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壓倒性勝利

英法美俄四國聯手全部介入‘中日衝入’中進行調停,消息經日本駐華公使日置益傳到日本國內之後,頓時令日本國內本就混亂的局勢更加混亂。

日本政府現在內部吵得一團糟,長州藩控制下的政治集團及參謀本部叫囂着報復,每日都有少壯派軍人要求求見首相甚至天皇,更有激進者更是將以首相大隈重信爲首的拒絕繼續向中國派兵的政客當成了賣國賊,並高呼天皇神恩,要求誅殺國賊。

日本的首都東京,現在氣氛格外的低沉。儘管日本新聞界不願意報道,但不代表山東前線的真實情況日本國民就沒有其他途徑能夠知道了。日本作爲東亞最強國,同樣也是經濟跟工業最發達的國家,英法美等國都在日本有報社機構存在。日本政府的確能夠施壓跟封殺本國媒體,不叫他們報道前線的真實情況,但是卻不能夠阻撓其他列強報紙的刊登。

就算是日本政府憤怒,也不能如何。現在的日本國國力比之西方國家差了不止一點兩點,他們還處於討好西方列強的階段,最是擔心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西方媒體惡意抹黑日本形象,誤導歐洲各國跟政府敵視日本的情況再發生。

日本政府不敢出手管制西方媒體,結果完整的山東前線的情況便隨着一份份的報紙,一張張報紙上披露、轉載的中國報紙上刊登的照片,日本舉國上下現在都知道了。日本不是在山東遭遇了‘挫折’,而是一場不折不扣的慘敗。陸軍兩個精銳師團慘遭全殲,數千傷兵被中國俘虜。當報紙上刊登的一些傷兵照片得到了國內他們的親人證實之後,日本國民恐慌了、憤怒了。

他們瘋狂的衝擊在日本的華人機構,當發現大多數記憶中的華人商店都已經空掉之後,仍不解恨的趁勢搶.劫、打殺旅日朝鮮人,短短數日間上千旅日的朝鮮人遭遇日本人毒手,被劫掠的財物更不是不下數十萬。日本人瘋狂的同時,整個國家對陸軍的信仰都似乎動搖了,在他們心中戰無不勝的皇軍在積弱已久的中國面前慘敗!一想到那支慘敗的軍隊是他們節衣縮食建立起來,甚至有激進的百姓開始衝擊日本國內的陸軍駐紮軍營,並行刺陸軍將領。

日本各界對於陸軍的聲討還遠遠不止如此,以首相大隈重信爲首的政友會趁機翻出老賬來,借前兩年關東駐軍、朝鮮駐軍繞開政府私自行動,這一次的山東戰役時,他們甚至私自抽調部隊儲備的彈藥物資去支援派遣山東的遣支軍隊等等都暴了光。而海軍一些不滿陸軍在年初的西門子案上落井下石行爲的將領也趁機跳了出來,指責遣支陸軍司令官神尾光臣不顧海軍幾次勸阻,多次更改戰略是導致遣支軍失敗的主要原因。並諷刺道:“海軍在現在國際局勢當中,是在不斷的爲帝國贏得光榮和利益,而陸軍卻連中國的事態都搞不好!他們開戰前氣壯如牛,現在卻是手足無措!在大陸上陸軍的假想敵一直是北方露國,但是現在卻連中國人都打不贏,再向他們撥款也只是浪費國民的支持。他們現在又叫囂着出兵,不過是惱羞成怒加恐慌諸君發現了其虛弱、不堪一擊本質的掩飾,我認爲國內各位需要重新審視陸軍建設。至少從目前陸軍連中國人那支新建的陸軍力量都不能擊敗,可見那幫馬鹿的腦袋都老化到了什麼地步!陸軍還要求海軍對上海對天津跟青島發動攻擊,甚至運送他們在大沽口登陸。先不說西方列強國家如何看我,他們難道不知道,中國人已在戰前便考慮到了這一點,已經提前選好了陪都,捨棄了現在的首都也要與我開戰嗎?何況在京畿附近我們只有不足一千軍隊,現在還都在中國國防軍的包圍下,一旦宣戰將立刻遭遇不幸。帝國並沒有全面展開大陸戰事的準備!帝國未來的利益在海上、在太平洋、在南方擁有衆多帝國所必須物資的島嶼上。對於大陸,有了朝鮮和關東州,能維繫住現有的利益,就已經足夠了!”

