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世族反應

最終,阮採蕊還是沒能說服寧王。

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哪怕是寧王也不知道,這樣做是否會步楚國的後塵。

因爲很明顯,現如今大勢不明朗,在蒼國沒有表現出足夠的野心之前,各國很有可能會樂見阮國與蒼國大戰,從而互相消耗。

楚國的前車之鑑,讓寧王很不安。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在靠近蒼國的一段邊境上,寧王的勢力是最大的,也就是說一旦與蒼國開戰,首當其衝的就是他寧王的勢力。

所以,無論是從國家層面,還是從個人利益,他都不會同意。

當然,正如阮採蕊所說,寧王是整個三王之中,考慮問題最爲有遠見的一個。

所以,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還是決定暗中備戰,與其餘諸國結盟,甚至是派出使者前往雲國和莽國,做一個警告。

待到十月,楚國三面被圍,城池不斷被蠶食。

蒼、芒、雲三個國家中,佔領城池最多的,反而是莽國。

大小城池,一共有三百餘座!

楚國的快速淪陷,震動了天下。

日薄西山,失去了先機之後,楚國疲於奔命,就連調兵遣將都來不急,拆東牆補西牆,根本來不及嚴防死守。

楚國的世家貴族也徹底的慌了。

шшш .тtkan .C ○ 各大家族的命運,是與楚國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的。

楚國興盛,他們自然也水漲船高,屹立於剝削級的頂端,就像是一條條螞蝗,趴在楚國所有的百姓身上,源源不斷吸取着新鮮的血液,不斷的繁衍壯大。

楚國頹敗,與他們的干係也不是太大,最多少賺一點,並不會影響他們的社會地位。

興,百姓苦。

衰,百姓苦。

可是,一旦楚國被滅了,他們也就只能跟着遭殃了。

運氣好點的,出賣一下國家,趨吉避凶,還能夠撿一條命,苟且的活下去,家族中的主要成員都不會有性命之憂。

運氣一般或者糟糕的,抄家滅族那一刀,是無論如何都逃不過去的了。

楚國的世家門閥,心思頓時活絡起來。

楚國滅亡之後,自己的家族該如何自處?

不少世家都暗地裡,將財富和家族核心子弟轉移到別國。

這其中,最爲搶手的就是蒼國。

因爲,只要是楚國的世家大族,無一例外都掌控有商隊,家中有鉅額的大蒼幣,這些大蒼幣相比較於金銀財寶,即方便運輸轉移,又不用擔心貶值,從楚國轉移到蒼國的過程中,會十分的安全。

再一個就是,蒼國是當今天下,最爲繁華和穩定之地,將財富和後輩子弟運送到蒼國,讓人更爲放心。

現實就是這樣,蒼國大肆入侵楚國,而楚國的王孫貴族,卻在想方設法,將身家性命,轉移到蒼國。

在如今蒼國的文化體系中,這叫做賣國。

然而,在楚國的價值體系中,這似乎是一種常態。

普通老百姓不恥,但無可奈何。

皇族與其餘的貴族,幹着同樣的勾當,誰也沒資格指責誰。

即便是皇帝熊武,對此也無可奈何。

對於楚國,他已經不抱什麼希望了。

在諸國爭雄的亂世中,滅國已經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沒有哪一條真理上寫着,楚國就不能滅。

過去的這些年,楚國的底蘊幾乎被掏空,又加之擴張的步伐太大,根基不穩,大廈將傾已經可以預料。

他現在,每日過得都是心驚膽顫,想想以前爲了太子之位,與諸兄弟明爭暗鬥,搶得頭破血流,現在倒好,一接手就是一個爛攤子,大楚幾百年國祚,馬上就要亡在他的手裡。

後悔不跌!

除了後悔,還是後悔。

熊武能夠明顯感覺到,每日議事的時候,朝中稱病不上朝的大臣越來越多,餘下來上朝的人,也一個個都愁眉苦臉,拿不出一個有行之有效的對策。

唯有一個屈丹,每日衣冠整潔,盡心盡力的安排朝中大大小小的事,雖然常有憂愁之色,但是仍然對楚國忠心耿耿,對他這個皇帝忠心耿耿。

真是忠臣呀!

大好的忠臣!

正所謂患難見真情,楚國遭此大難,只有屈丹一人散盡家財,顧不上一家之安危,兢兢業業,爲了大楚的生死存亡,奮鬥在第一線。

自斷後路,盡忠職守,這是什麼精神?

