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戰爭與和平九

葉卡捷琳娜不是一個昏庸的君主,就算沒讀過二十四史,也知道黨爭的危害。

但是她和那些歷史上的君王一樣,對於這種情況也沒什麼好辦法。最主要的是,她沒有足夠的決斷力來解決這個問題。

畢竟無論是保皇黨還是俄共都曾經對她的事業做出去巨大的幫助。

當然這也說明她是一個念舊的人,幹不出過河拆橋的事情。

吳畏當然看得出她的爲難之處,心痛之餘,倒也沒有給打包票,說要爲她解決這個問題。畢竟他要做的事情說起來太過卑鄙,真要提出來的話就算能夠得到葉卡捷琳娜的支持,也要大損形象,既然吳大公已經位極人臣,再沒什麼進步的餘地了,自然也沒什麼必要巴巴的來獻功,有這個工夫,還是辦正經事要緊。

有吳畏這個威脅存在,烏里揚諾夫倒也沒敢敷衍,他很快就開始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從俄共內部推動對喀山防線失守的原因進行調查。

說起來俄國總參也不是光吃乾飯,就算俄共不辦這件事,總參也是要弄清楚本來很堅固的喀山防線爲什麼突然就崩潰了。

不過現在南方政府雖然投降了,但是託俄國地大物博的福,還有大片土地沒有被新政府的光芒籠罩,其中一部分地區只要派出官員和少量護衛就可以了。但是也有很多地方必須有軍方的保護。總參連即將發生的事情還忙不過來,當然也顧不上已經發生的事,反正喀山防線已經被突破好幾個月了,連南方政府都不存在了,放幾個月也不會再被突破一次。

現在有俄共肯出面調查,總參當然要舉雙手歡迎

。畢竟當初約瑟夫的喀山方面軍裡面可是有不少俄共黨員,讓俄共關起門來自己查沒準還能快點。

這也是因爲米哈伊爾不在這裡,不然他肯定一眼就能看出來,烏里揚諾夫關注這件事另有隱情。

喀山防線潰敗這件事,現在回想起來,自然是疑點重重。但是一方面因爲吳畏把謝爾蓋幹掉了,他對謝爾蓋行爲的描述全是一面之詞,算是死無對證。

另一方面當日喀山防線被突破後,突破口兩翼的殘兵又在喀山防線後方與尼古拉大公的部隊激戰,雙方的損失都很大,當事人大多戰死逃散,或者又被分散整編進了各個部隊,現在想要找到人也不容易,調查取證自然爲難。

除了北方政府內部之外,其實還可以求證於南方軍隊中的人物,只要知道了當初尼古拉大公的軍隊怎麼會突然突破喀山防線,也能把當時發生的事情推測個八九不離十。

但是雖然亞歷山大四世主動投降,當時東征的主帥尼古拉大公卻並沒有一起投降,而是流亡國外避難去了。少了這個重要人物的證詞,自然也就讓求證工作多了不少難點。

其實大家都明白,這件事的關鍵之處就在於吳畏對謝爾蓋的指控是否正確,如果謝爾蓋真是主動放棄卡山防線,那麼即使用中過箭的膝蓋來考慮,也能想到他這麼做的背後一定另有圖謀。他總不可能是突然害怕了想回家,如果是這樣的話,後來被吳畏捉住也不會視死如歸了。

現在唯一的問題是謝爾蓋死無對證。單憑吳畏的說法,即使是葉卡捷琳娜要動奧西波維奇,也得想個能夠服衆的理由。反而是俄共黨內處理影響要小得多。

畢竟總參查不了奧西波維奇,牽扯越大,事情越麻煩,很容易讓俄共兩黨產生兔死狐悲的感覺。

從理論上來說,烏里揚諾夫和奧西波維奇在黨內的地位相當,雖然說總書記的權力要大一點,但是俄共一直是集體領導制,烏里揚諾夫也不能一手遮天。

不過要單論人際關係,烏里揚諾夫也要比奧西波維奇更強大,他真要想翻臉,不愁找不到人來幫助。

孟黨本來在俄共當中就是少數派,奧西波維奇被亞歷山大四世趕出莫斯科的時候又損失了很多骨幹,留下的還被吳畏洗了一茬

。現在在俄共內部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

如果說從前孟黨宣揚的綏靖理念還有一些市場的話,現在南方政府都已經投降了,大家論功行賞,總不能說奧西波維奇同志的立場搖擺得好,促進了和諧穩定。所以在新政府裡,孟黨一系算是大敗虧輸,要不是保皇黨還指望他們能給布黨添點噁心,沒準都被趕出政壇了。

