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7.第537章 工廠和民風

松江府,大致以松江和黃浦江爲界,以北屬蘇州府。自宋元以來,江南地區逐漸成爲了富庶之地,其中以蘇、鬆、杭、嘉、湖五府爲最。

到了明代中後期,松江府每年夏秋糧稅可繳八十萬石,有水田470萬畝,畝產平均能達到2石,即便在江南魚米之鄉里也算高產區了。

除了稻米之外,松江府還盛產棉花,種植總量差不多有70萬畝。這種規模在江南水網遍佈的地區很少見,主要得益於比較特殊的地理環境,江河與旱地並存。

稻米產量高,百姓們能吃飽飯,又有了棉花當原料,手工業自然而然興盛,紡織業在松江府發展的非常好,與蘇杭的絲綢相比主要產品是棉布。

除此之外松江府沿海還有四五個鹽場以及不少漁村,總體上講生活水平在大明屬於上等,雖不能說家家有餘糧,但餓不着凍不着還是能做到的。

凡是經濟狀況比較好的地方,向來盛產地主豪紳,松江府也不例外。當地的大戶基本以農業和手工業爲本,對於他們來講最怕的就是一個字,變,沒有動力也沒有需求改變現狀。

但改變還是來了,景陽五年,朝廷在松江府與蘇州府交界的黃浦江南岸設立松江造船廠,雖地處上海縣內,卻歸海軍總督全權轄制,上到府臺下到縣衙皆無權過問。

說起來這家造船廠只佔據了江邊的荒地,附近也沒有村鎮,使用的人手都來自外地,又有高牆深溝阻隔,與本地人可以井水不犯河水,相安無事。

可當地士紳地主們卻不這麼想,總覺得那些大水車整日轉來轉去壞了風水,抱着團的到縣衙和府衙告狀,要官府下令禁止當地人與造船廠接觸,打算來個官和民雙管齊下,把這羣外鄉人徹底孤立起來,最好能擠兌走。

可是試了幾次之後,大家突然發現這家造船廠有點像糞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對尋常人非常奏效的辦法,放在它身上幾乎就是無用功。

首先就是在官面上無可奈何,松江府臺見了袁可立都得俯首聽令,哪怕有再大的成見也只能上疏朝廷彈劾,當面半個不字也不能提。

其次民間也是徒勞無功,造船廠自打建立之初就被荷槍實彈的海軍給嚴密看管了起來,距離一里之外就有崗哨盤查,凡是沒有造船廠腰牌的人一律不準靠近。船廠裡更有錦衣衛百戶駐紮,尋常老百姓真惹不起。

但有人不信邪,組織了一百多號家丁和村民,打着破壞風水侵佔祖墳的名義試圖衝卡阻撓,結果當場就被穿着黑衣服的海軍士兵用火銃射殺了二十多人,剩下的立馬屁滾尿流四散奔逃。

不等這些人去官府向父母官哭訴告狀,凶神惡煞般的錦衣衛就先登門了。凡是參與者全都抓起來送入縣衙大牢挨個審訊,若不是朝中有人向皇帝求情,全得按照暴民論處。

但死罪可免,活罪難恕,從今往後造船廠的青菜、肉食就得由這幾家地主負責提供,具體是自己種還是從其它村子買管不着,按照數量定期送過去,該多少錢給多少錢,一次一結。自打那次之後就再也沒人敢打造船廠的主意了,但也絕不往前湊,即便造船廠在縣城裡貼出告示招募人手,應徵者也寥寥無幾。

不過俗話說得好,人爲財死鳥爲食亡,只要利益足夠多,人就有勇氣面對死亡。隨着造船廠一天天擴大規模,在廠區裡工作的人數也隨之越來越多。

這麼多人聚集在一起,除了必要的食宿之外總得有點額外需求,比如說喝兩口、買點好吃的解解饞、聽聽戲什麼的。而這些需求都是廠區裡的食堂、學堂無法提供的。

可是造船廠有錦衣衛和海軍士兵把守,不光外人不能隨意進入,內部的人也無法隨意外出,該怎麼解決工人們日益增長的正常需求與規則之間的矛盾呢?

