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回 變故

矩州。

地處大宋黔南路。也就如今的廣西貴陽一帶。自西漢時,就有當地大姓謝氏依附朝廷。成了華夏的一份子。唐高祖武德四年設置矩州。據說,因爲該地區的南面有水呈方形,其狀如矩,所以取了矩州這個名字。

不過,矩州雖然自古流傳,可實際上,大宋徹底統制矩州,時間卻也不久。甚至有部分的地方,還尚未完全被大宋掌控。

無他。天高皇帝遠也。

這矩州,原本在大唐武德時還算正州。可自唐玄宗天寶三年,就因爲距離中央政府距離太遠不好管制,降爲羈縻州。把整個矩州分爲了五十個羈縻州小區域,讓當地人自治。

在五代十國時,更有烏蠻人入侵矩州,立號稱石人部落。直到,烏蠻人退回黔西北,其子若藏繼續管理矩州事務,曾於宋太祖乾德五年向朝廷納貢。得到宋太祖的嘉獎,與一批土著首領同時被授予歸德司戈職。自此,這矩州也纔算是明面上歸了大宋統制。

沒錯,僅僅是明面上。歸德司戈,職位雖不高,僅僅屬於從八品下職官,可卻掌有一定軍權。

正所謂:天高皇帝遠,有兵就是草頭王。

故此,當地頭人的進貢納降,也不過就是明面罷了。實際上還是當地的豪族,氏族的首領自治矩州。

故而,直到李民來到這個時代的前幾年。大宋皇上趙佶好大喜功,眼看北擴疆土無望,奈何不得人家大遼與西夏,這才詔當地的番部長田佑恭入朝,設黔南路,正式以武力一統黔南的五十個羈縻州。歷經十幾年,這才基本上統制了整個矩州。

結果,卻又趕上天下大旱,四方盡反。

好在。矩州久戰。民皆思安。其本地吏治在田佑恭地安撫和鎮壓下。也算是不錯。更爲主要地是矩州湖泊衆多。也沒被旱情嚴重破壞。百姓有吃地。卻也是沒個樂意造反。

只不過。隨着段譽領着大理軍兵地到來。一切卻又不同了。

段譽所帥地大理兵馬。雖然在段譽地約束下。並不怎麼禍害當地地百姓。可段譽地大理兵馬。畢竟以苗人居多。那白苗地軍兵還好些。那黑苗地軍兵。卻是大理地特色軍種。上陣多驅趕蛇蟲蜘蛛等五毒作戰。如此。即使段譽約束軍兵不禍害百姓。那矩州地百姓看見大批地蛇蟲過境。那也是慌啊。

何況。大理本不是什麼特別富裕地國家。此次來地匆忙。軍糧準備更是不足。若不是大宋特使爲了大理能夠急速出兵。許了大理軍兵地糧餉。盡由大宋當地府城提供。段譽光是準備那些出兵地軍糧。那就不可能那麼快地動身。

當然。這也是段譽仁慈。根本沒想過掠奪大宋當地百姓。就地就食地想法。像其他吐番、安南等國。就從來沒有過段譽這般地煩惱。尤其是安南等小國聯軍當中。有些尚未完全開化。甚至還保留了生吃活人地習慣。自然在進入大宋時。不會想那軍糧問題。

可問題是。趙佶皇上不知民情。漫天許願。那大宋地特使。更是管不着地方百姓地死活。可由地方承擔大理十萬軍兵地軍糧。對於富庶地地方來說不算什麼。可對於剛剛經歷大旱地地方來說。那可就是一個大麻煩了。

何況這矩州,本是久戰之地,五十個羈縻州剛剛徹底歸順了大宋。剛剛穩定不久,朝廷不僅沒有及時安撫,反倒又加重稅收,徵糧供給苗人。這些壯族,彝族等的氏族,洞主,自然更是不滿。

