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戶主是錢氏

“我搞護衛隊可不是想走歪的,以後咱們做買賣少不了武力的加持。”李丹雙手抱着後腦勺向椅背上靠去:

“之前住在府裡太受拘束,幹什麼都有人來管,指手畫腳地很煩。

現在他們要分家趕我們娘倆出去,好啊!這下我可魚歸江湖,自由自在了。”

他轉過臉來向他倆保證:“你們放心,三郎腦袋裡有的是好主意。咱們做完貨車還可以做轎車,讓天下有錢人都乖乖掏錢。

慢慢來,掙銀子不難,有的是機會!”一席話說得夫婦倆眉開眼笑。

“哎,師母,你什麼時候回來的?宋姨娘呢?”李丹突然想起來。

蘇四娘這纔想起正事,兩手一拍道:“真叫若賓說着了,人在六合庵呢。

她出去時身上沒帶錢鈔,只得將釵環首飾當了些。原想着靜真觀比較熟,又在城外識得她的人少,她便先跑去東邊。

誰知那些坤道們個個都很勢利的,聽說她家情形便不肯收留。

宋姨娘沒法只好拖着身子又回到城裡。還好六合庵的姑子心善收下,不然她都打算去城隍廟和流民、乞丐們擠在一堆了!”

韓安聽了嘆息,李丹咬牙皺眉。月影着急追問:“那,她人呢?她可懷着身孕,家裡只有兩三人知道。”

“姑娘莫急,我倒是見着她了。

起先她害怕不肯跟我走,是我告訴她李三郎託我來尋的,還說我家男人同時去縣衙救月影你。

她這纔信了,還要給我磕頭,我可受不起。

不過這大白天的她這麼走出來也確實不宜,所以我和六合庵那邊說好了,傍晚咱們僱輛車過去,悄悄接她來家,神不知、鬼不覺。”

蘇四娘得意地搖搖頭:“當家的,你說這樣可好?”

韓安趕緊點頭。李丹說:“那就這樣,傍晚你帶上月影,她見到月影就更踏實了。”

說罷起身要走,韓安想留他吃完飯,李丹告訴他自己得去和劉願升商量乾糧的事,會在他家吃飯,囑咐他儘快去和陳鋼父子說定入股和造車的事情。

“這車造好,憑它的速度和運力我們就不帶太多幹糧也行,反正隨時可以得到補給。”

李丹說,又讓月影安心在這裡住,等莊園修好再一起躲出城去。

出門時正好楊大意回來,見他忙打招呼:“李三郎,哪裡去?”

李丹拉他到一邊將自己要帶民夫去萬年的事說了下:“我覺着這次礦亂來勢洶洶,說不得就會波及到這邊。

饒州與廣信府緊挨着,誰能保沒有亂匪流竄呢?

這一路上還真不見得安全,所以想臨走前這十天抓緊把這批人訓練下。

每日申時起讓大夥兒練練筋骨,再往後還想教他們如何結陣自保、如何退卻,等我忙過這兩日便來向君請教。”

“好、好,在下一定相助。要不,我隨你同去出這趟差?”

見楊大意摩拳擦掌的樣子李丹禁不住笑了:“你先問問韓先生的意見,我去辦些事,回頭再來。”

楊大意見他忙着走,只好抱拳相送,然後自己進去找韓安商議。

李丹先去找劉大講妥乾糧一事,託他買十石米麪備用,還有醬菜、肉乾、臘腸等,讓他去蘇四娘那裡領二十兩銀子備用,然後又回到西市門口的糖水店,這裡是他與宋小牛約好會面的地方。

進門一看,小牛正在裡面坐着。“話說簡短些,今早有什麼收穫?”他坐下端起涼茶來邊喝邊問。

“李彪給找了個姓孫的牙人,那人剛帶我去看了賢仁裡一個小院子,覺得不錯,和三郎你要求的很相似,只是……。”

“只是什麼?”

“院們是朝東開的不是朝南,門前也沒啥影壁……。”

“要那東西作甚?又不是先父在世時,裝什麼高門大院?就這小門小戶地挺好!”

李丹不經意地揮揮手:“走,帶我去看看,把那牙子也叫上。沒時間慢慢挑了,合適的話今天就訂!”說完兩人便會賬出來。

宋小牛去叫了那牙人,三個急匆匆前往賢仁裡。這地方已是北城的邊緣,再往前一條街就屬南城了。

餘干南城因湖面和河道的原因呈不規則梯形,北城倒是相對方正,據說北城時間更早,南城是後來擴建出去形成的。

這個賢仁裡就在縣學旁,租房的不少是買賣人或附學的儒生,房子相對較舊,院落狹小。

孫牙人指的這地方北側是兩間大屋,西側竈間旁依次三間廂房,南屋有兩間半大小。

院子不大,靠東北角有棵樟樹,樹下有石桌、石凳。伸頭看屋裡,空蕩蕩地,許是久無人居住的緣故,灰白牆皮都脫落了。

“這屋主人做什麼的,爲何要賣?”李丹問。

不料孫牙人面上一黯嘆口氣:“這家原姓顧,在山裡開個小煤礦,頗有積蓄,十來年前買下這院子。

不料朝廷突然說不讓挖礦了,顧先生爲這個差點吃官司。

上下打點後總算脫罪,可他也心灰意冷,決定回福建老家去種地。這房子是在託他一位好友葉先生在打理,只典不租。”

