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走向和談(下)

武昌總參謀部燈火通明,這裡作爲護國戰爭的總指揮部,在開戰以來,一直忙碌着。雖然前線的戰事一度停歇,但由於前線戰局進展順利,每個人工作起來都是熱情十足,今天李漢也在總參,他是前來部署一些最新的作戰計劃。

“湯薌銘還沒有表態?”

蔣方震擱下一封電報,“莫不是我們開出的籌碼太低了?”

政治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之說,蔣方震跟着李漢這麼久,對於這句話已經瞭解的十分透徹了。

“海軍總長籌碼還低,難道要我把民國大總統給他!”李漢哼哼一聲,自從他的情報總長自作主張炸死了袁世凱,他便匆忙從湖南迴到了武昌,他知道現在南方已經打不起來了,索性便坐鎮武昌應付現在國內的糜爛局面。

“我已經把湯化龍放出來了,讓他過去跟湯薌銘碰面是最好的選擇。這湯家兄弟不會看不清楚當前國內的局勢,除了我之外還有誰能養得起海軍!”

“就擔心湯化龍現在生有怨心!”

李漢不說話了,微皺眉頭慢走了兩步,笑了起來,“政治上沒有永遠的敵人,湯化龍此人我還是比較看好的。他是個聰明人,可惜曾經太過急功近利,讓他冷靜一年對他而言未嘗不是好事。他能明白最好,何況便是那湯薌銘不願意降又如何,名義上他這個海軍次長指揮此次的海軍南下艦隊。可咱們對海軍有心理優勢,去年一半的戰艦都被我們俘獲,若不是看在國家大義上,這海軍早就改了姓名了。他識趣還好,不然就從下面開始剔骨,相信總會有些明白事理的海軍將領的!”

他不想在這個話題上繼續聊下去,突然想起了什麼,詢問道:“河南、山西準備的怎麼樣了?前線要的物資跟進了沒有?那段祺瑞是個硬骨頭的軍人,可惜在政治上不知道變通。我本還擔心主動向英國轉達和談的意思之後不好再動手,結果他反而給我留下了藉口。前線的物資也準備的差不多了,他不是讓我們退出河南、山西嗎,讓李濟深、馬榮成、熊秉坤、張國荃是時候動一動了,何宗蓮的第一師暫時留守河南。江蘇方面,命令季雨霖的給我打掉鎮江的王佔元部,令滁州第十五師強攻南京,掃平南京城外全部據點。命令王安瀾的第三師進攻徐州,不要求盡全功,但起碼要重創第七師...我們要讓全國都清楚一件事,我們接受和談不是懇請,是...施捨!”

“是,我軍目前所處地方位如下:李師長的第十師目前28、29旅已在邯鄲停留多日,30旅留在河南,負責守衛京漢鐵路沿途的安全。馬師長的第八師、張師長的十四師主力正在洛陽一線休整補給,其中十四師已派遣四十旅進入山西接管太原,如果有需要我們完全可以經鐵路、河運,兩天內全部調往直隸省內。熊師長的第五師主力已經抵達大同,十四旅也在娘子關方向做出佯攻架勢,目前已經吸引了直隸第十五師湯玉麟部。如果有需要隨時可以從娘子關、大同方向對直隸發動進攻...”

蔣方震簡短的將直隸、江蘇附近的兵力佈置簡述了一邊,李漢沉吟了一陣,“告訴前線這一戰打的是擊潰戰,儘可能的擊潰北軍以壯聲勢而不是殲滅,要掌握住度既要把北軍打痛了,還不能讓其傷筋動骨。僅靠咱們二十個師要守住民國還是有些困難了,若和談之後,免不了我們的國防軍是要吸收一些北軍士兵的。這一仗說到底只是爲了逼迫北軍立刻走到談判桌上!”

“是!”

“河南跟山西省內被俘的士兵情況如何?”

“河南省內被俘虜的十二師、第五師、第三師士兵中年過四十者,有不良嗜好者,身殘體弱者已經基本遣散完畢。軍官方面也按照您的指示,儘可能的排除了靠關係進去的跟思想老舊者,其餘軍官全都登記在案。目前通過水陸兩路,已經先後押解了一萬四千餘人往陝南、鄂北接受改造,預計三到五個月將能成爲我軍主力。”

李漢滿意,“北軍有不少老兵都是接受過數年苦訓的精兵,或許裝備跟意識上比我們差了不少,但單兵素質還是冠絕國內的。現在袁世凱這個北軍主心骨一走,我們大可以趁機多吸收一些北軍精銳。我還是那句話,注意嚴格把關,決不能讓北軍的一些不良風俗跟毛病也跟着吸收了進來。教導隊還要多辛苦一點!”