這位海軍炮轟陸軍的話被髮表在報紙上,頓時就引起了海陸軍之間巨大地爭吵,爲日本現在的混亂政局又增添了一把火。

在野的民進會也趁機表示了對政友會內閣的不滿,他們要求現內閣解釋陸軍慘敗的原因。這個得到財閥勢力扶持的政治團體對長州藩控制下的現政府進行了猛烈的轟擊,尤其是國內現在一些人宣佈要進行的大規模報復,弘揚皇軍的軍威。對此他們辛辣地嘲諷:“...若兩個師團打勝了,也許國內什麼聲音都沒有;但是現在打敗了,又要動員更多的部隊再去報復,甚至舉國和中國宣戰?現在是合適的時機嗎?歐戰開始以來我國對外出口增加一成,若無戰爭缺口,本年內財政將增至少四五千萬,舉國百姓都能從中獲得紅利。然而一場慘敗日本不但損失數萬陸軍,還連累的政府背上五千多萬的財政缺口,只爲了某些人的戰爭遊戲...有些人罔顧民意,自以爲明治年間掌兵就是國之元老,殊不知比起土地跟特權,現在日本更需要的大米跟休養生息。我國尚未從跟露國的戰事中走出來,又要迫不及待的再打一場,難道那些所謂‘元老’定要將我日本推入深淵、火坑纔會滿意不成!”

這可是直接指責長州藩的那些元老了,尤其是山縣有朋,他在國內因此從明治末年開始干涉政府運作,已經不知道被舉國上下多少人問責跟敵視了。現在被民進會指責鼻子痛罵,他反而更不敢拿他們如何,因爲那些個財閥控制了日本國內的經濟命脈,他們若是一怒囤積物資哄擡物價,百姓固然要對其不滿,但首當其衝的卻還是政府。

而且現在國際上一片偏向中國方面的聲音,日本政府也是有些惶恐。雖然惱怒中也發表了一個強硬的聲明:“大日本帝國乃是本着中日世代友好,眼看獨人侵佔中國之後青島,方纔出兵代爲清剿之,以待和平到來之後歸還友邦。中國不但不圖回報,反而趁機偷襲我帝國之勇士,置我數萬將士遭厄,實乃罪大惡極。帝國之國政不容外人討論,對於國際調停聲音,我國亦不予迴應。帝國並不希望衝突擴大,但該採取什麼樣的做法,完全由帝國自行決定。”

話雖如此說,但是日本國內政府和軍部的穩健派有力人士,也開始認識到了繼續再想擴大中國戰事可能已經觸及到西方列強的心理底線了。當下日本國內,因遭受到山縣有朋元老幹涉而不能成行的五相會議終於確定召開時間。各個利益團體之間的幕後交易就沒有停止過,在天皇御前五相會議召開之前,大隈重信的政友會、民進會、海軍甚至還有國內的幾大財閥都進行了大量的意見往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要對龐然大物日本陸軍開刀。這些年來,隨着一場日俄戰爭,日本陸軍一度擴張到令明治天皇都感覺到恐怖的地步。戰後的陸軍裁軍令,正是由他親自制定的。這幾年來雖然日軍已經裁剪了不少,但陸軍也不是心甘情願的,一直都在陽奉陰違,不但以警察的名義保留了幾萬名額,還趁機增加了在南滿的守備隊。而且,明治天皇纔剛離開,陸軍幾位元老又在強勢推行擴軍方案,要求將常備陸軍師團擴增到25個。

數十萬精銳陸軍每年需要消耗的經費都是一個龐大的數字,這一次終於抓到了機會趁機打壓陸軍。一時間日本國內各界都是磨刀霍霍。

外相加藤也一再拜訪英美法等國駐日大使,因會向他們詢問他們對中日衝突的意見。

英國和法國的意見是堅決結束現在在遠東的戰事,日本將自己的力量集中到協約國的事業上面來,歐洲已經到了一個危機時刻,因爲德國的飛機在經歷了初期的磨合之後已經開始在歐洲發威,每一日都有數百上千噸的炸彈落在巴黎這座昔日歐洲大陸上最繁華的城市中,英法兩國甚至已經在考慮放棄巴黎了。對於日本進一步擴大中國的戰事,他們表示堅決的反對。

在日俄戰爭消耗了數十億的軍費、付出了十萬士兵戰死的代價後,日本國內的元氣現在還沒恢復,日俄戰爭當中欠下的外債現在還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國內由於1912、13年的農業欠收,加上今年因爲中日交惡,中方這個日本的最大谷物進口國也停止了對日本出口糧食,糧價的暴漲推動了日本國內平民的不安,今年明明是個豐收年,但卻三個月內爆發了56次米騷動,若在這個時候從國內調兵,很可能將令國內的騷動變成暴.動。

日本政府內的意見也逐漸趨向一致,中日衝突不能再持續下去了!第一是現在沒有那個全滅中國的實力;第二也因爲各國表明的調停態度!加上中國國內現在對日的經濟抵抗政策,國內對華的工業製成品出口十月份已經萎縮了72%,需要儘快打破對華外交的僵局!

