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忽悠花臂膊

“三郎,真的約他明日再來打?何不趁今日將花臂膊拿了?”

“就是,我看他也累得夠嗆,保不齊我等再圍他片刻便能留下這廝呢?”

往回走的路上,黑木和劉宏升先後說。

李丹看看他們,微笑說:

“留下他容易,並非難事,可萬一你們中哪個不小心有了閃失,那我上哪兒去彌補,豈非得不償失?

用一個反賊的腦袋換我兄弟手足,這個買賣划不來,更不值得!”

四個人互相看了眼,跑到馬前拜伏跪了,紛紛道:

“李三郎帶我等如日月當空,屬下必盡心竭力報答!”

李丹笑着下馬拉他們起來,說:“以後這話只能私下說說,若傳出去恐怕會有閒話。

丹與衆位兄弟有緣相聚,天降四驍將與我,我必信重、愛護汝等。與諸君約:苟富貴,勿相忘!”

四人皆熱淚盈眶,連後面的馮三看了也覺得心潮起伏,“但願這次是真的跟對了主子!”他在心裡默默地念叨着。

回到山上,李丹便告訴顧大:

“明日高掛免戰牌,就說本防禦夜間上來鳳閣夜觀天象,下山時不慎着風受涼,故……休養兩日!”

衆人這才知道他根本沒打算真的守約,存心要白耍那婁世凡,都憋着笑互相遞眼色,卻無人去傻傻地揭穿謎底。

“我們可沒功夫陪他玩。”李丹走進中軍說。

這時盛把總念顧着東邊的安危,他自己話說出口不能打臉,所以看着兩邊分手不打,他轉身帶着親兵趕緊回雲峰頂去佈置那邊的防務了。

李丹派傳令通知南山突出部守衛諸頭領,休息半個時辰然後聚齊中軍議事。

這功夫他走向軍帳,兩塊油布連在一起用竹子撐起來搭成防雨棚,下邊是竹子和劈開的竹篾製成的桌子,桌上是趙敬子跟着他轉遍南山後,趁着黎明的晨曦帶兩名傳令用紅泥堆、捏出來的沙盤。

丘陵土坡、雲峰和石梯,小橋和沙粒表示出來的河流,應有盡有。

“防禦看怎樣,還比較像吧?”趙敬子得意地搓搓手:“這個辦法真好,一眼就全看到了,和在眼底下似的。”

“不錯,就是這個意思,但還要繼續細化。”李丹招手把兩名傳令招來也聽聽:

“留着空餘的地方,就是想你們儘快把北山、西山、鳳嶺鎮都做上去。

另外還有細節,比如哪裡有樹林或竹林,哪裡是銃臺、籬笆,守衛主將是誰都要標註上去。

獻甫(趙敬子字)有才,你以後做個參軍,專門管這件事。

去民工隊挑腿腳好,看了山就能捏出準確形狀的,或者會捏泥人兒的,會竹、木手藝的招三、五人專做沙盤,還要教會他們看圖、繪圖。”

“那……,他們還跟我嗎?”趙敬子終於有了正式職分,喜氣洋洋中指指傳令們。

“跟,再從前營裡挑六個人組個偵緝隊,專門查探戰場地形,繪製沿路地圖,由他倆帶隊。

前營的缺額到民工隊裡找饒州籍的人,或從俘虜裡補充。”

李丹說完讓傳令們離開,招手讓站在棚外的巴師爺和吳茂進來,對宋小牛指示:

“以後常留一伍在中軍,尤其要守衛這沙盤和地圖,只能隊正以上靠近,其他人需在十步以外。

哦,親衛擴到兩什,到各營去招募自願者,我和你提過有兩名親衛不錯的,放出去做伍長罷。”

正陸陸續續吩咐着,

忽然看見個熟人面孔。李丹立即笑着從胡凳上起身走出來:“喲,這不是……?”

“竇三兒,大人您記性真好!”竇三兒謙卑地拱手行禮。

“欸呀呀,有些天沒見,我還挺惦記你呢?看這服色,升總旗了?”李丹打量着給他道喜,慌得竇三兒趕緊還禮不迭。

“都是託您的福!自從屬下認識了大人,時來運轉吶!

真的,屬下在司運鋪誤打誤撞斬了個出來解手的賊,後來又接連有了七顆賊首的軍功。

恰好屬下原來的總旗陣亡,盛大人就把屬下提拔了。”宋小牛給兩人各搬來張竹凳,竇三兒謝過,坐在棚下陰涼處告訴李丹說。

“那你現在是守在雲峰上還是……?”

