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動

“子春,怎麼回事?不是探子打聽到民軍都撤離了漢陽了嗎?”

四更天的梆子聲敲響了第二聲之後,清軍最終還是沒能趁夜拿下漢陽最後一處龜山與漢陽縣城。

漢口,清軍第一軍統帥行營內,段祺瑞得到清軍突遭民軍炮擊,倉皇之下丟棄了幾處陣地的消息,氣得麪皮一陣抽動。不過面對着行營之中的幾員將官,他心中雖說憤怒,最後卻強自忍住,不叫自己發作出來。

王佔元、鮑貴卿對視一眼面上難看,尤其是王佔元,清軍強攻漢陽的戰事是由他來負責的。相比較死傷慘重的民軍,其實清軍也付出了巨大的死傷。得到下面報告說最遲午夜徹底拿下漢口的消息之後,承蒙段祺瑞召見,他也保證必將拿下漢陽城,獻給剛上任的第一軍總統官---段祺瑞,甚至,私下裡段祺瑞也跟他表示過,拿下漢陽城以此軍功,如今空缺着的第二鎮統制之位他就是最有利的競爭者了!

“子春無能,還能大人責罰!”

一看段祺瑞面色,王佔元知道他是強壓下的怒火,只好主動站出來請罪。

“哼...”

段祺瑞悶哼一聲,眉頭微皺:“下午探子不是纔打聽的情報嗎?如今除了潰散的各部外,就只剩下兩千多編制死守了?現在這突然殺出來的民軍是從哪裡來的?”

鮑貴卿道:“回大人,末將方纔派人潛進城中的打聽了一陣,才知道來的乃是鄂中的軍隊,編制爲第十標跟第九標,至於人數嗎,暫不清楚,不過估計至少四五千人!”

他想了想,又道:“還有幾個炮營!”

“是鄂中的軍隊?那可就有些麻煩了!”

輕捂額頭,段祺瑞眉頭鬱結起了身來。看到王佔元還跪在哪裡,揮手讓他起來,“起來吧,子春。”

又看向鮑貴卿,他與鮑貴卿之間也算交情不錯了,王佔元也是知道這一點,前來請罪的時候把他也帶來了,叫段祺瑞不好發作。

“霆九,你說是鄂中來的士兵,可是探查清楚了?”

因爲王士珍的第六鎮之敗,袁世凱大怒之下曾經親赴信陽,而後命人潛入鄂中仔細打探鄂中軍務之後,回來明顯對鄂中忌憚很深,僅僅次於武昌三鎮民軍,還在月初鬧騰的北方不穩的吳祿貞等之上。用他的話說,鄂中兵員雖在武昌黨人之下,聲勢也不如燕晉聯軍,但卻勝在掌握、裝備也不比北洋新軍差。武昌幾方奪權之下,導致黃興指揮十分不易。燕晉聯軍就更不用說了,直接不過關押了幾員清將之後,強行令其舉義,結果戰事一旦不利,吳祿貞也丟了性命!

如今漢口、漢陽集結清軍軍資消耗過多,外加清軍因爲前幾日連番戰事,導致士兵疲憊,雖說民軍援軍甚少,只是已經人疲彈盡的清軍,拿什麼來對抗來自鄂中援軍的炮火呢?

他在行營之內來回渡走了一陣,有心趁此機會一舉拿下漢陽,不過又擔心在民軍炮火之下損失慘重,這般患得患失一陣之後方纔拿定主意,嘆息一口氣,道:“罷了,子春,命令下去,再發動一次攻擊試探下民軍援軍的炮火威力,若是不足便趁機一鼓作氣徹底拿下漢陽城,若是超乎想象,就收兵把守各處已經佔領的地區,待我催促後面的物資儘快送來之後,再行決戰吧!”

“謹遵大人令!”

兩人連忙應道,然後退出了大仗,才方走到行營門口,尚還能聽到段祺瑞的嘆息之聲,“可惜了這麼好的時機了...可惜...”

於此同時,武昌大都督府內!

黎元洪高坐主席之上,端起一杯已經冷去的茶水,小飲起來,看他之臉色、顯然有些心不在焉。

“這番我請那李易之發兵前來支援是對還是錯呢?”

