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畏訪問俄國後,中俄兩國聯合發表聲明,認爲戰爭帶給全世界人民巨大的人道主義災難,所以願意與交戰方坐下來談判,和平解決分歧。
顯然這個表態不怎麼合時宜,所以並沒有得到熱烈的響應,反倒是德國開始頻頻利用與共和國之間的關係,遊說共和國加入到同盟國的行列當中。
全世界的當政者都很清楚共和國在泛太合作組織當中的重要性,如果能把共和國拉進自己的陣營當中,就等於是把已經表現出強大戰爭潛力的泛太合作組織變成自己的同伴,所獲得的優勢幾乎可以說是壓倒性的。
但是顯然此時共和國與德國結盟並不會拿到什麼實質性的好處,反而會被自己另外兩個合作伙伴猜疑,所以吳畏很明確的拒絕了德皇的提議,但是並沒有拒絕向同盟國提供各種物資和產品。畢竟此時太合組織還在與協約國交戰,也不存在向同盟國販賣軍事物資的道德壓力。
一九零九年十月,日軍增兵菲律賓,在菲兵力達到三個師團,佔據本土兵力的四分之三,並達成名義佔領。
十一月,共和國國慶前夕,琉球羣島正式宣佈加入共和國,成爲共和國下轄的行政省之下。
爲表示與共和國之間的親密關係,西園寺公望再度訪華,提議效仿北美聯邦制度,成立“中華與日本共和國”,被吳畏拒絕。
同月,美國海軍與北美聯邦海軍在加利福尼亞海域展開大戰。以北美聯盟五條戰列艦對陣美國海軍的九條戰列艦,經過一天的激戰後,聯盟海軍充分發揮最新服役的兩艘燃氣輪機戰列艦速度快、轉向靈活的特點,以沉沒兩艘,重傷一艘戰列艦的代價,擊沉美國海軍四艘戰列艦,其它各型戰艦十一艘。擊傷兩艘,其它戰艦二十餘艘的戰績。然後退守加利福尼亞灣。考慮到北美聯盟擁有的空中打擊力量,美國海軍並末追擊,撤回洛杉磯港。
十一月末,連續戰敗的美國境內掀起反戰浪潮,一力主戰的羅斯福總統黯然辭職,共和黨的支持率跌到谷底。在緊急召開的總統大選中,人民黨候選人,現任新澤西州州長伍德羅。威爾遜以高票數當選。
十二月,威爾遜總統下令單方面停火,所有作戰單位與太合組織脫離接觸,從政治上謀求和平解決爭端的途徑。
伍德羅。威爾遜的名字對於大多數人也許比較陌生,但是實際上他就是吳畏和蘇菲的老朋友,當初在中國旅行時結識吳畏的托馬斯。他競選新澤西州長的方案還是吳畏幫忙策劃的。
雖然說上升到國家層面之後,個人之間的私交已經無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是畢竟可以讓雙方領導人獲得良好的溝通渠道。
於是在美國方面單方面停火後,太合聯軍也表達出了自己的態度,已經進入美國本土作戰的共和國第八師退回加拿大境內休整。而北美聯盟的軍隊也停止了攻擊行動,雙方進入和平談判期。
一九零九年末,吳畏應邀趕赴美洲調停美、北戰爭。作爲參戰一方成員的首腦,應雙方要求出面調停戰爭,吳畏算是又創下了一項記錄。
在吳畏的調節下,雙方簽訂停戰協議,確認阿拉斯加與南方諸州的獨立地位,部分調整雙方邊界,互相承認對方政府的合法性。
一九一零年五月,美洲戰場全面停戰,恢復和平。
在此之前,滯留美洲近三個月的吳畏就已經不得不趕回國內,去處理一件大事。
一九一零年二月末,中國傳統農曆正月還沒有結束,中南半島五國及馬來西亞、日本集體請求共和國同意成立大中華聯邦。
在此之前,對於領土和資源有着迫切需求的日本,已經試圖將佔領的菲律賓納入本國領土。但是西園寺公望很擔心這種行爲會激怒共和國。可以纔會非常熱心的推動共和國與日本合併。在吳畏明確拒絕成立,中華與日本共和國之後,西園寺公望又把主意打到了中南半島頭上。
西園寺公望和他的幕僚們已經刊出,吳畏對於位置重要的中南半島勢在必得。於是轉而推動大中華聯邦的建立。
這個提議總算是符合了吳畏的心意,所以他纔會急着從美洲趕回國去。
看到他專程從美國回來,大家就都已經猜到了吳畏對於這個提議的態度,於是各方人等立刻以飽滿的熱情開始全力推動這個提議的落實。
一九一零年九月,北海道流亡政府宣佈解散,日本四島迴歸統一。十月,日本、馬來西亞以及中南半島五國正式向共和國國會提交議案,組成大中華聯邦,菲律賓作爲日本的佔領國同樣包含在其中。
在吳畏的推動下,大中華聯邦的提案以極快的速度得到審議,並且在一九一零年共和國的國慶日之前得到通過。
大中華聯盟以加盟國的形式確定了各個成員國的地位和權利義務,並確定以共和國總統爲聯邦總統,組建聯邦議會。
明確規定各加盟國不享有外交權,和保留軍隊的權力。以各自的經濟佔比向中央政府交納稅收。每年中央政府也不少於上一個財政年度總收入的百分之五作爲回報,投資各加盟共和國的基礎建設。各加盟國保留自行決定政治制度和選舉最高執政官的權力,保留地方立法權和收稅權。可以按各自的人口數量組建警察部隊以維持治安。
就在所有人都認爲亞洲的戰爭全面結束,人民開始享受和平紅利的時候。澳大利亞海軍以互爲交戰國爲名,扣留了一幅共和國前往北美聯邦交易的貨船。
結合現在歐洲戰場的形勢,吳畏立即判斷出這又是英國人搞的鬼,顯然英國人覺得澳大利亞有失控的危險,所以希望通過戰爭將它更緊密地捆綁在自己的身邊。
於是吳畏決定成全英國人的希望,派遣遠征艦隊前往澳大利亞。在作出這個決定不久之後,德國人傳來消息,英國海軍正在大西洋上收縮兵力,部分主力戰艦去向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