“在大東丘北口那裡。”竇三兒拱手道:“因爲離得近,所以來和大人打個招呼。嘿嘿,無非是想和您近乎、近乎唄。”

“我倒還沒去看過北口那裡情形,籬笆可紮起來了?後營的弟兄們還在麼,還是交接後已經去南丘了?”

“已經都去南丘了。不過……。”竇三兒咋着嘴,似乎有什麼話難以啓齒。

李丹看他樣子想了下,恰好宋小牛給他捧來碗溫熱的茶湯。待他喝了幾口,李丹說:“老哥可是有什麼話?咱們熟人了,但講無妨。”

“咳,其實也沒什麼太大的事,就是現在這籬笆也能湊合着用。

若是人手充足,最好再重新加固,比如換成木頭的。屬下今早參戰時見頭道柵都被推倒,就覺得這籬笆只是一時之計,不得長久。”

“喲,你覺得光有籬笆不夠?”李丹一直覺得這人油腔滑調,不想他竟有這般見解。

“可……,北坡不是有些陡嘛,那邊敵人上來的可能性該不大吧?”他問道,意思是覺得北邊並非屬於當下的急務。

“那是、那是。”竇三兒趕緊點頭,又說:“不過,有段是帶坡的,就像北丘下面那樣。

現在還好,萬一賊人琢磨過來,一面佯攻、一面偷襲……。”

李丹坐直身體,認真地看了他眼對趙敬子道:“你親自去一趟,沿着來鳳閣路走走,按實際情況回來報告並修改沙盤。”

“諾!”趙敬子馬上去辦。

“若這次北路口安然,盛大人面前我定要爲竇哨長請功!”李丹說着很鄭重地向竇三抱拳:“丹有疏忽,多虧兄臺提醒,謝了!”

“唉呀,防禦是貴人怎能給我這粗鄙的微末小官行禮?折殺了、折殺了!”竇三兒慌忙還禮,之後又坐回凳子上。

“你不僅是爲籬笆,還有別的事找我吧?”李丹湊近些,笑着低聲問。

“呃,大人慧眼。嘿嘿……。”竇三兒先吹捧,然後道出緣由。

駐守北路口的官軍三百人是混編的,既有盛懷恩的部下,也有原林百戶的人,還有抽調出來臨時配屬給盛部的。

這些人現在分屬五隊(也就是有五位總旗),卻難以相互同屬。

今早是盛把總下來親自帶隊出擊,可回到大東丘,盛懷恩自顧着來鳳閣那邊的事情,這裡五隊又沒人管了。

“盛大人脾氣和屬下差不多,都是老軍伍,粗疏慣的。”竇三兒低低說道:

“現在敵人沒來還好,各管一段防守便是。可若真如我說的人家來個聲東擊西……很快就會亂成一鍋粥的。

屬下提醒過盛大人,他沒覺得這是大事,屬下思來想去,還是覺得來和您說說的好。”

這還真是重要,五隊人、五個隊正還互不統屬,這會出大麻煩的。

李丹知道竇三兒既是出於公心,當然也爲來湊近呼示好,不過他的提醒確實中肯。

“好,我明白了。”他點點頭:“兄臺且請回,我與團練各位營正、隊正開完會,考慮下這件事怎麼解決。兄臺勿憂,一切包在李三郎身上。”

送走竇三兒,讓巴師爺和吳茂兩個商議做夯土圍牆的事,李丹自己走到沙盤邊沉思。

趙敬子氣喘吁吁跑回來,報說在雲峰腳下確實有片崖壁坍塌形成的斜坡,坡上長滿灌木鬱鬱蔥蔥,所以從上邊看時沒看出來。

李丹點頭讓他立即修改沙盤和地圖。然後招過一名傳令讓他到來鳳閣去一趟。

待各位營正和在南山的各位隊正都到齊,李丹先問了西山大營的建設進度,然後告訴他們實戰看來籬笆可以當作阻隔線,但用來防禦不能持久。所以決定採用竹筋夯築法修築兩寨的圍牆。

什麼是“竹筋夯築”?

