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五佛門來人

二五五、佛門來人

一晃數十年,在這數十年裡,尋道子就只看着‘混世四猴’在那被靈力裹成一個大繭子,功法自轉。(/)

如今經過數十年演變,最開始運行的‘九轉玄功’已面目全非,四猴體內此時運行的功法渾然一體,已沒了什麼淬鍊神魂、肉身的說法。四隻猴子的神魂這時候竟詭異的散入了肉身,不在有單獨的元神。

最初尋道子感覺到四猴元神散逸的時候,還被駭了一大跳,慌亂中就要出手阻止,還是素心見尋道子一動,及時出手一阻,尋道子這才發現,這四猴元神散逸並非消失,反而是融入了肉身之中。最後成了元神即肉身,肉身即元神的詭異狀態。

四猴這種情形倒有些像不修元神的巫族,可巫族那是沒有元神,四猴這是將元始徹底和肉身融爲一起,亦可施展元神神通。這應該是那四猴體內運行的面目全非的‘九轉玄功’的獨有功勞。

這奇異的玄功,尋道子一番仔細琢磨之後,卻發現只能是‘混世四猴’這獨特的體質纔可運行。

幾十年,四隻猴子的氣息不斷變化,讓尋道子無語與驚奇的是,好似就因爲此刻四猴渾然一體,在道行境界的領悟上也似乎共享了一般,除去劉聆外,袁洪,孫悟空,蒙赤的道行境界都在蹭蹭往上直竄。

袁洪一舉到了太乙金仙境,孫悟空和蒙赤也一路勢如破竹般的證了太乙散仙果位,真讓尋道子不知說什麼好,還以爲這天地是不是瘋狂了,怎麼會出現這麼讓人抓狂的事。

誰有孫悟空和蒙赤這種如同睡了一覺,數十年功夫就有了太乙散仙境的境界,數十年瘋狂的吸納。尋道山中的靈力似乎都有些稀薄了,這是何等恐怖的事!

隨着四猴氣息越來越強,尋道子體內的‘先天五行旗’也似乎與四猴有了一絲莫名的聯繫,讓尋道子可以通過‘先天五行旗’瞭解一些四猴當前的狀態。連帶着一隻摸不着頭緒的以‘先天五行旗’返先天布‘混沌大陣’的情形也有了一絲頭緒,隱隱中感覺到,要布‘先天混沌大陣’,似乎與這‘混世四猴’有關。

又是數年,在後來,尋道子也是見怪不怪。心中對‘混世四猴’有了一番猜想,只是因爲未有證據和契機,所以也沒說出來,每日與素心說法論道,喝茶品果。閒聊溫存。偶爾還會到藥田看看那些長勢喜人的各種靈藥。

這一日,那懸在竹亭前的靈力大繭子終於散去,露出裡面虛空盤坐的四隻猴子。

四隻猴子身上光芒逐漸收回體內,兩手已不在平舉,收回腹部,輕輕放在大腿山,雙目依舊緊閉。

尋道子神念往四猴身上探去。發現這時四猴已各自分開,沒了那玄妙的聯繫,體內運行的功法也在玄妙的運轉,可似乎四猴體內已不存在經脈。成了濛濛一體,那流動的法力只是按着一種玄妙的軌跡在自主運行,沒有了儲存法力的法丹,唯有一個濛濛的漩渦。

尋道子可謂呆了。這是什麼情況?