進行談判,漸漸的形成了一種共識。數千日軍殘兵,雖然日本政府不想贖回這些沒有玉碎包裹的‘米蟲’們,但顧忌到不贖回那些戰俘一來影響日本文明的國際形象,二來也將打擊國內百姓參軍、士兵效死之心,儘管不情願,但那些個傷兵還必須通過談判贖回來。不過,縱使是局勢不利於自己,日本人也不願意低頭。日本陸軍的代表堅決要求大隈政府要通過談判,要確保日本在華的原有利益,督促中方削減在東北的駐軍,重新開放日本製造進入中國的渠道,並要求中國交還被俘士兵跟裝備。

本來陸軍的意思,還是要求中國方面賠付一筆鉅款的。不過不提海軍諷刺,就是首相大隈重信也皺眉駁回了陸軍的這個提案。中方剛剛向東北增派了四個師的兵力,將其在東北的駐軍增加到二十三萬人,並且徵調了數十萬民夫開始沿着遼東半島跟鴨綠江修建工事。同時,中國人的飛機每日甚至徘徊在旅順跟朝鮮的上空,偵查跟警戒日本的意向十分明確。更令日本國內普遍擔憂的是,日本在南滿的守備力量已經遭到了中方的警戒,根據滿鐵發回來的消息,在他們對面,至少有四十多門火炮對準了南滿鐵路守備隊,傳聞中國那位新總統有意在最近宣佈成立東北軍區,目的何爲已經十分明確了。

中國人在那位強硬的新總統的指揮下態度已經越來越硬,甚至主動防備日本的全面戰爭。陸軍還在這個時候提出那種提案,這在‘戰勝國’中國看來,這份屈辱不亞於直接宣戰。

首相跟海軍還有其他勢力都樂得陸軍在國民心中留下個失敗者的形象,因此並不準備照顧陸軍的情緒。同時大隈重信還以將重新分配未來財政,向海軍傾斜爲代價說服了海相支持他。而跟民進會之間,大隈重信其實有着很多的能夠說動他們的地方。比如他提議改造日本軍制,將國內還有國外數十萬駐軍悉數納入內閣的監督管理之下,並鼓勵發展工業商業金融業。

大隈重信的轉變令扶持他上位的長州藩元老山縣有朋大爲驚怒,他甚至開始考慮是不是重新扶持桂太郎再次組閣,山縣有朋跟桂太郎之間矛盾重重,但在應付歐美西方勢力上,桂太郎的手段跟態度都跟他不謀而合,也可以過渡一下,至少比那個他現在越來越感覺到討厭的大隈重信要好!可是他的大敵西園寺公望一直沒有明確表態,似乎也有趁機打壓他控制下的陸軍威望,然後取而代之的意思。

日本國內正處於政策轉變的關口,還在醞釀着改變。中國也是一樣,一場持續了幾個月的國會大選,在這個東亞新生的共和國中終於落下了帷幕。比起上一屆國會的黑幕重重,本屆國會要好得多,當然也好不到哪去。因爲控制了整個國家七成以上的省份,臨時大總統控制下的共和黨若是還不能夠贏得國會大選,共和黨的那些高層們也真該找根繩子自己結束自己了。在國內需要的勢力看來,李大總統的共和黨參加本次國會大選,就是最大的黑幕。

然而不管他們如何不忿,任誰都改變不了現在國內的一個事實。新總統所掌握的勢力足以壓倒國內的其他聲音,如果沒有山東戰役,沒有人會懷疑,那雲集華東、華北跟東北地區的近六十萬兵力,會兵鋒直指南方,新總統武力統一全國。

從1914年的6月底開始,第二屆大選終於正式在中國拉開了帷幕。將首都北京、上海跟南京三處給予選區資格後,全國分成三十七個選區,新成立的熱河、察哈爾、西康、青海等幾個省份根本就是給共和黨做預備,以防止出現什麼特殊情況的。因爲這幾個新建省份內,從衆議員到參議員都是共和黨一手包攬,外人根本沒有插手的餘地。根據省份的大小,各省產生的衆議員人數不等,總計六百八十三名,再以每選區五人的固定名額,產生一百八十五名參議員。通過種種手段,李大總統牢牢的令共和黨控制了全部衆議員中的近半席位以及參議員中的八成席位,幾乎是以壓倒性的優勢,確定了共和黨的成功。

