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夏使之會(下)

李壽並不知道折允武爲了四家進犯的事情急得病了,當他見到折允武的時候,漢廷的這位太子精神看起來很好。

此時的折允武並不像二十年前的折彥衝,這個青年雖然到軍營中歷練過,但身上文雅的氣質還是壓過了豪武的因子,李壽上殿後,主客之間的對答也都符合外交禮儀,至少從表面上看一點火氣也沒有。

折允武的表現不能說有什麼破綻,可以說他做到了不卑不亢,有禮有節,但安塔海在旁,看了之後卻想:“若是在姑父跟前,這個李壽只怕站都站不穩。我這個太子表弟,還是太文了。這李壽來意不善,何必跟他客氣!”

安塔海會這樣想,那是因爲折彥衝在許多場合中總能表現出常人所不能及的風采,所以拿折允武與乃父一比,便覺有所不足。其實就眼前之事而言,折允武的表現並不算差,加上又有文武大臣兩邊拱衛,歐陽適在旁護持,個個都氣勢不凡,所以李壽也不敢生出輕視之心。不過他見折允武下手只坐着歐陽適一人,而其他人的位列明顯都比歐陽適低了一階,就知道楊應麒不在。幾句客套話後便道:“我主在西夏,曾叮囑小使到塘沽後定要多多拜會楊相公。我此次出使,除了國事之外,還要替我主向楊相公致意問候,不知楊相公今日何在?”

韓昉隨答道:“楊相另有要事,今日無暇。貴使之意,我等自會轉達。”

李壽哦了一聲,一時猜不透楊應麒不在場的原因,略一沉吟,便袖出一書道:“此爲我主敬呈大漢皇帝國書,如今皇帝不在,便請監國太子代爲決斷。”

歐陽適韓昉等聽他言語頗不合禮,心中不滿,然而也還算不上犯忌,便沒出聲,折允武已道:“呈上來。”從侍從手裡接過打開,只見那“國書”上既無套辭也無成段文字,只有一連串的地名,最下面就是夏主的印璽。

這些地名折允武大部分認識,知道都是夏邊城寨,皺了皺眉頭,將這“國書”傳示衆臣,並問李壽:“這是什麼意思?”

李壽笑道:“這上面所列的,是陝西秦鳳三十九處城寨。”

折允武哼了一聲道:“這個我自然知道,但你列出這些地名來作什麼?”

李壽道:“大漢大夏,本爲友邦,此是貴朝皇帝陛下登基之前就與我主遙定之盟約。但貴朝西北將帥中卻有專橫跋扈之徒,不顧二君和好之誼,在兩國盟約訂立之後還屢屢侵擾我西朝邊界。這三十九處城寨,便都是我西朝這數年來所失之土,李壽此次出使,便是請監國太子念在兩朝交好,將這三十九處城寨賜還!”

此言一出,自歐陽適以下無不失色。

當初金兵破汴前後,夏人趁火打劫,不斷蠶食大宋西北疆土。漢廷得志兩河以後,劉錡等夏邊諸將依靠大漢國勢,不但穩住了西北的邊界,而且還不斷逆勢推進,夏人震於漢廷威勢不斷地退讓,在折彥衝北征之前陝西秦鳳諸將不但已將靖康以後被夏人吞食的土地盡數奪回,甚至還奪取了一些原屬西夏的軍事戰略要點。這時李壽這麼說,等於是要漢廷放棄之前數年所取得的戰果。

安塔海頗知軍機,看到這串名單後心想:“你們說什麼賜還,但這單子上有不少地方卻是漢家軍隊從來就沒有丟失的地方,而且這些地方往往也是陝邊重鎮,像蘭州這樣的大城,像綏德這樣的大鎮,若都割了出去,陝西秦鳳還哪裡能守?”目視折允武,希望他斷然拒絕。

歐陽適卻想:“若在大軍北上之前,小小西夏如何敢這般放肆?但今日李壽如此斗膽,分明是欺我大漢四面受敵,自顧不暇!”但又想:“夏人雖是可惡,但也是看準了我們的弱點才下狠手,我們若不答應,他們恐怕馬上就要興兵來犯!”目視折允武,要他安撫李壽。

陳正匯心想:“李壽好大膽!這哪裡是請求,分明是威脅,若是答允了他,我大漢在西北就要丟掉千里疆土,若因此打擊了民心軍心,萬衆浮動,到時候國將不國!只是若不答應他,夏人真的來犯,我們又哪裡還有錢來打西夏這場大仗?”目視折允武,希望他謹慎處理。

在場大臣,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眼神,但折允武一時卻沒有注意到,他聽了李壽的話後便氣得忍不住站了起來,作色道:“大膽李壽!你這是要我割土麼?”

李壽微笑道:“李壽何敢?小使不過是個跑腿的人,來給我主傳個話而已。是否賜還,全在太子。我西夏軍政大略,權在我主,軍馬調動,需看晉王。晉王爲人暴躁,天下皆知,他是否有耐性等我的回覆,卻是難說。三十九城寨是否賜還,還請太子從速決定。”言下之意,漢廷便是要割地也要早點割,否則嵬名察哥的兵馬不等人!

折允武大怒,眼睛如要噴火,手猛的一拍,就要發話,韓昉搶先一步出列,將傳到他手裡的國書扔回給李壽,斥道:“李壽!大漢與西夏,乃是宗藩之屬,不是東朝西朝,你此次上殿,言語已經犯禮!這封國書不合體制!西夏是連一個稍懂文章者都沒有的蠻夷之邦麼?竟然列出這樣一串地名就說是國書,傳了出去,莫的讓人笑話!”不等李壽回話,轉身稟奏道:“太子,西夏使者言行不合禮法,當逐出殿去,令其反思,且知會夏國,命夏主傳令懲處;國書不合體制,當退回命西夏有司另作!”

此時問題的焦點本在於國土割與不割,但韓昉卻避重就輕地說起禮節問題,安塔海等武將聽了都有些摸不到頭腦,歐陽適卻道:“韓大人所言不錯!來人!將這個無禮的使者逐出殿去!”

折允武呆了一呆,有些茫然地點了點頭。韓昉馬上轉身對李壽道:“李大人,請吧。”

李壽嘿了一聲道:“李壽違禮,西歸後自有我主懲處,不過三十九城寨關係我西夏國防,我主不得,寢食不安。監國若能賜還,我主必焚香東拜,以謝大漢厚恩。”言語雖似卑下,其實卻暗含西夏對這三十九處城寨勢在必得之意。他說完這話便俯身行禮,告辭而去。

第3章 論武(上)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下)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下)第34章 海賊水兵(下)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上)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楔子終極遊戲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上)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160章 利害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下)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329章 羣龍動(下)第21章 配佳偶(下)第344章 北遊(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173章 叛第161章 民議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148章 地之失第188章 定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上)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下)第176章 詔第4章 過冬(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138章 燕京襲取第317章 小延福園(上)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下)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下)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190章 名妓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8章 伏擊(上)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43章 潛流暗涌(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1章 瘟疫(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228章 牙疼之惱(上)第339章 民之貴(上)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下)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下)第13章 狼羣(上)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122章 人死茶就涼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下)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2章 部勒(上)第130章 兵敗山倒>第166章 使者第161章 民議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4章 過冬(下)第24章 反契丹(上)第150章 國之樑第6章 邊關(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下)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22章 立法規(下)第186章 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