在這種情況下,烏里揚諾夫要是有心有奧西波維奇下手,也並不是沒有辦法。到了他們這個層次,要對付誰證據是否確鑿已經不重要了。只看大家的決心是否堅定,又是不是願意付出足夠的代價。

只不過如果烏里揚諾夫不想被人認爲是在打擊異己,就得合縱聯橫,爭取得更多人的支持,這樣做的好處當然很多,但是壞處同樣明顯,最大的壞處就是沒辦法保密。

吳畏同烏里楊諾夫談過話之後不久,奧西波維奇就聽到了風聲,而且內容居然頗爲具體。

接到這個消息後,奧西波維奇又驚又怒,不過他現在能夠信任的人不多,能夠一起商量對策的只有平時總在身邊的兩個親信。

俄共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實際上奧西波維奇和南俄方面重臣暗通款曲的消息一直在暗中流傳。所以兩個親信聽到奧西波維奇的描述後,不約而同的面面相覷,居然都表現出半信半疑的神情。

奧西波維奇怒道:“我這麼相信你們,你們居然不相信我?”

兩個親信都在心裡吐槽,“正因爲我們是你的親信,所以纔會懷疑啊。”

其實大家對這件事表現的半信半疑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畢竟當初大家誰也沒想到北方政府能夠這麼快統一全國。要知道在三個月之前,雙方的實力對比還一直是南方佔據明顯優勢,誰能想到吳畏一支孤軍就能打出這種戰績來。

當是奧西波維奇雖然逃亡北方,心裡卻一直相信最後的勝利者是南方政府,雖說俄共一直不得亞歷山大四世待見,但是並不耽誤奧西波維奇做兩手準備。所以要說他爲了將來的地位,出賣喀山防線也完全說得過去。

第498章 最重要的力量第355章 是我第716章 後宮六第352章 大管家第344章 于軍的決斷第521章 慰安第542章 沃爾霍夫河四第536章 練手第一仗第186章 留伊倩影第292章 關注第260章 準備什麼第570章 第七十八 莫斯科保衛戰六第640章 婚禮的喜訊第479章 霞飛雙頰第268章 戰術目地第47章 牢中處刑第383章 多情種子第317章 東亞新秩序二第340章 好兄弟第195章 陸軍的地位第478章 送臉下鄉第19章 深入敵後第635章 延續下來的鬥爭第435章 將死之人第548章 沃爾霍夫河十第715章 後宮五第466章 醫院第166章 乾妹妹與內急第528章 亂戰二第169章 軍校第671章 顧雨登場第369章 調包第140章 戰場第633章 吳校長的心事第285章 赴死第380章 守護第302章 大人物第24章 道理不重要第383章 多情種子第149章 成軍第29章 歸途第194章 中華立領第627章 心虛的感覺第709章 南海大戰第340章 好兄弟第229章 援軍第137章 會師第406章 血口噴人第331章 老闆娘第270章 有我無敵第36章 轉進如風第328章 繼續說乎第463章 一生之敵第129章 鬱悶的皇帝第435章 將死之人第325章 新運動第659章 驚變一第186章 留伊倩影第245章 顧影多情第21章 女人第281章 真是將軍第400章 軍人的任務第525章 安內攘外第308章 主場優勢第596章 戰爭與和平二第683章 書房4b第557章 軍政府第32章 大喇叭第664章 驚變六第331章 老闆娘第398章 經驗之談第526章 突圍的機會第662章 驚變四第259章 意外的推倒第33章 陰雲第307章 青梅竹馬的女記者第351章 看誰着急第316章 東亞新秩序一第178章 家宴與談話第583章 莫斯科反擊戰九第512章 改變第663章 驚變五第702章 激戰漢陽三第207章 來自民間的支持第390章 火車第526章 突圍的機會第166章 乾妹妹與內急第20章 生命線第659章 驚變一第706章 國內平叛第642章 溥覺的決斷第625章 看不見的手第32章 大喇叭第60章 西洋鍾第535章 大家都需要時間第141章 戰俘第359章 伏筆第716章 後宮六第601章 戰爭與和平七第660章 驚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