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參拜之爭

酉時時分,李全、劉慶福、夏全等北軍將校來到制帥府赴宴,制司幕僚章夢先主賓贊。

李全按朝中禮節急趨上堂,參拜制置使。一般情況,象李全這樣身份地位的大將,制帥都會免禮,沒想到許國昂然直受李全的跪拜大禮,李全及北軍諸將均大怒。

劉慶福首先罵起來:“這鳥大帥忒也無禮。”

李全一擺手,制止了劉慶福當堂發作。北軍諸將退到席間,許國問李全道:“王節使身體可好些了?”

李全說道:“王帥爲國征伐,免不了矢石之疾。這次舊傷復發正趕的許制帥新任,這可真是不巧了。”

許國說道:“王大人的威名天下皆知,那年征戰淮西我們就並肩作戰,但是卻沒有謀面。沒想到今天也無緣相見,可惜可惜。”

李全笑道:“即使王帥沒病,恐怕也不敢見你啊。”

許國一臉詫異,問道:“這又是爲何啊?”

李全笑道:“庭參當然是常禮,我李三自歸本朝,參拜的人也多了。但是你並不是文臣出身,原來和我也沒什麼區別。過去賈制帥就免我禮,你以淮西都統制參見賈制帥的時候,賈帥也免你禮。

你有什麼功勞勳業,一旦位在我上,便納我全禮,傲慢待我,爲什麼你就不想想過去?如果王帥參見你,你也要這麼對待我們王節帥麼?恐怕我們北軍不服啊。”

李全的直言相告,令許國默然不語,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好一會兒,許國吩咐開宴,絲竹聲中,美味珍饈流水一樣擺上來。

酒肉雖美,北軍諸將卻悶悶不樂。制司幕僚又態度傲慢,章夢先、苟夢玉等責備北軍統帥至今不參制帥意欲何爲。劉慶福再也忍耐不住,和制府幕僚爭執起來,宴會不歡而散。

第二天,制帥許國贈給巴根臺10匹名馬,送到淮北軍營,巴根臺堅辭不受。回書卻十分客氣,自然是舒穆魯海春的手筆。

許國接到巴根臺的書信,立即向南軍將領和楚州僚屬誇耀,說巴根臺和北軍全賴他養育,他略示威儀,北軍就奔走不暇矣。巴根臺得知以後一笑置之。

但是許國隨後的舉措卻讓他笑不出來了。許國上任不到一個月就開始撤銷益都老營的名號,奏派了大批官員接管山東軍政和民政,一律受淮東制司管轄。

這些官員到任之後,許國就以統一軍制爲由裁撤了益都軍校。接着又以奇巧惑衆爲由,撤除了益都、濰州的工礦企業,取消了老營設立的學校、醫院、工業局、仲裁法庭等單位。

整個山東一片大譁,舒穆魯迪烈氣得一病不起。坐鎮濰州的李福,東平的嚴實,沂州的彭義斌等都憤憤不平,皆有反意。

嚴實最先投奔了蒙古。李福則對許國奏派的的官員毫不客氣,把他們全部趕走。當時北方最重南貨,利十倍。膠西當登州、寧海之要衝,李福在膠西設傕場徵收南商十五之稅。又侵奪益都鹽場,把許國派來的督辦於林趕走,所得以供山東忠義軍總參軍需。

金國大將張惠、李霆等見山東又大亂,乘勢侵掠,攻城略地,一日十警。山東忠義軍留守部隊兵力不足,軍心又不定,連戰連敗,喪師失地,平靜了2年的山東地界又起戰火。

巴根臺等焦急萬分,上書制帥許國,責問他爲何倒行逆施,導致山東局面大壞。要求他立即派南北軍北上增援山東。許國答書,親來制司參拜,一切都好辦。不來,則北軍的日子會更難過。

巴根臺對親信將領說:“他所爭的不就是一拜麼,假使南北軍能不起爭執,山東百姓不遭兵亂,我又何惜一拜。”

楊妙真說道:“按現在的形勢,你要到了楚州就不是一拜的問題了,你會有性命之危。”

巴根臺說道:“我不參制閫,則曲在我。我去楚州他欲不利於我,則曲在他。天下悠悠衆口,是他想胡來就胡來的麼?”

