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

用管理工業的方法來管理養殖場,是齊政從一開始就爲養殖場確定的原則。而管理首先要面對的就是人。

齊政對家鄉父老是有感情的,但他也知道,普通的農民是成不了新型牧農的。

按照公司規定,養殖場員工每月能領到800元的工資——這收入在當地已經不少了,還爲他們配套建設了住房,並配備了水電、沼氣池等,吃住問題都能自己解決。村民們起初很興奮,能在離家這麼近的地方有一份穩定收入的工資,工作又不累,這樣的好事到哪裡去找?

但他們很快就發現,要真正成爲養殖場團隊的成員,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不少員工跟成叔抱怨:“養殖場的要求太高,樣樣都有標準,和我們過去自家養殖完全不一樣。”

每個新加入的員工都要經過嚴格的培訓,成叔和謝開濟會反覆叮囑他們養殖的每一個環節,告訴他們每個月該幹什麼,提醒他們公司不光有計劃、有要求,還有監督,不定時會有統一的檢查。

在齊政的養殖場工作,絕對不只是賣力氣那麼簡單。村民們需要不斷學習,不斷地調試,從雛苗入舍到育雛期、育成期的整個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達到要求。

養殖場對指導員工有足夠的耐心,但更有嚴格的標準。

在進雛前一週要將育雛舍內的地面清掃乾淨,並用百毒殺或者燒鹼對雛舍進行全面的消毒處理;雛雞進入雞舍之後,要嚴格控制雞舍溫度,避免溫度忽高忽低;要保證雛苗24小時的光照,這樣有利於雛苗的快速成長,提高成活率;由於雛苗睡覺喜歡扎堆,爲防止扎堆壓死、悶死雛苗,要日夜值班,每隔1小時用手輕輕撥弄趕堆1次……

放養要嚴格控制範圍,密度不能過大,要用絲網將放養區隔開,有效地提高牧草的利用率;在放牧期間,要有專人看管,要加強巡視的頻率,避免雞鴨逃跑;也可以馴養狗來巡視雞鴨羣,但馴養狗時,不得用死雞鴨、雞鴨骨頭、雞鴨內臟等喂狗,要讓雞鴨羣和狗建立良好的親和關係;野鴨長到一定大小的時候,因爲野鴨它的本性是比較野的,所以需要對它們進行堅持剪翅膀馴化,嚴格防逃……

爲使雞鴨生態養殖,整個飼養期要限量供給配合飼料,任其自由採食,並供足清潔飲水;飼養員要穿素色衣服,杜絕外人進入場舍驚擾雞鴨羣……

一開始,村民們完全不能適應,甚至不能理解。在他們看來,養家禽就是養家禽,多喂飼料,注意別生病就行了,哪來那麼多講究?他們不理解就很難貫徹執行,管理起來很麻煩。就連成叔起初也有一些不理解,例如齊政要堅持種牧草替代飼料的時候。

謝開濟說:“後來事實教育了他們,現在管理起來不費力了。”

事實是什麼?就是成果。農民是最實在的,不管你講的如何天花亂墜,他們要能看到切切實實的效果才行,否則一切都是白費力氣。

辛辛苦苦過了一個月,村民們眼看着雞鴨像是充了氣一般茁壯成長,關鍵還特省飼料,雖然還不知道吃起來味道如何,想也知道按照這個模式養殖成本不會高,實在是大有可爲,大有可爲啊!

至此,員工們的士氣大爲提升,也能積極服從公司的管理了。

齊政對老爸齊建德和成叔說過:“將工業化的生產和管理方式應用於農業畜牧業之中,必然與傳統產生衝突。工業生產只需解決人的問題,讓人適應生產的要求。而農業畜牧業天生有許多非標準化的因素。”

“要同時解決諸多因素的相互影響,不僅要解決人員管理和激勵,提高人員素質和技術,調和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矛盾,還要顧及水、肥、陽光、溫度等自然環境的變化,更要考慮產品自身的品種、生長、養護等環節。”

“將這些要素依時、依勢、依人、依物地科學排列,並有機結合,實則是一種藝術。在這個領域,我們都是在摸索中。”

老爸齊建德和成叔均深以爲然。

……

按照常規生態養殖,雞鴨的養殖密度均不能過高。這主要是受食物限制,畢竟在一定範圍內雞鴨們能覓食到的食物是有限的,如果靠增加飼料,又失去了生態養殖的初衷了。

而齊政的養殖場得益於牧草的茂盛生長以及蝗蟲的養殖,同樣範圍內能爲雞鴨們提供充足的食物和運動,因此在跟成叔討論過後,決定適當增加養殖密度,並對養殖場進行擴建,增大養殖規模。

