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血與火之歌1

夜,已經來到了子時

街上歡慶的人們已經少了很多,小商小販們也是一樣,畢竟明天還要繼續。睡得晚了,明天的生計就耽誤了。

但對於達官顯貴,豪富之家來說,夜還長着呢。

秦淮河上的花船詩會。煙柳樓臺上的雨滴吹簫,纔是真正的好去處。

鶯鶯燕燕之間,晚晴樓二樓的欄杆邊,一個豔姬衣衫不整,正捧着她今夜的良人的臉,準備現上一個“皮杯兒”。

“嗯?怎麼了?”良人見懷裡的璧人似乎愣住了,不禁疑惑道。

豔姬回過神來,指着樓下街對面的一處院牆道:“奴,奴家好像看到有幾個黑衣人翻進了院中。”

“黑衣人?鬧賊了?”良人扭頭,順着豔姬的目光看去。

晚晴樓的位置有些奇怪,位於會同館(會同館是朝廷設立用以接待四方外賓之處,相當於現如今的國賓館)的後身,離着國子監也不遠。

這良人仔細一辨認,發現按豔姬所說,賊人應該是翻進了會同館之中。

“你看錯了吧。。。”良人說道:“這會同館裡也沒人,賊人進那裡邊兒做什麼?”

會同館象徵着大明王朝在夷人面前的臉面,佔地極廣,而且恢宏壯觀。不過眼下還不到日子,最近也沒聽說過有哪國的使節進京朝貢,所以這會同館裡一到了晚上便是烏漆嘛黑的,鬼影子也不見一個。賊人去了也偷不着東西,完全沒有必要。

“或許吧。”豔姬也不太確定,光線也不好,自己看錯了也不是不可能。收拾心情,臉上重又露出熟練的媚笑,嬌滴滴靠在兩人懷中:“啊~,奴家醉了,公子您和奴家早些安歇了吧~”

“哈哈哈。”公子大笑幾聲,起身一較勁,將豔姬打橫抱在懷中:“公子我這就。。。。。。”

“轟隆!”

一聲巨響自會同館中響起。帶起一陣起浪,四下吹拂。

“哎呦”捏呆呆發愣間,豔姬“噗通”一聲掉在了地上!

“會。。。會同館。。。”公子已經嚇傻了,整個晚晴樓連帶周圍的人也都是一副模樣。

南京城似乎都被這一聲巨響所震顫,片刻的沉靜,烈焰沖天而起!

“啊!!!!”

“救命啊!!”

“快來人啊!”

“走水啦,走水啦!”

驚慌的哭喊,盲目的奔走,街上殘留的行人,還有紙醉金迷的官紳公子,在這一刻都變成了一羣無頭的蒼蠅,四下亂跑,只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倉皇的呼喊聲變了樣子。

“救命啊!!!”

“白蓮教來了!”

“佛母降下天火!!!”

“皇城被攻破了!!!”

其實只要人們稍微冷靜下來,他們就會發現,爆炸所引起的大火其實只是發生在會同館,對他們並沒有什麼影響。如果他們能再看看皇宮,他們更會發現,其實皇城大門還是緊閉着,一如往昔,哪裡有什麼叛軍。

只可惜,混亂之中,混沌就是唯一的真理。

“趁亂入城,藉口護駕?倒是一個好主意。”朱元璋冷冷的俯瞰着整個南京的亂相:“藍玉,朕等着你!”

。。。。。。。。

城內如何,與把守城門的守軍將士無關,他們唯一的任務,就是隔絕內外。

正陽門,都城南京的正南大門。與明皇城的洪武門、承天門、奉天門等在一條中軸線上,是扼守皇城的險要之地。

成牆上,吳慶生比劃着手裡的鋼刀,大聲的呵斥着自己手下的兄弟們:“都慌個屁。咱們就在這牆上老實的待着,難道火還能撩了咱們的毛去?”

“不。不用去救火嗎?”身邊一個小兵弱弱的問,回答他的是重重的一個暴慄和屁股上重重的一腳:“你他孃的傻啊,救個屁的救,城裡都亂成這樣了,又是爆炸又是火,咱們這是進去找死嗎?就你這小身板,去了不得被人把卵黃給踩出來?你。。。”

吳慶生還沒罵過癮,一個小兵順着石階跑上城頭:“頭兒,下邊兒有一羣太監要見你,說是帶了皇上的旨意。”

“什麼?!”吳慶生大嘴一咧,有些狐疑的問道:“這個時候,皇上給我個看大門兒的傳什麼旨?”