小飲一口,他將茶杯輕輕放在了一側桌上,臉上說不出是什麼表情。有些陰沉不定、有些欣喜、有些焦躁不安,這就是現在的他了!

“早知道如此,就不該答應了濟武東行之請求了,他這一走,我之身邊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了,有些什麼事情,還要自己拿主意!”黎元洪苦笑着獨自坐在屋內自語,他方纔送碼頭趕來,是去送黃興、湯化龍等一衆乘船趕赴上海的。說起來也是黃興太過倔強了,任誰勸他都止不住他離鄂之心,黎元洪雖然心中歡喜,卻也跟着擠出幾滴眼淚,連連安慰黃興,讓他千萬別忘心裡去,只當漢陽之失非他之過。

黃興等人船還未動,漢陽局勢當真是一波三折,又傳來了荊楚鎮守使李漢帶兵星夜兼程,終於在今晚抵達漢陽,方纔趁着清軍不備發動一波進攻,不但保住了漢陽城,還趁機拿回了幾處清軍佔去的陣地,戰績可是喜煞了不少人!居正等人趁機進言,欲要已經登船的黃興留下繼續指揮三鎮民軍,黎元洪也摸準了他的性子,跟在後面一同請他留下,結果果如他所想那般,黃興在聞之李漢連夜帶兵趕來支援暫時保住了漢陽城的消息,臉上鬱結明顯紓解了不少,不過雖然多了幾分笑意,他卻如何也不願留下來了,直言道自己指揮不利連累的民軍接連戰敗,已是無顏面對湖北同志。而後又到陳其美邀其東行,一是先生即將回國,他卻要過去準備一番。二則是江浙聯軍欲要請他爲聯軍總司令,這邀請他雖然未接下來,但是已是心動了。總之一句話,這湖北他是不會再待下去了!

黃興出走,無疑對於如今武昌的最強勢力同盟會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因爲除了黃興之外,同盟會已經沒有一位能夠與他爭奪民軍控制權的重量級存在了。蔡濟民?還不夠格,連黃興都不能讓民軍各部將領服氣,更何況他蔡濟民在聚義之前不過小小官長一個,莫要說他黎元洪瞧不起了,甚至後來投效軍政府的一些原新軍管帶、標統出身的軍官、將領可都不會服氣與他的。

那麼,剩下的對手,就只剩下一個這一個月來遭到同盟會不間斷打壓而勢力大減的孫武了!

對於孫武,他手段多着呢,不怕他能跳出來,如今名傳天下的湖北三武之中的兩個都與他不對付,而兩人又都在軍務部,這段時間來聽說這兩人跟同盟會十分走近,已經從他手中分了不少實權了,有他在背後幫襯一把,對付起他來可就簡單多了。到時候也不怕他不倒向自己!

黎元洪面上閃過一抹思索,不過很快心頭就出現了一絲陰霾。

那李易之...會不會成爲與自己爭奪三鎮軍權的對手呢?

想到他之根基並不在此,料來多數軍官必然不服氣與他。不過,他的羽翼已經豐滿了,要收拾起來可比孫武、同盟會還要麻煩,若他有意跟自己爭奪三鎮兵權,還真有些麻煩呢!

“真頭疼,早知道就不該讓濟武也跟那黃克強一同前往上海,現在倒好了,身邊遇到事情了,連個商量的人都找不到了!”

黎元洪撓了撓頭皮,“同盟會現在把麻煩扔給我了,讓我去挑選合適的新任民軍總司令。八成是要挑撥我跟孫堯卿先鬥上一場吧?算了,前幾日來拜會過我的那個萬廷獻倒是有幾分才華,聽說他也跟孫武走進,不如就讓他任護理總司令職吧。哼,同盟會不是要推拿蔣翊武任民軍總司令嗎?孫堯卿是斷不可能答應的。不過我若監軍與他,也可坐觀他兩派先鬥上一鬥,我在一旁坐收漁翁之利!妙哉.妙哉,不過拉攏的幾員將官那裡還要先吹吹風纔是!”

又端起旁邊已經冷去了得茶水,才喝了一口頓時臉上變色,“來人,給我換一壺熱茶!”

“是!”

