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預備役

孔尚賢的一番話,分析得很有道理。

蒼國的國力和人口不說完全達到極限,但也趨近於飽和了。

以三千萬人口,養着一百萬軍隊,這是一個正常的狀態,如果再超過這個限度的話,會給國家帶來巨大的負擔,一直有戰事還好,如果十年八年沒有上戰場呢,這批人豈不是一直幹養着?

這樣,會嚴重阻礙蒼國的發展,拖累百姓,長久下去會變成積弊,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發人深省。

“愛卿認爲,我蒼國實行預備役如何?”

“預備役?陛下所說,是否如諸國那般……”孔尚賢詫異道。

“不。”楊沐打斷了他,道:“蒼國的預備役,必定不能只是一句空談,我們要號召全國的老百姓,如同讀書習字一樣,從小就開始強身健體,懂得一些格鬥技巧和軍陣知識,每個百姓至少要接受一年以上的訓練,待到徵召新兵的時候,可以拿起武器,稍微訓練一下就上陣殺敵。”

全民預備役?

這不就是農民兵麼?

只不過,是訓練過的農民兵罷了。

兩位丞相面面相覷,仔細思索了一下,又覺得有道理。

自從設立十二部之後,加上各級官府中的大換血,蒼國的政令推行一向以高效率和高執行力著稱,這樣一種方法倒也可行。

楊沐不說話,但是心裡已經認定要這樣做了。

就像是前世的大學軍訓一樣,十幾天的功夫,大家會發現軍訓前後完全是兩個樣子,如果將蒼國的老百姓組織起來,像是軍訓一樣,以鄉鎮爲單位,組織起來軍訓,能起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將來一旦發生什麼突發狀況需要臨時徵召新兵,也不會太狼狽,等於是變相的在挽救他們的性命。

君臣三人商議了一會兒,決定將這件事交給兵部去做,由一向辦事紮實穩妥的範宏濟督導政令的執行。

……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轉眼又是一個冬雪天。

在楊沐的眼裡,太鼎五年或許是最平靜的一年。

在這一年裡,伐魏之戰正式結束,魏國丟失了三分之二的土地,和阮國這個昔日敵人結成聯盟,苟延殘喘舔舐傷口,總算是保住了國家。

晉國也達到了自己的戰略目的,不過與預想中的有些差別,阮國的崛起和南邊楚國的迅猛勢頭,加上蒼國的軟硬不吃,都讓它感到如鯁在喉。

再看遠一點,吳國、雲國、莽國,都是非常強大的競爭對手。

用楊沐的話說就是,一超多強的局面正在形成。

這其中,蒼國也成了多強中的一個,只是因爲缺少一場關鍵的大戰,暫時還無法證明自己的實力罷了。

“陛下,天冷了,到屋裡歇息吧。”

皇后從殿內出來,拿着一張狐裘披風,溫柔的替他披上。

“不了,不知道是爲什麼,這段時間朕總覺得渾身充滿了力氣,胸腔內有熱流在涌動,沒有一點懼冷的感覺。”楊沐抓着她的手,說道。

熱流涌動?

皇后略微驚訝,然後笑道:“想必,陛下是修煉出內息了。”

“內息?朕也沒習武呀,怎麼……難道,是長春功?”楊沐十分訝異。

皇后點點頭,道:“應該是這樣了,長春功本就是帝王雙修之道,陛下這一年來未曾採補臣妾,已經算是比較慢了。”

楊沐恍然大悟,忽然想起了什麼,驚訝道:“那是不是,朕可以像長春大帝一樣,活個幾百歲?”

“這……臣妾也不知道。”皇后搖頭,略微有些羞赧,道:“當初長春大帝可是夜夜笙歌的,陛下想要與他相比,可是差多了。”

“你是覺得朕沒他行?”楊沐故作不悅,沉聲道:“看來你還是缺教訓呀,今天晚上就讓你好好領教領教,怎麼求饒都沒用。”

“不要。”皇后下意識的出聲,她當然知道楊沐所說的是什麼,於是用服軟的語氣道:“臣妾是覺得,陛下爲國事操勞,沒有沉湎於酒色,是在誇讚陛下呢。”

“哦,是嗎?”楊沐眨了眨眼睛,颳了一下她的鼻子,打趣道:“不過,朕言出法隨,說出去的話卻是不能收回了。”

“那……今晚,臣妾叫妙曦也一起過來,說起來我們已經很久沒有一起打牌了。”皇后眼光躲閃,將妙曦給捎帶上了。

“前天不是還在一起鬥地主了嗎?話說妙曦可贏了一百多個銀籌子。”

“反正……反正就是很久了,臣妾很想打牌!”

