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嘉穀的鎘大米陰影(2/3)

這是嘉穀成立以來首次出現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引起了管理層的極大重視。

“我們在江右省雙木縣合作推廣種植的十萬畝‘嘉秈1號’水稻,目前檢測出鎘含量超標,污染原因未明……”在會議上,王昱業首先通報了“大米重金屬污染事件”。

衆人都知道鎘大米的危害。

鎘在人體內富集後,會引起慢性中毒,使骨骼的代謝受阻,造成骨質疏鬆、萎縮、變形等一系列症狀,進而導致骨軟化症,周身疼痛,被稱爲“痛痛病”。

而這還只是其中較嚴重的一個危害。

公關部負責人張澤宏首先皺眉道:“我們的水稻種植基地明明沒有靠近礦山,周邊也沒有什麼重金屬企業,怎麼會檢測到鎘超標了呢?”

嘉穀實驗室大佬陳建章解釋道:“鎘污染大部分來自開礦,但不一定需要直接靠近礦山和工業區。比如工廠排放的廢氣中含有鎘,即使距離遠,也可能會通過大氣沉降落到農田中。此外,一些肥料中也含有重金屬鎘……”

“事實上,我們實驗室一直保持全國性的土壤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工礦業廢棄地土壤環境問題尤其突出。”

“全國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爲16.1%。換言之,我國受污染土壤約佔全部採樣土壤的1/6。而鎘、汞、砷三類重金屬的污染,在長江以南地帶較爲嚴重,江右省概莫能外。”

嘉穀高層都知道,實驗室大手筆的土壤抽樣調查是逼不得已。畢竟,隨着嘉穀農業版圖的擴大,尤其是主戰場在長江以南,土壤污染危害事件頻發,一不留神極易將自己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礦山的大量開採、化石能源的全面應用、金屬冶煉工業的極速發展,而環保措施並沒有同步控制有害重金屬向環境的排放,導致數十年間重金屬大量進入土壤中……

爲了避免“毒地開發”,嘉穀在土壤檢測方面投入巨大,但現在看來,終究還是無法逃避傷害。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正是因爲有了完備的土壤檢測體系,這次的“鎘大米污染”纔在水稻收穫之前,就被檢測出來了。

齊政揉揉額頭,苦笑道:“以前我們的種植規模小,可以選擇避難而過;但如今,隨着我們的種植基地遍佈全國,迎難而上已經不可避免了。”

大米的安全性與其生態環境高度相關。

以前嘉穀種植基地大多選擇環境優美的地區。一方面,這些地區重金屬源較少,另一方面有機肥在肥料施用中的比例相對較高,有機肥的安全性也較高,土壤也不易板結等等。

嘉穀也保持着綠色種植模式,雖然每年爲了培肥外加的物質不少,但多是有機肥,土壤越來越肥沃,卻越來越安全。普查數據顯示,嘉穀種植基地內土壤的鎘含量很低,平均含量僅僅0.053毫克/千克。

然而鐵一樣的事實證明,只要還在同一塊土地上,誰也無法獨善其身。

“我們應該慶幸,是我們自己提前發現了鎘大米的存在,起碼掌握了主動權,而不是等到上市後被其他人檢測出來……”王昱業倒是保持着冷靜。

戰略部丁顯看完檢測報告,遲疑着說道:“……其實,這批大米鎘標準不過是0.21毫克/千克,相比於國家標準0.2毫克/千克,只能說是輕微超標,不是不可食用。要知道,同樣是以大米爲主食的島國和灣島地區,它們的大米鎘限量是0.4毫克/千克……”

齊政嚴肅地揮手打斷了丁顯的話:“不用多說,哪怕是超標了一丁點,不合格就是不合格,我決不允許任何不合格的產品從我們手上流向市場,做農業和做食品的,千萬不能忘了肩負的責任!”

他明白丁顯的意思。世界上對大米中鎘含量的限定標準並不統一。我國與歐盟的標準一樣,都是每千克大米鎘含量不能超過0.2毫克;而聯合國食品準則委員會的規定是每千克大米鎘含量不超過0.4毫克即可。

但齊政毫不含糊。

在他看來,我們國家之所以執行相對嚴的大米鎘標準,是因爲與國際上標準寬的國家飲食結構不同,大米是我國居民膳食鎘的主要來源。出於保護國民健康考慮,控制大米鎘含量幾乎能控制國人一半以上的鎘膳食暴露。

作爲有志於成爲國內糧商龍頭的嘉穀,在相關的標準上只能更嚴,而不能含糊過關。

“這批污染大米回收後,能作爲飼料和工業用途的就按照用途處理,該銷燬的一律銷燬,到時我要親自監督。”齊政不容置疑道。

十萬畝“嘉秈1號”水稻,產量超過五萬噸,因爲已經和合作社簽訂了採購合同,自然不能譭譽不要;但收購後又不能上市,相當於嘉穀承受了雙向的損失!

