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第309章 南海匪患8

就在李如樟的遐想中,東邊的天空露出了淡淡的藍色,天要亮了,升龍府的戰役也到了尾聲。黎氏王朝的國王黎維新以及嬪妃連同留守官員四十餘人被俘,皇城的金銀細軟裝了二十多輛象車。

陸戰隊傷了二十多人,無人戰死,彈藥消耗也不太大。經過簡單的清點和整頓,陸戰隊又沿着原路向寧平縣城退去,身後留下一座冒着濃煙的廢城和註定流傳很久的傳說。

在陸戰隊攻擊內城和皇城的間隙,莫氏的嚮導們也沒閒着,故意湊到本地百姓附近用本地話交談,話裡話外只透露了一個信息。

這些穿着奇怪甲冑、使用不知名武器的黑衣人不是莫氏軍隊也不是黎朝叛軍,而是來自大海上的盜匪,與大明朝沒關係。

也不對,多少有點關係,因爲這股盜匪的起源就是當年襲擾大明東南沿海的倭寇。他們被明朝軍隊打敗之後,殘部跑到了南洋某處,積蓄了幾十年力量,這不又捲土重來了。

襲擊升龍府不爲別的,只在圖財,要用這些財貨去建造更大的海船招募更多人手,然後殺回大明去,爲先輩們報仇雪恨!

這種流言能不能起到迷惑作用呢,李如樟不知道、袁可立也不知道,連無所不知的參謀們同樣不知道。不過沒關係,等順化城也被攻陷之後,會有幾名懂漢話的安南官員,包括個別王室成員被釋放,再把這番說辭帶給鄭鬆。

愛信不信,反正手裡有人質總能賣出個好價格。想把國王黎維新與王室成員和大臣們贖回去,就在約定時間到指定地點與海匪接頭商量價格。

不去也沒關係,反正在任何一個朝代裡,新舊兩個國王都是個大麻煩事。你敢立新國王,海匪們就敢把老國王和大臣們釋放回去,不把安南朝廷攪合成一鍋糨子不算完。

如果把安南形容成一隻蠶,升龍府所在的北部地區就是蠶的腦袋,最寬大。越往南越窄,在中部形成了蜂腰狀,南部再逐漸變寬,像是蠶的腹部。中間有橫山攔腰一刀,在地理上分隔了北部和中部。

順化城就處於橫山以南蜂腰的位置,是安南中部最大的城市,距升龍府1000餘里,同樣是建在江河岸邊,名曰香江。

雖然都屬於安南黎朝統治,但以橫山爲界自古就分成了南北兩個派系。北方以升龍府爲尊,名義上是國都,但大多權力卻不在國王黎維新以及王族手中,基本上都是由平安王鄭鬆說了算。

南方則以順化城爲主,是阮氏家族的控制範圍。族長阮潢被尊稱爲阮主,名義上是黎朝大臣,實則就是割據,既不聽調也不聽宣。

爲什麼會這樣呢,原因與三國時期一模一樣。鄭鬆和阮潢兄弟本是同朝爲官,鄭鬆手握兵權控制了國王,狹天子以令諸侯,把阮潢的哥哥也給宰了。

阮潢見勢不妙趕緊裝病不上朝,也不理朝政,待鄭鬆放鬆了警惕,纔在高人指點之下主動請求到順化鎮守,替國分憂。

當時的廣南、順化地區剛剛經歷過戰亂,南邊的佔婆人趁黎朝和莫朝打的難解難分大舉北上。雖然被擊敗,但造成了很大傷害,很多人都逃進了山裡,甚至跑去西邊的真臘躲避戰亂。

估計鄭鬆覺得阮潢沒啥威脅,直接殺了太損人品,不如扔到百廢待興、人煙稀少的順化去自生自滅,等於是流放了。要不說當政客的第一要素就是不能要人品呢,最好扔的乾乾淨淨,一丁丁點都別留。就是因爲這一念之差,才救了阮潢的小命,也給鄭鬆留下個心腹大患。

看似鳥不生蛋的順化廣南地區在鄭鬆與莫氏大打出手之後突然成了香餑餑,大批北方難民南下,翻越橫山落戶躲避戰火,人口逐漸多了起來。

而阮潢在西邊的山裡又發現了鐵礦和金礦,這下糧食、人口、盔甲武器,造反三要素算是湊齊了。從此之後再也不過橫山半步,每年象徵性的上繳點錢貨,守着這片寶地當上了土皇帝。

鄭鬆即便心裡明白阮潢想割據,怎奈北邊有莫氏,抽不出力量勞師遠征,只能眼睜睜看着阮潢的實力一天天增長,毫無辦法。好在阮潢做人比較低調,始終沒公開宣佈脫離黎朝,就這麼面和心不和的湊合着過。

