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迴歸(一)

鬼子是在張賢他們走後的第二天凌晨時分攻到劉集的,儘管尹劍佈置了哨兵,這個哨兵卻在凌晨時打了盹,直到鬼子到了村前才發現。

哨兵來不及報告,鳴槍驚醒睡夢中的人。尹劍連忙組織二排的士兵在村口阻擊,一面通知民兵緊集帶着鄉親向後山撤退。二排四十多號人在村前阻住了鬼子近一個時辰,但終還是寡不敵衆,被鬼子全部消滅,尹劍也被鬼子的炮火震飛,昏死在了當場。鬼子衝入了村裡,而劉集是一個大村,這一個時辰裡還有許多的老鄉沒有跑了,全被鬼子抓住帶到了村前的河邊,然後直接用機槍掃射。有的人機靈,在敵人掃射的同時跳到河裡,才逃得一命,而大部分人卻成了機槍下的冤魂。

劉集的槍聲,驚動了在附近準備設伏阻擊鬼子的新四軍,但等他們趕來時,鬼子已經逃走了。

這一隊鬼子只有五百多號人,他們應該是一個營,陰差陽錯地繞過了新四軍的阻擊圈,直接到了劉集。如果張賢的警衛一連就在村裡的話,對付這一個營的鬼子兵雖不敢說將之殲滅,最其馬不可能讓他們進村;就算不能阻止敵人的進攻,但也可以支撐到援軍的到來。

在劉集被鬼子屠殺的百姓有兩百多口,還多是些老幼婦孺,而整個劉集也不過一千人左右。

尹劍並沒有死,他被後來趕到的馬文龍救活了,只是傷得不輕,渾身上下幾乎沒有一處好的地方,被彈片劃得全是傷口。而二排其它的勇士們,卻再也沒有醒來。

馬文龍的新四軍卻是白忙了一場,本來眼看着敵人的大隊就要撞入大家預設的戰場,還沒有等到戰鬥打響,鬼子便已得知雁口出事了,連忙回奔雁口,因爲那裡纔是他們的咽喉。新四軍隨後掩殺過去,雖說也有一些收穫,但卻未傷及敵人的根本,鬼子堂而惶之地又回到了雁口。

這一切的過錯卻是因爲張賢,馬文龍千算萬算也沒有想到張賢會破壞掉整個計劃,而張賢的目的不過是爲了那麼幾條槍!

看着依然昏迷的這個國軍的小連長,馬文龍又是氣,又是恨,同時又是可惜。看來,這個小子也知道自己犯了錯,不然也不會這樣急火攻心,昏迷不醒,否則,他真恨不得打他一頓方解自己的心頭之怒。

他把張義安排在了張賢的身邊,作爲兄弟照顧大哥,本是應該的,同時他也告訴張義,一旦張賢醒過來,就馬上通知他,他想好好與這個驕傲的小子理論一番。

可是,張賢是醒了,發覺自己還在劉集李大娘的家裡,而李大娘卻已不在,他清晰的記得那天在河裡看到了李大娘的屍體,他讓弟弟把那日發生在劉集的事講出來,可是沒等到張義講完,他又昏了過去。

他是內疚呀!

馬文龍不好再去責備張賢,只得如實向上報告了情況,同時心中暗暗打定主意,要早些將這個小子和他的部隊送走,不然看他的隊伍也越來越壯大,大有與自己一爭高下之態,別到時他來一個鵲佔鳩巢,那就真是讓人後悔莫及了。

※※※

張賢自然不會象馬文龍這樣地想,但是他手下確實有人這麼想了。

先是白京生找到了副連長,他認爲在如今這種情況之下,回十一師無望了,還不如就和馬文龍學一學,以劉集爲根據地,向四周發展,佔據山頭,以待長遠之計;或許還可以把馬文龍擠走,自己獨佔劉集。而向副連長表達這種思想的,還有那個新兵排的排長常立強。副連長甘良私下裡和三排長高偉商量,都認爲這種事事關重大,此時不宜與馬文龍部鬧矛盾,要等到連長張賢病好之後,再從長計議。

張賢這一病就是十多天,在村裡人爲罹難的村人舉葬的時候,他爬了起來,以李大娘乾兒子的身份爲這個孤苦的老人送終,那一日,他淚流滿面,就算是真的兒子也未必有他哭得傷心。