就是先沿修築線挖道淺溝。在溝裡鋪墊大塊卵石爲底,和草泥壘起兩尺(其中一尺露出地表,用夾板爲槽,抹平頂及兩側)插入拇指粗細的竹竿爲牆骨,竿高爲牆體設定高度矮近一拳。

然後在石頭底層上開始用板築法層層夯築,兩邊各縮進一拳(便於夾板)先墊兩指浮土,上鋪設竹篾爲筋(厚三尺四道筋,四尺處五道筋)。

竹筋外側兩條距離外沿均爲一拳,寬厚約半指,其它篾條寬厚均減半,兩端各重疊約三指寬度。

鋪好後向上逐層加築,每層高一拳,且每兩層厚度可以收縮些,形成梯形的牆體截面。

這樣築好的牆體內部猶如用竹竿與篾條組合起來的網,對牆體抗震動、穩固性有極好作用。

考慮到安全需要,李丹決定在西山大營北、東兩個方向優先築牆。

溝深一尺(32cm)、寬四尺(130cm),營門和重點防守部位部位增厚到五尺(165cm);同時開建供車輛進入避雨的庫房和馬廄。

集中大部分修路的民夫來建設。俘虜主要是在河邊挖泥、搬運鵝卵石和砍樹木、竹子,收集和處理稻草、蓑草、茅草等材料。

因爲牆體的泥土裡要拌入浸泡一個時辰並切碎的草莖,所以不但稻草需求量大,而且需要上百人蔘與處理。

右營的人恐怕得把周邊的稻草都找遍了,好在大車足夠,尤其是前營這六部四輪大車受到衆人喜愛。

南山則優先把頭道柵、二道柵以及北路口的部分籬笆改成土牆,頭道牆(外牆)在目前籬笆內側十五步左右開建,由後營帶着兩百民夫進行。

外牆基座寬一丈,起五尺,然後建兩尺五寸厚、四尺高的戰牆和兩尺垛口。

二道牆(內牆)的位置則比二道柵向前推進二十步左右,底厚四尺,頂厚三尺四寸,北端設一座圓形望樓。內牆將在外牆建好後開始建設。

另外李丹決定在小北丘上建立銃臺,在西面放三座,西北、東北方各安置兩座。

同時要建防禦棚和存放火藥的庫房,這個工程就交給劉二配合瘦金剛去做。

會議結束,官軍的五位總旗留下,李丹給他們看了盛把總對自己信件的回覆。

信上李丹說因爲南山馬上大修工事,所有民團都參與進去,爲防止賊軍趁機攻打,李丹希望盛懷恩允許自己可以指揮、調動山下這三百官軍隨時戒備或應戰。

盛懷恩回覆同意,並要求五位隊正遵從指令不得怠慢。五人互相看一眼,躬身施禮,表示願意接受防禦使的管轄。

李丹覺得竇三兒的嘴角似乎掛起一絲笑意,再細看卻看不到了。

第二天天剛亮,山下來報,說那花臂膊婁世凡在山下叫嚷。“莫理睬,你們就咬定我感了風寒在休養,請他明日再來。”李丹含笑說。

到第三日,婁世凡見還是免戰牌高掛,氣得大罵。

但是這邊態度很好,說三將軍請回,我家防禦說了,明日一定赴約,絕不食言。

婁世凡氣哼哼回營,有心腹迎上問:”少帥今日還是沒見到那李防禦?這小子什麼意思,他一面在那山上築牆,一面屢掛免戰牌,別是另有所圖吧?”

“嘶!我中計了!”婁世凡猛然醒過來:

шωш▪ ttκǎ n▪ ¢O “他這是拖延時日,待牆修完立足已定,那時他便不怕任何攻打,可是這道理?不行,我不能讓這刁鑽的小子遂願!”

說罷便要點起人馬來去廝殺,幾個心腹忙攔住,道:“少帥已經派人告知大帥,今日回信說立即命廣信那邊抽調千人前來助戰。

援兵今晚便到,少帥何苦不忍耐半日,爭這口氣做什麼?”

“也罷,我就再忍他些兒。”婁世凡恨恨道:“這小子破我攻勢,殺我愛將,又找藉口拖延羞辱我!

對了,還有來鳳閣上那妞兒,也定是落入他魔掌了。明日四千人出動,我要踏平南山,捉了那小子割來下酒!”

李丹親自去小北丘看了銃臺的安置,又和宋教頭探討幾句,然後沿着北邊走回來,正思忖找棵樹坐下先記錄些心得。

忽然身後傳來趙敬子的喊聲。回頭一看,見他跑上來氣喘吁吁地,連發髻都歪了。不由好笑道:

“這晴天白日能有什麼大事,讓你這黃帶子都跑成這樣?太祖、太宗指定這會兒在天上說‘儀表、注意儀表!’”