“小的。小的。。”小兵又哪有那個腦子能答上吳慶生的問題。

“正陽門守門都尉吳慶生何在?速來接旨!”盛氣凌人的態度,內宮大宦的服飾,手裡邊明晃晃的黃綢子,一個老太監領着四五十個壯年太監邁步來到了城頭,正定定的看着吳慶生。

‘怎麼聲音這麼粗?’心頭閃過一絲狐疑,但還是三步兩步邁上前來,叩頭呼喊到:“末將正陽門守門都尉吳慶生,接旨。”

老太監展開手裡的聖旨,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城內白蓮教鬧事,正陽門的將士每,都速速入城來幫朕平亂,驅散百姓。欽此。”

聽了聖旨,吳慶生默然不語。

這種通篇大白話,不倫不類的聖旨也算是洪武朝早期的特色了,早年間朱元璋下旨沿海各地百姓的抗倭旨意上寫的就是“奉天承運皇帝,昭曰,告訴百姓每(們),準備好刀子,這幫傢伙來了,殺了再說。欽此。”

雖然這種聖旨這些年用的少了,不過皇上爲了照顧他們這些半文盲,再寫一次倒也不是不可能。真正讓吳慶生疑惑的,是面前老太監的鞋子!

鐵尺戰靴,軍中將尉纔有資格穿戴!聖上的嚴令中,陰陽人是無資格穿靴的,那眼前這人。。。

吳慶生偷眼打量,除了面前的老“太監”年歲大些,後邊的跟班太監們一個個膀大腰圓,卻又刻意的佝僂着身體,顯得十分鬼祟。而且,傳個旨而已,又怎麼用得上這麼多太監?

心思一起,眼中看到的疑點也就越來越多。

“吳慶生。。。怎麼還不接旨?”

吳慶生猛然擡頭,冰冷的目光,還有隱約可見的胡茬,這些人絕對不是太監!

‘怎麼辦!!!’吳慶生只覺得脊背後邊冒涼風。

“吳慶生。。。”又是一聲催促,隱隱的有些不耐:“還不速速接旨?難道你要造反嗎?!”

吳慶生趕忙答應道:“末將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身接過太監手中的聖旨,吳慶生裝模作樣的檢查着,心思急轉。

他人雖粗,卻絕不傻。

對方假傳聖旨,目的一定是爲了賺開城門,以行不軌之事。既然有這種膽量,那肯定也做好了意外強奪的準備。

環顧四周,吳慶生猛地一咬牙,環首四周:“弟兄們都聽到了。。。都拿上傢伙,跟我來!”

“是!”當兵的並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的心思,老大怎麼說,他們怎麼聽就是了。

“頭兒,都走嗎?”一個火長低聲問道。

“都走!”吳慶生帶頭向石階走去。

不一刻,城頭上只剩下了一羣“太監”們還在。

“王叔,咱們。。。”一人向領頭的“太監”問道。

“一刻鐘的時間,速速打開城門,迎公爺兵馬入城。”鏗鏘有力的聲音,王方一邊說着,一邊從懷裡掏出一支千里火。

。。。。。。。

“快,快!”吳慶生領着自己的兄弟們一路疾跑,臉上隱隱帶着些猙獰之色。

“頭。。。呼。。。頭。。”身邊一個小兵氣喘吁吁:“皇上不是讓咱們平亂嗎,咱。。咱這是望哪跑呢?”

城裡到處是亂民,他們應該做的,是直接到人羣中連打帶踹的驅散百姓。雖然或許沒什麼用,但總也不能向現在這樣穿大街過小巷的亂跑啊?

“錦衣衛!”吳慶生大喊,沒辦法,周圍太鬧,不大聲點兒根本聽不到。

“頭兒,去錦衣衛幹嘛?”又一個小兵問道。

吳慶生大聲回道:“多了老子懶得說。剛纔那幫太監是假的!咱們這是去調錦衣衛救兵的!”

