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

山東的迷霧遮蓋了一切,似乎所有事情都在圍繞着這場將決定天下走勢的戰爭轉。不但宗翰、宗輔、吳乞買和撻懶,甚至連楊應麒、楊開遠和歐陽適也被現狀所蠱惑,沒能及時穿透這場迷霧看清曹廣弼的真正意圖!

就在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山東戰場上時,曹廣弼卻偷偷向另外一個方向進發了。和楊開遠所料的一樣,他收縮戰場爲的果然是要把部分軍力抽調出來,不過他抽調出來的兵力其實還不到一萬人,上黨的軍事佈局之所以呈現當下這種保守狀態,原因在於曹廣弼本人也要離開——沒錯,他不是派出軍隊,而是把大部分軍隊交給了王彥,然後自己和種彥崧便帶領了一支精銳消失了!

“曹統制去哪裡了?”

沒人知道!曹廣弼不但沒有給楊應麒透過一點信息,甚至連王彥也不知道他的行蹤!他只是告訴王彥:“我要去救山東!”

但他引兵前往山東了麼?不,沒有!他的輕兵進入了太行山的小路!當嚮導的,自然是對太行山山脈十分熟悉的忠武軍老兵,這也是曹廣弼帶種彥崧出來的原因之一,可是種彥崧也不太知道曹廣弼要幹什麼,只知道目標是太原!這個目的地,曹廣弼也只告訴他一個人!

“太原……”種彥崧第一反應以爲曹廣弼的策略是要迂迴襲擊太原,然後和王彥一前一後夾擊銀術可。不過他卻認爲這個策略未必可行。眼下銀術可的數萬大軍被拖在隆德府一帶,太原確實可能會呈現空虛,可是以眼前這一萬人不到的兵力,就算攻陷了太原又能怎麼樣呢?銀術可用兵老到,曹廣弼佔據太原後確實能使他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但同樣的,由於金人在西京大同府仍屯有重兵,所以曹廣弼將和銀術可一樣會腹背受敵,到時候的戰局將是銀術可夾在王彥和曹廣弼之間,而曹廣弼則夾在銀術可和大同金軍之間,這種局面到底對哪一方更加有利實在說不準。

所以,種彥崧在聽到目的地是太原之後不久便提出反對意見,但一向很能聽取部下意見的曹廣弼這時卻展示出了他從未展示過的霸道:“不必多說了,就是太原!”

“可是……”

“沒有可是!”曹廣弼淡淡道:“只有取下太原,天地纔有可能逆轉!我找不到第二條路了。”

種彥崧還想說什麼,但曹廣弼卻已經閉上了眼睛,於是他便只有嘆了一口氣準備出帳。

“等等!”曹廣弼睜開眼睛來,沉聲道:“記住,目的地不能讓第三個人知道,否則知道的人和你都要軍法處置!”

種彥崧聽得心中一寒,他是什麼樣的人曹廣弼早已知道,但現在還是叮囑了一句,由此可見曹廣弼對這次行動是何等看重!

“他到底要幹什麼……”

沒人知道!

直到偷過荒蕪的平定軍山路之後,將士們才知道他們的目標是太原!

“太原!”大部分人在同一時間內感到了興奮與恐懼,他們的想法都和種彥崧一開始一樣,認爲此行的戰略目的就是爲了攻取太原!繞道數百里奔襲敵後名城,這場奇襲戰如果成功,那將是名留青史的精彩戰例!雖然有少數人和種彥崧一樣想到即使此戰得手,接下來的戰局也未必很有利,可軍隊都已經開到這個地方了,再要改變也已經來不及了!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前進!攻佔太原!

華元一六七九年,冬雪未下,一羣穿着破破爛爛的“義軍”忽然出現在太原東南,圍攻位於太原東南數十里的榆次。這批忽然出現的義軍規模雖然不大,但臨近幾個不願臣服金國的民寨、山寨聞訊羣起響應。榆次的守臣從這些圍攻者的衣着、行動中判斷他們只是一羣起事的農民,趕緊緊閉城門,同時向太原求援。

太原的守軍聽說榆次發生民變,爲了防止臨近州縣發生連鎖反應,便派出三千正規軍前往鎮壓。可是這三千人走到中途就遇到了伏擊!

