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過年

葛雍這兩年過年都是孤孤單單一個人,縱然有學生們願意過來陪他這個老頭子,也被他毫不留情地攆了回去。以他這年紀,學生們也都是成家立業,下頭一堆晚輩的人了,還來陪他這個老頭子,豈不是不顧家?

可如今他多了一個年少的關門弟子,今年卻是主動開口邀約了張壽——恰恰搶在了趙國公府的前頭。他往年並不常常熬到子時,大多早早就睡下了,隨即又被外間官民百姓的爆竹聲驚醒,因此每到過年往往覺得煩,但今天卻不同,老頭兒竟是興趣很好地守到了子時。

而等到看着張壽帶來的那些小傢伙噼裡啪啦放響了新年爆竹,他終於忍不住打起了呵欠。早在邀請張壽的時候,他就叫上了吳氏,也預料到跟來的人會來得很多,所以發現張壽把家裡的人不分上下都帶來了之後,他不但不覺得煩,反而還很高興,可再高興,精神卻有限。

所以,葛老師壓根沒發現,張壽在和阿六說過話後,就一直都有些走神。直到張壽親自送他回房歇息時,他像是沒聽到這大年夜一大堆亂七八糟消息似的,把張壽指揮得團團轉。雖說給其他人都準備了客房,但他堅持把張壽留着和自己同室而眠。

當然,靠牆那張花梨木大牀是屬於他的,而軟榻纔是屬於張壽的。當坐到牀上之後,葛雍就笑眯眯地端詳着正彎腰爲他透開被子的張壽。

“阿壽,你那大舅哥既然已經回來了,你的婚事也就快了。等朱涇那傢伙回來,我就給你做個大媒,和他商量你這婚事。你呢,有空趕緊帶人把廬王府別院給收拾收拾……對了,就你身邊那點人完全不夠,趕緊招人,不夠我給你想辦法,找兩家妥當牙行僱幾個人來!”

張壽沒想到葛老師竟然如此全方位關心自己的終身大事,微微一愣之後,他就苦笑道:“老師說的招人,也是我本來想做的。可是,我身邊有個行動力太強的小傢伙,他做了件我壓根沒料到的事……”

張壽把之前和阿六那番交談和盤托出,見葛雍無意識地開始揪鬍子,他就又低聲補充道:“阿六說他找的全都是地頭蛇,老師你想想,這些傢伙成天混跡於三教九流之中,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最是滑頭不過的。這種人打聽消息可以,但讓他們安分做事,怎麼可能?”

葛雍差點把鬍子揪下來,這才呵呵一笑。他舒舒服服往身後大引枕上一靠,伸手指了指張壽說:“你小子,還是沒看透阿六!你以爲他傻麼?會指望那些打探消息的人日後老老實實給你灑掃?呵,只要回頭把查出端倪的人招一個進來,接下來沒人敢往你家埋釘子。”

張壽頓時明白了葛雍的意思,當下不禁倒吸一口氣,有些難以置信地說:“老師的意思是,他是千金買馬骨……不,這詞不夠恰當……他招這麼一個人來,是想向人表示,有實力查出所有僕役的根底?阿六居然還會用兵法?敲山震虎,一石二鳥之計?”

“誰知道呢?不哼不哈的傢伙,未必就不聰明。”葛雍再次打了個呵欠,隨即就懶洋洋地說,“至於趙國公府,對大年夜這些事情的應對,說不定也會出人意料……總之,既然朱涇父子平安,那就沒大事,咱們看熱鬧就好!晚了,趕緊睡吧!”

見葛雍說完這話就直接鑽了被窩,緊跟着就舒舒服服地眯了眼睛,竟是須臾就發出了均勻的呼吸聲,張壽有些感激地看了一眼這睡相放鬆的老頭兒,也沒在意人到底是真睡,還是假睡,低聲說道:“老師,我其實一直都很想對你說一聲,謝謝。”

“當初在村裡,要不是你突然跑來給我撐腰,就算我曾經對翠筠間裡不少學生露出過真面目,但欺世盜名四個字只怕也是跑不掉了。而我到了京城,要不是有葛太師關門弟子這個名頭撐着,就算有擒獲叛賊的功勞,也絕對當不上國子博士。”