不久,四隻猴子相繼醒來。那孫悟空和蒙赤因猛然醒來,控制不住身體,一下摔在地上,弄了個灰頭土臉,引得旁邊幾人一陣笑。

隨後,尋道子給四猴做了一番吩咐,並讓劉聆傳與孫悟空和蒙赤體道,悟道的法門,平時的修煉的功法就以自己體內運行的功法運行。在傳了幾門神通與孫悟空和蒙赤修習。就將他們打發去了。

劉聆,袁洪領着孫悟空和蒙赤在尋道山四處走動,告知二人在尋道山須注意的事項,也去見了三眼雪獅獸,玉麒麟,戟龍獸,避水金睛獸這幾隻異。

一番走動下來,孫悟空和蒙赤這才真覺得大開了眼界,那一樣樣靈根,一件件寶物,都將二人震得一愣一愣的,以致後來都麻木了。

劉聆,袁洪更將尋道山門規和道門規矩給二人細細說了一遍,讓其謹記心頭,不可輕犯。

兩年後,尋道子特將孫悟空和蒙赤親送到崑崙山,扔到元始天尊留在崑崙山考驗門人的法陣中,以檢驗和磨礪二人心性。

對於蒙赤的出現,尋道子是仔細做了一番推算的,還不惜借用了幾件寶物,最終弄清楚了緣由,這才毫不猶豫的將他與孫悟空一起收至門下。‘混世四猴’的匯聚卻是給尋道子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

如今一切喜人,素心,三眼雪獅獸先後證得大羅真仙果位,玉麒麟也隱隱就要突破,證道大羅散仙果位眼看也不遠,連戟龍獸都似乎找到了一絲突破的契機。

尋道山一片喜氣盈盈,每一個都從心底高興,只是那被仍在元始天尊法陣裡的孫悟空和蒙赤正在水深火熱之中,那考驗和磨礪竟好似無窮無盡一般。這卻是尋道子覺得如今洪荒大地很難找到可以很好讓這兩傢伙歷練的地方,特意在元始天尊大陣裡爲他二人加了不少料。專爲歷練他二人爲之,這纔有兩人在大陣裡的苦難磨礪。

日子過得舒心,修行也頗爲順利,道法神通的研究也大有進展,這日方聽得萬壽山五莊觀鎮元大仙閉關數千年出關了,尋道子正要前往拜訪一番,忽接到廣成子傳訊,佛門派人商議‘佛法東傳’一事。

聽了廣成子傳訊,尋道子只得按下前往萬壽山五莊觀的念頭,只在尋道山等那佛門使者前來。

佛門使者終於到了尋道山,抱石真人引着一個袒胸露乳的大胖和尚來到竹亭前。

尋道子和素心站在竹亭邊上,見抱石引着和尚走來,上前兩步,稽首一禮,開口道:“佛祖來我尋道山,貧道未能遠迎,還望恕罪!”

大胖和尚披着一件黃色僧衣,袒胸露乳,挺着一個肥大的肚子,圓圓的腦袋。頭頂光亮,眉心一顆蠶豆大小的肉痔,肥大的耳朵直垂到肩上,雙眼明亮,眉毛卻很淡,口開着,笑意盈盈。正是佛門彌勒佛祖,爲阿彌陀佛敕封豎三世佛中的未來佛。

彌勒佛見尋道子稽首說話,趕緊上前。雙手合十,躬身一禮,開口道:“貧僧見過尋道天尊,不敢勞天尊出迎!”隨後又向尋道子身旁素心躬身一禮道:“貧僧見過靜怡天尊!貧僧有禮啦!”

素心亦回禮道:“素心見過佛祖!”

尋道子向彌勒佛做了個請的手勢,開口道:“佛祖請!”

彌勒佛也開口道:“天尊請!”

尋道子。素心,彌勒佛三人走進竹亭,一番謙讓,分賓主坐下。而抱石則自行退去。

素心弟子紫靈送來幾樣靈果,爲三人斟上茶,退至一旁侍立。

略作寒暄,尋道子開口問道:“不知佛祖來我這尋道山有何要事?”

彌勒佛一張笑臉。開口道:“貧僧此來只爲道祖允諾的‘佛法東傳’時間臨近,我佛慈悲,但見四大部洲,衆生善惡。各方不一。東勝神洲者,敬天禮地,心爽氣平;北俱蘆洲者,雖好殺生。只因餬口,性拙情疏。無多作踐;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奸,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我佛門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爲善。有《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三藏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經,正善之門。我佛欲將此經傳於東土,勸化衆生,當是個山大的福緣,海深的善慶。貧僧特來知會天尊,以便我佛門‘佛法東傳’,普度衆生!”

