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世上少了一個學術大師

其實之所以如此,並不是真的指責盧嘉棟對技術暴殄天物,說來說去,趙如鬆作爲老一輩軍工技術專家,對下一代軍工技術人才的成長還是很關注的,要不然他也不會放棄軍工科研院所的高位,重新回到校園中去教書育人,爲的就是能夠培養出更多的軍工技術人才。

也正因爲如此,他和當年的楊弘毅一樣,對盧嘉棟非常看重,只不過與楊弘毅那種只希望在軍工系統做出貢獻的寬泛期望不同,趙如鬆的想法則更爲具體,那就是希望盧嘉棟能夠專注于軍工技術,儘量不要插足政治。

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其中有着他幾年前切身的經歷,也有着他個人對技術的執着追求,但與這些相比,更多的則是他對盧嘉棟本身的看重,這一點從兩人合作研發便攜式火箭筒便開始了。

之後的新式火炮和炮兵偵察校射雷達趙如鬆也多少了解一些內情,從而更加堅定的自己的想法,畢竟在他看來,像盧嘉棟這樣軍工技術全面,思想活躍,創新意識強的年輕人十幾年也遇不見一個,如果這樣的人才能夠潛下心來研究技術的話,說不定就是中國下一個軍工技術領域的大師級人物。

只不過盧嘉棟雖然對各項軍工知識和技術都有相當的見解和想法,很多還極具開創性,可他好像只是把技術當做一個完成任務的橋樑,看似重視但卻並不在意,很多的時候更是希望用這些技術來成全他人。

要不然他主持了那麼多武器裝備的研製項目,怎麼連一篇相關技術文章都沒有,反到是參與的研製人員的技術論文頻頻發表,評先評優更是數不勝數,甚至他的學生胡慶華那幾篇關於底部排氣彈藥和棗核形榴彈的論文還獲得國家級的技術進步獎,爲此還被趙如鬆所在的羊城大學聘請爲客座教授。

要知道這些技術很多都是盧嘉棟最先提出的,然而在論文發表時卻從來不把自己的名字署上去,胡慶華的幾篇論文是一樣,趙如鬆關於便攜式火箭筒的平衡拋射原理也是一樣,剛開始的時候趙如鬆還覺得這是盧嘉棟甘居人後不想出風頭的謙虛,可慢慢的趙如鬆便覺得有些不對勁兒。

因爲盧嘉棟在學術上不冒頭,卻在升遷上有着令人驚歎的速度,而且盧嘉棟對此好像也很樂意,甚至還很積極,這讓趙如鬆看在眼裡只覺得盧嘉棟是有點走錯了路,因此曾多次提醒盧嘉棟,讓他把經歷多放在技術上。

此次被盧嘉棟邀請主持反坦克彈藥研製工作之際也沒忘記這件事,可沒想到盧嘉棟還是像以前一樣,將技術和理論提出來後便不再過問,好像這些理論跟他一點兒關係都沒有一般,反而整天跟軍隊和地方上的那些高官來往甚密,趙如鬆可是看在眼裡,急在心上。

想着在軍工技術上有如此天賦的人,最後還是可能全部荒廢掉,更是有種痛心疾首的感覺,也正因爲如此,在盧嘉棟提起相關技術的苗頭時,趙如鬆纔會不假辭色的說盧嘉棟越來越“官僚”,至於讓搞技術的人走投無路說白了也只是氣話而已,最重要的還是希望盧嘉棟不要再想着升官,而是潛心搞技術!

盧嘉棟當然知道趙如鬆的意思,說是讓搞彈藥研究的人無路可走,只是趙如鬆那種兩三句就把人嗆得半死的老毛病而已,若是旁人聽了或許不是被氣得臉紅脖子粗,就是想找個地縫轉鑽進去,只不過對於盧嘉棟這種與趙如鬆相熟的人來說,對這種充滿趙氏風格的話語早已是習以爲常,並且還能從中解讀出深層次的含義。

說句實話,盧嘉棟並不是不想在學術上有所成就,不管怎麼職務再高那也只是一時的,可說著書立說,或是成爲某一領域大師級的人物卻是能流傳於後世,受萬人敬仰的,對此盧嘉棟和普通人一樣,無不是爲之神往。