段譽兵行到矩州,卻是因爲軍糧問題,不得不慢了下來。

而他這一慢。卻是讓已經從兩浙起兵。快速突進的李民,很是吃驚。

要知道。李民從兩浙到廣西黔南路,那可是還隔着江南西路,以及廣南東路等諸多地域。那地域跨度,那也絕對是上千裡的突襲。雖說淮安有着高俅幫着掩飾,大宋朝廷應該不會得知李民已經不在兩浙一代。可是,李民作爲一方之主,長時間離開根據地,那也是不好的。

尤其是,李民此次領軍突襲,本就是打的時間差,若是大理居中停軍不前,吐番,安南兩路加速包抄。李民卻是自家上趕着鑽進人家的包圍圈了。

尤其是,李民大軍越往西南走,這軍糧的供給也是越不方便。比不得在那江浙一帶,李民行軍,只要帶上路上吃地幾日軍糧就可,到了地方,自有軍糧源源不絕的自水路運來,甚至李民所到的地方,根本就是大宋軍糧的囤積點,中轉站。

這西南之地,那可是人煙稀少,荒山野領的多,人煙密集的少。而且水路也不十分通暢,沒有什麼可以一條水路直達的河道。大軍繞路不說,軍糧更是隻能人抗馬背,光是路上不斷往返運糧的軍兵,就把李民剛剛組建的,並且帶在身邊裝聲勢地八萬輔軍師,用了一個乾淨。而佔用人手不說。那些輔軍師運送軍糧的途中,那自身也是要吃喝的啊。如此,十萬石的軍糧,最終運道李民前線主力軍的手中,也就是三四萬的樣子。

再加上李民還得從其他地方再調糧補充軍糧中轉點。李民雖說空手套的從朱那裡得了不少好處,蘇州的關稅更是賺足了,可是也是頭疼。畢竟江南的軍糧總數就在那裡。

李民等不知段譽地難處,只知段譽自到了矩州之後,行軍速度直線下降,隱隱有要跟吐番、安南兩路軍兵等速合圍地架勢。李民等如何不急?

此時,李民卻是明白了那些古代帝王,爲什麼一個個即使都把開疆擴土當作最大的榮譽和功績,並將之記載入史冊。可最終卻也沒有一個能夠一統整個亞洲地。感情都是這後勤供給鬧的啊。怪不得歷史上也只有鐵木真打下的版圖最大。確實也只有鐵木真那種掠奪式以戰養戰,行軍從不帶過多軍糧的蝗蟲軍團,才能不爲後勤所困,打下那麼大的版圖。

不過,掠奪性擴張的後果也是嚴重,沒的可搶了。這個國家自然也就完了。所以忽必烈一生纔有建設地方的做法。可卻也晚了。即使元朝奪取了南宋幾百年的財富,可也支撐不過許久,隨即就煙消雲散了。

李民感慨一生,不禁隱隱有些後悔:不是專家,推演什麼軍略啊,如今豈不是進退不得?

好在,李民鍛鍊異能,早就練就了心志堅定無比。認定一個方向,永不言退。既然段譽的行軍速度下降,不能在李民預定的江南西路兩軍碰面。李民索性先把江南西路先平定了。反正,李民在離開東南,進軍京師前,也是要把整個大後方都安穩住的。

而要說這江南西路,地方也算不小,除了小縣城之外,有三千軍兵鎮守以上的,就有洪州,撫州,樂安,建昌,吉州,臨江等等。此外,更有建昌軍,臨江軍各兩萬正規軍駐守。

只不過。這些地方的軍兵雖多,可卻是太分散了。並沒有統一指揮。尤其是兩浙等地都反了,這江南西路與大宋朝廷的信息通道也全都被截斷了。各個州縣,只知道自保。卻有哪個敢串聯防衛的。

若是串聯,恐怕兩浙等地平定後,就該他們這些官員倒黴了。而如此一來,卻是方便了李民。

李民攻略這江南西路的軍略,簡直成了跑馬圈地。那種師道領着三萬的第九騎兵軍,一通跑,這江南西路各地,只是看了那三萬騎兵的雄壯,那就紛紛的開城投降。卻是沒有幾個像樣抵抗的。