“是!”

“另外傳令,以我的名義讓海軍發佈明文通電。內容如下...記錄!”

“第一,有鑑於國內局勢的糜爛,國防空虛之下可能導致外地趁機劫掠我海疆。因此海軍各船艦還應儘快恢復正常巡航,以庇護我國上萬裡的遼闊海疆。立刻命令全體海軍改變航向,即可前往上海港接受補給,那裡已經有完善的海軍設施了,可以方便艦隊停泊;第二,從即日起,艦隊名義上暫時歸屬護國軍指揮,實際上維持着自己的超然地位,等待國內局勢明朗之後,重新劃歸新政府;第三,海軍各艦隊在上海期間,要對艦艇進行保養、維護、修繕,所有費用由護國軍承擔,所有海軍官兵的軍餉、物資供應也由護國軍承擔,包括以前拖欠的軍餉,都可以在此期間得到補發;第四,這次與海軍同行的陸軍部隊,要保證安全帶到港口下船,由護國軍方面解除武裝,統一安置,有一點請大家放心,護國軍絕不會爲難他們,所有北京政府拖欠的軍餉,一律由武昌代爲補上;第五,命令海軍南下艦隊總司令湯薌銘暫代海軍歸降艦隊指揮,同上海方面進行交涉。若湯薌銘不願,可由海軍軍內自行決出合適人選,同上海方面進行更爲細緻的待遇協商。再次重申,護國軍保證所有歸降海軍軍官、士兵安全!”

他要求的這個通電可謂狠毒,以至於蔣方震微微抽吸了一口冷氣。先不提他將同湯薌銘跟海軍之間的秘密接觸直接提到人前定然要打碎某些人‘等等看’的僥倖心理,逼迫湯薌銘儘快做出決定。單只是其中第五點,若湯薌銘不願可由海軍軍內自行決出合適人選便可爲惡毒之極,這完全是慫恿海軍發動軍變,囚禁了湯薌銘接受護國軍的收編,難怪蔣方震要抽吸冷氣了。

李漢不以爲然,“我瞧得起湯化龍不代表瞧得起他湯薌銘,他這人官氣十足,十足的一個官場老狐。他湯薌銘若不是現在管着海軍,我都懶得與他多糾纏,這海軍我要定了。他湯薌銘若是還不識趣,那就讓他逝去吧!”

言下殺氣騰騰叫人不寒而慄。

四月五日,李漢藉口北京沒有談判誠意,向前往武昌拜訪他的英漢口領事朱爾典表達了自己的憤怒,並措辭強硬的發表宣戰口號,拒絕了繼續接收其調停,下令護國軍進入全線進攻。當天,武昌通電海軍五條,號召滯留江蘇一帶的海軍艦艇向上海靠攏接受護國軍整編。同一日,武昌財政部發表公告,宣佈將向上海建設銀行撥發五百萬銀元,用於支付海軍及歸降各部北軍所欠軍餉。

四月六日,護國軍於直隸、江蘇發動全面強攻,集中了麾下全部的四個航空中隊跟兩個戰車團以及近十二萬軍隊,累日強攻之下至八日晚,短短兩日夜之間,鎮江王佔元第二師遭受猛烈炮火轟擊潰敗,狼狽丟棄鎮江退往揚州,南京雨花臺炮臺、富貴山炮臺慘遭犁地,南京城外陣地十不存一,馮國璋大驚之下下令收束陣線,死守南京城。在北線,徐州第七師遭遇王安瀾第三師強攻,雖徐州城未破,但大運河卻遭遇第三師截斷,江蘇省內之兵已被攔腰截成了南北兩端,失去了聯繫。

最慘烈的還要數直隸的北軍第一軍,王士珍雖然下令沿途炸燬京漢鐵路阻止第十師的推進速度,但李濟深早就考慮到了這一點,利用直隸省內密集的水道兩晝夜快速最近至冀州,沿途擊潰俘虜北軍一個旅,當然,他之所以能夠推進的如此快速,還是因爲山西第五師下屬十四旅出娘子關對駐守石家莊的第三師發動佯攻。保定方向大驚之下只能收束兵力,妄圖阻止十四旅的推進速度。因爲情報收集的不到位,第一軍顯然無法做到首尾相顧,結果給第十師組成的兵鋒線快速的攻陷了整個直隸西南地區。同時大同府一線,熊秉坤親率第五師主力對盤臥察哈爾特別區的北軍第四師、十一師殘部發動強大攻勢,累一晝夜攻陷張垣,將兵鋒推進到距離北京城只有不足四百里。

不僅如此,爲了貫徹李漢壯大聲勢的要求,總參趁山東此時兵防空虛,於是下令第十四師輕軍一旅,借水運快速兵圍濟南,包圍了山東首府!