二十七日可謂是傳奇性的一日,這一日湖北清軍調集諸部強攻漢陽民軍守軍,至傍晚已經基本掃清了民軍在漢陽城外的所有防勢,只剩下城西忠烈祠一線民軍還在堅守。正在清軍調集王佔元、鮑貴卿等四部合計六千七百餘人,準備趁夜拿下漢陽城,將民軍徹底趕下江去的時候。當晚,荊楚鎮守使李漢接湖北軍政府大都督黎元洪之請,率軍星夜趕赴漢陽,趁清軍不備調炮營開道,擊潰來犯之敵,至午夜,已將民軍防線重新推向了漢陽城西的十里鋪、徐家灣一帶,並分兵一部,呈扇形展開,撲向琴臺方向,進行火力偵察和戰術牽制。

當夜,清軍不甘心就此放棄戰略優勢,重新組織約三千人自十里鋪處強攻民軍陣地,第十標不查之下,遭失利,已退守七裡廟。隨後李漢命炮營於方纔攻克的黑山設立炮兵陣地,策應進攻十里鋪,交戰至五更天,清軍損失慘重之下,被迫讓出十里鋪,民軍拿下十里鋪重新構建防勢,不再繼續進攻!

琴臺方向,清軍令清將何豐林督二營以鎮守琴臺,第九標嘗試進攻未果之後撤回,停止繼續進攻琴臺。

至此,由段祺瑞指揮的,持續多日的漢陽戰役以攻陷漢陽大半民軍陣地,掌握了漢陽戰場主動權宣佈告終。民軍丟失除十里鋪至黑山至徐家灣一線外所有陣地,陷入被動局面之中!

不過清軍可沒有漢陽兵工廠可以就近補充物資,導致隨後的兩日之內,兩部戰事都只能維持在千人以下的小衝突之中,在北方清廷的炮彈跟子彈等軍資未送到之前,清軍炮營只能對着民軍於十裡鋪一線新搭建的幾處炮臺無能爲力!

1911年11月27日之所有將成爲未來歷史書上需要大書特書的一天,不僅僅因爲漢陽戰事,在這一天,另一場決定了南北議和局勢的戰役也跟着打響了,那便是由江浙聯軍發起的南京戰役!

繼十一月初的第九鎮進攻南京失敗後,第九鎮統制徐紹楨赴上海與革命黨洽商。上海都督陳其美與江、浙各省起義將領集會,後決定組織江浙聯軍,攻取南京,支援漢口、漢陽保衛戰,發展東南各省的革命形勢。會議推徐紹楨爲總司令,設司令部於鎮江,設總兵站於上海。

藉着從十一月中旬開始,各處革命軍陸續集中於鎮江及其西南地區,總兵力達1.4萬餘人。聯軍的作戰方案是先驅逐南京城外清軍,奪取各要塞炮臺,再攻取南京城。具體部署是以淞軍爲右翼,攻烏龍山及幕府山炮臺;浙軍爲中路,由麒麟門進佔紫金山,向朝陽門、太平門進攻;江蘇軍爲左翼,經淳化鎮向雨花臺進攻;鎮江軍爲預備隊,隨中路前進,攻天堡城;滬軍擔任警戒;海軍配合陸軍進攻,掩護、運載陸軍登岸;鎮江軍一部與揚州軍進攻浦口,斷敵退路。

聯軍奪佔外圍各據點的戰鬥於1911年11月23日打響。

當日夜,右路淞軍和一營浙江軍,乘兵艦直趨位於城北的烏龍山麓,在守臺官兵內應下,很快攻佔炮臺。24日晨,又攻佔幕府山炮臺,並從幕府山炮臺發炮向清軍北極閣司令部及獅子山炮臺猛烈轟擊。同一天,中路浙江軍進至馬羣,擊斃清軍統領王有宏,攻佔孝陵衛,前鋒抵達紫金山一線。25日,清軍反攻幕府山、孝陵衛,被聯軍擊退。此時,左路江蘇軍也進展順利,在佔領上方鎮、高橋門之後,進逼雨花臺。至此,南京城外製高點大多爲聯軍攻取。