楊妙真說道:“要去一起去,死也死在一起。”

巴根臺斬釘截鐵的說道:“我們都死了,山東軍怎麼辦。我13歲從軍,獨闖龍潭是我的拿手好戲。明天我就和納爾丁進楚州,進駐節帥府,你們都在淮北等消息,誰也不許輕舉妄動。”

楊妙真握住巴根臺的手,附在他耳邊輕輕說道:“巴根臺,活着回來。多年前在那個大雪的夜裡,我對蒼天說過,你死了我也不活了。今天我還是這個話,你死了我也不獨生。”巴根臺心中熱的象火一樣。

第二天,巴根臺就率部分總參參謀軍官和一部分警衛部隊進駐楚州節帥府,原帥府衛隊黃凱所部仍駐節帥府。

黃凱見到巴根臺又驚又喜,喜的是又見到無比愛戴的先生和大帥,驚的是現在的楚州有如龍潭虎穴,大帥這是孤身犯險啊。

好在有納爾丁這個特種警衛的老手,遇事好歹有個商量,總比當時自己和楊妙真在楚州要好些。

巴根臺進駐府中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制司遞送拜帖,準備明天就參拜上憲制帥。這一夜,節帥府和制帥府二堂都燈火通明,對明天將會發生的事情誰都做了最壞的打算。也許,明天就是一場刀兵廝殺,因爲他們爭的不是一個參拜禮節的問題,實際上他們爭的是山東忠義軍的指揮權。

天將黎明,巴根臺洗漱完畢,略食茶點,換上嶄新的節帥朝服。這還是他頭一次穿正式官服,果然是一位威風凜凜又年輕的三品朝廷大員。

巴根臺鎮定自若的走出大堂,警衛部隊看到他們的大帥平靜如常的樣子,都安定下來。巴根臺跳上天馬,按轡徐行,部隊緊隨其後。制司衙門早派來軍隊沿街警衛,對賈涉玩過的刺殺把戲,許國不屑爲之。

不一刻巴根臺一行來到制司衙門,負責制司衙門警衛工作的並非是南軍將領,而是許國從淮西帶來的大將趙社、朱虎,趙社負責外圍,朱虎負責內層。巴根臺等來到帥府門前,趙社早在府門前迎侯,先行頓首大禮,然後攔住巴根臺警衛部隊。說制帥大人有命,節帥府警衛部隊停在府外,將官在寅賓館奉茶。

巴根臺一切按趙社說的辦,命部隊下馬。忠義軍人等進到府門,朱虎前來迎接,一樣對巴根臺行大禮。隨後帶着巴根臺、劉真槐、納爾丁等5個親隨來到大堂,趙社引時青、黃凱等北軍將領入寅賓館待命。

許國幾乎把整座制司衙門變成了一座軍營,2千淮西健兒盔甲鮮明,槍明槊利,殺氣騰騰,陣列于帥府內外。

朱虎在大堂外命巴根臺的親隨交出佩刀才能進入大堂,納爾丁虎目圓睜,朱虎激靈靈的冷汗直冒。巴根臺一擺手,令親隨交出武器,當朱虎看到巴根臺狼一樣眼睛的時候,終於沒敢讓巴根臺也交出武器。

隨後朱虎帶領巴根臺等進入大堂,許國高坐其上,兩旁親信侍衛幕僚數十大漢環列左右,巴根臺和李全2年前大鬧制帥府的事情他聽說過,他可不想讓那一幕重演。

巴根臺龍行虎步走到帥府大堂,帥座前站定,直視着制帥許國,一言不發。

許國看着巴根臺的眼睛,覺得那好像不是人類的眼睛,就象野獸一樣,他覺得背上的寒毛都豎起來了,不由得緊緊握住了佩刀柄。

卻看到巴根臺慢慢解下佩刀,放置在身前,緩緩跪下,雙手拱合,引頭至手而不着地,這是空首大禮。

許國覺得緊繃的身上一陣輕鬆,意識到自己真的贏了一個強悍的對手,臉上也浮出了笑容。旁邊巴根臺的親隨看到主帥受此折辱,無不義憤填膺,納爾丁的眼睛裡象是要噴出火來。

制帥許國高坐大堂,笑吟吟的說道:“王帥身子可大好了。”

巴根臺緩緩說道:“舊病已去,新病又生。”

許國說道:“哦,王大人可真是多病了,這新病又是什麼病吶?”