軍政府不但在軍事上有所行動,還從其他方面繼續壯大聲勢,逼迫北京政府儘快接受和談。四月七日李漢通電全國,口稱有鑑於國內有國無防,下令撥發兩千四百萬陸軍擴張軍費用於擴充新軍,根據通電,其麾下國防軍將在年底前完成五十個師的總擴張,並將在一年完成整訓使其擁有戰鬥力。他同時向全國各省年輕人發動召集令,鼓勵年輕人抵達麾下控制省份內參軍。

第二日,武昌發佈公告,宣佈將對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爲首的破壞國內和平局勢的極端好戰派份子在內的四十七人予以懸賞,公告活捉段祺瑞等三首犯將獲得高達百萬銀元獎勵,無論全國任何人殺死三人均可攜三人首級獲得高達八十萬元的鉅額懸賞。下午,懸賞名額擴大至北京政府內閣各部長官公一百二十七人,因懸賞金額總計高達上千萬元而震驚全國。

北京城中一片惶恐不安之中,無不爲梟雄之資盡顯的李漢的手段而膽寒。

這自然不可能立刻便令北軍陷入崩潰,但軍心動搖已成定軍。無論是直隸省內的第一軍還是北京城內對於段祺瑞跟內閣的不滿之聲越來越大,王士珍、馮國璋親自通電北京要求立刻接受調停和談,馮國璋更是怒責段祺瑞至北洋基業於不顧。當天晚,第一軍十七位將領效仿當初馮國璋等逼迫清廷退位一般,逼迫段祺瑞立刻宣佈和談。十日凌晨京城拱衛軍發動動亂,儘管起義的兩個營被隨之而來的其他拱衛軍各部跟張作霖的十六師鎮壓下去,但是,種種危局之下...短短几天內像是蒼老了十數歲的段祺瑞最終還是低下了頭,十日一大早親自乘坐馬車抵達東交民巷英使館,懇求英國公使巴爾特代爲從中周旋,協調南北和談。

第168章 又見陰謀(中)第658章 試探性接觸第336章 成都戰役(二)第81章 第八鎮殘兵第602章 大選第201章 下雨了第651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2第487章 回擊與剋制第748章 血染海疆4第169章 又見陰謀(下)第222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下)第60章 恩威並重(完)第648章 反攻3第394章 巡檢第721章 決定國運的一戰第85章 宴請第506章 雷霆(2)第700章 矛盾激化7第502章 一觸即發第723章 歐洲局勢第283章 局部反擊第117章 掃平內患(3)第702章 皇姑屯事件(中)第519章 刺袁(下)第31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下)第586章 海軍出動第357章 巨大的收穫(下)第55章 全面進攻(上)第500章 國外國內第571章 山東危機(3)第170章 二十三日第443章 大戰序幕第315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下)第222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下)第652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4第273章 喜訊!捷報(下)第656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8第213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中)第691章 重要第72章 後手第708章 鄭和計劃第88章 應城風雲(1)第269章 情報司第165章 應對第364章 清廷退位第366章 蔣方震與忙碌的日子第642章 南洋變局2第370章 平陝第六百零九章第614章 外蒙危機第265章 重火力網壓制第635章 中俄之戰3第344章 交鋒(1)第429章 站隊第337章 成都戰役(三)第158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4)第467章 大膽的計劃第655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7第703章 皇姑屯事件(下)第六百三十七章第457章 談判之前第439章 出兵湖南第266章 大獲全勝第438章 大戰起第293章 會第734章 嗜血狼羣第432章 倒袁風起第122章 兵圍杜家莊(中)第354章 民心第460章 桌下第1章 貨幣金融情報科第31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下)第153章 惡戰一家嶺(5)第664章 面見第149章 惡戰一家嶺(1)第634章 中俄之戰2第578章 青島之戰(2)第510章 雷霆(6)第344章 陰謀與導演第630章 攻陷庫倫2第432章 倒袁風起第397章 南進?北上!第618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3)第10章 誤會與陸家援兵(上)第448章 大戰(五)第708章 將戰第526章 歸降第243章 局變(3)第208章 急行軍第210章 湯黎之謀(下)第169章 又見陰謀(下)第69章 第二標第397章 南進?北上!第315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下)第178章 全雲南第695章 矛盾激化3第462章 桌下3第658章 試探性接觸第116章 掃平內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