然而真是要是投身技術,將自己埋頭於某一學科領域從此不管不顧的一直研究到終老,或許自己可以功成名就,彪炳千古,可自己潛藏已久的那份軍工霸主之夢卻依然是鏡中水月,無法實現。

那可是他從小的志向,要不然他也不會在大學畢業之後就投筆從戎進入軍隊,更不會在軍工科研領域忍受寂寞一干就是十幾年,當然也更加不會爲了查看未爆炸的彈道導彈而隻身犯險。

說來說去,他只是爲了想讓這支有着光榮歷史的軍隊更加強大,想讓這個曾經輝煌無比的國家再次找回他應有的榮耀,即便是重生之後,他的這份信念依然沒變,正因爲如此,他纔會抓緊時間不遺餘力的利用他後世所掌握的軍工知識來研製一個又一個性能先進的武器裝備。

更是毫無保留的將他所掌握的先進知識傳授給大家而自己並不居功,爲的就是想在短時間內能夠躋身世界先進行列,要知道整個八十年代是一個相當寬鬆的發展機遇期,想要完成軍工霸主的夢想,就要在這個時期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盧嘉棟看來最爲寶貴的就是時間。

也正因爲如此,他根本不可能在一個學科裡扎得太久,更不可能放棄不斷向上,並能將自己話語權擴大的升遷機會,所以當趙如鬆說完這番話後,盧嘉棟並沒有感到生氣,反而是巍然一嘆:

“趙教授,咱們最耽擱不起的就是時間呀!”

盧嘉棟話音剛落,趙如鬆微微一怔,他雖然是個專注學術的專家,但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的經歷讓他鍛煉出敏銳的洞察力,盧嘉棟這句話雖說比較隱晦,但還是能明白這位自己極爲看重的年輕人的心思,最後也只能化作遺憾的一嘆:

“唉!這個世上可要少了一個學術大師了!”

盧嘉棟對此並沒有回答,只是嘴角上斜出一道意味深長的笑容,而就在這時一位測試場的值班員急急的跑過來:

“盧總師,趙教授,材料研究所的專列快到站了!”

“終於來了.......”盧嘉棟說着,深邃的目光凝視着鐵路線外的山坳方向........

三林市西南通往萬山武器裝備測試場的專用鐵路線上,隨着幾聲急促的汽笛聲過後,一列蒸汽機車牽引着十幾個車廂組成的列車,正一個不停的從羣山環繞的谷地中疾馳而過,在位於列車前部的車廂中,即將到達目的地的湘南特鋼廠副廠長朱海峰放下手中的設計圖紙,用手撐着額頭仔細的看着手中的圖紙:

朱海峰自從完成新式炮鋼的研製任務之後,便從湘南特鋼廠的總工藝師升任副廠長,主管湘南廠的生產和技術工作,當新式坦克研製小組成立之後,他便被盧嘉棟調過來擔任裝甲鋼和炮鋼的研製工作。

雖說朱海峰的脾氣和秉性並沒有因爲升職而改變,工作中也不免跟別人有些小摩擦,偶爾也會讓些領導感到頭疼,哪怕是上過戰場的徐源與朱海峰照面都大搖其頭直呼領導不了,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在新式坦克研製小組當中公認的刺頭卻對盧嘉棟言聽計從。

畢竟在整個新式坦克研製小組中,能讓他真心佩服的也就是盧嘉棟,也正因爲如此,當朱海峰接到盧嘉棟的電報後二話不說便拎着行李來到位於羊城的材料研究所,開始進行復合裝甲的研製工作,當然他與材料研究所所長秦景斌之前有過一段很默契的合作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

只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是,原本繁重漫長的研製任務居然這麼快就完成了,先不說炮鋼因爲先前研製52倍口徑155mm榴彈炮打下的技術底子完全可以應用到新式坦克炮上,就是難度超高的複合裝甲也因爲他的老師,現在已經退居二線原北方廠總工藝師祝光榮的幫助而順利完成。

對於這樣的結果,朱海峰心裡很是欣喜,可不知怎麼的,當列車鄰近萬山廠武器裝備檢驗測試場時,他卻又有些不安起來,以至於拿出圖紙再次審視一遍由他老師親自指導的設計藍圖又仔仔細細的看了幾遍:

“老朱,你怎麼還不放心?”就在朱海峰凝視着手中的圖紙,認真思索之際,秦景斌拿着一杯熱水坐到了他的對面,將還冒着熱氣的水杯遞給朱海峰:

“祝總工藝師可是國內坦克裝甲車輛方面的專家,他指導的設計應該沒問題!”

