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

大宋宣和二年春,大遼東路都統耶律餘睹忽然接到北院樞密軍令,命他南下接受封賞,並商量東征女真事宜。

耶律餘睹聞言大驚,問來傳命的使者道:“怎麼忽然又要東征?太倉促了!”

那使者道:“此事下官亦不贊成,只是下官人微言輕,無權參與這等大事的決議。不過聽說還在商議,請都統大人火速南下,阻止此事。”

耶律餘睹道:“我這就回去!”送使者出帳後召集諸將道:“我得回中京一趟,臨潢府的軍務暫且交給你們。幸好現在我們和蕭鐵奴之間的兵勢已經見穩,只要謹慎些應該不會出什麼大簍子。”

韓福奴等問耶律餘睹爲何忽然要回中京,耶律餘睹道:“聖上不知爲何又要東征!這如何了得!我們現在能守住就已經不錯了,沒準備好就貿貿然出兵,到頭來只怕徒耗國力。我大遼再經不起一場大敗了。”

蕭慶道:“都統,這事只怕有些蹊蹺。”

“蹊蹺?”

蕭慶道:“此事來得太過突然!雖說主上常常幹這等心血來潮的事情,但不知爲什麼,我總覺得這次的事情有些不對。”

耶律餘睹給他這麼一說也冷靜下來,問道:“哪些不對?”

蕭慶仔細問明白經過,說道:“事情來得太過突然,半點徵兆都沒有。而且對都統的召喚又太急!都統您現在是北線干城,如何能說走就走?這不大合規矩。飛庫整理還有,那個使者應該是蕭奉先一系的人,蕭奉先的手下對我們這些武將向來是指手畫腳、呼來喝去,這次卻禮貌得有些剋制了,甚至還說出‘下官亦不贊成’的話!我看他未必是要急着要都統去挽回東征之議,只怕急的僅僅是要都統‘火速南下’而已。”

韓福奴等心腹干將聞言無不變色道:“你是說蕭奉先要對都統不利麼?”

蕭慶道:“這只是我的猜測,但我們不能不防。”

耶律餘睹沉吟道:“依你說該如何防範?”

蕭慶道:“不如這樣!這次是議東征,都統便以會師爲由,盡起臨潢府兵馬南下……”

衆將聞言無不駭然,面面相覷,連蕭慶自己也不敢說下去。耶律餘睹皺眉道:“你這是犯上作亂!如今形勢到底是怎麼樣還不清楚,我豈能因爲你這種未必有的蠡測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蕭慶忙跪下道:“屬下該死!請都統降罪!”

耶律餘睹嘆道:“這裡沒有外人,你也只是太着急。這事就這麼算了吧,以後莫再提起。”

韓福奴則勸道:“都統!蕭將軍所言未必不可行!我們也不是心懷叵測,只是如今國政荒殆,要真想救大遼,唯有‘清君側’一途!”

耶律餘睹搖頭道:“不可!若我們盡起臨潢府大軍南下,臨潢府多半不保,蕭鐵奴這頭嗅着血腥咬屁股的狼一定會跟在我們後面!且不說中京必有防備我們未必能夠得手!就算得手怕也會拼得兩敗俱傷!到時候不過是白白便宜金人!”

韓福奴道:“那我們不如先拖着,等探聽清楚再說。”

耶律餘睹道:“使者催得好急,只怕推脫不得。若這事真是皇上的意思,只怕我去遲了反而讓蕭奉先有口實在御前說我壞話。”

蕭慶又道:“上上之計,仍然是冒險一博,但都統既然無此決心,則退而求其次,只引本部親兵南下,一路緩緩而行,一邊打探消息,一邊讓人馳書向京中蕭駙馬、達哈拉將軍問訊。若蕭駙馬等均言可去,而且各路將帥、部族首領果然齊聚中京,則這事多半不假,都統可放心進城,料那蕭奉先不敢當着各藩王、將帥的面胡來。萬一有什麼變故,我們手頭有兵有將,臨事也有個迴旋的餘地,不至於任人宰割。”駙馬蕭昱和耶律達哈里都是遼廷要人,和耶律餘睹同氣連枝,都是擁護晉王敖魯斡的派系。

耶律餘睹猶豫片刻,終於嘆道:“也只能如此了。”

且不說耶律餘睹將大部分兵馬在臨潢府各處佈置妥當以防蕭鐵奴來犯,自己引本部千人迤邐南下,卻說奉命前來的使者見他如此行動,先一步派人飛馬到中京報訊。

蕭奉先接信後冷笑道:“這傢伙倒也謹慎!”

