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南唐變法之藍

…………公元975年四月宋唐議和之後,李煜便遣派虎賁軍保護官吏走馬上任,去收回唐國被侵佔的各州縣,同時剿滅趁亂而起的地方豪強,山賊土匪等爲惡之輩,隨後,又派張洎及文則組成聯合勘察團,去清點唐國的耕地和丁口,以便爲自己的下一步政治改革打下基礎。

唐國經此一戰,局勢混亂,動盪不安,士族門閥逃的逃,散的散,各地民心不定,李煜這一番及時的動作,卻是很快穩定了人心,各地新官在虎賁軍的保護下順利的走馬上任,處理擱置多時的各州縣政事。

張洎和文則的勘察團的勘察工作在各地百姓,和各級官吏的配合下,也進行的十分順利,一切都在開始往好的方向,迅速而平穩的發展着。

歲月匆匆,時光一轉,三日後,入夜時分,唐國皇宮,御書房。

殿外呼的傳來一陣喧譁之聲,聽聲,卻是張洎與文則連夜進宮覲見,殿外的黃元才早就得了李煜的口喻,見是他兩人,也不加以阻攔,直接便放了他們進去。

進的殿內,兩人見常郢也在,知道是李煜正在和他議事,點了點頭,算是打了招呼,兩人隨即同時恭敬的跪拜道:“臣張洎(文則)叩見吾皇,吾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煜見兩人風塵僕僕的樣子,頗爲不忍的起身扶起二人,溫聲道:“兩位愛卿舟車勞頓,勞碌奔波,辛苦了,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張洎緩了口氣,從袖箭之中掏出一張長卷,當即朗聲道:“皇上,我與文大人不負聖上所託,唐國境內十三州又一府之地的土地清丈及丁口普查已然完畢了。”

頓了頓,張洎低頭看了一眼手中的長卷,確認無誤,方纔繼續道:“揚州、淮州、潤州、漳州、撫州………下共二十七縣,計有耕地五百多萬畝!其中畝產兩石以上的良田三百多萬畝,畝產不足半石的山地兩百多萬畝,計可徵收田賦六十多萬石!”

“哦,竟有六十多萬石?”李煜聞言眼前一亮,大喜道,“多久能收上來?”原本還以爲,最多也就三四十萬石田賦,不想竟有六十多萬石!如果這六十多萬石田賦能夠及時收繳上來,那可真是解了國庫困窘的燃眉之急了。

屆時勻放,不但可以及時百姓的解決百姓的春耕問題,還能夠足額發放各級官員的俸祿,甚至還能略有盈餘。江南富庶之名果然名不虛傳。

張洎點了點頭,笑道:“聖上且放心,春耕完結之前應該能夠全部收上來,必不會耽擱春種。”唐代曆法,以一月爲首月,年底爲十二月。而現在是四月上旬,也就是說還有十來天春耕便要結束,最多兩三天,六十多萬石田賦就能夠全部解送到金陵國倉,小國寡民雖有國力不大,國勢不強的壞處,但在,丁口清查,土地丈量,賦稅徵收等方面卻有着無可比擬的優勢。

李煜欣然點頭,又望向兩人道,“兩位愛卿,辛苦了。”

張洎和文則聞言,趕緊拱手作揖,輕聲道:“爲聖上效力,臣等分內之事,不敢眼苦。”

李煜微微一笑,正準備轉身回座,卻是突的想到了什麼,暮然回首,目光灼灼的望着兩人:“不知我唐國目前尚有丁口幾何?”

兩人聞言,悚然一驚,暗歎該來的總是會來。

頓了片刻,文則率先打起膽子,剛直個性霎時爆發,上前一步,沉聲道:“稟聖上,察的我唐國丁口,計八十七萬六千四百餘口,且,且多爲老弱婦孺,青壯男丁只有約十餘萬。”

“艹!怎麼回事?我大唐不是治下人丁數百萬嗎?腫麼一下少了如此多的丁口!難不成都長了翅膀飛了嗎!”李煜聽罷,大驚失色,忍不住爆了句粗口,再無皇帝氣質,厲聲喝問道。

“據察,此次我大唐與宋交戰,數敗於宋之際,幾乎唐國所有世家門閥開始攜丁帶口,裹攜大量佃戶往宋國遷徙,再加上受兵災所致,破家逃亡之民,共計約近百萬,隨後,宋國退兵還城之後,雖未堅壁清野,強略糧草,但卻掠虜掠青壯男丁數十萬而去。”

這一次,李煜聞言神色卻再無任何變化,心中暗道:就知道那趙匡胤不會這麼輕易的放過朕,只是沒想到,堂堂的宋太祖,居然這麼沒品的和朕玩陰的,還搞些小動作。”

“哈哈,好!好!這一手玩的漂亮,只是卻還不夠狠,若是讓朕來,定然近百萬老弱婦孺都不給他留下!呵呵,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必生!”片刻之後,李煜突的仰天大笑道。

頓了頓,李煜目光陰冷,寒聲道:“趙匡胤啊趙匡胤,你到底還是不夠狠,不夠黑,哼!這天下!你是絕計爭不過朕的!”

剎那間,一股梟雄之勢瀰漫在整個大殿之中,幾人見此,無不心驚萬分,爲之震懾。

李煜轉身回到首席就座,又肅手示意文則、張洎、分別就座,隨後沉聲說道:“諸位愛卿以爲我大唐推行獎勵耕戰漁商之法可否?”

