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四弟宜以耕讀爲本

【原文】

澄弟左右:

吾鄉雨水沾①,甲五科三科九三侄婦,皆有夢熊之祥,至爲欣慰!

吾自五十以後,百無所求,惟望星岡公之後,丁口繁盛,此念刻刻不忘。吾都不及祖父遠甚,惟此心則與祖父無殊。弟與沅弟望後輩添丁之念,又與阿兄無殊。或者天從人願,鑑我三兄弟之城心,從此丁口日盛,亦未可知。

且即此一念,見我兄弟之同心,無論何房添丁,皆有至樂,和氣致祥、自有可卜昌明之理:沅弟自去冬以來,憂鬱無極,家眷擬不再接來署。

吾精力日衰,斷不能久作此官。內人卒兒婦輩久居鄉間,將一切規模立定,以講讀二字爲本,乃是長久之計。(同治六年五月初五日)

【註釋】

①沾足:充足。

【譯文】

澄弟左右:

我家鄉下雨水充足,甲五、科三、科九三個侄兒媳婦,都有生男的祥兆,非常歡喜。我自從滿五十歲以後,百無所求,只希望墾岡公的後人,人口興旺,這個想法時刻都記在心。我們都不及祖父太遠,只有這個心願與祖父沒有區別。澄弟、沅弟望後輩添丁加口的念頭:又和我沒有區別。或者天從人願,老夭看到我兄弟的這分誠心,從比丁口一天天興旺,也未可知。

並且就是這個想法,可見我兄弟的同心。不管哪一房添丁,都充滿快樂,和氣引來祥瑞,自然有可以昌明的道理。沅弟從去年冬天以來,憂愁抑鬱很厲害,家眷準備不接來署了。

我的精力一天天衰弱,決不能長久作這個官了,內人帶着兒子媳婦長久住在鄉下,把家庭的規矩立下一個規模,以耕讀二字爲立家根本,纔是長久之計。(同治六年五月初五日)

稟叔父母託人帶銀兩歸家稟父母萬望匆入署說公事稟父母述盤查國庫巨案致四弟讀書不可太疏忽致九弟四弟早起乃健身之妙方致九弟宜自修處求強致四弟宜勸諸侄勤讀書致四弟九弟千里寄銀禮輕義重致諸弟喜述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致九弟述抽本省之釐稅致九弟凡鬱怒最易傷人致諸弟迎養父母叔父稟祖父母先饋贈親戚族人致九弟交人料理文案稟父母送參冀減息銀致九弟李弟須戒傲惰二字稟叔父母請兌錢送人致九弟述弟爲政優於帶兵致諸弟必須親近良友致諸弟切勿佔人便宜致諸弟具奏言兵餉事致九弟宜自修處求強稟父母做事當不苟不懈致九弟述奏議乃爲臣之事稟叔父母勿因勞累過度致諸弟述改建祖屋之意見稟叔父母請兌錢送人致諸弟切勿佔人便宜致九弟季弟必須自立自強致四弟教子勤儉爲主致九弟季弟述楊光宗不馴致六弟述學詩習字之法稟父母擬爲六弟納監致諸弟喜述補侍郎缺致諸弟教弟婚姻大事須謹慎稟父母敬請祖父換藍頂稟父母勸弟勿夜郎自大致四弟教弟必須愛惜物力致諸弟述家庭不可說利害話致九弟述兄弟同獲聖恩致九弟季弟做後輩宜戒驕橫之心致四弟兄弟同蒙封爵致九弟欣悉家庭和睦致九弟季弟擬和陳射仙辦大通厘金稟父母不敢求非分之榮致九弟述挽胡潤帥聯致諸弟勸弟切勿恃才傲物致九弟患難與共勿有遺憾致諸弟勿使子侄驕奢淫佚致四弟得兩弟爲幫手致諸弟擬定於明年歸家探親致九弟愧對江西紳士稟祖父母述與英國議和致四弟九弟述爲不學有四要事致諸弟喜述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致季弟述長江釐卡太多季弟左右致九弟李弟須戒傲惰二字稟父母擬爲六弟納監稟父母在外借債過年前言稟叔父母勿因勞累過度致諸弟無時不想回家省親致四弟宜以耕讀爲本致諸弟喜述得會試房差致四弟兄弟同蒙封爵致四弟必須加意保養稟父母教弟以和睦爲第一稟父母擬爲六弟納監稟叔父母勿因勞累過度致諸弟述求學之方法致六弟述學詩習字之法致諸弟喜述大考升官致九弟願共鑑誡二弊致九弟述挽胡潤帥聯致九弟處事修身宜明強稟父母送參冀減息銀稟祖父母先饋贈親戚族人稟祖父母無錢寄回家致四弟用藥須小心謹慎致諸弟按月作文寄京稟父母謹遵家命一心服官致九弟歸家料理祠堂稟祖父母報告考差信致九弟季弟必須自立自強致諸弟勿爲時文所誤諭紀澤託人帶銀至京致九弟萬望毋惱毋怒致九弟望勿各逞己見稟父母勸兩弟學業宜精諭紀澤家眷萬不可出京致四弟不宜非議譏笑他人致九弟愧對江西紳士稟父母做事當不苟不懈致四弟九弟千里寄銀禮輕義重致諸弟述起屋造祠堂致諸弟調彭雪琴來江稟父母教弟以和睦爲第一致四弟兄弟同蒙封爵致九弟講求奏議不遲致九弟季弟述籌辦粵省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