巴根臺說道:“我病山東百姓又遭兵災,他們也是大宋子民,江淮諸軍居然對大宋國土遭此蹂躪無動於衷,我輩軍人難道不是生病了麼?何況我軍都是山東子弟,親人罹難,家園譭棄,軍心如何維繫?我意許制帥心憂天下,愛軍如子,想來病的也不輕吧。”

許國說道:“天下多難,百姓遭殃,天子寢食不安。奸臣擁兵自重,圖謀不軌,禍亂國家。國身爲天子大臣,目尚不敢交睫,豈敢有病。”

巴根臺說道:“奸臣就在你面前,手無寸鐵,也無一兵一卒,隨你處置。”

第九十八章 獨闖龍潭第二十五章 兩棲作戰第十三章 風雪救援第七十二章 制帥許國第八十四章 端平入洛第九十八章 違令刺殺第八十七章 戰後之戰第三十五章 首戰梁贊第九十章 定點清除第三章 剝繭抽絲第十七章 欽察攻略第四十一章 狼羣戰略第二十七章 海上決戰第三十二章 半島聯盟第五十六章 布爾加斯第七十四章 外交戰略第七十六章 信仰力量第四十六章 一地雞毛第五十三章 束手無策第七章 奔襲北線第二十七章 陣斬大將第六十八章 老兵之憾第六十七章 乾坤底定第七十章 海軍決勝第十七章 威震世界第十三章 佩斯之亂第七十六章 新的任務第三十七章 鏖戰中都第三十八章 混亂局勢第三十四章 窩闊臺汗第五十九章 百死不悔第三十七章 兩面作戰第三十八章 秣兵礪馬第四十五章 全線撤退第三十六章 兩個戰場第六十二章 當機立斷第七十八章 巴特爾級第七十一章 英雄氣概第二十四章 經濟地帶第四十五章 氣壯山河第三十八章 慘烈大捷第八十七章 征服南俄第四十六章 萬事俱備第四十章 炮兵演習第六十五章 局部出擊第十五章 城市之光第三十三章 溝通河海第八十六章 總攻前夜第二十四章 內政繁多第六十八章 戰車長城第三十六章 頑強防禦第四十六章 威服奸雄第九十三章 甕中捉鱉第八十一章 生離死別第四十五章 鬥智鬥勇第六十章 突遭變故第七十章 決死衝鋒第八十二章 一二一三第六十章 意外叛亂第三十章 威懾盟友第一百零五章 路在何方第二十三章 關河爭奪第七十六章 信仰力量第七章 艱難開拓第八十五章 劫持同僚第五十四章 三路攻金第十三章 海軍搖籃第四十章 瑟米利亞第四十五章 氣壯山河第九十三章 蒼生何辜第八十章 形勢危急第二章 斬首戰術第八十五章 斡爾朵城第二章 店無好店第十二章 伏爾加河第四十三章 再入中都第三十六章 驚天爆破第十二章 瓊山屠兇第六十五章 針鋒相對第八十一章 現代軍隊第八章 一往無前第八十七章 征服南俄第二十三章 有驚無險第十四章 荒山情懷第二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三十九章 血腥報復第二十七章 草原盛會第七十一章 英雄氣概第十七章 威震世界第九十六章 再度出山第六十三章 一條大魚第九十五章 一念之仁第二十六章 決戰野狐第二十八章 股份公司第十三章 風雪救援第七十八章 英雄無族第八十一章 現代軍隊第二章 戰爭準備第六十六章 暗中較量第六十五章 縱橫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