他看看李丹神色:“三郎你看,這套院子在巷子的中間相當幽靜,往北就是甜水井,再過去便到西市口。

咱這地方往那邊再走三百步是西城根,乃是本縣最深幽的所在。

說句不好聽的,前朝覆滅和本朝靖難兩次戰火破城都沒波及這裡,寶地呵!”

“哦?那顧先生只典不租難道還打算東山再起?”李丹苦笑着開句玩笑。

他心裡清楚所謂兩次城破這裡沒受戰火的原因,西城牆外是信江。

從江面上很難打到城牆,而牆下離開八十步遠就是軟爛難行的灘塗沼澤,既不能紮營也無法進攻;

離城北又遠,任何攻擊影響不到這裡,南邊又有東山和琵琶湖天然屏障阻隔。

李丹想到自己這回出公差就是因爲礦亂,沒想到這家的主人也是個礦主,還挺有緣分。

再問,說這院子典賣全價六十五兩,雙方爭了下,最後六十兩成交。

但最後李丹總共花了六十八兩,因爲他需要孫牙人幫忙找人在旁邊開個旁門,以便驢車可以直接進入那半間改成的牲口棚子;

餘下的六兩是人家本來該收的牙錢(一成),另外交給官府的契費五十稅一,也就是一兩二錢銀子,這些都是逃不掉的。

“敢問戶主可是寫公子的名字?”孫牙子問。

李丹想想,搖頭告訴他說:“寫李錢氏便好。”

“你真想跟我去?”

和孫牙子分手後,李丹邊走邊和宋小牛聊讓顧大、楊乙去招人的事。

看着使勁點頭的小牛,他無奈地搖搖頭:“那你就跟着,做個鎮撫員吧。”

“鎮撫員是做什麼的?”

“護衛我,維持軍紀。”

“行,這個我乾的來!”宋小牛堅定地說。

“咱說好,幹鎮撫首先你自己不能違反軍法,知道嗎?否則罪加一等!”李丹伸出個手指頭在他面前惡狠狠地晃了晃。

“我、我就跟緊你,不會犯軍法的!”小牛叫道。

“你去賽魁星那兒,找個叫楊鏈枷的,問問他當初在軍隊怎麼做鎮撫的。”

李丹說完這話還沒等聽到小牛應出那個“好”字來,就覺得眼前有個人影一晃。

所話說“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沒有”,這話千真萬確。

尋常人走路是無意識的擺臂、邁腿。

習武之人卻不然,他們用的是中元之氣控制腰、腹、胯的力量,因此擺臂幅度或用力大小倒在其次。

可能擺臂幅度並不大,但每一步的跨度、步伐頻率在長年訓練下,與普通人有很大區別。

另有一類不似尋常走路那樣腳跟着地,而是前腳掌着地,產生充沛的蹬踏力量,步伐快疾而輕盈,站定後看似無異,實際心跳、脈搏早都超過正常了。

李丹前世應徵入伍,現在跟着麻九學拳腳,對這種身上有功夫的早能識別。

其實這時代學武的人不少,可李丹知道城外鬧匪患,瞭解南邊還有礦亂,所以心裡就比較戒備。

在這西市口突兀地看到個習武之人,不能不吸引他的目光。

“三郎看什麼呢?”小牛見他神色不對,趕緊問道。

“那三個人,覺得他們有些詭異。”李丹說。

宋小牛沿着他暗示瞧過去:“那個扎綠花布頭巾的?”

“還有他身邊兩個,一個藍扎染頭巾,一個黑麻頭巾。這三個裡至少那綠頭巾是個習武的,你看是不是?”

宋小牛又瞟了兩眼:“嗯,不過習武的人多了,城裡見到一、兩個不奇怪。我不也是?”他說完笑起來。

李丹卻搖搖頭:“這三個嘀嘀咕咕,眼睛既不看貨品也不流連娘們,一個勁兒往周圍掃,難道是防做公的?我覺着不像好人!”

正說着,見那綠頭巾用衣襟抹下汗,留下那倆在西市門口,自己往西邊走去。

“你去市裡找找顧大,叫他尋幾個弟兄將這兩個找藉口先拿了。我跟上那小子,瞧瞧他要做什麼?”

