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坎坷

如果放在從前有人要問我什麼事最難我會給出很多答案考試、追女生、甚至是一千五百米體育達標可是現在我只有一個答案就是辦學辦一所綜合性的大學。

或許是不自量力也或許是好大喜功也或許是……總之原因很多這所大學辦的並不輕鬆我不是一個好的領導至少現在我還沒有學會做一個好的領導我將自己所得的一切都歸功於走運並且經常誠惶誠恐這就導致了很多事我都要事必躬親放不開讓屬下去幹。可是我自己就能幹的好麼?事實證明我不是一個全能型的人才雖然不少東西和領域我都知道一些可是來源出處都一知半解一叫真就不行了。偏偏是我的名頭大牌子亮凡是到我的課時學生們一個不少還有其他學院專業的學生來旁聽弄得我很緊張。

結果講課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難堪的情節。“老師這是爲什麼啊老師你是怎麼知道的啊?”多是這樣沒有營養的問題。

“沒有什麼爲什麼這些都是老師的老師告訴老師的你只管記住包管好用就是了!”我經常的這樣回答至於老師的老師是誰就更不在你們所知的範圍內了你們也不需要知道。儘管我知道這樣不對可是沒辦法很多知識是現在急用的來不得現去推敲解釋或者是闡述拿來主義在我這裡盛行其道。久而久之我在平壤大學得了一個“好用老師”的稱號事實證明我所教的確實是管用有些知識用着用着就現它的來由了。

當然了我也有做的明白的自然是我的本行——獸醫其實這樣說也有些不恰當因爲我作的是畜牧育種的工作。對於良種的培育實際是要歸咎於遺傳學了但是此事人類的知識或許只侷限於“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是種簡單的認知而且還帶有世俗階級思想。真正的遺傳學要到此後二百年後的達爾文的《物種的起源》來開創而人類通過掌握的遺傳學技術來培育良種要到二十世紀的下半葉。

簡單的來說就像高中生物課上講的孟德爾的豌豆實驗大小一樣可是真正說道育種這哪裡夠涉及道雜交復交回交等一些列的手段來鞏固表現出來的優良性狀。總之這不是一句話解釋的清的也不是一年兩年能見成效的一個優良品系的建立少說要十幾年多說要數十年除非使用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等手段但是在這個時代是不可能的所以也只能一步步慢慢的來。不過好在老丈人塞桑雖然貪心但是做買賣還是很地道的在給我的馬匹中有不少蒙古好馬藉助這些好馬估計可以使育種的時間加快。

既然這事急不得那也只能按部就班了先建立建立了種馬場隨後是種牛種羊種豬就是種鵝、種雞也不放過。反正這些東西我告訴了他們繁殖的程序和步驟任何人都乾的來的至於爲什麼不要和我問爲什麼!叫你怎麼做就怎麼作怎麼老是爲什麼呢真是不懂得升官之道上級讓你做什麼就做什麼做好了自然有賞做不好也不是你的責任於是就出現了很多我樹立的榜樣譬如豬官牛官馬官。不要小看這些人啊這些人至少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都是很有權威的叫那些豬啊馬啊的做什它就得做什麼。

所謂辦學難其實還不是難在這上面難就難在沒有方向教學的人不知道要教什麼或者是教成什麼樣而學習的人只知道學習不明白自己要學什麼。所以整個大學顯得雜亂無章科研成果確實不少可是大多無用更多的就成了純粹的浪費。這樣下去不行我看着這一個月平壤大學的支出簡直是個巨大數字。

“3萬兩都幹什麼了?要花費3萬兩。”我騰的一下長了起來咱不怕花錢可是這錢你也得給我花對地方啊看着厚厚的帳薄我眼睛也紅了。

“我掙錢容易麼一個月就讓你們花了3萬兩!這3萬兩能養多少軍隊啊一個士兵一個月的糧餉才五兩加上吃用最多不過十兩銀子3萬兩一個月能養三十萬的軍隊就是十萬的部隊也夠三個月的了。說說你們都拿這些銀子幹什麼了?”

