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

張壽只不過是因爲阿六說讓自己躲去天工坊,臨時想到了家裡這密道密室之類的,如果不是單向而是雙向通行,也許會留有隱患,所以順口就對阿六提了一提。他安全沒想到自己竟然真的一語成讖,有人從密道另一頭出口打起了他這裡的主意。

然而,事實證明,就算他沒有想起那一茬,就憑花七佈置的那些機關陷阱,也足夠用來阻敵了——從密道出口總共進來六個人,四個死了兩個重傷,這就是鐵證!

雖說天工坊內有不少關秋和葉孟秋楊詹這樣的技術宅,但還有不少強壯有力的工匠,此外大概還被皇帝吩咐花七摻過沙子,二三十個人中,有自保之力的估計是不少的。面對幾個重傷員,一羣壯漢掄了錘子工具一塊上,大概來人也討不了好。

因此,他不像吳氏那般心有餘悸地倒抽一口涼氣,而是若有所思地問道:“天工坊裡的人和東西都完好無損嗎?”

“我把人都撤出來了。”阿六非常認真地說,“楊詹不肯,我直接把他扛出來的。”

想想那個餓死了都不出屋子的楊七少,張壽只覺得阿六這處置簡直是雷厲風行。而接下來……接下來他當然不用問了,都有了楊七少這樣一個反面例子,其他人就算再把那座地下工坊當成家,也絕對是乖乖撤出,毫無二話。

而一旁的安陸雖說管着另外一頭,可看到阿六依舊平鋪直敘,不表功也不多言,他只能代替阿六說:“六爺把天工坊中所有器具都轉移到一個單獨密室上了鎖,沒有受到任何損傷。六爺還在抓獲了那兩個重傷的傢伙之後,安頓好機關,又親自從出口出去了。”

“那座濟民善堂如今已經在咱們張園的控制之下,一個人都沒跑掉。”

一個人都沒跑掉?這是字面上的意思……還是什麼意思?張壽心裡很懵,但臉上卻是大寫的鎮定兩個字:“哦,一個人都沒跑掉?那裡頭到底是怎麼一個情況?”

安陸見張壽笑看着他,阿六也看看他,一點都沒有親自解釋的意思,他不禁哭笑不得,卻還不得不擔負起了解釋說明的任務:“那濟民善堂,總共有總管一人,管事四人,雜役十多個,總共收養了一兩百個孩子,分男女照看,所以還僱了看護的婦人大概十幾個。”

“六爺出去的時候,那些孩子大多睡熟了,難以確定是被下藥還是本身就睡得早。總管被綁在他的屋子裡,管事四人,兩個下藥被迷昏了,還有兩個就是潛入者之二。雜役裡頭有七八個被關在屋子裡,剩下的也在潛入者之中。也就是,這很明顯是早有預謀。”

“對了,我後來從那通道口過去增援六爺時,正好看到通道那一頭還留着工具,其中有特製的尖鎬,鋼口磨損得很厲害。而後,我從一個俘虜口中問出,之前填埋封堵通道的時候,就是那幫潛入者中的一個主理的,所以在那個時候就動了手腳,便於此後能夠重新掘開。”

說到這裡,安陸突然頓了一頓,見吳氏面色忿然,而張壽則是身體微微前傾,面色異常凝重,他就知道,張壽是明白了此中那點貓膩。

“公子,這件事情,司禮監恐怕脫不開干係!”

張壽見吳氏一副大驚失色的後怕表情,他就立刻安慰道:“娘,別想那麼多,司禮監中有害羣之馬,這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哪怕之前皇上才下狠手清理過一次,也不免有人漏網。幸好花七爺早早就在被封堵的出口附近佈設了重重機關陷阱,別人一出來就直接撞了上去。”

“那些機關陷阱也許確實強力,這次也確實發揮了用場,可這要是阿壽好不容易找來的那些能工巧匠還有能人異士,之前一不小心撞上去怎麼辦?豈不是白白送命?”