11月25日晚,江浙聯軍進行攻城準備,當日中午,中路浙江軍向朝陽門發起攻擊,左路江蘇軍進攻雨花臺。清軍在天堡城發炮轟擊攻城江浙聯軍,頑強抵抗。進攻沒有取得進展,第一次攻城遂告失敗。爲了迅速攻下南京城,聯軍司令部被迫考慮將滬督陳其美拉入聯軍之中,於是派人至上海同陳其美密談之後,隨後陳其美髮兵一千五、而後又調兩千士兵至鎮江集合。

27日,在集中鎮江軍、浙軍、滬軍近萬人後,聯軍重新開始合力進攻天堡城。另以江蘇軍一部進攻雨花臺,作爲牽制。天堡城位於紫金山半山腰,地勢險要,上築要塞炮臺,有炮10餘門,機關槍4挺,由江防兵一營和旗兵400人防守。上午,聯軍向天堡城發起攻擊,清軍據險頑抗。在敵火炮和機關槍封鎖下,聯軍傷亡較大,難以前進。聯軍隨即組織敢死隊,以一路從正面進攻,另一路從側背進攻。第二次攻擊開始後,敢死隊勇猛衝鋒,各軍相繼跟進。清軍不支,遂佯作投降。聯軍信以爲真,放鬆警惕。清軍遂以槍炮還擊,聯軍死傷百餘人。革命軍憤怒,冒死前進。經一夜激戰,將天堡城守敵全部殲滅。聯軍控制了這一俯瞰全城的制高點後,即於次日凌晨用繳獲的大炮向朝陽門、富貴山、太平門等處轟擊,連連命中目標。此時,雨花臺也被江蘇軍攻佔。南京城處在聯軍火力威脅之下,城內清軍軍心動搖。張人駿、鐵良當夜乘隙逃出,張勳也率部由漢西門逃出,經浦口逃往徐州,城內殘存清軍開城投降。

至11月28日晚,聯軍正是進入南京城。至此南京光復。

“南京就這麼打下來了?”

28日晚,剛剛巡邏完前線陣地,趕回漢陽城中的李漢騎着馬,手上捏着這份情報,臉上說不出的激動!

光復南京是武昌起義的最後一個重要戰役,如果他沒記錯,這一場南京光復戰之後,南方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大戰了!

清軍在南方的大部分實力都在這一戰中損失殆盡,如今除了聚集在湖北省內的清軍之外,清廷已經拿不出任何的兵力,來威脅南方革命黨人了。也是這一場戰役打疼了清廷跟袁世凱,讓他明白了議和已是不得不走得選擇。

說句實在話,這場戰役中,江浙聯軍在數量上並不佔優勢,但卻能在短短的幾天內克復防守嚴密的戰略重鎮南京,取得重大勝利,其原因一是由於來自不同地區的各支部隊能夠團結一致,在聯軍司令部的統一指揮下,協同作戰,一致對敵;二是指揮得當,注意集中兵力各個攻佔制高點,特別是主攻方向正確,全力攻克天堡城,迫使清軍喪失守城的決心,從而比較順利地奪取了南京城。可嘆這樣的配合,即便是在幾年後的護國運動之中也再也見不到了!

看到李漢眉飛色舞,跟在他旁邊的一衆將領也明白,這光復南京的積極意義可不僅如此!它也大大減弱了昨天清軍幾乎攻陷漢陽對革命局勢造成的不利影響,如今開始惶惶不安的反倒不是三鎮民軍,而是仍停駐在漢陽、漢口的清軍了。

“駕!”

騎馬快走了幾步,趕上了在前面的李漢,李東來小聲道:“先生,這是孫部長那裡傳來的第一手消息。他希望明日您趕往武昌時,能在軍務會議上推選他爲民軍總司令!”

李漢哼哼一聲,“告訴武昌那邊,就說漢陽局勢未定,我不便離開。武昌的軍務會議我就不參加了,不過,我願意推選孫部長爲民軍總司令,並堅決服從民軍總司令的指揮!”

