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華族的爆炸式發展

換俘過後,此行的使者提出了同華族交換連發火槍的製作方式以及高爆火藥的配方。

經過考慮,王偉提出了一系列的條件同意了交換。

他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面是因爲這些東西的工藝並不複雜,如果自己不交換,聖地那邊只要付出一些代價,總是能夠研究出來的。

另一方面,則是因爲華族現在有這個底氣,將這些對於聖地來說非常先進的武器給他們。

這些普通的槍械還有火藥,在華城已經不是最爲尖端的戰力了。

現在的華族,已經能夠生產更加強大的武器了。

半個月後,戰艦帶着王偉提出來的交換條件返航了。

而華族,得到了聖地運來的物資補給,發展的速度更是迅猛增加。

以前許多無法制作的零件,在新材料的補充下被製作了出來。

而自行車的暢銷,讓華族的輻射範圍更加廣闊了。

自行車最大的優勢就在於非常輕盈便捷,能翻山能越嶺。

新軍裡面,多了一批自行車騎士。

這些騎士在崎嶇的道路上如履平地,哪怕就是完全沒有道路,無法通車的地方,他們也能夠下車,扛着自行車繼續前行。

有人說,一個國家真正能夠掌控的土地範圍,和它的交通方式有着很大的關係。

就像是在古代,國土面積說是很大,但其實真正能夠掌控的,就那麼一片。

在偏遠的地區,天高皇帝遠的,一條命令下達,往往需要一個多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到達,在這種情況下,朝廷對那些偏遠地區能夠獲得多大的掌控力自然可想而知了。

