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回 各領封賞龍歸海

清風浮雲襯朝陽,柳絮飛舞吐芬芳。蝶舞蟲鳴鳥獸奔,正是得意踏春時。

李民率着車隊,行走在古道之上。看着滿眼*。心中舒爽不已。

那日朝堂之上,李民很是有幸的目睹了,這大宋皇朝,果然是開明之至。身爲封建皇朝權利最高集中的皇上,在士大夫們的反對下,竟然也只能退讓三分。祖宗家法,果然了得。這也無怪乎趙佶要重用蔡京這等人了。若是沒有蔡京這等人掌管相位,恐怕趙佶要做點什麼合心的事,那幾乎是跟本不可能的了。

李民當時就很慶幸。慶幸自己最終沒有堅持選擇進入朝廷的權利中心來引導變革變法,強國強軍。要不然,恐怕就是能用利益打動引導蔡京和樑師成他們。可最後,那也絕對會死在這些衛道士的面前。這些既得利益者,那是絕對不會把自身佔據的資源,分給工農商兵等其他階層的。

不過,當日卻也讓李民很感動,趙佶果然是一個念情的人。對李民的挽留,確實發自肺腑。只是在李民強烈意願下,以及羣臣的羣柬下,不得不妥協罷了。

而各方妥協之下,李民雖然不用成爲什麼奉天顯聖護法大國師了,可仍是被趙佶奉爲了道德普惠國師。不過,李民總算不用長久停留在京師接受供奉,接受朝廷各方面既得利益人士的敵意了。好賴也算是與天師道的虛靖先生一個待遇。可以超然物外,有個清高的身份了。只是,若是朝中有什麼國之大事,還是需要隨時奉召入朝的。

而除了這個身份外,趙佶還很是大氣的,任由李民在天下羣山選擇一座,修建清福宮,以做神霄派分支道場。

可憐李民天下名山雖然知道的不少,可在這個年代,卻大多名山有主。就像華山是宋太祖輸給人家陳家的,嵩山是人家少林寺的。龍虎山是人家張天師的。而拋去這些名山大川之外,李民還真不知道這個時代還有什麼山來的。

可趙佶意態堅決,羣臣也不想因爲這點小事違了趙佶興致。李民也只得隨口說了一個二龍山。

沒成想,水滸害人,這個年代根本沒有什麼二龍山。而趙佶卻與李民一樣的無知,也沒有叫人查證一下,隨即就下了聖旨,封二龍山與李民做道場。同時撥二龍山山下三千戶爲李民清福宮食邑。撥內庫錢兩千萬貫,用於修建二龍山的清福宮。

趙佶聖旨下的很快。樑師成和蔡京又都想盡快把這件事敲死了,免得李民留在京師礙事。幾方合力之下,這道聖旨竟然成了最快生效的聖旨了。只可憐那個戶部老大人,稀裡糊塗的接了聖旨,轉過天來爲李民辦理山川戶籍憑證時,翻遍了戶部的江山社稷圖,卻怎麼也找不到二龍山這麼一個地方。

可聖旨已下,他也接了。總不能拿着聖旨找皇上,說皇上的不是吧。皇上既然說有二龍山,那就是有二龍山。沒有一個二龍山,也得有一個二龍山。

於是乎,戶部的運作下,一個坐落在青州的二龍山出來了。李民在交接戶籍文書時,纔得到戶部人員的隱約提示和求情。爲此,戶部把李民得食邑範圍,還多擴大了五十里,以免李民到了地方,看見名稱不對,回頭追究此事。

這本就是李民弄得烏龍,李民卻也不好意思說什麼。反正能有個安身的地方,也就不錯了。

只是,李民雖然躲開了,李民的那倆徒弟,卻沒能跟李民一道走。一個是趙佶堅決挽留,另一個,也是李民不讓。李民雖然脫身了朝廷是非,可卻不想朝廷無人,以至於被人家算計了都不知道。而且,老有這麼兩個想修仙的徒弟跟着,也是麻煩不是。

故此,皇命、師命之下,徐知常和林靈素,依然只能留在趙佶身邊。

不過,爲了安他們倆人的心。李民卻命那巧手張,給他們兩個一人做了一個靜電盒。讓他們兩個按書修煉御雷心經。只是能不能如他李民一般的練出來。李民就說不好了。最少,李民走之前,給他們傳功時,足足讓他們兩個作了一天的電椅,電的那倆傢伙都吐白沫了。這兩個人依然沒有心神分離,能把御雷心經練出來的。所以,這倆人成不成,也得看他們以後自虐的程度了。反正李民該教的,都已經教了。

而除了李民的這倆個徒弟,跟隨李民護駕來京的人,也全都是各有封賞,像無回槍等四人,都分別被賜了從八品的從義郎。而盧俊義花錢到位,又有李民特意表功,則被賜了一個從七品的武功大夫,兼密州兵馬統制的實缺。卻是讓無回槍等四人,羨慕不已。

而林沖、武松、鐵豹、惡虎,作爲李民的護衛呈報上去,卻也分別落了一個從七品,左武郎,提點清福宮,二龍山護山統制的官職,算是官差護衛二龍山的武官了。

而至於張氏三兄弟等人,也被清了案底,被封爲正九品的忠訓郎,劃歸到了清福宮的護衛人員當中。殘存的紫金山好漢十九人,也都被漂成了義士。張家老大雖然沒有被皇上親口當着滿朝文武的面,稱作好漢,稍稍不滿。可有了一道聖旨表功,卻也自覺是一個真正的好漢了。倒也塌下心來跟着李民混了。

