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前一個問題,彷彿只是母子之間非常隨便的閒聊,而後一個問題,哪怕是僅僅只有四個字,卻流露出不加掩飾的質問和譏誚,以至於垂手低頭的楚寬之外,其餘宮人內侍都瞬間露出了驚駭欲絕的表情。相形之下,太后卻只是微微皺了皺眉。

“有意思沒意思,這是要做過之後才知道的事。你在他們這麼大的時候,已經親政治國,君臨天下了,可他們卻還只知道彼此針鋒相對,根本不知道具體事務。”

“母后說笑了,我當初剛親政的時候,鬧出的笑話既不少,也不小,說句不好聽的,要不是每次大臣鬧到您跟前的時候,您全都不動聲色幫我擋了下來,興許就我那會兒胡作非爲,任性自大的樣子,換一個皇帝,被人掀翻下來的可能都有……”

“皇帝!”太后這才遽然色變。她嚴厲地呵斥了一聲,見皇帝終於顯得正經了一點,她就目視左右,見女官玉泉立刻衝着左右打了個手勢,內侍宮人們慌忙魚貫推出,玉泉押後,而楚寬也躬身行禮,一聲不吭地退了出去,直到東暖閣的門簾落下,她才一拍扶手站起身來。

“你到底想說什麼?”

“年少無知,做錯事情,這是人之常情,但太后用一介年少外臣去激將你的兩個孫子,用得着嗎?更何況,朕聽說,當日張壽和瑩瑩來清寧宮時,那個栽贓陷害他的小宦官,險些就被什麼都不問直接打死了?母后打算維護誰?”

太后臉上越發煩躁氣惱:“你別忘了,王大頭已經問出了鄭懷恩是主使!”

“那個蠢貨,自己無德無才,還癡心妄想娶瑩瑩,別說他父親是嗣和王,就算他自己是嗣和王,那也有多遠滾多遠!”皇帝不耐煩地挑了挑眉,繼而就淡淡地說道,“是皇后,對嗎?”

太后頓時默不作聲,直到皇帝說出下一句話:“之前那個去融水村射箭嚇人的御前近侍,也是聽了皇后的指派。朕就弄不明白了,她堂堂六宮之主,做這種事情,有必要嗎?就算她不喜歡瑩瑩,可這種恨屋及烏的事情做出來,有必要嗎?”

敏銳地聽出恨屋及烏四個字是鮮明的朱瑩風格,太后不禁眉頭緊皺:“瑩瑩知道了?”

“她知不知道,朕沒問,但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爲。朕是把刺客的事壓下去了,甚至明月還背了黑鍋。王大頭也是照着省事的方式那麼審了,鄭懷恩自己也承認了。看上去,皇后那是一點關聯都沒有,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皇帝說到這裡,已經是氣得呵呵一笑,“她已經是有兩個兒子的人了,就不能聰明一點?還有母后你,那兩個小子好容易消停一點,你爲什麼還要撩撥他們?”

知道皇帝看上去並沒有雷霆大怒,但其實分明已經是怒極,太后沉默了片刻,最終嘆了一口氣道:“你至今沒有冊立太子,我知道,你不是想要立幼,而是覺得他們兩個大的都不那麼理想,可又明知道立幼很可能造成天下動盪,所以一直在猶豫。”

見皇帝微微眯起眼睛,隨即側過頭去避開她的目光,太后卻走上前去,不閃不避地直接正對着皇帝:“你覺得,當年是你逼死了廬王,逼死了你唯一的弟弟。從那時候開始,你就和我疏遠,一直到現在也再回不到從前……可你覺得我那麼爽快地歸政,是爲了什麼?”

“你是皇帝,他卻只是親王,他處處和你爭,而你根本就不屑於和他爭,眼裡只有太祖皇帝,頂多再加上太宗、英宗和你父皇,你覺得我會更看重他更勝過你?本朝那些血淋淋的例子擺在那兒,我怎麼可能偏愛幼子,更何況是一個自己找死的幼子!”