見吳氏少有地抱怨連連,卻是一副意難平的表情,顯然是對這座宅子也有了某種疑慮,阿六就補充道:“我對關秋他們說過,後頭那塊是禁區,靠近者死。”

少年用很平淡的口氣說出這句殺氣騰騰的話,隨即就若無其事地說:“警告在先,誰若不聽,那死了就死了。”

吳氏被阿六這話噎得作聲不得。而這一次就連張壽也不由得慶幸了起來——要知道,這世上有些人固然循規蹈矩,但也有些人那是好奇寶寶,說不要去的地方卻偏要去,如若因爲這種情況而一不小心折損掉一個兩個諸如關秋楊詹這樣的,那他簡直要哭死!

他只能端着一張嚴肅的臉告誡道:“阿六,今次的事情,你務必告知關秋那些人,讓他們都知道,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千萬不能做。免得日後有人不聽你的!”

而阿六對於這話反應很平靜,只是簡簡單單應是,今天已經飽受驚嚇的吳氏卻忍不住了:“阿壽,你這是還要讓人繼續用那密室作爲工坊?這也太危險了,就算是這次出口再次被封堵住了,下次怎麼辦?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娘,你這擔憂我明白,所以這一次,出口那座濟民善堂,我要了。”

張壽哂然一笑,說出了自己的決定:“司禮監的善堂既然不是藏污納垢,就是被某些人當成掩護,那這地方補償給我這個受害者,難道不是理所當然嗎?我會親自出面去向皇上請求,想來司禮監家大業大,不會吝惜區區一座濟民善堂的!”

纔怪!

安陸差點失口迸出了這兩個字。要知道,京畿其他各地以及宣府大同開辦善堂,那還算容易,可要在京城裡擁有一座規模這麼大的善堂,而且還要隱瞞和司禮監的關聯,可想而知有多不容易!張壽這簡直是想要硬生生從對方身上啃下一塊肉來!

而他沒想到的是,張壽在還沒有把善堂要到手之前,竟然又另外吩咐了一件事:“不要覺得原本那總管以及幾個管事雜役被綁了又或者下藥了,就真的與昨夜之事無關。阿六,你和安陸親自去甄別一下,我不管你們是威嚇也好,是詐唬也好,總之能問出多少是多少。”

“至於我……”張壽笑看了一眼分明憂心忡忡的吳氏,他就開口說道:“我回書房去寫奏疏,雖說很對不起學生們,但我總不能當成什麼事都沒發生過,總得向上頭訴訴苦。當然,剛剛那個請求,我不會寫在奏疏裡。”那得是私底下去和皇帝“哭訴”!

吳氏只要張壽姑且別出去就好,別的事情她也顧不得理會,此時自然連連點頭。而等到張壽叫了阿六和安陸一塊跟着往外走時,她陡然想起據說是出城去接大皇子的朱瑩,不由得又出聲叫道:“阿壽,若是可以,再派個人去趙國公府問問瑩瑩眼下如何。”

“咱們家尚且進了賊人,我就怕她那兒……”

發覺吳氏說了一半就陡然打住,張壽哪裡不知道她是擔心萬一烏鴉嘴說中了,當下就回頭笑道:“我知道了,一會兒就派人去打聽。不過娘放心,瑩瑩她從小就是最好運的人,今後也會一直好運下去的!”

雖說吳氏還遠遠沒有到年紀大了的程度,但並沒有受過太多教育的她不可避免地素來迷信,此時張壽着重強調朱瑩的好運,她想起朱瑩的生平,頓時如釋重負。等目送張壽離開,她不由得唸了無數聲阿彌陀佛,但思來想去,還是不敢在這種時候貿然離家去寺院燒香拜佛。

她若是遇到什麼變故,那還是小事,連累張壽以及家裡人奔忙,那卻是添亂了!