“而沒有你在我身後,張琛他們不可能那麼輕易服我;半山堂那些自視極高的公子哥們就不用說了,沒有一個省油的燈;九章堂更是不可能那麼順利地重開招生。所以,你之前說我胸無大志,非要把那麼多書都掛在你名下,其實我知道你知道的。”

我知道你知道,或者說你能猜到,那些教材其實背後有問題——一個十六歲的少年再天才再早慧,總有能力極限,不可能輕易寫出那些書。即便最初興高采烈當衆認下我這個關門弟子的時候沒察覺到,後來你也必定會有所猜測。

所以,張壽說完最後這句極度拗口的話之後,他就嘆了口氣說:“我覺得,如今大多數書院,進度有問題,七八歲的孩子學論語,和十幾歲的孩子學論語,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師長和親長都用天才的要求去衡量學生和晚輩,其實這不對。”

“算經也是一樣,指望初學者一上來就看九章算術,只會把人都嚇跑。所以,目前九章堂那快到極點的教學進度是特例,只適合九章堂那些算學悟性好的監生,不能普及。”

“我希望葛氏算學能夠深入普及,讓更多人從基礎開始,循序漸進一點一點學起來。也許大多數人只要學會如何計算加減乘除就夠了,沒必要知道得那麼深入,但是,就和我正在寫的《物理》一樣,其實,我希望更多人學會思考。”

說到這裡,張壽輕輕吹滅了牀邊的燈,隨即悄然回到了自己那張已經鋪好牀的軟榻上脫衣躺下。之所以把正在寫的自然第一卷改成了物理,是因爲他思來想去,還是覺得物理兩字更契合——並不僅僅是因爲格物致理,其實他還是更喜歡自己的理解,物理乃是萬物之理。

在他的學生時代過去之後,也覺得理科實在是雞肋,既不如語文能夠訓練人的語言表達能力,也不如英語能在出國交流時學以致用,簡直是出了校門就扔進垃圾桶,可後來他才漸漸品味到,對於普通人來說,理科培養的是思維邏輯,是一種看世界的眼光。

當他合上眼睛,漸漸進入夢鄉的時候,呼吸均勻的葛老爺子卻是再次睜開了眼睛,分明醒得炯炯的。看着頭上的帳子,年紀一大把的老人很滿意自己的眼光。

善撫民的循吏他見多了,明斷案的清官他也見多了,能打仗的大將他見多了,開書院的山長他更是見多了……然而,和那些拿禮義廉恥教化百姓的大儒相比,張壽想要做的事情,卻是截然不同。小傢伙竟然想的是並不一樣的教化。也許,人想的是開化民智!

如果換成某些人,一定會覺得這簡直匪夷所思,甚至居心叵測,百姓全都會思考了,而不是由着皇帝和官員揉捏,讓你幹什麼都幹什麼,那怎麼行!可他卻覺得那本來就是該走的路。要知道,葛氏從那位追隨太祖的老祖宗那裡,傳下來了一句太祖皇帝的原話。

民智不開,國未明矣。

正月初一的清晨,張壽是在噼裡啪啦的鞭炮聲中,再次被驚醒的。他有些睡眼惺忪地揉着眼睛,足足好一會兒方纔意識到這是借宿葛府。可等到緩過神的他支撐着坐起身時,卻發現靠牆那張大牀上,早就沒了人,就連被子都已經疊得整整齊齊。

他有些懊惱地捶了捶腦門,暗道怎麼睡得這麼死,可當他剛剛掀開被子,趿拉了鞋子要下牀穿衣,就聽到了外頭傳來了葛雍吊嗓子的聲音。他最初還以爲那是在唱曲,可側耳聽着聽着,他發現那是在讀什麼東西,再聽着聽着,就發現不對了。

這似乎、大概、可能、也許……不,一定是聽雨小築那十二雨寫的桃花扇的臺詞!