說完不等小牛開口,李丹已經走了出去。他穿身淺色圓領的松江布袍子,腰間用條菱花汗巾繫着,一副年輕小哥的樣子。

那兩個人緊張地東張西望,倒沒把他放心上。這更堅定了李丹心中的判斷。

走出一段距離,李丹忽然腳尖點地步伐加快,離那綠頭巾越來越近。

眼看來到個丁字路口,追到與那人前後只差一條扁擔的距離,卻轉身疾步上前來在斜對過攤子上,笑嘻嘻地問攤主:

“最長的麪杖多少錢?給我兩根。”

說罷趁攤主伸手去拿麪杖,他若無其事地回頭瞟了眼。

記住那人的側影形象,確認了自己的想法,然後把手裡摸出的四個錢放在收錢的笸籮裡,接過麪杖別在後腰。

晃晃悠悠走一段,看那人和自己又拉開了二十來步遠,盯着那綠頭巾,突然腳下加快又跟上去。

就這樣忽左忽右、忽近忽遠,眼看前面已到城牆下,那人突然站住了。李丹閃身在一間木屋後邊。

悄悄地看過去,那人在城牆下擡頭看了半天,又朝左右分別看看,然後朝南拐下去。

李丹瞧瞧,往那個方向走百步外應該是還有條東西向與城牆垂直的巷道。他提起氣疾行過去打算當頭攔在對方面前。

街上無人,只有靴尖落在土路上發出微弱的“擦擦”聲。

李丹來到牆角處,等了會兒卻未見那人出現,不禁有些狐疑。

第六十九章 馮三說雙城第三十七章 小元朗不服第四十八章 丹霞壁崔嵬第二十章 衛雄傳消息第六章 宋小牛傳信第五十五章 遊三江分兵第三十九章 對答四海居第二十四章 車載二十石第三十三章 東去萬年縣第六十四章 雙岔口潰敵第一章 緹騎縱馬蹄第四十章 飄香肉夾饃第四十章 飄香肉夾饃第四十四章 司鋪所遇警第六十四章 雙岔口潰敵第三十五章 失馬吾家店第三十六章 收網火神廟第三十八章 過九峰投效第四十四章 司鋪所遇警第四章 密謀議事房第二十六章 造反者蔣彬第五十六章 下塘堰合圍第六章 宋小牛傳信第三十三章 東去萬年縣第四十五章 砧錘試成色第三十五章 失馬吾家店第三十六章 收網火神廟第一十二章 大兄尋出路第六十章 夜奪來鳳閣第四十八章 丹霞壁崔嵬第二章 一躍春香樓第七章 五郎議退婚第五十五章 遊三江分兵第四十七章 陋室談功德第一章 緹騎縱馬蹄第三十二章 青衫隊出行第一十四章 武娘指關竅第五十七章 傳捷奏凱笛第四十七章 陋室談功德第六十章 夜奪來鳳閣第二十四章 車載二十石第六十九章 馮三說雙城第五十五章 遊三江分兵第六十九章 馮三說雙城第五十四章 丹哥試火銃第五十四章 丹哥試火銃第二十三章 隊率年一十五第四十八章 丹霞壁崔嵬第六十一章 瘦金剛搶親第十章 鐵教諭受懲第三十章 李三郎立規第五十二章 三錢子帶路第一十一章 三奶奶相夫第一十三章 季叔拜縣尊第三十九章 對答四海居第二十五章 戶主是錢氏第三十四章 夜宿界山腳第二十一章 鐵棍留夢兒第二十九章 城隍廟整飭第四十章 飄香肉夾饃第三十五章 失馬吾家店第二十三章 隊率年一十五第二章 一躍春香樓第四十八章 丹霞壁崔嵬第六十七章 忽悠花臂膊第四十七章 陋室談功德第三十二章 青衫隊出行第三十四章 夜宿界山腳第三十九章 對答四海居第五十七章 傳捷奏凱笛第一十七章 楊小乙藏書第六十五章 兄弟雙授首第一十一章 三奶奶相夫第三十三章 東去萬年縣第六十六章 四驍將輪戰第三十二章 青衫隊出行第一十二章 大兄尋出路第四章 密謀議事房第二十二章 夫婦救主僕第六十六章 四驍將輪戰第六十一章 瘦金剛搶親第二十一章 鐵棍留夢兒第一章 緹騎縱馬蹄第五十章 李丹教沙彌第二章 一躍春香樓第三十七章 小元朗不服第一十八章 觀信驚大意第一十五章 三鬮保同產第五十六章 下塘堰合圍第二十二章 夫婦救主僕第一十四章 武娘指關竅第三十章 李三郎立規第二十一章 鐵棍留夢兒第二十四章 車載二十石第一章 緹騎縱馬蹄第四十六章 暫避守靈巖第五十三章 沒谷淹奇兵第七章 五郎議退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