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上)

渤海的好風,復州的好沙,漢部的好酒。

狄喻與折彥衝等兄弟七人一邊觀海閒聊,一邊喝酒吃肉。曹廣弼和楊開遠正在談論着楊應麒剛剛講述的大宋之行,歐陽適對這個卻沒什麼興趣,扯着阿魯蠻不停地打聽楊應麒被大嫂抱着流口水的醜事,蕭鐵奴在旁邊添油加醋,三人不時發出陣陣暴笑。楊應麒坐得遠遠的,裝作沒聽見。

狄喻笑道:“好久沒這麼熱鬧了。要是永遠都這樣那多好!”

蕭鐵奴一聽站起來大聲道:“那怎麼行!我們還都沒建功立業呢!現在也就是遼南一方土大王,出了遼南就只是一個驍將,出了大金還有誰認得我們!”

歐陽適也道:“不錯!我在南邊的事業也只剛剛開始!哪裡能現在就停下腳步!”

蕭鐵奴方纔聽過歐陽適的述說,知道他在海上的發展空間極大,心中蠢蠢,把楊應麒拉過來道:“老幺!你的腦子全好了吧!全好了的話,咱們大夥兒也該談談下一步該怎麼走了!”

楊應麒拔出折彥衝的佩劍,在沙灘上畫了個大圓圈,畫得很慢,一邊畫一邊醞釀,畫完之時,其他人的眼光也都被他吸引,停下各自的談話聽楊應麒道:“這個世界亂糟糟的,但自蔥嶺以東直到海邊,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是圍着中原轉。”

他在圓圈的中心點上一點:“當中原的政治家們把這個國家搞得比較有條理的時候,它就會穩定、繁華起來,並以文化餘力沾潤周邊,同時接受周邊有意的反哺——這是東方世界發展的正軌。反之,一旦中原衰落,讓那些沒有足夠力量引導東方世界前進的邦族取得優勢,那天下就會由常態轉入變態——這無論對中原來說還是對周邊邦族來說都不是好事。”

蕭鐵奴哼了一聲道:“你的意思就是說,要大宋好了,其它國家才能好,是這個意思嗎?”

“是!不過那是太平時節的形勢。”

“那亂世呢?”問這話的卻是曹廣弼。

楊應麒:“在亂世,就得看誰能更好地吸收大宋盛衰升降之際外瀉的餘力。對我們來說,要想把握好未來的走勢,第一要務就是盯緊汴梁!這也是我這次去相大宋皇帝的原因。”

蕭鐵奴問道:“那你相出什麼沒有?”

楊應麒嘆了一口氣道:“趙家天子有他聰明的地方,但不適合做皇帝。”

蕭鐵奴皺眉道:“那就是什麼意思?你少兜圈子,直接說罷!”

“我的意思就是:這個皇帝不能依賴!或者說得再幹脆些:他領導的這個朝廷,不能依賴!既然扶助他的路子只怕難以走通,我們便只好另尋出路!”

“另尋出路?”曹廣弼皺眉道:“你是說全心幫助大金?”

楊應麒道:“大金國主確實夠強,但就像我剛纔所說的,他和他的部族也許有足夠的行動力去征服這個世界,卻沒有足夠的責任力去領導這個世界。他們破壞能力有餘,建設能力卻不足。因此,如果我們完全跟着他走,結果也只能變成他手裡殺人的刀和徵收賦稅的籮筐。”

蕭鐵奴道:“能征服就很不錯了!不過要只是成爲別人手裡的刀就太沒意思了。”

楊應麒道:“我們出身卑微,無法進入大宋中央政局,更別說去左右它。但那畢竟是我們的父母之邦,出生之地,雖然沒法從內部去改善它,但若能從外邊來護着它,也算是盡了我們一份心意。”

曹廣弼稱是,蕭鐵奴卻道:“護着大宋,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楊應麒道:“當然有好處!我們的威風來自大金,而財富來自大宋,只有大金強了,大宋穩了,我們身處其間才能左右逢源。如今大宋向我們示好,是因爲有它有求於我們,要借我們解決契丹的威脅。而會寧能這樣寬縱我們,則是因爲大敵在側!將來大遼若滅,大宋和大金勢必接壤。若兩國勢均力敵,我們就能在其間長袖起舞。若是兩國形勢一邊倒,我們反而要舉步維艱了——大宋一統寰宇則我們成爲雞肋,大金無敵天下則我們兔死狗烹!”

曹廣弼道:“若大宋能一統寰宇,那也未必不是好事。”

楊應麒嘆道:“那只是附帶說說而已,趙家天子只怕沒那個魄力!我只盼他能保住祖宗的江山便不錯了!”說着又在沙灘上畫了一條線當黃河,畫了一條線當海岸,畫了一條線當燕雲十六州北邊的山巒:“古今三大都城都有其屏障和破口所在。長安的破口在隴右,洛陽的破口在河東,汴梁的破口則在燕薊!大宋定都汴梁,卻偏偏沒有收回燕薊,所以它最重要的國防線便不完整!許多內政問題如冗兵等其實都由此而來。只有讓大宋拿回燕雲一帶,它才能保持一個相對完整的外防線,纔可能繼續作爲天下的重心,纔有餘裕去料理內政問題。而收回燕雲也正是這次金宋聯盟最重要的條款。”

曹廣弼點頭道:“如果大宋能取回燕雲,中原大安。”頓了一下又道:“大宋若取回燕雲,大遼必定亡國。到時候長城之內爲大宋,長城之外爲大金,兩國接壤只怕多有紛擾。若起衝突,我們如何自處?”

楊應麒道:“其實是否會起衝突,要看兩國如何處理。宋金兩國本無宿怨,若一方面我們居中調停,動之以情理;另一方面大宋示大金以強勁,威之以實力。一內一外雙管齊下,保兩國不起大沖突應該可以做到。”

蕭鐵奴卻道:“聽了這麼久,我還是沒聽到我們能在這件事情上得到哪些確確實實的好處!不如這樣:打下遼國後我們請國主把宋、金交界的土地都給我們,讓我們來做他們的緩衝!”

“不可以,也不可能!”楊應麒道:“六哥,我和你聊過的,大陸上的土地,我們一寸不取,我們未來的生命線……”他一指東南那片大海:“在海上!”

歐陽適大喜,蕭鐵奴卻甚是不悅——在海上開疆拓土他根本就用不上力氣!

楊應麒又道:“如今我們還太弱小,發展又太不均衡,還沒本錢去和人打硬仗。所以得繼續韜光養晦。大陸上的土地是大家都拼命爭奪的,我們偏偏不要!我們現在要去搶佔的,是大家都還沒發現的寶山!那就是這片大海!”

第350章 迎敗(上)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343章 罷相(上)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148章 地之失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353章 屠營(下)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上)第350章 迎敗(上)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上)第32章 始議封侯(上)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114章 虎迫龍角疆第18章 通商路(下)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上)第22章 立法規(下)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下)第32章 始議封侯(上)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上)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12章 鷹兔(上)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上)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下)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上)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上)第203章 鉅變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下)第147章 武之庫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下)第8章 伏擊(下)第199章 老臣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13章 狼羣(下)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194章 正名第331章 七軍沒(上)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349章 聞逝(下)第176章 詔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352章 勤王(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148章 地之失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上)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下)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2章 部勒(下)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14章 烏古(下)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上)第114章 虎迫龍角疆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上)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下)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152章 舟中議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112章 十萬口頭糧第355章 姻幻(下)第348章 秦府(上)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334章 漢皇都(上)第七十二章 上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