秦景斌臉上帶着和煦的笑意,就如同車窗外燦爛的陽光,其實他跟朱海峰一樣,都沒想到手中的研製任務能夠這麼順利的完成,這樣一來他所領導的裝甲分系統的研製進度將成爲整個坦克研製團隊名副其實的冠軍,這不僅證明秦景斌本人以及他所率領團隊的能力,而且還能讓他在材料界的地位能更上一層樓.........

第二百零九章 多年往事第七百一十八章 中國人有能力造出一流的戰機第四百四十九章 十步一算第三百七十一章 華北大閱兵第四百五十一章 美國人的大餐第七百七十八章 走國際合作之路第三百七十五章 各相關廠的發展成效第六百二十四章 攻守轉換第五百八十二章 總結與思考第一百一十五章 總指首長的接見第八十七章 調往前線第三百四十六章 被打擊的英國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老狐狸的謀算第六百七十二章 天譴第六十四章 緊急通知第八百零一章 反隱身技術第八百零二章 軍~~委調研組第八百零六章 陰謀第四百五十一章 美國人的大餐第四百五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六百六十八章 反擊第七百二十五章 老祖宗的那片海第四百六十八章 女兒的心思第九百零七章 定點清除(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九百零一章 騎虎難下(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煮熟的鴨子第六百一十一章 戰爭迷霧(殺招)第七百八十章 來自沙特的資金第二百二十八章 困難中的軍工系統第八百八十六章 地獄,天堂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國工匠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式狙擊步槍第四百八十章 不歡而散第三百五十六章 無法挽回的敗局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也做做軍火商(求月票)第一百一十二章 風雲突變第五十八章 又見胡慶華第三百四十四章 布朗的刁難第六百八十章 氣勢磅礴的分列式第四百三十一章 美洲虎坦克第一百九十九章 目標——髮卡山主陣地第三百九十三章 矛與盾第八十七章 調往前線第二百一十四章 要一員大將第二百二十章 首席談判代表第五十三章 槍掛榴彈發射器第二百二十章 首席談判代表第二百九十七章 無聲的戰場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造一個新萬山第三百四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六百六十五章 點穴第九百四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四百三十六章 有中國特色的軍工發展之路第一百一十六章 耐着住寂寞的鑄劍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新式坦克領導小組正式成立第六百九十二章 鴨~~翼第五百四十一章 士氣盡喪的艦隊第二百五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切爲了首發命中第二百章 總參謀長的電話第十四章 廠務會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正的大國手(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鉅額援助第七十一章 越南里的中國通第七百九十一章 新式防空導彈的構想第九百四十五章 重磅:F—117退役第六百六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七百五十六章 目標:明斯克第五百四十三章 笑到最後的贏家第三百九十五章 真實的意圖(二)第八百七十四章 “獵鷹”VS“飛毛腿”(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預料之外的麻煩第八百三十四章 交易第八百零八章 圖謀第七百四十四章 再戰第八百三十四章 交易第七百七十七章 悲情的紅旗61第八百六十三章 “飛毛腿”來襲第七百三十章 強大的蘇聯海空軍第五十二章 碰炸引信第八百零一章 反隱身技術第五百零五章 真正玩轉世界的人第七百六十三章 擊落RC—135第五百八十九章 導彈襲城第八百九十一章 來自地獄的導彈第二百五十二章 譚斌的煩惱第二百二十三章 催化劑第五十七章 來自採購部的拒絕第二百七十七章 小波計算第三百二十章 開拓新的道路第五百九十四章 作戰系統整合之路第六百二十章 真正的戰爭潛力第三百九十八章 真正的對決(一)第八百三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五百零七章 無形的風暴第二百二十二章 讓手術刀鋒利的保證(爲天海祥雲盟主加更)第七十七章 勝利回國第一百九十一章 洞內查看測試結果(二)(求月票)第五百一十六章 “雙邊”火控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