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隴右之盟

同在楚歷九年年中,不僅西川蜀侯府投降,益州表面上徹底改了歸屬,並且青徐二州也相繼變換大王旗。

趁着“劉備身死”,魏國直接南下青州,而楚國也仗着救到了沒死的劉備,收降了徐州……

同時原本在青州東部沿海駐留的軍隊,在呂蒙的率領下,協助齊軍留守的關平,抵禦魏國的侵入。

可以一開始的時候,因爲消息不暢,關平自然信不過呂蒙,並未從一開始就通力合作,反而鬧出了不少誤會,令魏國佔了先手,真的攻入了青州,關平唯有背靠楚國掌控的東萊,才勉強擋住了魏國的攻勢。

而立下功勞的,不僅是青州兩港的軍隊支援。

駐紮在南皮的“安魏侯”的兵馬,也在呂布的率領下強攻樂陵——不求真的打下來,但求令魏國無法舒舒服服的調兵青州!

連拖帶累之間,魏國在楚國已經入駐徐州的時候,還沒能收復半壁青州。

雖然楚軍主力基本都在官渡,其他戰場人數少些,但將魏國收復青州的腳步拖下來卻很容易。

更不用說,呂布猛得一塌糊塗,攪得冀州內憂外患……

另一面孫策春天時,便率軍進入隴右,期望馬超繼續履行與諸葛亮商定的協議,只是投效目標換成了楚國,並且……條件更加苛刻!

本來如果條件不變的話,馬超也不會太介意,畢竟該說的、諸葛亮都已經說過,馬超也已經答應過一次。

然而問題是楚國根本不想答應諸葛亮承諾的條件——做楚國的封王、坐鎮河套隴右?想想就好!

楚國給馬超的條件,只是和其他獻降的諸侯一樣,封侯、世襲罔替,但所封的食邑,只有“農稅”收益歸封爵所有。

當然,這是指馬超作爲諸侯投降,額外馬超作爲上將,投楚之後依舊掌管隴右軍隊,並可以直接授亞將軍銜……

不過即便如此,馬超也不會願意。

甚至覺得孫策是來找茬的!

幸好孫策沒把周瑜落下自己來,有周瑜的利弊分析,馬超纔不至於直接與孫策兵戎相見。

周瑜要捋清的邏輯,其實很簡單——現在已經不是諸侯爭霸的時候,天下在一年內,就將徹底分爲僅存的兩方,楚、魏。

至於什麼西川,在僞漢無法插手的情況下,估計兩三個月都撐不住,至於僞漢……肯定也會迅速被兩者瓜分。

西涼隴右?

縱使馬超真的如有神助,迅速收復河套一帶,也和魏國、楚國完全比不了。

而且無論河套還是隴右,從地利考慮、還是從人和出發,都沒有和魏國、楚國割據鼎立的資本!

一來是兩處的漢民佔比很少,相比其他地區的人口,匈奴和諸羌也不算多——從生產力就能知道,一樣的地理資源,農耕文明養活的人,遠比遊牧文明、漁獵文明要多。

只是冷兵器時代,遊牧文明的戰爭優勢太大,可以輕易佔據大片平原地帶,同等人口的農耕文明“不堪一擊”。

然而縱使馬超一統西涼、河套,並且繼續做匈奴、諸羌的“神威天將軍”,之後又能怎麼樣?去北方與鮮卑爭奪大漠草原?

這的確是個思路,不過誰都知道,無論魏國、楚國,只要一統華夏,之後要做的就是將西涼與河套奪回去……

而馬超的選擇,無非是幫着楚國鎮壓被魏國教唆的河套匈奴與諸羌,還是與魏國聯手……被楚國一道清算了!

用周瑜的話說,馬超即便選擇後者,楚國也並不算頭疼……

隴右能打哪裡?

要麼關中、要麼漢中、要麼河套——馬超投靠魏國又能怎麼樣?強攻漢中?

之前張魯在漢中的時候,馬超都沒打下來,現在更沒戲!

入關中?孫策有信心在陳倉將他卡住,更何況關中已經不是楚魏之爭的主戰場,楚國在關中也只是抱着“不令八百里秦川成爲魏國後援地”的想法,自己佔不下不要緊,只要一直在開戰,這八百里秦川就不會對魏國有什麼幫助。

司馬懿的釜底抽薪之策,也令楚國的戰略節奏緊張了起來。

寧願將戰火擴大,也要“速推”魏國!

畢竟沒了漢室緩衝,楚魏只能正面決戰,而且魏國士族的亂象,也令楚鹿人不想再拖!

馬超進入關中,也只是令這“一鍋粥”更偏向於魏國的味道,卻還是誰也喝不上。

對於馬超來說,唯一有意義的,就是進圖河套……

然而現在河套的匈奴和諸羌,是魏國的盟友!

用周瑜的話說,馬超現在只能選擇楚國,也就是接受楚國官吏進駐涼州,之後馬超征戰河套時,不僅孫策所部也會策應,並且有漢中來的源源不斷的補給。

馬超接受的周瑜的說法,並且……拒絕了他!