按照方纔李煜、常郢兩人商討的規劃,唐國經此一戰,所有有可能抵抗朝廷之力,幾乎是皆然不存,若要發展,則必須變法。

若要變法,則需的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推行編戶齊民律,將世家、士族、宗族、門閥、地主私藏的大量佃戶解放出來,使之成爲受唐國朝廷直接管轄的編戶平民。

同時,再推行編戶平民律的過程當中,順便解決各州各縣的士族門閥的豪強勢力,解除唐國的一大隱患,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第二步便是清丈全國土地、推行新田賦法,讓世家、士族,門閥跟平民百姓一體納賦,在極大擴充國庫賦源的同時,極大削弱唐國世家、士族,門閥的影響力,藉此再度強化唐國的中央集權,使各州、各縣直接置於皇權的強力掌控之下。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獎勵耕戰讀商!李煜的確很推崇大秦的耕戰體系,但他從來就沒有想過全盤沿襲,方纔他也與常郢探討過,找出其中的不足。

決定要在耕戰體系中間再加一個讀字,使唐國的耕戰體系,變成大唐的耕讀戰體系,不過現在想來,卻還要再加一個商字了。

幾百年前曾經奉行耕戰體系的大秦帝國,舉國上下只熱衷於兩件事,一是種地,二是打仗,在戰功和爵位的誘惑之下,百姓都變成了戰爭狂人,國家也變成了龐大的戰爭機器,所以秦國的軍隊能夠越打越強,軍糧也絕無匱乏之慮,所以秦國才能夠掃滅關東六國,一統天下,而此際,李煜所面臨的境況和形勢幾乎與秦國相差無大。

歷史上,如果不是秦始皇暴歿,如果不是二世胡亥和趙高倒行逆施,奉行耕戰體系的大秦帝國還會繼續向外擴充,在發兵三十萬北擊匈奴、出兵五十萬南征百越之後,肯定還會出現更大規模的對外作戰,大秦帝國最後會打下一個什麼樣的版圖,那就只有神知道了。

不過,既便大秦帝國征服了整個亞洲大陸,也絕對無法長久,因爲秦帝國爲了保持對外擴張的動力,在大力獎勵耕戰的同時,也嚴重約束了商業、科學、文化上的發展,一個文明如果失去了商業、科學、文化的繁榮,是絕對無法長久的。

同樣,沒有商業的繁榮,就不會出現豐富的物質,國家就不會富裕。

沒有科學的繁榮,就不會出現文明的進步,就會招致強敵的入侵。

沒有文化的繁榮,就不會出現民族的認同,國家就很容易瓦解掉。

所以,李煜思索再三之後,還是決定要在耕戰體系中再加上“讀”“商”倆字,變成耕戰讀商體系!耕戰就不必說了,獎勵讀書,卻不是鼓勵士子大夫死讀書,去皓首窮經,埋頭默文,而是鼓勵士子博採衆長、勤學諸子百家。

這樣一來,必然導致文化上的繁榮,文化上的繁榮,則必然會催生出天文、地理、物理、化學、醫學等學科的快速發展。

第93章 大軍壓境第132章 搖搖欲墜第117章 揚一益二第32章 門第之風第96章 金沙城第87章 五百鐵騎第2章 初秋 濃夜 錦榻第26章 才驚四座第8章 南唐變法之華夏商行第27章 漳泉史事(上)第77章 張洎拜相第20章 滾滾煙塵第51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一)第116章 久攻不下第56章 寧江大軍第68章 特殊的軍隊第15章 暗流涌動第65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四)第52章 株連九族第19章 大戰起第42章 魂歸來兮!第59章 南漢第104章 南楚第160章 伐宋第11章 南唐變法之士卒歸家第50章 雄雄虎賁第157章 南唐三帝第84章 馬蹄鐵第37章 南地亂起(上)第160章 兵臨長安第18章 烈烈遼風(上)第121章 吳越國第72章 公孫來辭第19章 章 烈烈遼風(下)第39章 南地亂起(下)第43章 春意盎然第74章 打草驚蛇第82章 江東猛虎第31章 出兵北上第18章 常郢領軍第81章 不留活口第41章 步卒大陣第165章 王仙芝第24章 三大勢力第148章 血染徵袍第149章 江東第17章 高季興第9章 南唐變法之春耕第120章 強峰之刃第145章 孟知祥第63章 北伐契丹第18章 一代名將第162章 一統天下第66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五)第4章 南唐變法之軍械第47章 蒼狼出動第53章 雞毛令信第25章 北地瀛州第143章 兵發楚國第14章 世族宋家第101章 漳泉平定第110章 中國的火銃第90章 荒原第16章 江寧之伏第162章 敗亡第46章 這,就是戰爭!第71章 爲何而死第138章 李煜親征第1章 後主李煜第124章 中計也!第83章 騎兵神器第23章 趙光義第108章 火藥槍的歷史(上)第59章 匹夫之勇第157章 南唐三帝第94章 天下無敵否?第15章 戰後第52章 株連九族第55章 鄴城第17章 巍巍宋魂第138章 始於吳越第160章 伐宋第37章 古代的陣法(一)第2章 南唐變法之新詔第23章 陳洪進第132章 搖搖欲墜第128章 章 汴梁會第48章 實戰演練第17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第61章 苟且偷生第39章 古代的陣法(三)第80章 袞州張合第26章 才驚四座第19章 章 烈烈遼風(下)第149章 黎明一戰第124章 山越叛亂第34章 茹毛飲血第43章 春意盎然第70章 南唐毒刺第148章 血染徵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