而張壽出了院子,並沒有更多地吩咐阿六和安陸,而是打發了他們去做剛剛吩咐的那件事。然後,他也沒有先去天工坊中查看什麼景況,而是先去慰問了一下自家的員工和客人。

員工當然是關秋這樣簽過契約的,以及楊詹這樣因爲交換條件而留下,之後也定過契約的,至於客人,包括鄒明等三位舉人,方青和宋舉人,以及近來迷戀天工坊中那些器具,常常在九章堂和這裡兩頭轉,昨夜正好停留在此的葉孟秋等四人。

因爲昨夜那廝殺全都發生得快結束得更快,客人沒被驚醒,情緒相對穩定,只有常常熬通宵的楊詹對天工坊暫時封閉這件事非常失落。至於潛入的賊人和幕後指使者諸如此類的問題,雖說有人問了,但聽張壽表示還需細查,暫時還不能確定,也就沒人繼續追問下去了。

畢竟,近來京城事多,無頭公案實在是太多了。

而當張壽安撫完了人,回到書房,用自己如今終於有板有眼,卻依舊缺乏靈秀的書法,以及平鋪直敘的文筆,來醞釀這一封奏摺的時候,在這大清早時分,京城街頭也正如同昨夜張園的這一場變故一般,體會到了秋風掃落葉的滋味,也不知道多少人心驚膽戰。

從蓬門小戶,到名門繡戶,從官宦門庭,到草莽之家,當一隊隊官兵從大街上呼嘯而過時,那還只是驚嚇,可當有人突入自家大門的時候,那種驚怒絕望就是相同的了。

某位正在書房枯坐了整整一夜的老侍郎,聽到外間那越來越大的動靜,分明是有人闖到自家來了時,他在驚慌失措之後,面孔就死寂了下來,竟毅然決然地將一個瓷瓶中的藥水全數倒入口中。當一大隊人馬悍然闖進的時候,看到的便是一具七竅流血,氣息全無的屍體。

當然,這種極端的情形並不是遍地可見。至少,奉命行事的東西北中四大兵馬司雖說按着名單抓人,領隊的兵馬指揮心裡發涼,但最怕的反而是巡城御史事後找麻煩。唯一慶幸的是,頑抗又或者求死的人還真沒見過幾個,倒是高呼冤枉,連聲咒罵的人,見了很不少。

而半夜就被丫頭誠惶誠恐喚醒的孔大學士,那就沒有張壽至少睡夠了這份幸運了。

得知外間馳馬不絕,似乎是有兵馬通過,他自然又驚又怒,雖說知道風險很大,但還是第一時間派出一個精悍隨從,出去截下街頭一隊兵馬,詢問到底是怎麼回事。好在他最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他這個內閣大學士的光環,還是使得那個隨從帶回了重要的情報。

昨天夜裡,皇宮之內,竟是有一二十個宮人縱火,幸虧發現得早沒被點着。而除此之外,趙國公府、秦國公府、楚國公府,以及吳閣老張鈺等處,都有賊人意圖潛入,結果被警惕性十足的幾家人或擒下,或打退。而更匪夷所思的是,這些賊人打的旗號恰恰是,擁立大皇子!

孔大學士在聽到這個旗號的時候就差點沒氣暈過去,畢竟,想當初他也是嫡長制的擁護者,雖說沒有如同某些如今被掃進犄角旮旯言官似的,拼命叫囂應該立大皇子,但催促皇帝早立東宮,暗示既有嫡長,何必猶豫,這種態度卻還是做過的。

大皇子被革除宗籍,對於他來說這就已經夠頭痛了,可他卻不敢把賭注全都壓在三皇子溫和仁厚,不計前嫌上,所以,和張壽在經筵上當衆打擂臺,那也是爲了想要揭開張壽的真面目,把這麼一個三皇子特別有好感的傢伙從東宮講讀的隊伍中攆出去,然後塞進自己人。

可如今他推薦的人固然也成了東宮講讀,但三皇子最信賴的人還是張壽,而今這場擁立大皇子的鬧劇,那更是如同重重一記耳光,抽在他的臉上。

孔大學士不敢夤夜派人去見其他交好的大臣,思來想去,就想到了自家隔壁的堂弟,當着太常博士的孔九老爺。好在是至親,圍牆上開了互通的門,因此他派人過去知會,哪怕是半夜清夢被擾,孔九老爺還是匆匆趕了過來。

然而,兄弟倆商量了半宿,卻依舊沒能想出究竟應該怎麼應對。當然也不是沒有對策,那就是當成什麼事都沒發生過,可是,因爲孔九老爺之前帶來的朱廷芳重傷垂死那口信,孔大學士已經授意自己這邊的御史上書,道是五城兵馬司不可缺人,請求儘快派人署理了。

