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各方的反應

朱力行感嘆,別說是其餘的臣子了,就連他這個丞相,都有點動搖。

倒不是他不忠心,而是這種事情已經不再關乎他一人了。

他可以死,但是家人怎麼辦?

亡國之後,讓家人如同那些洞國貴族一般,淪爲永不可赦的奴隸和玩物嗎?

大勢所趨,所謂的氣節只是一時臉面,過後難免成爲別人的飯後談資,到時候山河破碎,盛國臣民變成蒼國百姓,誰還會記得一個叫朱力行的人?

或許,在蒼國的同化和教育下,他朱力行反而會成爲一個亂臣賊子,被後人唾棄。

這一點,他毫不懷疑,畢竟已經有幾個例子在先了,蒼國本身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國家,看看現在,那些被蒼國吞併的地方,哪個不以自己是蒼國人爲榮?

這樣一來,他朱力行就只是一個盛國的陪葬品。

如果他投效蒼國,那麼結果肯定大不一樣。

且不說其他,就說他是盛國的丞相,位極人臣,一旦投降的話,蒼國爲了做一個表率,肯定會對他十分禮遇,要依靠他來安撫盛國民衆,在心理上會給大家一個藉口。

人心如此,大家會想:丞相都投降了,我們還抵抗什麼呢?

朱力行始終相信,蒼國皇帝是一個有政治智慧的皇帝,這麼簡單的事,不可能想不到。

忽然,旁邊有一個人撞了他一下,他這才從沉思中醒過來。

自己……怎麼可能有這種想法?

這可是大不逆的念頭呀!

朱力行不由得心虛,擡頭一瞧,只見大家都在看着他。

莫非,被看出了什麼心思?

馬上,他就明白過來,原來是閔善毅在徵詢他的意見,遲遲不見他應聲,所以大家的纔有此怪異之狀。

心虛的擦了擦汗,朱力行道:“老臣也沒什麼辦法,前線之事自有鄧芝大將軍主持,我等只需佈置好賀儀山脈就好。”

“不錯,丞相大人說得對。”

“老臣也贊成。”

“應當如此。”

衆臣子也一一附和,爲今之計只能如此了。

一場針對蒼軍入侵而召開的會議,就這樣雷聲大雨點小的結束了。

有用的建議沒幾個,但是卻讓衆臣子對皇帝更加的失望,對盛國的前途更加的憂心。

當然,其中不乏有忠心之士,但也只是少數。

縱觀各國曆史,越是一個貴族門閥之風盛行的國家,所謂的大臣在國家遭遇滅頂之災的時候就越是容易倒戈,像盛國這樣一個積重難返的國家,貴族門閥在盡忠過後,更多的是爲了自己的家族考慮。

這其中,有家族利益,也有對這個國家的失望。

重臣出宮的時候,天空飄起了小雨。

可是,沒有一個臣子快步躲雨。

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身邊的這些同僚,心裡恐怕都在想同一件事情。

他們心裡也更加堅定了一個想法,那就是過了今晚,等到前線冬陽城的情況一出來,大家就審時度勢,根據得到的情報,進行一次選擇。

這個抉擇,無比重要。

……

“父皇,我們是否應該……早作打算?”

大殿中,閔善毅遲疑了一下,開口問道。

閔雷捋了捋鬍鬚,瞥眼道:“你我都是皇族,當此關鍵之時,又能躲到哪裡去?去晉國做一個富足翁倒是有可能,但是你就甘心這樣嗎?”

閔善毅稍安,又道:“當日,兒臣在蒼國之時,親眼目睹了洞國君臣受刑,特別是那凌遲之刑,簡直……簡直……”

閔雷嘆了一口氣,道:“朕當然也知道,不過……唉……等前線的戰報吧,只要冬陽城能夠守住,那蒼國也就不過爾爾,大可不必憂心。”

“但願……”

……

兩日後,冬陽城陷落的消息傳到了盛國朝廷。

八萬將士無一倖免,全部慘遭屠殺。

一時間,盛國朝野震動。

這個消息,無異於晴天霹靂。

上一次,蒼國如此大規模的屠殺,是在與洞國的那場決戰中吧?

不過那一次,最終在敵軍投降之後,蒼國也並未再次舉起屠刀,而是接受了降卒。

這一次,下了狠手麼?