尋道子一聽,微微一笑,看着彌勒佛道:“佛祖倒是告訴貧道,佛門這‘佛法東傳’欲待如何傳法?”

彌勒佛見尋道子笑問,以爲尋道子允了這‘佛法東傳’之事,便開口道:“我佛門意欲先行遣派一些僧人前往南瞻部洲,傳播我佛門部分教義。使南瞻部洲生靈瞭解我佛門,知道我佛門教義。時機成熟,再行在南瞻部洲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歷千山,遠經萬水,到我靈山處求取真經,永傳東土,勸化衆生!”

尋道子哈哈一笑,開口道:“佛祖!你佛門倒考慮周全,似這般傳經送法,確實要得!”

聽尋道子這一說,彌勒佛祖頓時臉上一喜,可隨即就聽尋道子接着道:“可你佛門是否也徵詢了我道門意見?”說道這裡,尋道子眼神一冷,看着彌勒佛繼續道:“佛祖說那南瞻部洲‘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奸,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真是如此?還是佛祖欲往南瞻部洲傳教的藉口?在佛祖眼裡,何爲‘善’,‘惡’,‘是’,‘非’?又當如何度人向善?你那《三藏真經》談天,說地,度鬼。又都是何內容?佛祖是否可以爲我說說?”

聽得尋道子一串問題,彌勒佛祖也不知該如何與尋道子回答了。如今的南瞻部洲被尋道子派遣弟子有意的引導和護佑,可謂人心活躍,各種思想、主張大行其道,有着濃郁的學術氛圍,真正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大好景象,卻被彌勒佛形容爲‘貪淫樂禍,多殺多奸,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豈不讓尋道子作惱。(未完待續)

二化形劫二九八清微天衆聖謀一七三'怒火'一七二毗舍婆佛三o四探二一四哪吒建功一二o人族伏羲八十八玉虛宮立規十六傳法五十四祭拜不周十五茶名'悟道'二九六莫非這纔是真相四十三寶貝分寶巖二四六地藏入地府二七八靈山援兵五安家二六o談判二五七強勢到底八十護佑人族二三一陣威初現三一九命運三女神一一一巫入地府二一三玉麒麟下山一九o首陽山商議二八六尋道子開口一四o擒拿相柳六十三回家一七四收得'怒火'一三七多寶初戰相柳三一六忙碌八十四證道準備一三五相柳九鳳六十九洪荒亂一九o首陽山商議一六七三佛相邀二八九女兒國三藏情動三o四探八十六玉虛宮中二六一佛法東傳開始二六八紫色氣旋一四四再入地府五十九迴轉崑崙二七四西遊九求二二五磨刀石孔宣二一九破陣十六傳法三三四混元之殤一o四謀定崑崙二八三西遊危機一六七三佛相邀三o九暴露七十五巫妖決戰二九七也許'無量量劫六十四千年平靜一三五相柳九鳳三二五戰十六傳法二十六蠻獸鄂珠二o一袁洪到來二七四西遊九求四明瞭己身一六o三教內務一七七素心歷練一o四謀定崑崙十二尋道子說道二八五佛門劫難二三五大劫將終二四六地藏入地府七十五巫妖決戰二八三西遊危機二十一外出三三七苦戰二八九女兒國三藏情動六十四千年平靜四十五欲聞聖秘五十六得寶不周山二六六星空虛空十七修行一二六嘗百草一八o說劫二四八再入地府五十五糾結的責任一三六多寶相柳五十八通天劍氣退準提一五四尋道子出手九十七閉關萬年二三o會'滅仙陣'一六八赴會一一六崑崙論道二三三破釜沉舟一二七地皇歸位二五一三猴下山三二一目標二六五元始的發現一六六慈航揚威二四三素心收妹三十二三清出關一二六嘗百草一七六素心的困惑二九五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