如果僅僅按照利弊考慮,馬超的確只能“暫且投楚”,除非日後楚國爆冷,在南北爭端中敗給魏國,全面轉爲守勢,馬超纔有重新自立的可能。

然而馬超卻並不是僅憑利弊判斷的……

作爲一名武者,馬超的權利慾很重,否則馬騰現在也不會被架空養老,不過作爲諸侯來說的話,馬超也很感性!

這點有些像當初的孫策……

哪怕利弊上掰扯清楚,馬超依舊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樣子。

不過的確接受了周瑜的分析,目標放在了河套——他的目標也只能是河套,難道還能打西域不成?這中間的河西走廊可太長,途中也沒有補給,窮些的中央王朝都養不起西域都護府,何況是馬超?

倒是隻要楚國一同,西域也好、河西也好,都能夠在數年、十數年後,被楚國攬入自己懷中。

也不用孫策幫忙,馬超換了個約定,不降楚、卻接受楚國的“監督”,期間他會去向北打,與此同時……楚國也要付軍餉、軍需!

孫策本來不想答應,不過在馬超的挑釁下,換成了另一個約定……

楚軍離開,不過孫策可以留下,每個月馬超與孫策交手一次,馬超勝了,則楚國要付一個月的軍需,平手則兩不相欠,馬超若是輸了……則立即同意周瑜的條件!

真正掌握了白圖賦予的決定權的周瑜,最終同意了馬超的條件,畢竟這些的前提是,馬超的確在打河套或是河西。

孫策十分感動,卻不知道……周瑜算的賬是,官渡分出勝負之前,哪怕孫策一直輸,也不算虧!

並且馬超的性格,以及現在隴右的局勢,令周瑜也不擔心馬超直接毀約將孫策作爲人質……

第四百六十三章 版本大更新前的踟躕第二十二章 揚州牧第五百零一章 你來的正是時候第三百二十五章 司馬門事件第三百一十四章 今年過節不收禮第五百零六章 第二屆科舉第三百六十一章 儀式第四百二十六章 殿試第四百二十一章 哼第一百七十一章 “嘴”來了第一百零六章 拆分豫章第二百二十五章 定江夏第一百三十三章 鹹使知聞第三百六十二章 只取萬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漁獲第六十章 藺相如慘被黑第九十五章 戰亂的中原第二百九十章 隨和的甘寧第五百二十七章 無可避免第四百七十七章 陽光太刺眼第四百九十章 黃天姬的真實身份第五百四十章 漢中之戰第四百四十章 開荒軍團第五百三十八章 天師第一百三十七章 曹操的騷操作第六十八章 魯肅之謀第二百八十章 世上竟有如此忠義之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江陵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冬天來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立旗第九十三章 魯肅:讖緯之事不可信!第一百七十四章 漁獲第二十五章 呂布往事第五百一十五章 士燮的驚異第三百三十八章 周公難第二十二章 揚州牧第二百四十三章 破冥阨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先生大才第四百九十四章 針對黃金州人的預案第一百零五章 甘露寺三結義第三百九十五章 職銜第二百零五章 賈文和第三百四十九章 急報第十四章 城姬第六百一十一章 道不同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銀宴第二百六十六章 沙摩柯第二百零四章 蛇勁第三百三十八章 周公難第一百四十三章 皖城無戰事第二百七十四章 徐蓉(二合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治所之爭第四百九十七章 當頭一棒第一百八十章 七勝七敗第六百零二章 我,劉繼,齊侯第二百六十四章 智者第二百四十章 七探盤蛇槍第四百六十九章 瞿塘關第一百五十二章 會稽之虎第二百三十章 授九錫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冥阨第三百一十八章 容陵勇將第三百三十八章 周公難第一百五十五章 龐士元第二百九十一章 談判的藝術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三百二十九章 包在爲父身上!第三百零三章 南州士的算盤第二百八十八章 公孫氏第五百五十七章 張魯降楚第二百八十九章 恃遠不服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訂單第一百二十四章 迂腐大賢第二百八十一章 獻璽第二百零三章 將軍與樵夫第四十章 水賊小將第三百二十一章 血戰第四百零一章 老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楚兵之動第三百二十七章 樂於助人甘興霸第一百九十四章 還是要匡扶漢室的第五百一十四章 龐統的精神力實驗第四百七十章 二營長,你退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獻璽第三百七十八章 法正第三百七十七章 士氏第四百二十一章 哼第三百四十七章 江陵開第三百八十六章 南郡第四十五章 蟻附攻城第三百二十八章 東萊對峙第三百四十二章 無雙第三百五十章 荊軍北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荊南第五百三十二章 規矩第四百二十九章 申請交易第三百六十六章 招聘廣告第四百四十九章 袁氏流亡第二十八章 辭行第五百九十九章 錯過吃雞套裝的司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