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轉進(九)

漢中府城的知府和同知,很快就來了,驗過了一應公文路引之類的,很客氣地向丁一行了禮,又爲了耽擱了丁一兩天的時間,再三地道歉。丁一也沒有怎麼爲難他們,反倒是勉勵了他們幾句,只是收拾行李離開時,看着那巡按御史,丁一卻就笑道:“年兄受累了。”

這讓巡按御史很有些尷尬,到了這份上,不要說丁某人了,就是丁如玉身邊那警衛排的女兵,都知道這巡按御史是擔任着監視他們這一行人的職責,也就是說如果在略陽縣的關卡上,丁一不理會那些設卡的軍戶,揚鞭而去的話,那麼這巡按御史就是一個很好的見證了。

當然,不會怎麼樣,就算丁一真的縱馬闖關,畢竟是忠國公,又有公文讓他上京,能怎麼樣?只不過華夏幾千年,搞臭人的傳統,通常就是先把名聲搞臭,名聲臭了,證明此人品行不良,然後就直接把此人乾的所有事都推翻了——壞人還能幹出好事麼?

“如晉兄,你誤會了!”那巡按御史漲紅着臉分辯,儘管吳全義和其他警衛排的女兵,壓根就不信他所說的話,但他還是很努力地爲自己辯護着,“以此時丁容城於海內的人望,以士林的風評,但是縱馬闖關又如何?不過是些軍戶罷了,別說如晉兄,就是吳旅座你想這麼幹,說上一句軍情如火,也沒誰會拿這等事發作吧?”

丁一笑着搖了搖頭沒有說什麼,倒是吳全義冷笑道:“那你跟着我們。別說真是爲了搭夥上路遠行,到底是爲了何事?”

“學生也不知曉,只是朝廷之中。有師長來信,說是如晉兄若要上京,教我同行,以防路上有什麼宵小,驚攏瞭如晉兄這爲着華夏開疆拓土的功臣,若真要害人,學生手無縛雞之力。怎麼敢與諸位同行?”巡按御史也是一肚子氣的模樣。

丁一揮手教吳全義退下去,只是向這巡按御史問道:“好了,年兄。我等便要趕路,不知道年兄可要繼續同行?門下弟子不曉事,別放在心上。”

“哪裡哪裡,吳旅座也是爲國征戰的有功之士……若是如晉兄不棄……”說到底。他終於還是和丁一他們一起走了。

於是接下來。丁一就開始了他極不痛快的旅程。

出了略陽縣的地界,去到了南鄭縣,又來一回,又住了兩天,又是等漢中的知府、同知過來拜見。一個漢中府,足足行了二十幾天;去到西安地界,又是照樣的這麼來上一通;接下去臨洮府也是依樣畫葫蘆。

吳全義和痊癒了的丁如玉已經好幾次要爆發了,都是給丁一攔了下來。

去到山西承宣布政使司的太原府也不例外。這麼到達北直隸的地界,足足折騰三個月有多的時間。成都那邊的大明第一師,都派了幾拔信使過來報告部隊休整的情況,當丁一到達北直隸的時候,收到的軍報是說曹吉祥已接應了丁君玥回到成都,曹吉祥正帶着利刃特種大隊趕來跟丁一會合。

丁一對此倒是不覺有什麼意外,胡山敢開口,說明他對於如何重振軍心,是有把握的,又是從一開始就跟着他的弟子;曹吉祥能把丁君玥接應回來,卻就是意外之喜了。丁一對吳全義說道:“命令朱動、宮聚所部,視戰況而定,儘可能先退回爪哇、阿拉幹駐地。撤軍計劃由他們自己掌握,如果戰況陷入膠着,則自行安排,不必理會此令。”

戰況如果膠着的話,強行命令撤軍,往往就搞成潰散,所以丁一還是把主動權交給前線的指揮人員去決策。“是,先生。”吳全義記了下來,又將命令給丁一看了無誤用印,分派丁如玉的警衛排士兵,去尋北直隸地界安全局衙門傳遞。到了北直隸,倒就方便了許多。

曹吉祥的動作很快,丁一進京師之前,曹吉祥就帶着利刃特種大隊的士兵趕了上來,只不過連接趕路,整個人都累得失形了。連明知原本歷史上這廝後來造反的丁一,也禁不住對他說道:“老曹,你也不知道在成都府憩上兩天?”