我怒道一把將帳薄摔在桌上“砰”的一聲將在座的人都嚇了一跳或許在他們眼裡我一直是一個很和藹的人何時見我這麼大的脾氣。負責管帳的是當年在杏林書院那個引起罷課的付延軍這時他嚇得臉都白了唯唯諾諾的說道:

“先生您不是說過不怕花錢麼各個學院最近都在進行各種研究所以花費是大了些”他還要繼續往下說被我攔了回去。

“我說不怕花錢你就給我這麼個花法麼進行研究你看看你們最近一個月都給我研究出什麼玩意了哪件東西有用都是破爛讓我花錢買破爛麼!”我實在是氣瘋了居然拿我的話當擋箭牌。付延軍再不敢說話了倒是許光啓開口勸道:

“元度啊你消消氣大家着不也是在上火麼誰知道這銀子花的這麼快啊!”他不說還好一說我火氣就大3萬的銀子裡他自己就花了足足8萬兩幹什麼啊吃錢麼仗着有我老師的名頭就可以這樣揮霍麼李之藻也不善這個月他要去了6萬吳有性算是少的了也拿走了3萬。其他的這個1萬那個5萬的一加起來就那麼多了其實單單維持這個大學一個月估計有3萬兩銀子足夠了可他們足足花了十倍。我也能理解付延軍他不過就是一個管帳的誰管他要能不給呢!

“好了這個月就這樣了銀子花了的我也就不追究了相信你們都認爲花的有理我建議建立一個學術評審委員會和一個基金委員會學術評審委員會由各院的院長擔任至於基金委員會由捐助大學款項的各個東家組成。此後每一個研究項目的立項和撥款必須經過這個學術評審委員會半數以上的人通過才能呈報給基金委員會基金委員會再經過半數以上的人數同意才能撥款從下個月開始實施。對於這之前申請的研究項目現在開始由學術評審委員會逐個清查對那些沒有意義的研究項目馬上停止收回資金。”由不得他們不同意我纔是這所大學最大的股東再說這是節省資金最好的辦法朝鮮並不富裕尤其是接受了那麼多的移民財政已經顯得有些緊張了並且這些移民還在不斷的乘船涌來。

確定了這個標準以後平壤大學的日常開銷開始小了起來研究方向開始偏重於商用和軍用領域尤其是軍用得到了我的大力支持有些研究項目儘管沒有通過但是假如我現其有研究價值會額外的撥資金支持那些現我有這個偏好的人更是投我所好將精力都偏重於軍事。這大概是源於我最開始爲了鼓勵研究而推行的一項政策就是凡是獲得資助的項目主持者都會得到5%——1%不等的提成作爲獎勵在銀子面前大多人不能免俗尤其是這些讀書人掙錢的本事不大花錢的本事不小一直都清貧的書生們此刻都紅了眼想從中爲自己謀得一些好處畢竟這是名利雙收的好事。

學術評審委員會的出現遏制了這種現象的愈演愈烈仿照現代研究課題的申請方法和標準我制定了研究項目申請標準側重於實用但是對基礎學科的研究也有一些傾斜政策。對於那些學習成績好具有鑽研精神的學生建立了獎學金制度給予鼓勵這樣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本來這時的教育就不成體系也沒有辦法成體系基礎太薄弱了幾乎所有學科都要從頭開始前人可以借鑑的少之又少。

中國在古代有什麼科技?記得竺可楨先生早就指出中國古代只有技術沒有科學。指南針只能算是現因爲那本來就是存在的真理中國人比西方人多現了那麼多年但是沒有用羅盤和指南針去開創航海時代而是任憑道士裝神弄鬼的看風水;火藥就更是歪打正着了(我就不用說了吧也不好意思說);造紙和印刷術雖然比西方早但是印刷出來的書大多都是四書五經八股文章很少來宣傳和傳播科學知識。其他的能拿上臺面的那點東西也都是在生產中積累的經驗(中國展了幾千年還能沒點經驗的積累?)根本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公理、定理體系(這一體系早在古希臘就已經在西方建立起來了)更別說建立在這一體系上的科學了。在傳統漢文化中一切與科技有關的東西只能算是拙蟲小技文章纔是千古大事。

要改變這些哪是一着一夕的事啊這纔是大學雜亂無章沒有套路的根本原因因爲沒有套路可尋所以才四處亂闖摸着石頭過河研究項目的申請制度無疑的對科學體系化產生了良好的作用每個項目申請前必須對其可行性和前人所作的工作進行調查這無形中將從前看似不相關的東西聯繫在了一起使之脈絡逐漸清晰並且以書面的形式進行記錄和總結資料多了各學科的雛形也就開始漸漸的形成分工不斷精細原始和化學、物理、生物、地理等學科呼之欲出。