沒有人相信,那八萬士卒戰到最後沒人投降,唯一的解釋就是蒼軍要麼以極大的優勢在短短時間內將其抹殺,要麼就是沒有接受投降。

誰都不知道,其實真相是蒼軍在接受了投降後,爲了儘快深入盛國腹地,將那些降卒都殺了。

這類似於歷史上,殺神白起坑殺四十萬趙國降卒。

當然,八萬人的性命並不是重點,而是這件事給了盛國君臣當頭一棒,擊碎他們所有的幻想。

冬陽城在一夜之間陷落,朱雀軍團已經深入盛國腹地,再攻陷幾座小城池,就能直抵賀儀山脈,這很讓人絕望。

如果保持這個勢頭,或者說玄武軍團也接連跟上,那麼可能在一個月內,盛國就有亡國之危。

一時間,盛國的貴族們,開始忙着派遣門客和下屬商隊,攜帶投誠書,前往蒼軍大營投誠。

這其中,也包括朱力行在內。

與貴族們不同的是,盛國內的起義軍在聽到這個消息後,簡直是一片歡騰,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在錦衣衛的推動下,這個消息迅速往鄉下傳播,一些言論也甚囂塵上。

譬如,一旦蒼國吞併了盛國,老百姓們能得到什麼好處。

或者說,那些爲非作歹的貴族,將要受到什麼懲罰。

除了一些家裡有出征戰士的人家,基本上只要聽到這個消息的老百姓都十分高興,沒有一點亡國之痛的樣子。

一來,盛國一直實行的是愚民政策,國家階級固化,皇恩也從來沒有沐浴到普通百姓的頭上。

二來,文化缺失,所謂的亡國對普通百姓來說,並不是什麼大事。

然後,就是這兩年官府對普通百姓的剝削了,可以說這是最大的一個因素。

就這樣,被錦衣衛製造的輿論一宣傳,整個盛國似乎已經到了末日。

……

與之截然相反的是,消息傳到了蒼國之後,百姓們並沒有太大的波瀾。

因爲,太正常了。

相對於當初擊敗六七十萬洞國大軍來說,這七八萬人算什麼?

二十萬大軍進攻盛國,奪下一座城池很簡單嘛!

當然,這是普通百姓的想法。

此時在紫宸殿,楊沐手裡捏着一份文書,臉色陰沉。

第398章第30章 談判結盟第349章 遠交近攻第232章 洗劫皇宮第37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127章 援軍覆滅第123章 義軍出擊第326章 慌亂的晉國皇帝第552章 對附屬國的策略第45章 一封書信第2章 亡國氣象第273章 新版投石車第362章 冊立太子第430章 公交車第119章 襲營第112章 內情第503章 戰書第148章 策馬出巡第94章 還就搶定了第215章 不平等條約第179章 麒麟軍第409章 皇帝愛聽故事?第34章 再次沸騰!第190章 怠慢第459章 蒼國真面目第606章 攻入玉京第371章 閱兵進行時(三)第55章 絕望中的曙光第330章 拒之門外第248章 談判進行時第56章 天降奇兵第16章 皇城沸騰第297章 兩位統帥第423章 身份曝光第279章 各方的反應第318章 不知情的萬喜第317章 震撼和疑惑第615章 比照謀反第404章 世族發難第240章 麻將第221章 殺他一個措手不及第267章 輔政內臣第463章 碾壓第368章 軍種與軍團第539章 浩浩蕩蕩第616章 擴散第287章 特殊的禮物第52章 罪俘第287章 特殊的禮物第444章 提審第496章 破城第2章 亡國氣象第294章 君臣之裂第352章第510章 塔防?第349章 遠交近攻第606章 攻入玉京第421章 玻璃鑑賞大會第376章 拒絕邀請第55章 絕望中的曙光第124章 圍城第329章 天意北遷第538章 雲國滅亡第398章第605章 前途之戰第576章 欲取晉第578章 中計第580章 晉降第2章 亡國氣象第67章 太極第447章 交易(下)第467章 身份不夠第104章 大蒼律令第605章 前途之戰第519章 大炮的預想第437章 告老之心第275章 摧枯拉朽第519章 大炮的預想第11章 戰爭賠償第493章 蒸汽運兵船第338章 算計第250章 喘不過氣的盛國第352章第510章 塔防?第165章 焦急的異國商人第233章 押解俘虜第49章 接收降卒第216章 國富論與貨幣戰爭第301章 野戰奪城第221章 殺他一個措手不及第204章 堂堂正正一戰第339章 伐晉終結第188章 會盟之期第193章 軟禁?第414章 應對第69章 小鳥醫人第607章 大慶薨第223章 一戰定乾坤?第170章 皇帝生病了!第487章 雲國皇帝駕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