而夜裡突然出了這番事情,雖不知道五城兵馬司是誰居中調度,但之前那御史的上書卻顯得很有先見之明。如果可以把五城兵馬司換成自己人,那至少也是一個收穫。

眼看天色漸亮,雖說睏倦已極,但孔大學士還是打起精神說:“今天還有早朝,也該洗漱更衣了。究竟發生了什麼,回頭列班入朝的時候,總能打聽到。你之前不是說,太常寺還有人說敬妃不該不給諡號的嗎?你記得找個機會痛斥此人僞善,但記住,千萬不要上書。”

孔九老爺會意地點了點頭:“大哥放心,我明白了,上書會顯得涼薄,但當衆呵斥,卻會顯得我懂分寸。”見孔大學士點頭,他正要再說什麼,外間突然一陣喧譁,緊跟着,卻是一個親隨慌慌張張闖了進來:“老爺,有一隊兵馬把咱們大門給圍了!”

第三十章 欺世盜名之徒第五百一十五章 魔音,兄弟第五百九十一章 賢王和閒王第五百八十三章 冠禮如戲第八百四十七章 第二隻落地的靴子第三百八十章 自家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就爲了買綢緞?第一百六十五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襯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直搗黃龍,絕妙捧哏第七百六十九章 偏袒第五百二十八章 宇內強國第五百二十章 找麻煩的天子第十五章 棺材板和姑爺第三百三十四章 西洋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駭人聽聞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家千金慕賢郎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光詞話第八百零四章 侃侃而談第五百二十章 找麻煩的天子第六百三十章 同袍之誼第三百章 錢能解決的都是小事第三百三十章 深藏不露第七百四十一章 絕世而獨立第六百九十章 拎出熊孩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六百八十六章 求助,劫持第一百五十五章 男女有別第五百二十一章 太坑人了!第六百零五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三百六十七章 無影腳第八百六十六章 知書達理?第五百八十四章 詔告爾字第四百九十章 將嘴賤進行到底第三十三章 扯起虎皮做大旗第八百六十四章 蠱惑第二百八十二章 郎舅(下)第二百五十章 衆星捧月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哥歸來第五百六十八章 誰是奸佞小人?第八百六十八章 分家第八百七十八章 好時代和壞時代第五百二十一章 太坑人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十二章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七十章 負荊請罪第三百八十章 自家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善惡有報,陸三難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五十貫你拿走第二百九十章 舉一反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民情洶洶第五十六章 演技不過關?第一百八十一章 狗屁不通!第八百五十八章 善後第五百五十七章 餓貨敗家子第兩百零九章 勞煩張博士多多費心第六百八十一章 黑鍋第五百八十八章 秋後算總賬?第六百零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二百八十五章 知錯能改陸尚書第八百六十七章 準女婿登門第七百三十八章 太勤奮,欠收拾第二百九十一章 誤打誤撞第一百七十章 空心湯糰第六百零七章 沒錢沒勢,思路清奇第七百八十二章 誘之以利第三百六十七章 無影腳第一百八十一章 狗屁不通!第八百四十八章 請君出馬第七百七十三章 雪上加霜第五百二十六章 祖制和講學第七百八十八章 武人之心第四百七十九章 務實的教育第八百六十四章 蠱惑第四百六十章 生辰夜第六百四十六章 疏不間親第二百八十一章 郎舅(上)第三百三十章 和你一起變老第七百三十六章 自盡,送禮第五百四十九章 搶先報喜訊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看中的全拉走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活力?來談談心吧第一百一十八章 司禮監的底子,紛爭的源頭第八百四十二章 大忽悠第三百三十章 無恥的境界第六十九章 “二”少爺第七百六十六章 心有靈犀第三百一十四章 公子落難記第八百六十七章 準女婿登門第六百八十四章 嫁妝,傳書第二百四十三章 邊鎮需強人第三百零五章 棍下留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狗屁不通!第六百九十七章 吃苦教育第三百零八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驚走第三百三十三章 頂尖的吃貨第兩百二十八章 御前告狀?第五百六十六章 夜深人不靜第三百三十三章 頂尖的吃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