蕭昂問道:“那我們該怎麼辦?”

蕭奉先道:“本來想等他入城後再尋個名目整他,現在看來得另尋計策了!”

蕭昂問計,蕭奉先一副成竹在胸的神算模樣笑了笑卻不肯說,只是吩咐心腹如此如此、這般這般,然後便換上一副氣急敗壞的臉來見正在趕海東青撲殺野鳥的大遼皇帝耶律延禧,一見面就驚呼道:“皇上!禍事了!”

耶律延禧滿臉不悅:“什麼事大驚小怪的!”

蕭奉先請求摒退閒雜人等,這才道:“耶律餘睹勾結駙馬蕭昱、耶律達哈里等人,想要謀立晉王,尊皇上爲太上皇!”

耶律延禧一聽驚得連趕海東青也顧不上了,氣急敗壞道:“真有這事?”

蕭奉先道:“耶律餘睹的前鋒軍馬已經向中京開來,陛下若不信,派人一探便知!不過在此之前可得先把晉王、蕭昱等人看住,免得變起肘腋,難以善了!”

耶律延禧對國內造反最是敏感,連忙下令,一面調集自己信得過的將帥護駕,一面派兵看住自己的兒子晉王、妹夫蕭昱、連襟耶律達哈里等人,同時又派遣心腹密探前往北線勘探。那探子受了蕭奉先的賄賂,回京稟告時把耶律餘睹帶兵南下之景況十倍誇大,耶律延禧聞報大怒道:“反了反了!”傳令讓蕭奉先將所有謀逆者全部處死!

蕭奉先假裝不懂問道:“全部?那晉王還有文妃……”

耶律延禧怒道:“都給我殺了!”

蕭奉先又道:“陛下!晉王可是您的親生兒子啊!”

“親生兒子?”耶律延禧冷笑道:“他謀逆的時候就不想想我是他親生老子?”

蕭奉先又道:“雖說軍情緊急,但陛下是不是該好好審一審,免得冤枉了晉王——也許只是耶律餘睹和達哈里他們謀反,和晉王沒什麼關係。”

“沒關係?”耶律延禧冷笑道:“達哈里是他的大姨丈,耶律餘睹是他的小姨丈!會和他沒關係?哼!不用問了,都殺了吧!”

“那文妃娘娘……”

“你今天怎麼這麼羅嗦!殺!哼!趕緊除了這些內應,再想想怎麼對付耶律餘睹!”

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上)第167章 裂變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下)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144章 兄弟間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第347章 嶽幕(下)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上)第44章 東京平定(下)第32章 始議封侯(上)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上)第316章 塘沽民心(下)第354章 審判(下)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第13章 狼羣(下)第328章 胡虜會(下)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338章 洗衣槌(下)第182章 諾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下)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26章 兵滿萬(下)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上)第49章 複雜的政治(上下)第23章 整軍備(上)第279章 薑桂之性多老辣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332章 金蘭折(下)第7章 去向(下)第162章 講演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199章 老臣第186章 窮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上)第353章 屠營(下)第27章 得文吏(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上)第354章 審判(下)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上)第188章 定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8章 伏擊(下)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231章 山東進退(上)第115章 唐刀無敵陣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上)第21章 配佳偶(下)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346章 南行(下)第345章 輾轉(下)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164章 請辭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下)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24章 反契丹(下)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上)第331章 七軍沒(上)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上)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下)第204章 思良將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314章 割地之議(下)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下)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114章 虎迫龍角疆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130章 兵敗山倒>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342章 議戰(下)第212章 飼野狼(上)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上)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下)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