張壽不知道葛雍是一時興之所至,還是故意念給他聽,慌忙飛快地穿衣,穿鞋,然後快速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頭髮。這是他在國子監號舍裡住久之後的必備技能,因此不過須臾,他就把自己拾掇得乾乾淨淨,隨即來到外間打開門。

雖說被撲面而來的冷風吹得打了個哆嗦,但裹緊大氅之後,他還是快步向葛雍走去。

“老師這麼早就起了?怎麼也不叫我一聲。”

“你小子睡得和死豬似的,我就算掐你也未必會醒,怎麼叫?”葛雍鄙視地斜睨了張壽一眼,隨即就不容質疑地說,“幸好正旦大朝的時辰,太祖皇帝改了改,否則我纔不會讓你睡這麼晚!趕緊吃早飯,然後趕緊去上朝,再接着回來跟我出去拜年。”

張壽頓時大爲意外。要知道,京城因爲官員太多,拜年這種事往往也就是虛應故事,大年初一各處投張拜年帖子表示心意就完了,即便是很熟的親戚,過年也只派個晚輩去拜個年,否則親朋好友根本就走不完。可要是放在葛雍身上,這習俗就不成立了。

就葛老師這年紀,這威望,這身份,這地位,不應該家裡安安心心坐着等人來拜年嗎?

葛雍被張壽那驚訝的目光看得惱羞成怒,當下沒好氣地說道:“怎麼,當我是那些在家閒得沒事等人給我磕頭的老封翁?大年初一,我常常會去老齊老褚那兒溜達溜達,回來的時候,我那幾個學生也應該來拜年了,你正好也見見你這些師兄們。”

頓了一頓之後,他就輕描淡寫地說:“當然,路上要是遇見誰,我也能帶你順便認認人。如果家裡人多,就出條子叫聽雨小築十二雨過來,跳個舞,又或者演場戲,豈不是熱鬧?”

前頭的話都非常正經,也非常有道理,可聽到最後這半截,張壽哪裡還不知道,葛雍這是故意的!他想了想,最終還是決定不解釋了,當下就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等到吃完早飯,張壽趕去正旦大朝應付了一回差事,再趕回來草草吃了點東西墊飢,就隨着葛雍出門,發覺老頭兒大冷天坐車卻每每打起窗簾往外瞅,但凡遇到熟人就停車,然後拉着他和人一塊閒話家常,張壽不禁大爲無奈。

葛雍赫然是個炫徒狂魔,尤其當半個時辰只走了三條街,停了整整七次,每次都是我這學生如何如何,他簡直假笑到腮幫子都有點痛了。

拜訪齊雲山家一帆風順,齊老太常本來就是個笑口常開,和氣講理的老頭,張壽不但得到了劈頭蓋臉一通誇,而且帶去的禮品全都由葛雍一手親自包辦的他,竟然還得到了齊雲山的一個紅包!葛雍不但不幫他推辭,甚至還一臉不拿白不拿的表情,在旁邊推波助瀾。

而在齊家吃過正經午飯後的褚家之行,就沒那麼容易了,張壽再次目睹了兩個老小孩針尖對麥芒的好戲,最讓人無語的是,兩人還差點就要當場鬥題——這次算的東西就高大上了,竟然是日食!無奈之下,他只能和褚瑛長子想方設法插科打諢,最終把葛雍給拽了走。

等到這兩邊跑完,他扶了葛雍上車預備回家的時候,終於忍不住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可剛剛坐定,他就聽到外間駕車的車伕沉聲說道:“老爺,剛剛聽說的消息,昨天那些案子被涉及到的幾位御史,他們家人在外頭大聲喊冤,說告他們狀的人都是趙國公府指使的。”

“呵,瞧瞧,這果然是來了?”

葛雍笑容可掬地用手指頭敲了敲車板,吩咐了一聲回家,這纔看着張壽,語重心長地說:“一邊是告狀,一邊是喊冤,誰都可能看出來,那幾個御史這一次把事情鬧得天大,可是趙國公府呢?人可是安安靜靜,連個聲音都沒有。民間也許會因此覺得是有人構陷,可朝中……”

他說着就呵呵一笑,現世報,來得快,那幾家人沒算到自己家裡人這麼蠢吧?