皇帝默默聽着太后這彷彿是推心置腹似的話,面上紋絲不動,彷彿所有表情都凍結了。

“大皇子和二皇子若是有一個像你,我也不用這麼煞費苦心!只會窩裡鬥算什麼本事,讓他們知道,宮外有一個比他們還小的少年,卻已經得到了你的信賴和器重,而且還是瑩瑩的未婚夫,他們總該知道上進吧?老二去見張康,也是爲了知道,我朝軍械到底如何。”

太后頓了一頓,這才退後幾步,緩緩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至於皇后……她當初處心積慮地宣揚賢名,再加上她的嫡親祖父是英宗皇帝爲皇子們選定的帝師,你父皇入主之後對英宗還有幾分尊崇,這樁婚事對於你還主少國疑的時候來說,自然還算得宜。”

對於這樣的解釋,皇帝卻有些譏嘲地聳了聳肩:“說實話,朕寧可那時候母后你有個合適的侄女又或者甥女。”

即便知道自己的兒子只不過是發泄一下怨氣,太后還是啼笑皆非:“我有一個姐姐,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卻只有姐姐養出了朱涇這麼一個好兒子,餘下的那幾個侄女,我連多瞧一眼都覺得鬧心。你讓我怎麼給你娶回來當皇后?”

“就是瑩瑩,當晚輩固然瞧着很好,可她將來也不適合做皇后又或者王妃,她那脾氣,一旦有事,能把皇宮又或者王府都鬧得天翻地覆。你看看大皇子和二皇子就知道了,瑩瑩那樣美豔絕倫,可他們倆固然愛看她的容貌,可就沒有一個喜歡她的。”

“他們也配不上她!”皇帝意興闌珊地哂然一笑,最終淡淡地說道,“朕已經忍耐了很多年,而且看在兩個兒子的份上,朕也不想鬧出廢后這樣天翻地覆的事情,所以,皇后那邊,希望母后替朕多敲打敲打。另外,朕更不希望明月滅口刺客之類的消息四處傳播。”

“她倒是以爲,栽贓陷害就能把事情都矇混過去了?”

說到這裡,皇帝索性轉身直視太后,口氣不帶一點餘地:“朕知道,母后不喜歡裕妃,也不喜歡瑩瑩的母親,但裕妃沒有兒子,也從來沒妄想過後位。瑩瑩的母親更是一個性子倔強,不屑陰謀詭計的人。母后既然這麼喜歡瑩瑩,爲什麼對昔日之事就不能釋懷?”

“歸根結底,當年之事,錯的也是朕和朱涇。”

見皇帝說完這話就大步離開,太后右手緊緊握着扶手,好半晌才把到了嘴邊的質問給吞了回去。那一瞬間,皇后到她面前的哀聲痛訴又彷彿在面前重現。

“裕妃和趙國夫人就算當時確實是捨身讓皇上他們先走,可難道這不是應該的嗎?不是因爲她們的枕邊風,皇上怎至於和趙國公二人白龍魚服,險些有性命之危?事後三個孩子同時降生,誰知道難以分辨的是兩個女孩子,還是三個孩子根本分辨不出誰是誰?”

“母后,裕妃獨得盛寵,我可以忍,可她和趙國夫人沆瀣一氣,以至於鬧出這麼大的事情,我卻沒法忍!若日後鬧出來什麼民間滄海遺珠之類的傳聞,皇上有什麼顏面,您有什麼顏面,我這個皇后還有什麼顏面?”

太后自失地嘆了一口氣。當初之事,說是查清楚了,她也變裝易服親自仔細查問過穩婆,問過張壽如今的養母吳氏,更逼問過裕妃,質問過九娘,最終斷定應該就是兩個女孩子混在了一起,可那終究是紮在她心裡的一根刺。

所以,她對永平公主一直都談不上多喜歡,只不過因爲皇帝對她的偏愛,故而一直都對其比對其他公主優厚幾分。反倒是從小就天真爛漫,天不怕地不怕的朱瑩,讓她從其身上看到了當年也是從小就一直很有主意的姐姐那影子,幾乎不假思索認定她必定有朱家血脈。

而那個養在民間,卻竟然那般儀表出衆的張壽,她從第一眼看到開始,就本能地覺着有些心慌,哪怕得知其不止容貌,才華同樣出衆,她也沒辦法因爲朱瑩已經認準了那是未來夫婿,就愛屋及烏生出什麼親近之情。

呆坐了小半個時辰,隨着一聲輕輕的咳嗽,玉泉卻是躡手躡腳進來,到太后面前屈膝行禮,這才輕聲說道:“皇上以擒獲叛賊功,令內閣擬旨,令張壽兼正六品翰林院侍講,詹事府左贊善。”

太后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蹭得站了起來:“那幾個大學士就居然聽他的?這就算他們裡頭有人願意違心擬旨,六科廊那些給事中,難道不會封駁?”