他笑着揚起馬鞭,“這民軍總司令看着是一塊大肥肉,不過盯上它的人太多了,咱們這些‘外來戶’是根本沒有爭奪到的機會的,所以,不去爭這些不現實的東西纔是正理。”

瞧見跟他們一起視察前線的第一協代統制胡玉珍正在跟旁邊的段金標說笑,沒有注意他們這邊的情況,他方纔壓低了點聲音:“武昌民軍將領大多都被清軍打怕了,今天出乎意外的,武昌竟然只派出了宜昌的兩千多人趕來支援,那萬廷獻要任護理總司令,也要看我手下認不認他,這可是個好機會!自我張貼了告示之後,這兩日已經收攏了近兩千前幾日被擊潰的民軍,全部大亂編入了第九標跟第十標之中。你多有點累,到處看看,有鬧事的軍官,直接拿我的命令帶走,做得乾淨點!”

“是,先生!”

李東來小聲應了一聲,旋即看了一眼後面的胡玉珍,道:“胡將軍似乎注意到了您在清理不聽話的軍官,不過他卻沒說什麼,先生,我看他倒是可以拉攏一番,咱們鄂中實行的是‘貴軍’‘優軍’政策,天下如今有多少軍人能夠抵擋得了,我看,不如趁機把他的第一協也吸收了,第一協之中可有不少老兵,咱們鄂中崛起的太快了,底子太薄了!”

“嗯”,他點了點頭,“不錯,東來,你的建議很好,回頭我就以荊楚鎮守使的名義,收編了他的第一協。湖北兵工廠跟鐵廠你多累一點,可要給我看住了,決不能有失。任誰,便是大都督來了,沒有我的命令,一發子彈也不許提出來。還有那些不服我的軍官,你也不要手軟了,軍政府一日未決出一位能在威望上壓過我的總司令,漢陽這邊我有挽救之功,暫時還是我說了算,儘管去把那些人清掃出去!”

“是!”

二十八日,荊楚鎮守使以加緊戰備應付漢陽清軍,任原第一協代統制胡玉珍爲統制,咱歸革命軍管制。

第242章 局變(2)第70章 兩鎮光復與衝突(上)第746章 血染海疆2第124章 杜家妥協第78章 漢川起義第35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2)第265章 重火力網壓制第300章 枝江(下)第357章 巨大的收穫(下)第78章 漢川起義第348章 談判(下)第237章 逃第六百七十三章第189章 青太?情才?第157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3)第297章 圖謀四川第342章 1911年的最後一天第575章 妥協與應戰第699章 矛盾激化6第488章 整軍第136章 骯髒的政治(完)第404章 飛機與假鈔第92章 虎踞鄂中(2)第276章 入甕與禮和洋行來人第619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4)第489章 擴兵與整軍第528章 和談(二)第521章 愚人節玩笑?第627章 捷報頻傳2第300章 枝江(下)第50章 惡戰督署(上)第598章 末日臨頭第158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4)第278章 罪己第729章 遼東惡戰4第30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中)第729章 遼東惡戰4第633章 中俄之戰1第362章 餘波(中)第400章 吞併甘肅(三)第611章 一年第170章 二十三日第151章 惡戰一家嶺(3)第357章 巨大的收穫(下)第185章 任務第170章 二十三日第197章 卡倫?比利斯?韋伯第695章 矛盾激化3第528章 和談(二)第506章 雷霆(2)第540章 過渡內閣(上)第330章 惡戰第736章 罵名我來當1第157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3)第467章 大膽的計劃第178章 全雲南第348章 談判(下)第259章 圈套第346章 聯合鹽業成立與北使碰面第597章 轟炸第316章 大動作第139章 心思第258章 奪關(下)第571章 山東危機(3)第28章 密信第641章 南洋變局1第427章 法西斯化(上)第602章 大選第667章 國務院改革草案第731章 金州破第639章 中俄之戰5第353章 不安的預感第196章 ‘中國之聲’定刊第272章 喜訊!捷報(上)第280章 內閣總理大臣第385章 時而歡喜時而憂第402章 吞併甘肅(五)第201章 下雨了第301章 勸進(上)第553章 暫時結束第451章 大戰(八)第111章 杜家齷齪(2)第389章 交底第683章 軍事會議上第332章 就任川督(上)第48章 炮八標據守中和門第555章 劫第384章 四點要求第495章 浙江第31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下)第723章 歐洲局勢第567章 一觸即發(3)第691章 重要第203章 接觸第413章 生產建設兵團與供銷社第198章 禮和洋行第329章 河南!四川!第116章 掃平內患(2)第64章 捧殺第309章 戰重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