“這羣可惡的種田漢!”

這三千金兵有熟女真三百人,契丹五百人,其它的都是漢兒,戰鬥力來說還是相當可以的,所以儘管驟然遇到伏擊而混亂,那個將領也還能保持鎮定,他認爲只要擋住了第一次攻擊,收拾陣型再反撲就能反敗爲勝。

可惜,他們遇到的並不是種田漢,而是忠武軍,而且是精銳中的精銳,這支兵馬已足以和銀術可軍隊的精銳硬撼,就戰鬥力來說要比這支太原守軍強多了。在偷襲成功的有利形勢下,種彥崧親自率領的三千兵馬很快就將同等數量的太原兵切割成數塊。

“這……這……”金軍的將官呆住了,伏擊者從鼓譟、衝擊、切割到尋找首領,幾個環節之間沒有半點空隙可尋,這樣老辣的手段,這樣嚴密的步驟,絕不是一羣“種田漢”所能爲!他才反應過來,李成已經找到了他的所在,吹響了口哨,馬上拉弓發箭。李成的箭並沒有射準,但埋伏在兩旁的三百弓弩手同時發難,對着李成針對的目標——箭雨!

那金軍將領周圍的兵馬紛紛倒下,他自己也受了重傷,才從血泊中勉強站起來,李成已經衝到了他的身邊,只見對方的手舉起,跟着自己的頸項便覺得一陣疼痛,然後就什麼感覺都沒有了。

李成用長矛支起那金軍將領的首級,十個大嗓門的軍士大聲叫道:“爾等將官已死,投降免殺!”用女真話、契丹話和漢話迴環反覆叫了九遍,已處劣勢的金軍鬥志全消,其中部分人猶豫着投降了,但仍然有數百人奮力頑抗,眼見不敵後分別向太原、榆次的方向逃走,逃亡榆次的人大多得以順利離開戰場,但逃往太原方向的人卻進了鬼門關!因爲親自堵在他們歸路上的是曹廣弼!

敗兵遇到數量遠勝的精銳伏兵,除了投降之外就只有面臨屠殺。

血把太原通往榆次的道路染紅了,紅得就像那夕陽,兵將們都殺得痛快!這是仇人的血啊!他們的刀箭飲血過後也變得更加鋒銳,更加野蠻!

曹廣弼默默地看着這一切,從遼口軍到上黨軍,他的手下之所以能成爲精銳,從來都是靠戰爭殺出來的,在這一點上他和蕭鐵奴並無不同。

“動手!”

李成帶着一千多人從敗兵、屍體上扒下衣甲換上,在這段時間裡種彥崧則指揮人草草將戰場清理了一遍。

“出發!”

沒有休息,他們沒時間休息了,趁着消息還沒傳回太原,這支有些疲憊的兵馬又繼續向太原進發了。

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下)第20章 下聘禮(下)第122章 人死茶就涼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352章 勤王(上)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355章 姻幻(上)第212章 飼野狼(下)第7章 去向(下)第38章 南朝北意(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上)第175章 間第171章 文詞第16章 入女真(上)第114章 虎迫龍角疆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上)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38章 南朝北意(上)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345章 輾轉(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182章 諾第332章 金蘭折(下)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上)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12章 鷹兔(下)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上)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下)第353章 屠營(下)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350章 迎敗(上)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157章 新城(下)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154章 蒙古謠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175章 間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351章 囚君(下)第154章 蒙古謠第22章 立法規(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181章 責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上)第157章 新城(下)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25章 收俘虜(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8章 伏擊(下)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162章 講演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下)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上)第158章 故國第345章 輾轉(下)第332章 金蘭折(上)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上)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下)第356章 蝶夢(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上)第14章 烏古(上)第32章 始議封侯(上)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下)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5章 出谷(上)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