熊武覺得,自己這個皇帝做得並不孤單。

於是,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裡,熊武已經將屈丹當成唯一可信任之人,凡事皆要與之商議。

一來二去,在外人看來,君臣二人就像是互相取暖一樣。

十一月,蒼邵聯軍畢竟楚國皇都。

有意思的是,這一路來蒼邵聯軍攻陷一個又一個城池,得益於良好的軍紀,對佔領的城池秋毫無犯,並且迅速頒佈安民告示,讓絕大多數的老百姓對蒼邵聯軍並沒有多少抗拒心理。

反而,一路南下,招安了不少流民和起義農民,包括一些迫不得已落草爲寇的土匪,特地組織了一支義軍。

就像是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到了逼近楚城的時候,人數達到了三十萬!

而之所以叫做義軍,也是因爲在過去多年的征戰歷史上,蒼國麾下組建的義軍,都是出了名的,但凡是主動投靠的當地百姓,在戰勝之後,都得到了很好的待遇,且不論獎賞,最不濟也能在當地的官府中謀一個差事,或者成爲第一匹爵民。

過去,無論是征討鄭國,還是洞國,或者是盛國,都得到了很好的驗證,在民間被傳得津津樂道。

所以,打出義軍的旗號,更能夠斂聚人心,一些老百姓聽說蒼軍在招攬百姓當義軍,紛紛大喜,將之視爲一個飛黃騰達的機會,十分積極踊躍。

而當地的豪紳貴族,也被進城的蒼軍打倒,帶走一部分糧食和軍隊裡能用得到的物資之外,大部分都分給了當地的百姓,收買人心。

於是,這就形成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但凡是蒼國攻陷的城池,青龍軍團只需要派出少量的部隊駐紮,再招攬一些底層窮苦百姓和當地的農民起義軍,授予那些頭領正兒八經的官職,並且用文書許諾一些好處,譬如爵位和官職之類的,那基本上就穩了。

第231章 大混亂!第617章 降!第54章 申城之戰第392章 矛盾第539章 浩浩蕩蕩第181章 諸侯會盟第166章 銀票第388章 女帝之劫第264章 推銷皇帝第35章 御駕親征第488章 向蒼國投降第546章 端王使蒼第450章 增加關稅第98章 叛軍入宮第94章 還就搶定了第454章 楚皇的憤怒第110章 戰前巡營第554章 講個故事第422章 鑑賞進行時第550章 筵席爭論第370章 閱兵進行時(二)第60章 陣法顯威第346章 天子之劍第473章 主動出擊第112章 內情第484章 抉擇第572章 秦堪麾下內訌第326章 慌亂的晉國皇帝第283章 會盟之前的佈置第170章 皇帝生病了!第330章 拒之門外第313章 驚天之變第169章 禪國大典第296章 合盟相商第373章 懲罰第516章 互換質子第157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196章 會盟大典第371章 閱兵進行時(三)第215章 不平等條約第553章 貨幣戰的設想第42章 收服第86章 路見不平第26章 謀劃新軍第474章 得重騎兵者得天下!第289章 迎接儀仗第264章 推銷皇帝第467章 身份不夠第304章 百萬晉軍南下第369章 閱兵進行時(一)第277章 無情屠殺第111章 可願歸順?第533章 臨戰第264章 推銷皇帝第204章 堂堂正正一戰第88章 村長第159章 加徵和改革第68章 補償第57章 偷窺第195章 逛青樓!第424章 競拍第569章 謀劃第34章 再次沸騰!第172章 素女功的威力第278章 二帝同朝第231章 大混亂!第115章 連弩試驗第526章 勾心鬥角第126章 連弩顯威第24章 新式練兵法第275章 摧枯拉朽第340章 工業污染第268章 見面第262章第486章 雲國大亂第121章 流言四起第404章 世族發難第37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88章 村長第339章 伐晉終結第603章 太年輕第503章 戰書第513章 訪問武國第115章 連弩試驗第319章 驚天逆轉第364章 糧食問題第394章 當世強國第161章 劃分封地第297章 兩位統帥第314章 親臨前線第124章 圍城第47章 潰敗第179章 麒麟軍第393章 半喜半憂的邵國第376章 拒絕邀請第122章 鄭翰亮劍第72章 皇后的另一面第179章 麒麟軍第88章 村長第475章 楚國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