皇后粉拳捶了兩下,羞惱不已,轉身回到了宮殿裡,只留下楊沐一個人在外面欣賞雪景。

楊沐笑笑,把肩上的狐裘往上拉了一下。

俗話說,瑞雪兆豐年,估計到了明年,蒼國百姓的收成,又得翻一番了,國庫裡的餘糧足,打起仗來有底氣。

對於皇后的話,他倒是沒太放在心上。

人家長春大帝是誰?自己能跟他比麼?

想要沉湎酒色?那好,先統一五大王朝再說,不說統一五大王朝,至少要讓蒼國成爲霸主,沒人敢侵犯的地步吧。

任重道遠,長生大夢目前是不用想了,腦子裡的圖書館裡還有一大堆書等着自己去抄呢,這東西不能一蹴而就,要每天抄一些纔好,儘快適應蒼國的發展,爭取早日做個悠閒皇帝。

可是,就在楊沐有這種想法沒幾天,就有一隊人馬,從遙遠的異域趕來了。

這些人全都是女子,手裡提着一把劍,頭上戴着斗笠,白紗蒙面,從婀娜的身段上看,一個個像是仙女似的,和皇后以前那冷冰冰的氣質有得一比,像是剛從雪山上下來一樣。

這樣一羣女子走在街道上,想不引人注目都難。

要是放在以往,肯定會招蜂引蝶,擺脫不了一羣貴族子弟的糾纏,但是這幾年隨着《大蒼律令》的堅決執行,大庭廣衆之下,就算是範家、王家、陳家那樣的大家族子弟,也不敢做這種違法的事。

在所有人的注視下,這羣女子剛進城不久,便進入了一家客棧。

看來是投宿……

街上的男子,也全都鬼使神差的,一個個跟進了客棧。

第438章 右丞相的人選第84章 微服私訪第37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471章 大運河的考量第506章 激烈碰撞第265章 平等的交易第129章 這叫禪讓第25章 全盤否定第36章 瘋狂的戰歌第570章 康國大勢已去第88章 村長第210章 驚駭的盛國第525章 魏晉會師第147章 大禮史書第596章 開闢戰場第212章 報復性的戰鬥第573章 壯烈莽皇第120章 鄭軍後撤第309章 聲東擊西第380章 動人心的提議第168章 商務部的新工作第322章 重新出發第232章 洗劫皇宮第528章 兩軍同攻第248章 談判進行時第559章 康國對峙第565章 士氣第449章 點醒第241章 化民三郡第334章 興王與寧王第586章 武國降伏第473章 主動出擊第8章 君權神授第51章 奔襲糧草第231章 大混亂!第123章 義軍出擊第564章 攻範遇阻第550章 筵席爭論第308章 成功第247章 合議第441章 攝政帝姬第415章 舊武器的二次利用第130章 九十萬兩第330章 拒之門外第317章 震撼和疑惑第353章 阮採蕊第546章 端王使蒼第364章 糧食問題第421章 玻璃鑑賞大會第286章 論說第46章 夜襲之前第327章 國師第507章 慘劇第151章 後宮等級第431章 遷都第122章 鄭翰亮劍第336章 族議第300章 沸騰的魏國第413章 嚴華的猜測第533章 臨戰第83章 登記造冊第201章 將帥謀算第238章 湯餅第34章 再次沸騰!第567章 降軍成主力第103章 行刑第57章 偷窺第317章 震撼和疑惑第131章 投石車第360章 跪下第563章 貨幣戰收穫第319章 驚天逆轉第35章 御駕親征第490章 留給陛下的時間不多了第476章 爭辯第389章 會盟之日第236章 惶恐的王膺第289章 迎接儀仗第327章 國師第497章 楚國徹底滅亡第6章 攻心之計第497章 楚國徹底滅亡第182章 霸主之爭第76章 鍊鋼法第290章 劍擊比試第157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27章 頭腦風暴第533章 臨戰第77章 鄭康的書信第191章 繁華晉城第441章 攝政帝姬第582章 冬日大雪第606章 攻入玉京第487章 雲國皇帝駕崩第377章 工業城第332章 絕路第19章 解惑陽謀第208章 死志第449章 點醒第338章 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