鬼子在那一次行動之後,卻一反常態地平靜了下來,也不見再有清鄉掃蕩之舉。

轉眼間,冬天來了,而這時,也傳來了一個令人又驚訝又興奮的消息:鬼子發動了太平洋戰爭,在珍珠港襲擊了美國的艦隊,美國正式參戰,成爲了中國的盟國,同時英國也對日宣戰,成了中英美蘇的同盟,戰爭形勢馬上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但是鬼子的張狂也更加變本加厲了,兵鋒直指香港、東南亞及印尼等地,勢如破竹。爲了攻下香港,日軍又發動了第三次長沙會戰,目的無非是不讓中國軍隊救援香港。這一次的長沙會戰與前一次基本差不多,也是由駐守武漢的日第十一軍發起,從鄂南調集了十二萬人向長沙進攻。也就是在這時,鬼子在武漢的兵力空虛起來,於是給了新四軍第五師以可乘之機。

馬文龍接到了上面的命令,要求他這部向南向東發展,突入到武漢以西的湖港地區,建立新的抗日根據地,對武漢形成合圍之勢。

十二月,也就是在珍珠港事件之後不久,馬文龍的部隊出發了。

馬文龍走了,這一回走的時候,他根本沒有告訴張賢,張賢還是從自己弟弟的口中知道的這一信息,張義也是來向張賢告別的。

如今,熱鬧的劉集只剩下了張賢的一支部隊,也無需白京生和常立強來出主意,馬文龍主動地退出了這個村莊。但是,張賢卻沒有感到一點的輕鬆,反而心情更加沉重了。

他再次呼通了十一師的師部,這一回,方師長還是讓他就地待命。

他又把大家找來,把師長的電令告訴了大家,但同時,也說也了自己的主張。

“如今的形勢不比以前,鬼子在鄂中的部隊已經抽空,他們又去打長沙了,所以這正是我們的一個很好機會,可以穿過敵戰區,迴歸部隊了。”他這樣地告訴大家。

“可是師長讓我們原地待命呀!”甘良有一些擔心。

“那是師長怕我們再有傷亡。”張賢肯定地道:“只要我們計劃得當,我可以再給師長髮電,他一定會同意我們的決定。”

“我同意連長的意見!”這一回白京生難得地附和了張賢。

“我也同意!”“我也同意。”高偉和常立強也點着頭。

張賢轉頭看向尹劍,他的傷已漸好轉,但身體還沒有復員。因爲眼鏡也被炸飛,他只能虛眯着眼才能看清面前的人,所以當他如此看着張賢時,大家都覺得他的表情十分滑稽,想笑又都不好意思笑出來。只見尹劍想了想,道:“我們要是走了,劉集怎麼辦?”

他對劉集已經有了很深的感情,畢竟他的四十多個兄弟葬身於此。

“這裡畢竟不是我們的地方。”張賢道:“我已經聯絡新四軍第五師,告訴他們我們要撤出劉集,向南行動,轉回第六戰區。他們已經同意,對這片抗日根據地已經有了安排,不用我們再操心了。”

“如果是這樣,那我就聽你的。”尹劍也同意了,隨即又問道:“連長,你準備怎樣轉戰呢?”

張賢道:“事先,我已經想好了,鬼子在武漢方向兵力空虛,而新四軍正在侏儒山附近與僞軍交戰,把我們最怕遇到的對手僞軍新一師粘在了那裡,這正是我們的一個好機會。我們直接向東南方向行進,也只會遇到小股的僞軍,不會再有大的敵人。而現在馬文龍他們也是向那個方向發展的,那裡湖港衆多,不適合鬼子大兵團作戰,所以兵力很弱。馬文龍他們要在那裡再建根據地的,我們過去也可以幫他們消滅一部分敵人。然後只要我們再向南過了東荊河,那就是我們國軍第五戰區的地盤了,也就是說我們只要過了東荊河,就算是回到家了。”

聽到終於要回家了,大家都興奮了起來,畢竟這兩個多月的敵後生活,總是讓人不安的。

“大家先別高興,我們的路還很遠,路上的危險還很多,所以我希望大家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帶着自己兄弟們平安過江,爭取能夠回師過年!”張賢最後道。

“是!”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

會後,張賢又給師長髮了一次電報,告訴他,他們準備回師過年,並開玩笑似的讓師長爲他們這幫離散的兄弟準備好酒席。不久,便傳來了師長的回電,最終他還是同意了張賢的計劃,並告訴他們,他已經派人買了十頭肥豬,就等着他們回來宰呢!