大選終於全面結束了,衆議院當中六百八十三個議席,共和黨佔據三百三十五個席位,進步黨佔據八十四席成爲了最大的在野黨,國民黨因與日本的關係遭遇國民的冷漠對待結果只獲得了八十二席,爲國會第三大黨,其他三十四個黨派共同瓜分了剩下的一百八十三個衆議員席位。雖然在衆議院上,共和黨沒能取得半數,但是在參議員上,共和黨卻獲得了壓倒性的優勢。總計一百八十五個參議員席位中,共和黨牢牢的掌握了一百四十七個,幾乎佔去了參議員的八成席位,以絕對超越了半數的資格,贏得了組閣的權力。

計票結果出來後,李大總統滿懷喜悅的在11月4日於西安通電將這一好消息向全國做了公佈。共和黨在國會大選中勝出,並擁有了組閣的權力。這意味着未來至少五年間,整個內閣他都可以安插自己的心腹進來,並保證掣肘跟來自政府內部的阻力將能夠降到最小。

隨着國會議員的名單公佈,根據章程固定,各省的當選代表,將在半月內齊聚首都就職,而因爲現在中日之間的衝突尚未得到調節。根據大總統的說法,北京現在仍處於日本人的威脅之下,因此,衆位議員暫時將在西安宣佈就職。

至於正式政府如何組閣、選舉總統、首都定位等問題,也將是諸位議員抵達西安之後未來兩個月內要忙碌的問題。因爲根據南北協商時簽訂的協議,新總統將在14年年底十二月,最遲第二年一月決出。當初北洋系爲了制約李漢的手段,現在反而爲他名正言順的當選大總統奠定了基礎。

第730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第687章 入甕第647章 反攻2第746章 血染海疆2第132章 革命者之歌第342章 1911年的最後一天第62章 城內形勢第731章 金州破第491章 目標‘特斯拉’第546章 孫黃抵京第363章 餘波(下)第374章 內部會議(上)第209章 湯黎之謀(上)第171章 河口之變(上)第457章 談判之前第529章 和談(三)第496章 驅朱運動第353章 不安的預感第685章 軍事會議(下)第342章 1911年的最後一天第172章 河口之變(下)第194章 劉家廟失陷(上)第95章 應城某處第739章 抉擇上第401章 吞併甘肅(四)第677章 安靜的遠東第185章 任務第491章 目標‘特斯拉’第106章 武昌之議(下)第639章 中俄之戰5第232章 戰起(1)第338章 成都戰役(四)第668章 國會第330章 惡戰第93章 虎踞鄂中(3)第34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1)第256章 奪關(上)第480章 打陸唬龍(上)第605章 日本妥協第424章 幕後第616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1)第316章 大動作第128章 落魄的騙子(上)第531章 應對(上)第271章 河水已渾、引魚上鉤第429章 站隊第548章 夜談第700章 矛盾激化7第374章 內部會議(上)第91章 虎踞鄂中(1)第四百六十四章第六百二十二章第638章 中俄之戰4第403章 吞併甘肅(六)第573章 山東危機(5)第360章 湖北變(下)第349章 鐵路第四百六十六章第645章 南北第179章 招募第366章 蔣方震與忙碌的日子第237章 逃第727章 遼東惡戰2第647章 拿下比斯克第713章 不宣而戰5第160章 馬榮成疾走拿荊門第155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1)第248章 赴宴第568章 一觸即發(4)第35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2)第六百一十三章第495章 浙江第五百九十五章第366章 蔣方震與忙碌的日子第651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2第25章 嚴中直第719章 不宣而戰11第234章 戰起(3)第161章 喜訊傳來第428章 法西斯化(下)第110章 杜家齷齪(1)第734章 嗜血狼羣第412章 利益交換第513章 河南糜爛第260章 拿下第474章 和談第472章 半自動步槍與談判第430章 人心第708章 將戰第三百七十八章第164章 棋局第335章 成都戰役(一)第170章 二十三日第429章 站隊第48章 炮八標據守中和門第320章 漢陽一夜第619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4)第521章 愚人節玩笑?第496章 驅朱運動第96章 鹽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