而有了自行車,新軍戰士行進的速度提升了一倍不止。

特製的軍用自行車,能夠應付一切惡劣的環境,泥沼,山路,密林,甚至在遇到河流湖泊的時候,將車上攜帶的氣囊打開,充氣之後就變成了一艘皮筏。

在這種情況下,華族掌控的土地面積,足足增加了一倍有餘。

華族的新軍戰士能夠輻射的土地越多,那接觸的部落就越多。

新軍戰士騎着自行車,拿着火槍,穿着漂亮的制服,但凡經過的地方,那些部落無不爲之側目。

這些自行車騎士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在周邊的部落,宣揚華族的光輝。

可口的食物,漂亮的衣服,強大的武器外加上這不可思議的自行車,讓許多對華族只有一個粗淺印象的部落體會到了華族的強大。

自行車騎士分爲一百個小隊,每個小隊足足有四十人。

四千名新軍戰士以華城爲中心,朝着四面八方掃蕩過去。

他們掃蕩的目標並非是普通的部落,而是那些在劇變的氣候中遺留下來的強大野獸和一些逐漸適應了氣候變化的恐龍。

侵擾人類的狼羣,喜歡以人爲食的恐龍,佔山爲王的猛虎獅羣,甚至就連霸佔一些部落生活水源的恐龍,都被新軍戰士們手中的火器打的落花流水。

它們要麼選擇去往更加偏僻的地方,要麼直接被新軍戰士擊斃。

這些自行車騎士所做的事情,讓那些並沒有選擇加入華族的部落深深的記住了華族的名字。

雖然耗費了大量的人手以及彈藥物資,甚至一路上不可避免的出現了數百傷亡。

但是這麼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華族的周圍,越來越多的部落選擇投奔華族。

在地球上有句話叫做一呼百應望風而投,而現在,華族的狀況就和那差不多。

人口的劇烈猛增讓禮部的官員忙得不可開交。

上千名禮部官員平均每天休息不足六個小時,剩下的時間,都用來處理這些選擇加入華族的人了。

自行車騎士的策略大獲成功,華族的人口,再次迎來了激增。

新來的人口,在沒有學會漢語,不懂得華族的律法之前,先負責開墾土地,在工部派遣的官員帶領下,建造房屋,做一些簡單的生產。

例如燒磚,伐木等等。

華族的生活和他們原來的生活比起來也許少了一些自由。

但是勝在安和穩定,人們的心中漸漸的也有了盼頭。

特別是看着自己開墾的土地裡面長出了莊稼,建造的房屋結實漂亮,曾經整天漂泊,同野獸搏殺中獲得食物的生活穩定了下來,這些新加入華族的人越發的對華族認可了起來。

因爲自行車騎士隊的出現,華族迎來了人口爆炸式增加的局面。

而華族的厚積薄發,在這一刻也總算到了收穫期。

無數的糧倉被打開,大量的食物被送往華族各地新建的村落。

這幾年的糧食大豐收,讓華族的糧食儲備遠超族人的想象。

特別是引進了聖地那邊的一些糧種,被王偉改造後,都變成了高產的作物。

現在糧食看上去是一個勁的往外拿,但只要等到明年,新開墾的土地獲得收穫,那就會有大批的糧食入庫了。

而且令王偉既欣喜又意外的是,水稻等作物居然在聖地大陸找到了。

隨着華族種植的農作物種類越來越多,人們餐桌上的食物也越發的豐盛了起來。

臨近華城的那片草原也沒有空閒着,肉牛的養殖,族中新馴養的羊和一種肉質鮮美的草食性恐龍都在草原上面放養。

負責養牛養羊的族人一手把着自行車,一手拿着火槍。

但凡有野獸膽敢前來偷襲羊羣,手起槍響野獸就會被嚇得落荒而逃。

強大的生產力,讓華族能夠騰出來更多的人手進行建設。

現在,以華城爲中心,方圓上百里的距離內,到處都能看到修建道路,挖水渠的工人。

而在城內更是不用說,一條條新的道路被規劃出來,工人們夜以繼日的挖掘着下水道。

直徑兩米的水泥管道被埋入地下,城內產生的污水將會從這裡通往廢水處理廠。

一根根十幾米高的水泥杆子被豎在了城中,對於這些新鮮的東西城裡面的人充滿了好奇。

四處打聽才知道,這些杆子叫做電線杆,以後是用作給城內大規模供電的。

對於電,現在還未普及到普通族人的家庭裡面,但是按照華城發展的速度,電的普及也要不了多久了。

就連華城的中心廣場,也都開始了重建。

四根十幾人合抱的柱狀水泥建築被豎了起來,據說上面要修建信號塔。

王四五每天都會跑到廣場來催促進度,他告訴族人,如果信號塔建立起來了,整個華城,甚至以華城爲中心,方圓百里的範圍內,人們都能做到隨時通話。

對於信號塔,普通的族人還比較陌生,但是華族的管理層卻早就一清二楚了。

早在去年,一些小鐵盒子就從華城送往了華城周邊的村鎮。

這些小鐵盒子裡面裝有電池,打開有一個按鍵非常多的東西,王偉稱它爲鍵盤。

而且還有一個如同鍋蓋一樣的信號收集器,二十里的範圍內,只要是同一頻道的信號,這些鐵盒子都能收集的到,正是因爲這東西,讓整個華族的聯繫變得非常的緊密。

而現在,巨型信號塔的建立,更是將二十里內的單項聯繫傳遞到百里以外。

而且有了信號塔,王四五說那鐵盒子就能縮小到巴掌大小,到時候,不僅華族高層能夠用這玩意相互聯繫傳達命令,就連普通的族人也能通過這個在百里之外說話交流。

華族的飛速發展帶動了一系列的產物。

小到螺絲釘,大到一些鋼板或者鋼材,中間一些各種型號各種樣式的工具,材料等等東西,都需要人來製作。

有需求就自然有市場,當華族的需求到達一個程度後,一些小型的工廠如同雨後春筍一樣冒了出來。

最多的一個月,各種各樣的工廠資格證足足下發了九百六十多個,而這還只是檢測合格,排放達標的,那些申請證件沒有通過被責令整改的工廠更是多如牛毛。

工廠增加的數量並沒有誇大,畢竟一件商品,往往需要好幾個不同的工廠相互協作才能生產出來。

就拿最簡單的塑料打火機爲例子。

塑料外殼,金屬配件,火油還有火石,最起碼也得四家工廠才能配合生產出來。

一般的工廠,通常只有十幾個人。

但是一旦投入生產,人們就會發現,這點人手根本就不夠用。

在市場上收材料的,送貨配貨的,對外聯繫的,外加上車間的生產工人,根本就忙不過來。

而生產出來的商品,不論是什麼東西,只要拿到市場上去,就能被一搶而空。

在這個時代,和地球上那改革開放的時代有許多的相同。

相同的地方就在於,掙錢實在是太容易了,而且整個市場上面的東西都做不完,根本沒有什麼競爭。

而不同的是,華族的人口對於他們來說,實在是太少了。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市場上的人工足足翻了一倍。

儘管如此,所有的工廠還都招不足人。

甚至有的工廠,廠房已經擴建了,工具也都添置了,卻苦於無人工作而空置。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在利益的驅使下,族人們自發的外出,尋找人口對華城形成補充。

他們帶着食物,帶着一些例如打火機之類的,在華族不稀奇,但是在外面卻非常神奇的小玩意從華族出去。

去尋找華族之外的一些部落。

不爲別的,只是爲了能夠帶幾個人回來,給他們的工廠補充人口。

或者說,充當披肩客的身份,將這些人賣給一些工廠,賺取利潤。

王偉永遠也想不到,自己一直擔憂的人口問題,在利益的驅使下居然被族人自發的解決掉了。

每天,都有無數的人被帶到華族。

他們或是被這些商人用廉價的陶器,打火機或者一些簡陋的武器換過來的,或是被人哄騙過來的,或是被強迫帶回來的,自然,也有人對華族慕名已久,有人帶路,自發的過來的。

來到華族,不論他們最初是憤怒的,恐懼的還是開心的,但是過來後,看到了華族的樣子,都是震驚的。

華族的人工已經漲到了天價,但是這些通過特殊渠道過來的人,卻貢獻着最爲低廉的勞動力。

中間的利潤,比干什麼都要高。

對於這些民間自發的行爲,桑龍早就彙報給了王偉。

很快,一系列關於民間從外帶人的政策便連續出臺。

大部分,都是持鼓勵態度的。

在政策的支持下,華族的人口,在自行車騎士之後,再次迎來了爆炸式的增長。

短短一年的時間,華族的人口,就已經達到了百萬之巨。

不過讓王偉擔憂的是,這足足一年多的時間裡面,聖地那邊的戰艦並沒有過來。

雙方之間距離太過遙遠,又無法通訊,誰也不知道那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類似於橡樹,柴油樹之類的聖地植物已經通過王偉的改造,在華族大範圍的種植。