※※※

從劉集走的時候,鄉親們都自發地出來爲他們送行,這讓張賢和他的士兵們激動不已,常立強當了這麼多年的國軍,他說百姓從來就沒有過對他們這樣的熱情,看到他們的到來,往往是迴避還來不及呢。

其實,這些俘虜兵也並非一無視處的,他們之所以會被俘,並不是他們本身的緣故,而是他們的長官過於廢物了。這些兵在張賢的手下,被嚴格地訓練着,已經不再是那些紀律渙散兵痞,而成了真正勇士。爲此,張賢還真費了些心思。曾經有一個兵偷了老鄉一隻雞,卻沒有人敢出來承認,張賢按兩倍的價格賠了那位老鄉,但爲了教育大家,他將全連的人都集合在了戲臺之上罰站,當然,他自己也在其中。那一天足足站了兩個鐘頭,連午飯都沒有吃。大家恨那個偷雞賊恨得要死,直到最後,張賢才告訴大家,他其實是知道誰偷了老鄉的雞,因爲那個人在抓雞時,手背上被雞爪子劃了幾道口子。他之所以沒有把這個人糾出來,是希望這個人能主動認錯。而讓大家跟着罰站,也是希望大家能記住一句話:兵爲魚,民爲水,無水即無魚!他認爲兵沒有帶好,主要還是他的錯,所以自己也要罰站。那個偷雞的士兵,最終自覺地站了出來,自認軍罰,本來是要打上二十鞭的,但張賢認爲他最終還是勇敢地承認了錯誤,減爲了十鞭。其實,張賢也知道,他訂的這些軍紀,其實就是他從新四軍的《三大紀律八項要注意》的改編出來的。而也就是這麼幾條軍紀,使他的軍隊更象是新四軍,而非真正的國軍。

張賢不知道把支隊伍帶回十一師後,師長會怎麼安排。警衛一連的編制是一百五十人,而此時,他這個連已經有五百多人了,其實是一個營的編制了,他安排了五個排,一個排有九十多人,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炮兵班,讓陳大興兼任,還有騎兵班,暫時由熊三娃帶隊,其實也就七匹馬,說是騎兵,實際上只是一個運輸隊。這五個排除了一、二、三排仍然由白京生、尹劍和高偉任排長外,四排他提了常立強作排長,而五排長由他自己兼任。

第五一章 膠着(一)第七四章 衝殺(二)第六一章 武鬥(三)第七七章 舊謀(三)第六五章 舊案(二)第五七章 苦難(一)第二六章 情長(二)第十四章 襲擾(三)第五八章 同樂(二)第四四章 無衣(二)第五四章 單刀(一)第二章 入朝(一)第五五章 赴會(一)第六四章 套狼(三)第四六章 復城(二)第六四章 套狼(一)第四十章 招安(二)第五三章 虛張(一)第四二章 遊行(三)第五六章 投誠(三)第七章 情誼(一)第六五章 追伏(三)第十一章 集結(二)第三章 首戰(一)第四七章 洪濤(三)第二二章 續命(二)第十章 怒江(二)第六三章 守死(三)第二八章 圍城(一)第二三章 邊境(一)第一章 永城(三)第八章 生存(一)第四章 空襲(一)第五四章 民殤(二)第三八章 升任(三)第四二章 心殤(三)第七五章 孤膽(一)第二九章 回槍(二)第二九章 追令(三)第五八章 磁性(三)第三十章 軍殤(三)第六九章 赴死(三)第三七章 真相(三)第五九章 榮民(一)第十四章 安東(二)第二七章 拼刺(三)第一章 夜奔(三)第三六章 急進(一)第十二章 聲東(一)第三一章 解圍(二)第五二章 黃莊(三)第十四章 刺客(三)第十四章 刺客(一)第二八章 圍城(二)第一章 遼東(一)第十二章 夜行(三)第二一章 小差(三)第八四章 無殤(一)第五四章 單刀(一)第七章 情誼(一)第六九章 赴死(二)第三二章 血色(一)第一章 夜奔(二)第四一章 網開(一)第十五章 回防(二)第十三章 交手(二)第十九章 馳援(二)第四一章 炮戰(二)第十六章 並行(三)第四八章 南麻(一)第十九章 父子(三)第十二章 夜行(一)第二一章 樂極(二)第六一章 精銻(四)第二三章 反撲(二)第六四章 人證(二)第十五章 車隊(二)第五二章 偵察(二)第八章 佈網(三)第四十章 兵團(二)第九章 迎戰(三)第六五章 機遇(一)第四一章 救援(三)第六五章 圍堵(四)第六一章 精銻(三)第二三章 反撲(二)第四章 雲山(一)第十一章 靈犀(二)第二六章 交鋒(二)第二六章 驛城(三)第五十章 雪夜(一)第十七章 報警(一)第三八章 升任(三)第十二章 聲東(二)第四章 壓驚(一)第二三章 鬥槍(三)第三章 首戰(三)第七二章 脅制(三)第三七章 危城(三)第四十章 沂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