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火藥槍的歷史(下)

初代火藥槍在製造出來後因其外形和擊發子彈的方法較爲獨特,故而被定名爲火繩槍,在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之前,火繩槍曾經一直稱霸着整個熱兵器時代的戰場兩百餘年,是當時當之無愧的戰爭霸者。

火繩槍,就是靠燃燒的火繩來點燃火藥,故名火繩槍,?火繩槍在火器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是現代步槍的直接原型。

火繩槍的出現也改變了戰爭的形態,伴隨着火繩槍的發展人類的戰爭從冷兵器進入到熱兵器時代,到17世紀末期燧發槍開始大規模取代火繩槍的時候,冷兵器已經退化成輔助手段。

火繩槍的結構是,槍上有一金屬彎鉤,彎鉤的一端固定在槍上,並可繞軸旋轉,另一端夾持一燃燒的火繩,士兵發射時,用手將金屬彎鉤往火門裡推壓,使火繩點燃黑火藥,進而將槍膛內裝的彈丸發射出去。

由於火繩是一根麻繩或捻緊的布條,放在硝酸鉀或其他鹽類溶液中浸泡後晾乾的,能緩慢燃燒,燃速大約每小時80毫米~120?毫米,這樣,士兵將金屬彎鉤壓進火門後,便可單手或雙手持槍,眼睛始終盯準目標。據史料記載,訓練有素的射手每3?分鐘可發射2發子彈,長管槍射程大約100?米~200?米。火藥武器西傳

衆所周知,火藥的發明是中國人爲世界所作出的一項傑出貢獻。

自火藥從唐朝的煉丹爐中誕生時起就和戰神結下了不解之緣。

公元10世紀末期,我國北宋的軍事技術家和統兵將領根據以往煉丹家們在煉製丹藥的過程中曾經使用過的火藥配方,經過調整和修正後,配製成最初的火藥並製成初級的火藥武器用於作戰,開創了人類戰爭史上使用火器的新時代。

到1259年(南宋開慶元年),壽春府(今安徽壽縣)火器研製者發明突火槍,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支單兵手持式竹製火槍。突火槍的創制,受到後世各國火器研製者的重視,被公認爲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堪稱世界槍炮的鼻祖。

火繩槍槍機,公元1206年,蒙古乞顏部首領鐵木真在斡難河被擁立爲蒙古大汗,尊稱爲成吉思汗。

蒙古人崛起後不但在短時間內滅西夏、破西遼、亡金,還南下覆宋。

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得到了火藥武器的製造和使用方法。而且成吉思汗及其子孫極力擴大對外用兵,東征西討,南下南洋西攻歐陸,把初級管形火器輻射到歐亞兩洲諸多國家和地區。

尤其是1252年旭列兀所率之蒙古軍攻入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使當時初級火器的製造和使用方法傳入了阿拉伯人的手中。直到100?多年後,中國的火器製造技術才經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並在歐洲得到長足的發展。

火繩槍誕生,14世紀30年代,歐洲出現了第一種管形金屬製火器,稱之爲火門槍。

歐洲最早的關於手持槍炮的記載,是1364年,意大利佩魯賈軍火庫的一份清單上記有“500門炮,一紮長,可持於手中;非常漂亮,能射穿任何甲冑”。

而坦奈堡手持槍的出土,說明德國大約在14世紀70~80年代也已經制成了具有相當水平的金屬管形火器。坦奈堡位於德國礦藏比較豐富的黑森州境內,規模不大,1399年被毀。

1849年,有人在廢墟中發掘出一支銅製手持槍。槍身長?330mm,口徑17mm,質量,現存於紐綸堡的日耳曼博物館中。它同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收藏的一件元代至正11年(公元1351年)火槍,在形制結構上基本相似:都由前膛、藥室和屋函構成,但木製手柄均已腐爛不存。?“至正11年”火槍槍身長,口徑30mm,質量。兩相比較,“至正11年”火槍的製作比較精緻。

坦奈堡手持槍的出土,是中國金屬手持槍經由阿拉伯西傳至歐洲的最有利的證據。但這種簡單的手持火槍,既沒有照門也沒有準星,而且沒有可以抵肩的槍托,僅能進行概略射擊,它在戰爭中的作用恐怕僅僅是造成敵軍的混亂而讓己方步兵和騎兵有機可乘。