雖說還有一些聖地的特產材料無法補充,但是對於華族來說,已經不影響生產所需了。

無非就是提高一些生產成本,某些行業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罷了。

而就在一年後,在誰也沒有預料到的時候,聖地那邊,四艘新式戰艦駛出風暴之海,來到了南海新城。

獲得檢查和許可之後,這些攜帶了大量物資的戰艦來到了華城。

他們不僅帶來了換俘的後續物資,更是將交換連發火槍的物資也都帶了過來。

但是,這些東西都不是王偉最爲重視的。

因爲,聖地那邊,帶來了一個尤爲重要的消息。

那就是聖地的三大帝國,同恐龍大陸正式開戰了。

一年以前,聖主帝國的三百多艘戰艦駛往恐龍大陸,想要對恐龍大陸現在的發展一探究竟。

但是他們怎麼也想不到的是,短短几個月的時間,當初還只有簡陋的木筏,鑿船能夠下水的恐龍大陸,居然建造了六十多艘可以下海遠航的戰艦。

雖然這些戰艦都是木質的,各種方面還都不成熟,但是恐龍大陸的發展趨勢卻令聖地的三大帝國尤爲心驚。

第二百八十三章 噩耗第八十三章 交換竹子第三百五十七章 木軌詬病第三百二十四章 世界觀一第七十三章 意外之喜第四十八章 是真正的大寶貝第四十章 一二三四五第三百九十四章 不相信的援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湊個整數纔好聽第五十章 小刀和大刀第一百五十六章 帶回來的消息第三百六十五章 驚呆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一百七十四章 不知死活第一百六十六章 燒磚第一百六十章 怪魚第一百九十四章 今天吃魚第二百九十四章 師父,我有個辦法第兩百零九章 擴大野兔養殖規模第三百四十五章 勝利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龍大戰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幸福和希望第一百四十章 桑族第兩百一十章 翼龍產卵地第四十二章 夜深人靜心慌慌第三十五章 雪中練兵第三百六十四章 我要下車,這不是通往幼兒園...第一百七十二章 日了二哈的感覺第二百九十六章 解決問題的辦法第二百六十章 夏雨來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採石之術第五十二章 說清楚第一百四十七章 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是交流第一百五十四章 希望第兩百零五章 假藥騙人第一百四十章 桑族第一百九十六章 吃成保護動物第六十四掌 吃肉喝湯第一百六十章 怪魚第三百六十九章 連發槍第一百五十一章 給礦區送食物第三百三十六章 迫在眉睫第六十章 狼崽第三百九十四章 不相信的援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千人襲擊和用生命去守護第一百六十八章 蛇毒第兩百零五章 假藥騙人第八十八章 真香第一百零三章 最初的目的第五十二章 說清楚第一百六十八章 蛇毒第一百三十一章 我們還有岩鹽第一百八十二章 採石之術第十七章 弓箭第三百零一章 錢第一百零九張 煉刀(第五更)第三百零九章 進擊的小翼龍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片狼藉第二百五十三章 開春和三角龍的離開第三百八十三章 太了不起了第兩百零四章 都做奴隸第一百二十二章 飛龍出殼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石族的淪陷第二百四十四章 山裡人都驚呆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短兵相接第二百六十一章 救船第三百二十八章 大風起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真,愚蠢的人類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龍大戰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族慶節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比囂張的新軍戰士第六十六章 三角龍和新爐子第三十七章 熟皮子第二百五十八章 真他孃的丟人第九十八章 危機第三百九十一章 令人絕望的圓盤第一百八十一章 餘族第三百一十四章 吃我大雕吧第一百二十二章 飛龍出殼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發現了真相第九十三章 交換別的東西第二百二十八章 歡歡喜喜過大年第二百九十七章 尾巴塞在哪裡第三百八十四章 神特麼捨不得和自行車第七十七章 想得挺美第三百一十一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四十四章 黑乎乎的獸皮第兩百一十章 翼龍產卵地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起第三百七十三章 爺就是來囂張的第二十二章 笨辦法第五十五章 超級大屁第三百五十一章 艱難的決定第九十一章 鐵釘第二十六章 石斧砍樹第三百零四章 這算不算是賣銀第二百八十四章 必須見血第一百零五張 留人(第一更,求首訂)第一百二十三章 想抽自己耳光的桐樹第三百二十四章 世界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