“啊?!”一片譁然。

“假的?爲啥?”

“怎麼看出來的?”

“那咱們怎麼還走了?”

‘就咱們三百來號看大門兒的,要不是老子機警,剛纔要是拆穿了,一個也活不了。’吳慶生暗自想着,卻懶得解釋,只是腳下加緊了步伐。如今這城中,只有錦衣衛離得相對近點兒。趕緊報告纔是正理。

。。。。。。。

紫禁城十三處大門緊閉,洪武門也好,東直門,西安門也罷,全都是重兵把守,每個人都嚴陣以待。莫要說區區一萬敵人,便是十萬來犯之敵也無力攻破任何一門。

更何況。。。

神機營營地

“秉公爺,涼國公帶領整個三千營一萬鐵騎已然往洪武門方向而去!”

“多久了?”

“算來也有半個時辰了!”

“嗯。。。”信國公湯和心中暗算:‘半個時辰,一萬騎兵,兩地距離。。。

大概還有半個時辰才能到。。。

再算上我這邊步兵。。。’

“衆將聽令!”

“末將在”戰甲長刀叮噹作響,人人肅立。

“整肅軍陣,一刻鐘後,全軍直撲洪武門!”

“得令!”

望着天上的圓月,湯和悵然一嘆:“皇上啊,他們都看着,只我湯和站了出來,你可要信我啊。。。”

。。。。。。

流水不腐。

隨着王方手中千里火在天空炸響。

玄武湖上的一艘花船上

“到時候了,跳!”一聲令下。

一千大漢,黑紗覆面。背背單刀,身着魚皮膠衣,齊齊縱身跳入冰冷的湖水,轉瞬,湖面再度陷入平靜。

。。。。。。

北鎮撫司府衙大堂。

一身飛魚錦袍,蔣環抱手而立雙目微瞑,聽着院牆外的嘈亂與天上接連響起的銳響。

身前,鎮撫使、千戶、百戶、總旗,左右侍立,神色嚴肅。堂外校場上,南京城一萬錦衣衛,除了六千上不得明場的密探暗諜,剩下的四千錦衣校尉、力士,神色肅穆,悍勇之色溢於言表。錦衣衛前身爲儀鸞司與親軍都尉府,最早乃是皇帝的親軍,亦是軍中精銳,如今不過是又重新操起了吃飯的傢伙罷了。

“報~~~”大堂門口,一錦衣力士飛奔而至,跪在蔣環面前:“秉大人,衙外來了三百軍漢,領頭的自稱正陽門守門都尉,說有要事求見。”

雙目依舊沒有睜開,語氣淡漠中透着些不耐:“告訴他。。。老子什麼都知道了,讓他找個地方自己躲着就是了。老子沒工夫見他。”

“是!”

。。。。。。

看着面前的錦衣力士,吳慶生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再顧不得上下尊卑,一把揪住對方的領子:“你他嗎開什麼玩笑,城門都他嗎快沒了,他讓老子找地方躲着?!”

“不是快沒了,是已經沒了。”一個手刀重重的砍在吳慶生的手腕上,錦衣力士一邊整着衣領,一邊說道:“我們大人說什麼,我就傳什麼,我的話已帶到,聽不聽在你。”

“老子要見你們指揮使!”吳慶生低頭就要往衙門裡闖,卻被身後一衆兵丁抱住:“頭兒,不能闖啊,會出事兒的!”

“呵、這麼些年了,頭一回見着有人敢衝我們錦衣衛鎮撫司的。”錦衣親軍面帶嘲諷:“沖沖衝,你要能活着出來老子跟你的姓!”

“入你娘!”吳慶生是真急了,自己一衆兄弟負責守衛正陽門,如今卻被人用一張聖旨“騙”了出來,若是能調出錦衣衛還則罷了,若是調不出來,回頭大家的腦袋就都不用要了。他固然可以解釋自己是“相信”了聖旨纔會下令,可到時候萬一上邊兒不聽呢?三百多條人命,很多嗎?