中國的火槍、阿拉伯的馬達法、歐洲的火門槍都是用手持點火物引火發射,在戰場上使用非常不便。大約在1450年左右,歐洲火器研究者便將其改進爲半機械式的點火裝置:在槍托的外側或上部開一個凹槽,槽內裝一根蛇形杆,杆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構成扳機,可以旋轉,並有一個夾子夾住用硝酸鉀浸泡過的能緩慢燃燒的火繩。

槍管的後端裝有一個火藥盤,發射時,扣動扳機,機頭下壓,燃着的火繩進入火藥盤點燃火藥,將彈丸或箭鏃射出。而且還改進了槍托並加裝了護木,使火槍可以抵肩射擊。到15世紀後半期,歐洲的火繩槍又有了相當的進步,下面試舉2例說明。

——1499年,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市的一份清單上,記載了一種被稱爲?“滑膛槍”(musket)的火繩槍。此名稱來自意大利語“moschetto”(一種雀鷹),意思是此槍與“隼”和“鷹”一樣威猛。其槍身較重,附有腳架。此槍在1521年的意大利恰拉比戰役中首次使用。

——德國一名叫布萊爾的收藏家收藏了一支製作於1493~1519年的火繩槍,槍身長550mm,口徑30mm、柄長880mm,全長1?430mm,槍管爲八棱形,護木前端裝有一個固定用的卡筍,可以與三腳架連接,由2名射手進行發射。

16世紀西班牙的穆什克特火繩槍代表了當時歐洲火繩槍的先進水平。該槍口徑23mm、質量10~11kg,全彈質量50g,最大射程250m,有效射程?100m,採用機械式瞄準具,每分鐘可發射2發。

雖然槍很笨重,大多時候只能用叉形座來支撐發射,但射出的鉛製彈丸威力極大,能在100m內擊穿騎士所穿的重型胸甲(當時大多數武器在80m?以外幾乎不能造成任何傷害),西班牙人就是用這種武器征服了龐大而落後的印加帝國…………

第96章 金沙城第52章 株連九族第34章 十面埋伏第4章 南唐變法之軍械第24章 三大勢力第66章 軍功勳章第148章 小諸葛第157章 三日當成第101章 漳泉平定第76章 千里追殺第65章 甕中捉鱉第33章 夜宴第77章 軍心大振第67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六)第94章 天下無敵否?第21章 宋有猛將,名曰政忠第163章 正面突擊第164章 逝去第45章 殺機四伏第105章 火燒金沙第97章 野心第136章 亂世烽火第79章 回師夷陵第32章 軍情走漏第74章 打草驚蛇第93章 初戰湖州軍第13章 虛實之間第32章 門第之風第122章 陷陣虎賁第72章 陰雲密佈第80章 誓殺之第42章 豹子軍第160章 漢元帝第8章 南唐變法之華夏商行第123章 再次回師第165章 王仙芝第143章 齊王第128章 數路大軍並進第137章 曲終人散第76章 再佔清河城第49章 好主意第33章 夜宴第47章 絕處逢生第170章 長安復定第146章 血洗雲州第13章 虛實之間第36章 風起雲涌第43章 澤州第94章 北佑旅舍第72章 陰雲密佈第105章 火燒金沙第71章 金陵,朕回來了第127章 定亂山越第51章 骨肉不可相爭第44章 金大牙第37章 安重海第72章 公孫來辭第110章 中計否?第99章 天下精銳?第93章 初戰湖州軍第61章 驚變第158章 輕兵潛進第1章 花前月下第32章 夜襲第139章 逐鹿中原第122章 佛家第14章 世族宋家第116章 疑兵之計第63章 英雄墓冢第15章 暗流涌動第11章 通文五年第81章 鐘太後第36章 殺出重圍第100章 氣勢如虹第20章 滾滾煙塵第19章 太原府衙第116章 水上行舟第167章 長安亂第24章 梟雄末路第91章 金沙渡口第49章 兵者,詭道也第147章 古往今來第13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19章 北伐第27章 漳泉史事(上)第80章 袞州張合第99章 一線峽第58章 決戰的凱歌第104章 軍師可巡夜去?第90章 陳洪進卒第34章 十面埋伏第89章 坑爹的常郢第29章 新式軍訓第45章 立足之地第87章 劍拔弩張第39章 古代的陣法(三)第41章 羣雄逐鹿第103章 故計重施第104章 時光飛逝第161章 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