傳統土雞養殖平均每畝林地放養200只到300只就頂天了,齊政的養殖場將達到每畝林地放養500只;倒是野鴨養殖密度差別不大,控制在每畝放養400只左右——鴨吃的總比雞要多得多。

因此現在的養殖場已經擴建至佔地近百畝,土雞存欄2萬5千羽,野鴨存欄2萬隻,僱工超過二十人,屬於較大規模的生態養殖場了。

當齊政每每看到在山林間、河段間覓食嬉戲的密密麻麻的雞鴨羣時,依然不免有些感慨。

有些東西我們會天天接觸,就自以爲很瞭解它。

但事實不見得如此。

在食品上尤其明顯——現代工業的生產方式,跟多數人頭腦中的生產方式差別太大了,大得讓許多人不敢想象。

比如大家最爲熟悉的雞肉和雞蛋,在許多人的頭腦中,是不是依然保留着如眼前一般的小橋流水、房前屋後,公雞母雞閒庭信步四處覓食的景象?

大家甚至會以爲雞的主人們,能夠記住那些雞的性格特點。人與禽畜,在一定程度上是和諧相處,也許多少有着一定的情感交流。

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

在現代化的養殖中,絕對可以用冷酷、無情,甚至殘忍來形容。

大家可能不知道,現代養殖場裡的小雞們一生下來就根據性別分了類,公雞仔們根本沒有長大的機會就被碾碎了,生存下來的母雞們也會很快被剪去了喙,然後被置身於擁擠的養殖空間中,生命中的一切活動只是吃食和喝水,盡情地長肉或者下蛋。

在傳統的農牧中,動物是一個個鮮明的生命。而在現代養殖業中,動物們只是一個個會呼吸的生物反應器,原料是飼料和水,產品是肉、蛋和奶。

現代養殖技術發展的目標,也就是如何選擇更合理的原料——配方更合理的飼料;設計更優良的反應器——培育飼料轉化速度更快、轉化效率更高的品種;以及優化出更合理的反應條件——譬如溫度、光照、活動時間、衛生環境等等。

這種思路和邏輯在家禽養殖中無疑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肉雞和肉鴨,都能做到不超過兩斤飼料就長一斤肉;蛋雞可以在百分之九十的日子裡下蛋,而每天只需要吃一百克的飼料。相對而言不那麼成功的牛,則需要七斤以上的飼料才能長出一斤肉來。

也許在另外一些人的認知中,他們對畜牧養殖中會使用大量激素深信不疑,但事實也不是這樣的。

遵循現代工業生產理念的這種快速生長、高效轉化的養殖模式,其實是品種、飼料和養殖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

事實上,雞鴨飼料的配方跟嬰兒奶粉的設計思路完全相同——都是按照各種營養素的需求,按需搭配,沒有不足,也不會過剩。

沒準雞鴨飼料的配方比嬰兒奶粉的還要合理,畢竟沒有人會在飼料裡添加一些亂七八糟的物質,導致雞鴨腎結石。

在這種情況下,“激素”真的只是一些對現代養殖一知半解的無良奸商瞎用的——不少人強行使用了反而會弄巧成拙。

……

難以想象,不是嗎?

但這種高效率養殖方式帶來的,就是雞鴨的極度廉價易得。

如果都是按照有機標準飼養,一隻雞的活動空間不小於2平方米,出欄時間不小於81天,那麼一平方米空間一年可以養出2只雞來。如果一個三口之家每週吃一隻雞,那麼一年吃52只。按照歐盟的有機飼養標準,那麼需要26平方米的土地才能滿足一個家庭吃雞的需求。

這是什麼概念?

按照中國近14億人口推算,如果按照上面的標準,需要1.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才能滿足吃雞的需求。

要知道,國內耕地底線也不過是120萬平方公里,這就直接佔用了百分之一。這還僅僅是養殖雞,還有鴨呢?豬肉呢?牛肉呢?

所以真相就是,不採用現代化養殖這樣高效的模式,根本不可能滿足人們對於肉的需求。

在大家習慣了每天吃着肉喝着奶,敲着鍵盤指點江山的時候,批判現代養殖技術不人道是很輕鬆很容易的事情。

我們當然可以大義凜然地批判現代技術的缺陷與帶來的問題,但很少有人會想:如果不採用現代養殖技術,而是都恢復到傳統的養殖方式,你是否願意把肉、蛋、奶的消費量也恢復到過去呢?比如,一個月只能吃上一兩次?