不過阮潢的好運氣這次算是用完了,東邊不到十里,正有十多艘大海船趁着夜色鑽進潟湖。隨即放下小艇,載着成百上千的士兵悄悄從靠近潟湖的村落登岸。

爲了完成這次突襲,袁可立帶領艦隊在順化外海足足轉悠了一天,專門抓捕附近的漁船,對漁夫突擊審問,直到確認了登陸點之後纔派遣偵查部隊上岸,人不知鬼不覺的拿下這個小漁村,給大部隊當做登陸場用。

要問爲什麼非得打擊順化城的阮氏,這並不是他的主張,而是皇帝的堅持。皇帝認爲光打擊升龍府的鄭氏勢力不足以把安南國內局面攪亂,如果鄭氏沒有了狹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保不齊會被阮氏吞併。

阮潢已經把女兒嫁給了更南邊的佔婆人首領,到時候南北兩邊一溝通,得,全成阮家的地盤了,剩下個苟延殘喘的莫氏逃亡小朝廷肯定打不過。

而大明朝廷肯定不允許皇帝隨便插手八竿子打不着的安南國內事務,更沒有軍隊可以派遣。結果海軍忙活了半天,很可能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沒把安南攪合亂,反倒促成了人家的統一。

所以爲了讓佔婆人能順利北上,必須把佔據了蜂腰位置的阮氏也一起消弱,讓鄭鬆和阮潢心裡都存在一種猜測:是不是對方勾結的海匪前來偷襲?

只要有了這種念頭,長期對抗的兩大勢力本來積怨已深,現在又添新恨,除了繼續對抗之外基本沒有緩和的可能,必須你死我活。

爲了能讓對方儘快死,尋找外援就成了當務之急,距離最近也最有能力成爲外援的,自然就是大明朝廷。到那時,海軍再出面左右逢源,才能收穫利潤。

第818章 去其位050 暗中積累278.第278章 新人和故人623.第623章 呂宋特區第821章 諜影重重2554.第554章 出師無名421.第421章 鐵與火的風暴3022 李之藻465.第465章 大買賣567.第567章 旁觀者清第834章 大汗時代的結束240.第240章 決戰紫禁城2585.第585章 糧草先行2第763章 脆弱的聯盟445.第445章 日新月異5588.第588章 出征394.第39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178.第178章 糧荒3361.第361章 喜訊連連第697章 天師駕到096 骯髒的學名叫政治第838章 內蒙古2253.第253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3137.第137章 熱火朝天(白銀盟加更2)205.第205章 太髒616.第616章 可惜有點晚576.第576章 對炮灰的尊重251.第25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853章 蘭州工業基地458.第458章 兵者,生產力也第667章 三雄會第782章 印度洋的心臟338.第338章 連錢都算不明白214.第214章 好事成雙584.第584章 糧草先行第816章 秘密工作2446.第446章 日新月異6475.第475章 短暫的和平289.第289章 艱難的選擇第817章 污其名454.第454章 阿爾布雷希特七世3260.第260章 天高皇帝遠2644.第644章 談不攏652.第652章 新時代的開啓215.第215章 激烈反應176.第176章 糧荒583.第583章 太監監國456.第456章 迷途的羔羊2357.第357章 人盡其才2657.第657章 沙皇羅曼諾夫411.第411章 京城保衛戰6147.第147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523.第523章 萬事俱備615.第615章 反應挺快376.第376章 大淩河畔138.第138章 奉旨走私343.第343章 海盜出發062 削藩3第690章 又一位帥才第841章 皇家無私情571.第571章 馬尼拉灣海戰2192.第192章 放棄005 體會2611.第611章 既不精彩也不熱血023 礦稅118.第118章 心裡全是生意第742章 三個驢友362.第362章 禍不單行第698章 仙書第708章 齒軌第858章 出其不意207.第207章 知人善用第673章 戰略佈局213.第213章 軍事支持370.第370章 意外收穫3第820章 諜影重重017 葉向高第748章 新軍制222.第222章 意外3303.第303章 南海匪患2第750章 新軍制3510.第510章 四大家族406.第406章 京城保衛戰414.第414章 京城保衛戰9427.第427章 銀行2519.第519章 晉商2470.第470章 塞王362.第362章 禍不單行170.第170章 代價(白銀加更13)376.第376章 大淩河畔473.第473章 塞王4第674章 戰略佈局2第760章 爲了和平078 東林書院561.第561章 積極備戰5565.第565章 私鑄貨幣336.第336章 海商和工廠第698章 仙書346.第346章 馬尼拉大帆船2312.第312章 告狀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