。。。。。。

重又領着自己手下的三百兄弟們回到正陽門下,吳慶生有些沉默。能活的時候,他想活,趨利避害本事人作爲動物的一種天性。不過當面前的路被人堵死的時候,他也願意用手裡的刀去拼一拼,去試一試。

正陽門在自己的手裡丟了,上邊他也沒什麼根基。原本以爲一來一回的抓點兒緊,讓錦衣衛派些高手來一起奪回城門便能順利過關,沒想到自己一衆人連鎮撫司衙門的大門都沒進去。

爲今之計,也只有重回着正陽門上,把城門多回來,事後對上邊纔算有個交代。

這些道理,在回來的路上吳慶生已經和自己的兄弟們說了,如今他也懶得再重複,婆婆媽媽囉裡囉嗦的反而容易泄了士氣。

正陽門已被打開,城門洞也就成了風口。站在嗚嗚吹想的狂風中,三百兵卒學着老大吳慶生的樣子,將手中的長刀緩緩的,緊緊的,纏在手上。

“殺一個夠本兒,殺兩個賺一個。跑了的活不了,見血了留條命。”一聲怒吼之後,吳慶生當先邁上了臺階:“跟老子上!”

“殺!”這是三百人的嘶吼。

“爬着臺階往上打,你們敢遞腦袋,老子還不敢砍?”城牆上,臺階的盡頭,王方仍舊還穿着那件太監服,只是手上的聖旨已經換成了一把鋼刀。

早已經注意到了城下的動靜,現在不過是守株待兔罷了。

勢大力沉的一刀被第一個露頭的吳慶生橫刀架住。

城頭上,殺氣瀰漫。

第二百六十七章 風火 6第三百三十二章 紅竹筒 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案第四十四章 風起雲涌8第十八章 再立錦衣第一百八十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六十章 世子進京 1第九十四章 欲求脫身第十七章 出宮去也第六十章 大可放心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下糜糜第六十章 大可放心第八十四章 八百里急遞第三百七十八章 惡趣味第一百零四章 月下重逢第三百五十一章 登門第二十三章 何去何從第九十二章 叫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入龍門第十四章 逃出生天第二百八十三章 蝶難留 4第十八章 再立錦衣第五十一章 寨內論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三去一第十四章 逃出生天第一百四十五章 起承轉合第七十九章 勉力爲之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面佛第二百八十七章 血滿京華 4第三百七十八章 惡趣味第一百零六章 論閹宦2第六十五章 武林大會5第二百八十三章 蝶難留 4第三百零三章 建武元年初 3第二百八十一章 蝶難留 2第三百一十五章 黑城中的閒人閒事 2第一百七十七章 方君?第二百二十五章 黃魚部落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央第一百二十一章 我藍玉必反!第三百二十三章 上山的路 2第一百零五章 論閹宦1第八十八章 糧食送給他第一章 重生爲監第九十五章 蜀王三罪第三百六十章 血蔘第二百九十章 掙扎 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入龍門第三百二十四章 上山的路 3第三十九章 風起雲涌3第八十一章 邋遢道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京師亂第六章 一場交易第二百一十二章 鬥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截舌、一隻耳第二百一十三章 狗字紋身第三百六十三章 爛柯寺第一百七十三章 蟬欲動第二十二張 山頂一會第二百一十章 微雨裹驚雷第一百三十九章 劉三吾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漠一片雲第二十九章 不如歸去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打不相識第三百三十二章 紅竹筒 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病將第一百一十章 出宮第一百九十二章 蟬舞第二百八十三章 蝶難留 4第八章 雲崢的夢第三百三十九章 勸色第三百四十章 快嘴魚的幸福生活第二百七十四章 餘音 2第一百一十九章 廷議東廠 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血滿京華 6第七十八章 不能放棄第七十四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零三章 樓蘭四衛之黃沙卷第七十八章 不能放棄第四十七章 風停雨歇第二百五十八章 七殺破軍會貪狼 7第三百三十九章 勸色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師第二百三十四章 紅竹筒 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央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火 4第三百一十一章 思念第六十章 大可放心第三百二十七章 頂上之戰 2第六十二章 武林大會2第二百八十七章 血滿京華 4第一百五十六章 莊中軼事第三百零八章 火上澆油 1第三百五十三章 怕死第三百七十七章 起第三十四章 客棧授拳第三百七十八章 惡趣味第一百七十章 南宮彩雲第九十章 無用的解釋第一百三十五章 宴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