而張壽品味着剛剛這突發事件,也已然聽出了老師話裡有話。按理已經讓自己家處於被誣陷的受害者地位,那幾位御史只要等着自己被“洗刷冤屈”就好。可就在這大年初一之際,他們家裡卻四處喊冤,這非但損害了受害者形象,還有一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

想到這桶髒水說不定就是趙國公府主動引人潑上來的,他不禁啞然失笑,暗想這官場還真是無所不用其極。果然,隨着馬車在大街上慢慢悠悠地前進,外頭各種嘈雜的聲音中,不時能聽到對大年夜和這正月初一連場鬧劇的議論,他就知道,這事兒確實鬧得天大。

車到葛府大門口停下,門房立刻匆匆趕上前來。看到先下車的張壽把葛雍給攙扶了下來,那門房就滿臉堆笑地比劃着手勢。毫無疑問,張壽壓根看不懂。

“好多拜年的?一直等到現在,沒見到我就不肯走?”葛雍自己主動給張壽翻譯了出來,隨即眉頭一挑,滿臉的狐疑,“不是早說過,無關人等別放進來嗎?”

見那門房又開始打手勢,他眉頭漸漸舒展了開來,卻是側頭看向了張壽,隨即笑開了花:“我想呢,我在京城的學生就那麼幾個,大多數門生也就是送張帖子,會親自過來的人不多,哪會好多人來拜年。原來是你那些學生都跑到我這來了!”

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將和打賭第一百七十四章 各尋長輩第兩百一十四章 你兒不如我兒,他爹勝過我爹第六百六十三章 九出十三歸第二百八十九章 不期而遇第四百零九章 教學相長第七百四十八章 人比花嬌,羣賢薈萃第七百二十三章 軟硬兼施第六十九章 “二”少爺尾聲1 兄弟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團第二百三十四章 看房?造房?第八百零九章 簡單粗暴效果好第五百一十八章 爲什麼?賠禮呢?第四百三十三章 坤寧宮下毒事件?第五百零九章 不避嫌疑第六百五十四章 快刀斬亂麻第四十六章 跑還是打第五百一十六章 祥瑞和奇葩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打不相識第八百四十二章 大忽悠第四百九十六章 有眼無珠第六百零二章 乘龍佳婿要靠搶第兩百二十三章 一文錢難死英雄漢第二百五十二章 刮目相看第三百二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七百零四章 領命第七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九十六章 表決心和不知道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如辭京去?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事疑雲第八十二章 滷煮和高薪第一百四十二章 母親第八百六十三章 惶惑第十二章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四百五十二章 先嚐後買第三百七十章 避重就輕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悟第兩百一十七章 選婿之後第五百五十七章 餓貨敗家子第九十四章 溫厚竹君子第三十章 欺世盜名之徒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養廢物第七百八十七章 荒謬推演第四百一十六章 我看好你!第七百四十一章 絕世而獨立第八百二十章 學習使人進步第八百二十一章 賜金第八百零三章 暗渡陳倉,閒人大叔第一百三十二章 能者多勞王大頭第一百八十四章 通風報信的大小姐第六百六十章 慘不忍睹第六百八十章 安慰第八百四十二章 大忽悠第六百一十二章 這個位子,你來坐第七百三十一章 動之以理第八百零三章 暗渡陳倉,閒人大叔第兩百一十三章 天子賜第五百六十五章 成婚如趕集第六百九十四章 動人第六百零九章 蹊蹺第三百八十五章 君子坦蕩蕩?第四百三十三章 坤寧宮下毒事件?第二百七十八章 打人者朱瑩?第四百四十三章 樓上吃飯不要錢第一百一十五章 世間運行之理第五百二十章 找麻煩的天子第四百零七章 請千萬留他一條命第七百零七章 夜無瀾而晨驚第七百七十九章 父教子,妻說夫第五百零六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七百一十四章 相似卻不同第二百五十七章 忍無可忍第七百一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四百五十八章 任是無情也動人第七百八十二章 誘之以利第七百四十七章 恣意第三百七十一章 其罪當誅,其情可憫第六百六十章 慘不忍睹第六百一十六章 決裂,負荊第七百四十七章 恣意第七百二十四章 近墨者黑?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羣臭皮匠第二百六十三章 童言無忌第六百零八章 落水第二百三十四章 看房?造房?第四百八十八章 商圈和正名第兩百零八章 曆法是個坑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養廢物第四百八十一章 浪子回頭今成才第七百七十三章 雪上加霜第八百七十五章 圖窮第五百六十六章 夜深人不靜第六十九章 “二”少爺第三百二十八章 不悔第七百四十七章 恣意第七百六十七章 會客,師生第一百一十一章 編碼方式第二百九十章 舉一反三第三百六十五章 官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