齊政相信,再懷舊的人,也不會願意恢復到過去的生活。

哦,素食主義者應該會願意,因爲他們本來就吃素。但世間又有多少人願意做素食主義者呢?

回到眼前來說,即使在靈陣的加持下,齊政有機養殖的雞鴨成本較正常而言只有其五分之一,依然會比工廠化養殖的成本高——他只是進行工廠化管理,而不是工廠化養殖。

而且齊政還是會選擇高價出售,所以這就註定與大衆無緣。

所以在還不能通過無生命的化學或者生物反應來進行轉化之前,消費者如何權衡選擇,比如當雞鴨的廉價易得與記憶中風味口感不可兼得,在所獲得的特質與失去的特質之間,註定了要有所抉擇,有所放棄。

wWW● тtκan● CΟ

嗯,記憶中後來“人造肉”的新聞風靡一時,雖然大部分人依然會被其價格“勸退”,但總歸是一種嘗試。

至於未來,齊政能不能通過靈陣的應用,來實現更加高效、更加人道的禽畜養殖,猶未可知。但這是他的目標之一。

畢竟,對於新技術帶來的問題,只能是尋求更新的技術或更高超的手段去解決,而不是回到過去——因爲,當所有人都習慣了肉蛋奶是生活的基本需求,就無法回到把它們作爲奢侈品,偶爾才能吃一次的年代。

……

第38章 縱論(下)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112章 品類戰爭(10/10 十更求訂閱)第542章 誰是大爺(1/3)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第571章 挖金礦的和賣牛仔褲的(1/2)第91章 被“醃製”的土地(求收藏!)第354章 白糖期貨天才(3/4)第414章 待我開大招(3/5)第435章 這不,雨來了(2/2)第168章 值得更大的訂單(3/4)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國(1/4)第185章 嘉穀再整合(上)第658章 勾人(1/3)第73章 食材供應鏈(求收藏!)第540章 可以但沒必要(1/2)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249章 提供信心的供貨大會第35章 俱樂部圈子(求收藏及推薦!)第151章 合作難道不香嗎(3/3)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221章 是金子哪裡都能閃光第462章 通脹時代?(1/3)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515章 全線飄紅的業績(2/2)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懲罰(1/5)第132章 “圈地”不易(2/3)第518章 與虎謀皮能有什麼好結果(2/2)第38章 縱論(下)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訂閱)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727章 挑戰心臟的開支(4K字)第284章 大受追捧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649章 愛上中國味道(1/2)第539章 非土豪無以種樹第677章 沙漠水庫,後備耕地第606章 南方大豆新位勢第376章 小土豆,大主糧(1/4)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30章 魄力(求支持!)第730章 哭暈的同行(2/2)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518章 與虎謀皮能有什麼好結果(2/2)第463章 炒作!炒作!(2/3)第77章 策略第190章 他的世界(1/3)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25章 老油井(求收藏!)第391章 鶴立雞羣的嘉穀油(1/4)第449章 羣起響應(2/2)第185章 嘉穀再整合(上)第260章 本土公豬頭頂綠第240章 比不上嗎第245章 資本掌控遠東大豆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712章 扣帽子的來了(1/2)第341章 我們國產的節水技術啊(2/4)第146章 坑了一把還不夠?(諸君元旦快樂!)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621章 一“豆”成名(3)第126章 逆勢而行(2/3)第495章 天南地北大分紅(1/2)第40章 說服(上)(求收藏!)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165章 衛星照進農田第224章 牧場與藍莓之都第580章 一路平推(4200字)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609章 草!(1/2)第482章 無聲的反擊(第一更)第399章 紛至沓來的礦業大佬(2/3)第384章 去他丫的養豬夢(2/2)第45章 食品佈局(求收藏!)第340章 我們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啊(1/4)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懲罰(1/5)第275章 勝利果實和一盤大棋第197章 聯合殺蟲,滅子絕孫(3/4)第628章 我們福利發人參(2/2)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555章 動員(1/2)第447章 “參王”歸來(3/3)第487章 國際糧商的新江湖時代第632章 大國購買力,恐怖如斯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315章 紅豆生南國(2/3)第262章 將種豬做成白菜價第542章 誰是大爺(1/3)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11章 深謀與認可第451章 品牌暗戰(第二更)第199章 虛晃一槍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218章 合縱連橫第618章 體系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