“誒,軍情似火,哪還顧得上什麼儀表?”趙敬子擺擺手,然後往西一指:

“防禦,動了,敵軍剛剛開始拔營,全軍正退往北邊上游駐紮。”

“真的?”李丹連忙沿着北壁往西跑,跑了一段,來到個突出的平臺上,幾名哨兵正聚在這裡指指點點,見他來都叉手退後。

李丹向北看了良久,喃喃說:“終於動了,我還以爲你這麼笨,連這都看不懂哩。”說完沒回頭又說:“獻甫,花臂膊一動說明了什麼?”

“敵人援軍要到了,他去合營。”

“還有哩?”

“嗯,可能賊帥把兒子罵了一通,讓他不得不謹慎了。”

“還有嗎?”

“還有?”

“當然!”李丹轉回身,用少年人罕有的犀利目光掃視着南山,說:“明天,他得到了生力軍,恐怕要和我們認真幹一架啦!”

正要返回中軍賬,看見周芹和吳茂笑嘻嘻地站在不遠處。吳茂和他打招呼:“李三郎在此登高望遠,莫非要作詩?”

“咳,腦袋裡全是官司,哪有這個閒心?”李丹擺擺手,又開玩笑地問周芹:“周營正怎麼來了,可是思念小弟特來探望?”

第一十四章 武娘指關竅第六十二章 對壘鳳棲關第三十章 李三郎立規第四十七章 陋室談功德第一十三章 季叔拜縣尊第五十九章 關竅在南山第一章 緹騎縱馬蹄第一十九章 四娘藏戶第二十四章 車載二十石第五十一章 石盆谷放水第二章 一躍春香樓第八章 嚴旨下陳門第六十一章 瘦金剛搶親第五十四章 丹哥試火銃第六十六章 四驍將輪戰第二十六章 造反者蔣彬第二十五章 戶主是錢氏第三章 夜探機杼巷第四十四章 司鋪所遇警第四十章 飄香肉夾饃第四十四章 司鋪所遇警第二十九章 城隍廟整飭第十章 鐵教諭受懲第三十三章 東去萬年縣第五十五章 遊三江分兵第四十一章 盛戶發財第三十章 李三郎立規第一十三章 季叔拜縣尊第一十七章 楊小乙藏書第二十一章 鐵棍留夢兒第三十六章 收網火神廟第四十章 飄香肉夾饃第四十八章 丹霞壁崔嵬第一十三章 季叔拜縣尊第五十六章 下塘堰合圍第四十八章 丹霞壁崔嵬第二十章 衛雄傳消息第一十四章 武娘指關竅第三十九章 對答四海居第六章 宋小牛傳信第六十八章 怒砸一稱金第六十三章 大東丘調遣第二十五章 戶主是錢氏第五十四章 丹哥試火銃第五十章 李丹教沙彌第三十二章 青衫隊出行第三十四章 夜宿界山腳第五十九章 關竅在南山第一十七章 楊小乙藏書第五十二章 三錢子帶路第四十七章 陋室談功德第五章 錢三孃教子第三十八章 過九峰投效第五十一章 石盆谷放水第三十四章 夜宿界山腳第六十三章 大東丘調遣第四十三章 六馬串行車第五章 錢三孃教子第七章 五郎議退婚第五十五章 遊三江分兵第六十三章 大東丘調遣第四十章 飄香肉夾饃第六十六章 四驍將輪戰第一十一章 三奶奶相夫第三十四章 夜宿界山腳第五章 錢三孃教子第六十二章 對壘鳳棲關第二十七章 一窩蜂捉賊第四十六章 暫避守靈巖第三章 夜探機杼巷第一十一章 三奶奶相夫第一十九章 四娘藏戶第六十四章 雙岔口潰敵第五十七章 傳捷奏凱笛第六十六章 四驍將輪戰第四章 密謀議事房第二十七章 一窩蜂捉賊第五十六章 下塘堰合圍第四十四章 司鋪所遇警第五十七章 傳捷奏凱笛第六十二章 對壘鳳棲關第三十五章 失馬吾家店第六章 宋小牛傳信第四十六章 暫避守靈巖第五十六章 下塘堰合圍第二十七章 一窩蜂捉賊第二十九章 城隍廟整飭第四十七章 陋室談功德第二十五章 戶主是錢氏第一十六章 楊鏈枷賣馬第十章 鐵教諭受懲第五十八章 寄傲餘今夕第二十九章 城隍廟整飭第四十一章 盛戶發財第四十八章 丹霞壁崔嵬第二十三章 隊率年一十五第四十一章 盛戶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