“少爺身邊就帶了小吳一人,老奴着實是放心不下。”

而其實曹吉祥之所以這麼趕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從他身後滾鞍下馬,跪倒在地向丁一行禮的那位:“學生叩見先生,給先生請安了!”卻是從藏地被接應回來的丁君玥,丁一下了馬把她攙起,卻是一張臉都是高原紅,耳邊還生了幾個凍瘡,一臉的風霜教她看上去要比實際上大上十歲,一點也不象是十七八歲的大姑娘。

“先生?”丁一笑着向她說道,“怎麼,你是覺我這當爹的,一年到頭沒見人,就不打算認了是吧?”當年丁君玥可以認了丁一爲義父的,要不她是個吃百家飯長大的,連個姓也沒有。

“父、父親!”她喚了一聲,卻就撲進丁一懷裡,淚水止不住地淌了起來。

“傻孩子。”丁一撫着她的頭髮,柔聲對她說道,“你逞什麼能?如玉讓你跟着部隊撤退,你還不聽從命令,領着那些士兵自去……不服從命令,功過相抵,以後要敢這樣,關你一個月禁閉,聽到沒有?”說到後面,語氣卻就漸嚴厲起來。

丁君玥聽着,儘管是被責罵,臉上卻有着幸福的神色,她聽着出丁一是關心自己,單是派着曹吉祥去接應她,丁君玥就知道,他沒有忘記她這個當年硬賴認下的乾女兒,她點了點頭,卻是對丁一說道:“大家都知道孩兒是姓丁的,那些書院的同學,還編排着給孩兒起了個大小姐的綽號,人要臉樹要皮,孩兒尋思着,總不能教人看輕……”

“你本來就是丁家的大小姐。”丁一看看她那滿是風霜塵土的臉,很有點不忍,“這不是綽號。”說着丁一又對曹吉祥吩咐,“老曹你也是個沒分寸的,趕過來立什麼規矩?你看君玥和你都累成什麼樣了?行了,別騎馬了,去弄幾輛馬車,慢慢走,反正也到北直隸了。”

在這丁一赴京之程裡,唯一比較開心的事,就是丁君玥還活着。

不過,還沒有回到金魚衚衕的丁家宅院裡,剛剛接近了京師,丁一就覺得一個頭兩個大了。因爲有許多官員就在城門外那候着,各式人等的拜會倒也罷了,還不斷有人來吹捧丁一如何蓋世英雄云云。

離城門還有三四里,就有已經周圍聚了幾百號人,連那幾百名形神枯涸的利刃特種大隊的成員,維持安保隊形都很有些吃力了。從城門去到丁家宅院這一段,當真是比狀元遊街還要誇張了,不斷有人高喊着“容城先生!”、“國公爺!”然後跑過來見禮的,這還是衙門差役淨了街,尋常百姓士子都不敢過來的結果,要不然的話,只覺從中午走到晚上,丁一都回不了家。

入了丁家宅院,李東陽這小人兒就上前來,規規矩矩行了禮,卻低聲對丁一說道:“父親大人,首輔德公已來了有一陣子。”丁一摸摸他的腦袋,教他去和丁如玉見禮,又讓曹吉祥去把一衆人等安置。

“先生,要不要動手?”丁一帶着吳全義往客廳裡行去,準備去見見陳循時,邊上廂房的陰影裡,就閃出了魏文成,“弟子已籌備好人手,只待先生令下,必能做得乾淨利落,不至如巫都幹那樣,留下許多麻煩,留了口柄。”

丁一苦笑道:“不許胡鬧。”要殺人,他就當在廣東帶兵,一路北上打過;要不就當在天津登陸,直撲京師好了。政治鬥爭弄到暗殺,層次也太低了,並且這種從上消滅對方的辦法,也證明了自己的無能。

把反對者都殺光了,就能好?

