思,其於中國聲譽亦有關係。”袁世凱更多是從政治上考慮,要求儘可能對“海天”號進行打撈修復,不用考慮花費合不合算。
船廠的技術人員對於打撈都沒什麼經驗,反而是林鑠這個外行由於前世是學水下考古的,反而有豐富的打撈沉船知識,但一百年後的科技水平哪能用到現在,他也只能在腦中苦苦思索簡單易行的辦法。
最後林鑠決定採用施工最爲簡單、方便的浮筒打撈法。
但現在哪裡能生產這種浮筒呢?
正好窗外碼頭上,一艘美國貨船正在從上面缷下煤油,林鑠眼前一亮,立即找來陳長齡,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陳長齡低着頭算計了半天,林鑠所提到的辦法是將空的煤油桶盛滿海水後沉入水底,其後在水下用鋼纜和鐵鏈將這些油桶與船身固定在一起,然後用空壓機將桶內的水排出,這樣就可以利用空桶的浮力將軍艦浮在水面。
辦法倒是可行,問題是軍艦現在需要多大浮力,究竟需要多少油桶?
陳長齡估計軍艦進水大約在七百多噸,要使軍艦浮在水面大概需要一千二百噸左右的額外浮力。每個油桶大約能有一百五十公斤的浮力,這樣需要八千隻以上的空油桶。他拿起紙來仔細算着這些油桶的佈置方式,如果太過龐大,就失去了實際操作的價值。
過了半個多小時,他擡起頭來,“可以試一試,雖然操作起來有一定難度。”
林鑠笑道:“不用那麼嚴肅,反正死馬當活馬醫,能撈起來最好,實在不行無非是多花費點力氣,還就是想辦法把收羅的舊桶賣出去,說不定到時候收來的舊油桶還漲價了呢。”
陳長齡神色頓時變得輕鬆一些,隨後他組織人員開始設計打撈方案,最終確定焊接一些支架將油桶先固定起來,然後再用鐵鏈將這些支架進行連接。
薩鎮冰同意按林鑠提出的打撈方案實行,當然軍艦上現在已經將能拆除的東西儘量提前拆除,以減輕艦體的重量。
前期的製作和準備大約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之後,開始進行水下施工。由於缺少潛水裝備,施工進度一直進行得不太順利,到了七月中旬,所有的八千多個簡易浮筒這才安裝固定完成。
林鑠調集了十幾臺空氣壓縮機同時開始排水,但剛開始的兩天軍艦卻沒有絲毫的反應。到了第三天上午,當大家都覺得有些泄氣的時候,突然有個水兵指着軍艦後部說道:“看,快看,軍艦動彈了!”
大家立馬興奮起來,往那個水兵指到的地方看去,果然原來陳舊的水痕離開了水面約有兩、三公分的距離,衆人的信心重新高漲。
薩鎮冰乾脆在不遠外用望遠鏡一直盯着艦體和水面的變化,漸漸臉上也露出些許笑意。
到了第五天,“海天”號沉入水下的後甲板終於浮出水面,艦體在拖船的牽引下開始一點一點向後被拖離海礁,直到七天後,“海天”號終於在近萬隻簡易浮筒的託浮下,重新又浮在了海面。
在四艘拖船的牽引下,“海天”號被緩慢地拖向上海,十幾個小時後,這艘殘破的軍艦終於被拽到了滬東造船廠的八千噸二號船塢塢口,在船塢自帶的牽引機和橋式起重機的牽引下,終於被拖進了船塢。
兩天後,二號船塢內的水被排幹,準備開始對“海天”號進行檢修。
薩鎮冰臉上剛有點笑模樣,不料陳長齡從船底出來後面帶嚴肅地對他說道:“軍艦的主龍骨已經有些變形,即使修復也只能在近海活動,不堪作戰之用!”只見老薩的臉色立馬變得如同是沒收上租子的土財主一般。
林鑠的心情也如同被澆了一瓢冷水,頓時變得“拔涼拔涼”的,沒想到自己折騰半天卻撈出一堆廢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