要不說袁可立是皇帝的第一寵臣呢,人家靠的真不是嘴皮子,而是實打實的辦事能力。這些小事兒在他眼中根本無需直達天聽,輕而易舉就給解決了,三個字,生活區。

袁可立親自出面找了上海縣的縣太爺,先曉之以理,道明瞭其中的利害關係,再拿出皇帝親軍的名頭一頓施壓,然後就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當然了,由造船廠出工出料,爲縣太爺小舅子造兩艘雙桅快船是正常的生意往來。人家也不是不給錢,三十兩銀子一艘。價格是低了些,可造船廠正好有一批下腳料,扔了也是浪費,三十兩足夠工錢了,事情就這麼巧嘛。

有了縣太爺的默許,造船廠旁邊的一大片荒地就成了名正言順的生活區。要說造船廠裡的工人是真能幹,不到兩個月,通往縣城的碎石路就完工了,再過一個月,巨大的棚屋也拔地而起。

棚屋裡沒有機器設備也不是船臺,而是一排排的木頭案子。凡是想來此販賣貨物的商販,只需按月繳納少量衛生費即可獲得一個牀鋪大小的案子,用來擺放貨物供造船廠工人們挑選購買。

剛開始只有三五個賣吃食的小販抱着有一搭無一搭的想法來試試水,結果買賣挺不錯。雖然工廠裡提供一日三餐,但種類有限,管飽不管好,每月都有不錯收入的工人們隔三差五就會跑到生活區裡換換口味。

一傳十、十傳百,前來試水的商販越來越多,販賣的種類也逐漸豐富了起來。然後就有人看到了更大的商機,不再滿足於在棚屋裡擺攤銷售,在諮詢了造船廠的管事之後馬上破土動工,在棚屋邊上蓋起一座正規酒樓,名曰觀海樓。

兩層樓裡有茶有酒,有散座有雅間,專門從蘇州府請來有點名氣的大師傅掌勺,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不再走薄利多銷的路子,而是瞄準了兜裡銀子充裕的大匠。買賣非常紅火,想進雅間吃一頓得頭天預定。

518.第518章 晉商607.第607章 莽古爾泰226.第226章 遼東鎮401.第401章 禁和不禁都是生意417.第417章 三大營的覆滅2208.第208章 以利誘之159.第159章 御下之道3058 子嗣問題510.第510章 四大家族279.第279章 意料之中的意外192.第192章 放棄第664章 不堪大用363.第363章 南洋總督367.第367章 好大一盤棋2641.第641章 中間人557.第557章 積極備戰193.第193章 放棄2224.第224章 密謀2621.第621章 開疆拓土126.第126章 跳躍式發展641.第641章 中間人086 收買宦官心399.第399章 日本和尚4232.第232章 借題發揮2312.第312章 告狀的來了426.第426章 銀行288.第288章 開海的準備162.第162章 以利誘之558.第558章 積極備戰2546.第546章 收網247.第247章 算賬時間2427.第427章 銀行2614.第614章 侵略與道德565.第565章 私鑄貨幣134.第134章 揣摩聖意2(白銀盟加更1)第104章 十王府2182.第182章 邪不壓正643.第643章 朱大善人不配合342.第342章 遭到拒絕532.第532章 軍武世家618.第618章 父與子464.第464章 種植園2557.第557章 積極備戰576.第576章 對炮灰的尊重373.第373章 圖上談兵608.第608章 錢景不錯408.第408章 京城保衛戰3618.第618章 父與子497.第497章 鋼筆317.第317章 是善是惡很難講068 漕運2047 內臣2054 徐光啓134.第134章 揣摩聖意2(白銀盟加更1)360.第360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2002 太子251.第25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416.第416章 三大營的覆滅086 收買宦官心012 沈大學士613.第613章 裝慫第105章 十王府3216.第216章 威嚴受損280.第280章 意料之中的意外2637.第637章 修煉內功460.第460章 新路2490.第490章 衡量018 番僧和鐘錶216.第216章 威嚴受損011 沈閣老253.第253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3392.第392章 陸軍2195.第195章 走在時代前面的人2464.第464章 種植園2015 大壞蛋出場了328.第328章 敏感話題145.第145章 賊大膽488.第488章 佈局雞籠島012 沈大學士350.第350章 馬尼拉大帆船6497.第497章 鋼筆090 兵事254.第25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4150.第150章 各顯其能284.第284章 要想跑得快,得靠車頭拽213.第213章 軍事支持366.第366章 好大一盤棋531.第531章 何爲兵2013 意外所得466.第466章 大買賣2140.第140章 一日之兄(白銀盟主3)600.第600章 投其所好034 窩囊太子437.第437章 有朋自遠方來384.第384章 得加錢!473.第473章 塞王4171.第171章 代價2358.第358章 攔路虎096 骯髒的學名叫政治第668章 利益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