其實前人的經驗和技術真的是很豐富只是國人一直不重視紀錄和掘致使很多技藝失傳這無非是儒學對各種其他學科的敵視和排斥當然了平壤大學也是有這麼一些人存在的自命清高頑固不化者我也有辦法對付你不是喜歡鼓吹麼你不是安於清貧麼那麼我就隨你的心願凡是這些人所申請的研究項目我幾乎一概不予批准那些參與其中的學生獲得獎學金的比例少之又少。

純粹生活與精神世界的人是不存在的尤其是那些年輕的學生很少能有人抵得過豐厚的獎勵的。沒有多少時間這些儒家八股的堅實信徒們都開始了動搖隨後出現的“變節”與此同時我樹立了李之藻這個典型。亞里士多德雖然經常胡說但是讓他說對的地方也是不少尤其是他的邏輯演繹理論還是很有參考價值的所以我撥了專款資助李之藻《明理探》的翻譯工作。李之藻所獲得的《名理探》是1611年在德國印行的全書二十五篇此前李之藻只翻譯了前十篇。在我的資助下李之藻聚集和很多學生來和他一起推敲和翻譯這本《明理探》並且請來了湯若望和傅泛際。這個翻譯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爭論和討論的過程對於很多眼裡士多的謬論都進行了修正對於所有參與這次翻譯的人自然是優惠多多了將那些成天還在背八股的學生羨慕的不得了紛紛另投師門。

在平然大學我不反對任何學說但是明顯的我的資助是有傾向性的所以日子一長很多不受我擡進的東西逐漸的沒落雖然說學術是神聖的我不應該厚此薄彼可是我還是這樣做了其實這樣總比強令取消要好的很多。

可以說“名理探”是一門工具科學。雖然經典的三段論概念、判斷、推理對有些問題不太和用但是對大多數問題還是有用的正是因爲它的存在平壤大學能夠在短時間內在數學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並且將這種成果逐漸應用於實踐。

第9章 甦醒第3章 生動課堂第12章 重操舊業第31章 反叛(下)第4章 賭注第1章 艱難抉擇第14章 自賣自誇第6章 正人君子第22章 就職大典第26章 鄭和寶船第22章 商路(下)第15章 香豔旅程第29章 初春(上)第14章 反思(下)第29章 大勝利第26章 圍點打援第31章 開張大吉第27章 接戰潘多拉的盒子下第8章 血戰第36章 赴會(下)第9章 盤點第2章 醫狗第11章 對馬海戰(三)第12章 重操舊業第27章 蜜月第21章 戰前第26章 軍事改革(下)第33章 解困(下)第21章 洞林驚魂(下)第15章 密謀第18章 海權第17章 獲益第8章 造反第18章 糧食和土地第10章 金融危機第33章 解困(上)第15章 香豔旅程第6章 瘟疫降臨(下)第18章 軍妓(下)第27章 我家的醋罈子第22章 大海戰(一)第16章 毒藥第28章 較量第7章 城下之盟(二)第11章 對馬海戰(三)第6章 辯論第11章 西學人才第31章 開張大吉第26章 賦稅第5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6章 正人君子第31章 反叛(下)第22章 強毒攻擊第20章 海上梟雄第13章 秦淮晚風第25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31章 反叛(上)第22章 遊說第8章 城下之盟(三)第18章 身世之謎第21章 洞林驚魂(下)第3章 有才軍師第26章 賦稅第17章 意義深遠第20章 謠言第17章 意義深遠第7章 城下之盟(二)第11章 誘惑第13章 落難第21章 次品第2章 賭注(上)第2章 攻城第1章 天雷勾地火動第14章 反思(下)二十一章 贖金第8章 軍火買賣(上)第7章 疫苗(上)第34章 營救第12章 兵臨城下(下)第20章 海上梟雄第7章 回到登州第16章 劫匪第29章 初春(下)第5章 登陸第22章 強毒攻擊第3章 遭遇第31章 反叛(上)第14章 噩耗第23章 大海戰(二)第38章 斷壁殘垣(上)第21章 政體第8章 疽癰第24章 堂吉訶德計劃(上)第8章 軍火買賣(下)第17章 雙寶第17章 焚村第4章 陷入困境(上)第12章 開學第12章 兵臨城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