但這樣的損失,不能逃避,更不能因小失大。

丁顯也只是這麼一提,眼看着齊政態度堅決,所有人都沒有異議。

那麼重點還是回到污染源上面來。

“控制鎘污染,保障我們大米安全的根本辦法,還是查清並切斷污染源。”王昱業轉頭對陳建章囑咐道:“老陳,我讓戰略信息部配合你們實驗室,儘快將污染源找出來。”

“沒問題!”陳建章爽快地應下。

事實上,造成污染的原因並不複雜,在信息部和實驗室的聯手配合下,很快就有了目標,經過實地走訪調查,污染源指向鄰縣。

收到調查報告後,連王昱業都不禁發出了苦笑:“也就是說,這次污染只是一次意外造成的?另外就是我們的水稻品種太優秀?”

齊政也無語,看着實驗室給出的結論之一:“水稻本就是吸收鎘最強的穀類作物,總體上,秈稻的鎘吸收能力和稻米鎘含量會高於粳稻。而集團培育的‘嘉秈1號’,因爲吸收經驗的能力強,其鎘吸收能力也超過一般的水稻……”

這算什麼?感情優秀還是一種罪?

……

第355章 華人金融雙星?(4/4)第413章 那就試一試(2/5)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350章 步入全球糖業前三強第472章 那是進口陽光、土地和水(1/2)第357章 大廈將傾的準岳父?第503章 很有搞頭(1/2)第518章 與虎謀皮能有什麼好結果(2/2)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405章 《舌尖上的大米》(3/4)第51章 大牛加盟(求收藏!)第690章 回血(1/2)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261章 高盛的黑手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53章 嘉穀戰略(下)(求收藏!)第433章 真的有點小期待呢(2/2)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616章 當中國大豆衝擊市場(1/2)第630章 打腫臉(1/2)第9章 嘉穀公司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245章 資本掌控遠東大豆第114章 規模決定地位(2/3)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204章 今夏,酸甜霸道第584章 對不起,滾遠了(2/2)第123章 農民收入倍增計劃(2/3)第500章 可能會改變世界的投入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400章 我們省需要嘉穀(3/3)第314章 與綠肥絕配的“吃鹽牧草”(1/3)第589章 嘉穀的“錦衣衛”第412章 希望嘉穀試一試(1/5)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665章 能源林計劃第51章 大牛加盟(求收藏!)第119章 把最好的留給國人(1/3 求訂閱!)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697章 吃過豬肉第196章 蟲害來襲(2/4)第658章 勾人(1/3)第181章 嘉穀的奸商形象(1/4)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59章 一攬子投資協議(求收藏!)第530章 有錢,任性(二合一)第337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下)第62章 交通瓶頸第442章 哥不在江湖,但……第571章 挖金礦的和賣牛仔褲的(1/2)第228章 我建平臺你發揮第610章 草!草!(2/2)第667章 羣衆的呼聲第61章 因人成事(求收藏!)第696章 嘉穀的土味創業軍團(二合一)第165章 衛星照進農田第611章 你走開!(4600字)第516章 行業整合之始(4k)第506章 多一個選擇(2/3)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462章 通脹時代?(1/3)第305章 開年雪災來襲(2/3)第614章 “豆”爭(上)第228章 我建平臺你發揮第429章 幹不過,就加入(3/3)第510章 搶購潮與覬覦(5k章)第137章 東邊,暴雨傾盆(2/3)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571章 挖金礦的和賣牛仔褲的(1/2)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204章 今夏,酸甜霸道第150章 攪局者(2/3)第706章 小麥之變局(二合一)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礦(3/3)第604章 影響力的溢出(4200字)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第485章 甜蜜的回報(一更)第77章 策略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475章 啤酒之王的利劍(2/2)第608章 嘉穀之鞭(2/2)第453章 “小棒槌”終成“大產業”(2/2)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13章 靈陣初顯威(上)第379章 特別“牛”(4/4)第387章 一個豬場富一方(3/4)第279章 掙扎與被放棄第227章 不合作纔是傻子第53章 嘉穀戰略(下)(求收藏!)第494章 強者心態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7章 坦白第493章 嘉穀豬肉東征記第207章 佈局,大颶風逼近第315章 紅豆生南國(2/3)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312章 利國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416章 以併購始,以併購終(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