玉泉頓時苦笑道:“內閣那會兒只有吳閣老在,他親自寫的敕書。”

太后頓時氣得鳳眉一挑:“上次張壽進國子博士時也是他,這次讓張壽兼翰林侍講,詹事府左贊善也是他,他就知道阿彌陀佛仰承聖意擬旨,這個大學士難道就只會這個嗎?”

“如今東宮都沒定,詹事官是給朝中那些文官作爲定品級的加銜,怎麼能隨隨便便給一個新晉的國子博士?更何況還有翰林侍講……他知不知道,天下讀書人會因此翻天!”

和太后那邊的驚怒不同,走了一趟清寧宮發泄了一下情緒,同時又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把那道詔書給定下,皇帝的心情卻很好。

六科廊封駁?呵呵,給事中裡頭要真有如此強項的人,他不介意出幾個人去當縣令,正好補充一下人才貧乏的地方官班子。要知道,若不是張壽,未必能把叛賊一網打盡,而且人都是實打實的關在順天府衙大牢中,如假包換。爲了這個,他連秋決都一直拖着沒批。

太后既然想要張壽刺激一下大皇子和二皇子,那他就多給人加官幾次好了!

誰讓張壽這小子是一員福將,有本事的同時,還福星高照呢?

翰林院怎麼了?翰林院新晉的一個侍講,之前也當過國子博士,卻連半山堂根本都管不好,這種連教化都做不好的都能進侍講,有大功的張壽也同樣可以!

第六百一十四章 三堂會審,著書立說第三百四十章 山中迷宮?第三百三十六章 孽緣天註定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將和打賭第五百九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三百六十五章 官民不同第七百五十七章 稱呼,讒言第二百五十六章 家人第五百三十九章 老師充家長第一百九十三章 事無不可對人言第兩百一十六章 小家子氣第六百零七章 沒錢沒勢,思路清奇第四百三十九章 學生易哄,孺子易懂第三百八十七章 吃穿二字第七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大禮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出題第五百一十七章 我也很絕望啊第七章 三個人,兩張牀第五百六十六章 夜深人不靜第三百八十三章 從公式到建港第五百八十章 爲老不尊第九十二章 曹衝稱象和阿基米德定律第七百零四章 領命第四百二十四章 撒手放養第三百一十一章 駭人聽聞第二百九十七章 騎牛和農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雞用牛刀第一百一十五章 世間運行之理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打不相識第七百三十九章 美人棰第一百九十三章 事無不可對人言第八十三章 張博士上京第八百六十三章 惶惑第二百三十三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三百二十三章 雙簧?錚臣?第兩百一十章 熊少年的書房第七百零八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四百四十六章 太過火了!第三百零六章 原來是他第四百五十一章 忽悠和煞風景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襯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陷阱?都殺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事疑雲第六十七章 婚約由來第五百九十九章 適可而止第七百三十一章 動之以理第六百九十九章 喪第八十一章 我想當齋長!第五百五十一章 母子連心第三百三十五章 心累……第八百五十一章 可疑第七百五十六章 降伏第七百七十五章 捧場,頭鐵第五百零九章 不避嫌疑第四百五十一章 忽悠和煞風景第四百八十四章 鄭鎔和齋長第九十四章 溫厚竹君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渡陳倉第五十五章 誰怕誰第五十五章 誰怕誰第六百零一章 貴人年年有,今日偏最多第五百一十九章 蹭課的第六百零九章 蹊蹺第一百五十七章 地圖第四百三十八章 絆腳石須除第七百七十三章 雪上加霜第八百二十六章 吃人嘴短,村人趨利第七百六十七章 會客,師生第二百七十一章 兒女親家第五百四十五章 真正的盛世第八百七十五章 圖窮第三百七十一章 其罪當誅,其情可憫第一百零二章 禮遇和麻袋第六百三十三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四百八十一章 浪子回頭今成才第五百二十八章 宇內強國第四百八十四章 鄭鎔和齋長第一百九十三章 事無不可對人言第四百三十五章 琴瑟第七百七十九章 父教子,妻說夫第三百三十四章 跋扈,蠢哭第六百七十二章 密度第五百四十五章 真正的盛世第六百六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六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三百三十章 和你一起變老第七百九十二章 今夜不能眠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哥歸來第三百六十八章 死有萬千難第四百六十四章 禮輕情意重第三百零八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八百六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三百零五章 棍下留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烏鴉嘴和宋混子第四百零五章 君子行徑第一百二十八章 唾面自乾?第三百三十章 無恥的境界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所求第七百四十章 姑嫂第三十四章 有其父必有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