朱元璋很好地做了這麼一個先例,還是光明正大的殺,不是暗殺呢。

結果如何?到了建文上位,要削藩之際,連個得力的將帥都找不着。

丁一要現在把首輔次輔幹掉了,很可能整個大明就分裂了。

這些大佬要被不明不白殺掉了,他們的門生子弟,那必定就是人人自危啊,而下面的藩王看着機會,會不去拉攏?丁一花這麼大勁,就爲弄個暗殺?殺完從吏部到戶部、工部等等,諸多事務,誰去管?

很快丁一就拋下魏文成,到了客廳,與陳循見了禮。

後者很直接,坐下來就向丁一說道:“如晉常說的就是官紳一體,這一路行來,感受如何?”陳循不動聲色地向丁一這麼問道,吳全義或是沒回過神來,但到了這個時候,丁一哪裡還會不知道這一路上,各地官府設卡盤查的根源。

就是陳循要讓丁一感覺一個下,他在兩廣推行的官紳一體納糧出役的感覺嘛。

還沒等丁一回答,陳循就很大方地承認:“這一路都是老夫着人安排下去的。那些官吏、軍戶,全是按着如晉建八大處時,對官吏的要求,見着人便亮出自己身份,不畏權貴,有禮有節。對麼?”

“對。”丁一併沒有怒髮衝冠,這其實在半路上他就想明白了。

他並不慌張,當然,這不是他耐着性子一路上任由地方官吏折騰的原因。

丁一向來不會打無準備的仗。

這一次也是一樣。

第78章 閒遊獨木橋(八)第4章 出印度洋(五)第3章 爪哇(十五)第20章 欺主(一)第127章 待從頭(十)第104章 血腥序幕(一)第66章 麻煩(三)第4章 出印度洋(十四)第37章 幽懷恨無句(七)丁一的奮鬥十三第3章 爪哇(十)第2章 絕戶計(六)第5章 租界二第3章 爪哇(五)第2章 定埃及(六)第20章 江山萬里煙(十)第1章 入埃及(十六)第102章 只待東風(六)第99章 只待東風(三)第3章 心如鐵(六)第58章 工欲善其事(八)第3章 心如鐵(十六)第82章 雄雞一唱(三)第2章 絕戶計(十二)第1章 督廣西(十七)第9章 風*流*眼(十七)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二)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八)第3章 心如鐵(六)第5章 奪門(十六)第4章 出印度洋(一)第50章 離別易銷魂(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六)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二十)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六)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七)第2章 篳路藍縷(十八)第6章 傷別離(十七)第37章 幽懷恨無句(七)第60章 工欲善其事(十)第1章 入埃及(五)第6章 歐洲(十二)第4章 萬山在握(六)第6章 會師(四)第3章 心如鐵(七)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四)第3章 心如鐵(十一)丁一的奮鬥七第3章 永鎮廣西(五)第70章 把吳鉤看了(三)第5章 君臨(十八)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五)第83章 贏取自由身(八)第24章 江山萬里煙(十四)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七)第16章 洗劍血成川(五)第4章 新君(十一)第84章 虎脫柙(十九)第5章 忠義無雙(十四)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二)第8章 轉進(六)第2章 定埃及(十六)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三)第8章 決鬥(五)第84章 贏取自由身(九)第115章 血腥序幕(十二)丁一的奮鬥二十九第43章 暗涌(一)第6章 萬事開頭難(六)第3章 心如鐵(十)第21章 獨立顧八方(四)第1章 督廣西(二十九)第3章 永鎮廣西(一)第1章 伴君如虎(二)第103章 只待東風(七)第3章 永鎮廣西(九)第2章 篳路藍縷(十二)第4章 萬山在握(六)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九)第107章 天子賜顏色(十九)第64章 麻煩(一)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四)第1章 督廣西(十四)第4章 出印度洋(六)第3章 立儲(三)第3章 飛地(一)第1章 入埃及(十四)第8章 轉進(十七)第1章 舊部(六)第5章 君臨(十九)第5章 租界(七)第2章 絕戶計(十六)第6章 歐洲(八)第2章 絕戶計(十二)第1章 伴君如虎(二)第12章 洗劍血成川(一)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七)第1章 入埃及(十三)第4章 槍在肩(二)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