而除了這些人,李民的老丈人魯雄,由於在上報的時候,標明瞭李民老丈人的身份,更是沾光了。直接被封爲保國義士,道德丈人,等同正二品的官階。把個老頭美得不得了。

而李民這邊維二沒有封賞的,也就是魯智深和安道全了。魯智深是在籍的和尚,李民雖然不在僧道兩門,可趙佶卻自認是道門,魯智深自然沒有申報了。好在魯智深也根本不在意這些。而至於安道全,那卻也不用說了。反正他對李民僱傭他,而且跟了李民這麼一個國師身份的人,今後生活穩定,前程似錦,已經很滿足了。

只可憐燕青,跟着盧俊義,只算是一個下人,卻是什麼也沒撈到。好在燕青也不在乎這個。只要跟着盧俊義就好。

故此,李民前往二龍山時,原先好幾百人的隊伍,卻是少了許多。盧俊義,燕青,以及無回槍等人,全都該幹嘛幹嘛去了。

李民如今的身邊人,卻是隻剩下:魯雄,魯智深,林沖,武松,鐵豹、惡虎、張氏三兄弟,鄭鵬,王六,安道全等人了,不過,這些人再加上紫金山剩餘的十九人,以及在京城招攬的僕人,也是夠上百餘人了。

此外,魯玉、李師師、張月茹三人,也分別佔據了三輛馬車。再加上官府撥付的一百護衛精兵。一行人在道路上,也是老大的一隊人馬了。

李民對此很滿意。

一個赤手空拳來到這個時代,沒有半點人脈和實力的人,能憑着一張嘴,一個不值錢的水晶球,忽悠來了這麼大的家底,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雖說沒有實現最初的設想,有點可惜,可從今以後:天高憑鳥飛,海闊任魚遊。卻可幹多少實事,豈不是比原先設想的空談,要有意思的多。

李民意氣風發的前進着。沿途的山匪,只是聽聞張家三兄弟的名號,也要給三分面子的。何況,一百的護衛精兵,那可不是王大刀的那些土兵,那真是弓槍俱全的正規軍。等閒山匪,那個敢正眼看得。

故此,李民一路上,一個沒開眼,犯愣的山匪都沒遇上。就跟春遊踏青一般,溜溜達達就走了來。

這一日,李民車隊已經進入了青州地界。沿着官道,正走在了一處十字路口。一片山坡樹林之中,酒幌飄擺,酒香撲鼻。

武松聞到酒香,卻是有些口渴,當下對李民建議道:“老闆,日上正午,走的也有些乏了,不如吃些酒,休息一下,也好趕路。”

李民對此,卻是沒什麼意見。反正現在也離開京城了。再沒有什麼人事限制,更沒有什麼時間限制,怎麼趕路都好。讓大家舒舒服服的,何樂而不爲呢?

李民當即就同意了。吩咐衆兵丁和家僕原地休息,並讓王六負責補充一些食才和飲水。隨即帶着這魯雄,林沖,魯智深、武松等十幾個人,前往酒店飲酒。

只是李民剛走到樹林前,一看那十字路口的界牌,卻就是一愣。

第2回 官迷第15回 個人行爲第12回 備招第16回 隔離審查第18回 連鎖效應第5回 沙丘之王第10回 祖師庇護第14回 威德天尊第23回 火焰之手第22回 雷劈該隱第9回 人肉第8回 牛人上門第20回 包工頭第80回 鳳舞九天第31回 天道人心第11回 末日審判第34回 朝爭第84回 異能再閃第6回 兵圍梁山泊第15回 李民殺心起第12回 危在旦夕第14回 出擊第11回 末日審判第24回 大事大勢第17回 君主立憲第3回 有種再來第2回 純陽大陣第14回 知識越少越革命第7回 統籌火炮第8回 二十四孝高俅第2回 恨天恨地恨蒼生第9回 以血醒民第14回 說客朱武第8回 意外的豐收第27回 種家軍大戰姚家軍第18回 信安拉,就給你們一個安拉第27回 生死一線第9回 人肉第59回 聞過即改第29回 密州生變第5回 澶淵之盟第26回 有法必有破第22回 入陣第7回 山峰該怎麼辦第20回 求情第10回 疏忽了就要補上第8回 各領封賞龍歸海第11回 驍勇第2回 捕盜第3回 以勢壓人第2回 李民弱點第21回 金刀之威第4回 一忠一奸第16回 突圍第25回 林沖歸我第6回 又逢金丹劫第56回 萬惡的封建社會第22回 詭陣第24回 力量的較量第14回 心結開第5回 慕容第13回 出兵倭國第7回 八百精兵第67回 獻寶第一考驗第54回 自薦第27回 撒下火種第9回 言勝殺人刀第11回 伏魔雷雲第12回 汪伯顏獻媚第9回 安培泰親第19回 不知道不等於不存在第9回 援軍第18回 大忽悠蔡京第3回 有種再來第7回 老江湖第63回 見好漢不可錯過第12回 弄電第15回 挖人失敗第69回 開山大弟子第4回 一忠一奸第7回 入京第27回 烈火神雷第29回 奈何橋第17回 給你又何妨第7回 大善第95回 左道和外道第20回 畫餅收心第16回 轟炸興慶第16回 一擲千金第16回 夜鬧御所第11回 忠烈王彥第3回 疑惑第29回 百年大計(下)第25回 換將第5回 蔡京出手第15回 岩漿暴君的毀滅第26回 驚了怒了第56回 萬惡的封建社會第20回 正面攔截第17回 五則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