唯有臨江軍的抵抗激烈一些。欺負种師道的第九騎兵軍都是馬軍,攻擊力強大,卻是不擅攻城,堅守不出。可誰想,种師道眼看臨江四門緊閉,根本也沒在臨江過多停留,更沒有用騎兵攻打臨江城。徑直的就繞城而過,直撲下一站的新途去了。

可就在那臨江團練使,慶幸不已的時候,慕容博的燕軍隨即就到了。當天夜裡,就翻入了城內,開開了城門,把燕軍主力放了進來。

這臨江軍在這江南西路,雖然也算是精銳,可比之慕容博的燕軍,那卻是差遠了。那些燕軍的藤甲,一個個都是刀槍不入,其軍兵的身手,更是高超。就算白天正面作戰,哪怕是有着燕軍幾倍的兵力廝殺,也未必是燕軍的對手。何況還是那燕軍偷襲,展開了最強的夜戰,混戰,巷戰。

此等戰法,就是種家軍,折家軍這等大宋的王牌主力邊軍,那都不是對手,何況是沒有這方面準備的臨江軍。

一夜混戰,那簡直就是單方面的屠殺,若不是李民的軍規,在佔據優勢的情況下,能俘虜的儘量俘虜。這臨江軍非得全軍覆滅不可。

可就這,臨江軍也是去了一半。

不過,半個多月的時間下來,李民卻是盡佔江南西路。而且,此時呂師囊的堂弟軍師呂助,也有奉李民的軍令,安撫了宜州等地的壯族頭人,幫助方臘平等了叛亂。方臘的軍馬卻是騰出了空來。

此時,方臘也自領兵趕來援助。

第23回 藤甲剋星第2回 捕盜第23回 林沖VS高寵第14回 說客朱武第7回 夜謀第5回 奇女第12回 暗殺第94回 殺手鐗第19回 位置決定胸懷第26回 實力勝巧言第25回 勝第14回 知識的力量第5回 天才衛佐第13回 茅山金符第82回 發威第19回 鬼武者第16回 就怕沒好人第18回 人間大炮第85回 大娘有請第11回 陰錯陽差第26回 硬的不行用誑得第24回 兵不厭詐第5回 澶淵之盟第11回 死戰第2回 恐怖的宋江第86回 殺我,你就是民族罪人!第31回 虎狼論第25回 陽謀第21回 修復神魂第26回 硬的不行用誑得第28回 有人歡樂有人悲第1回 江南慕容第12回 聖教使徒第14回 李民兵至第6回 又逢金丹劫第18回 迴轉博多第57回 你有何妙計第19回 位置決定胸懷第8回 天雷瓶第25回 林沖歸我第56回 萬惡的封建社會第29回 白衣軍師第26回 雙雙突破第8回 願打願挨第13回 誰的人第2回 姑蘇亂第6回 說降第90回 吃硬不吃軟第98回 五雷正法也許是真的能練第17回 萬夫莫敵第15回 殺放高第29回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8回 上古秘聞第28回 民心可用第26回 有法必有破第28回 躲不得第24回 盜版第17回 兵攔桐水第6回 合體的紫袍大毛拉第17回 認親第22回 李民出手第13回 出兵倭國第22回 奼女嬰兒第43回 慘勝第21回 皆大歡喜第14回 疏漏第2回 皇氣威壓第10回 機會第30回 危難之中見情義第9回 還是小點好第3回 有種再來第7回 吳用三策第22回 佛戰第8回 各領封賞龍歸海第20回 三魂七魄第8回 亂鬥第107回 胡編的威力第3回 得意不能忘形第13回 昭告天下第30回 鬥法第15回 口若懸河第30回 隱憂第12回 黃雀在後第30回 血戰煞氣第9回 以血醒民第29回 大禍第26回 雙雙突破第16回 一擲千金第37回 清溪居士第104回 紅娘也不放過第15回 噩耗第9回 天雷有望第109回 遼人學子第14回 知識越少越革命第7回 代溝第11回 賠禮第19回 鬼武者第13回 禍福相伴第27回 射殺第39回 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