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九零章 央視訪談:林誠的慈善觀

朱君很重視此次臺裡給他下達的採訪林誠的任務,和崔永沅這個刺頭不同,朱君是所有領導都會喜歡的下屬,他彬彬有禮,對領導格外尊敬,對領導交代的任何任務都能不打折扣的執行。

不過此時的朱君和崔永沅、白言鬆這些備受觀衆喜愛的主持人還有很大的差距,令他名聲大噪的《藝術人生》還沒有開播,如今朱君只能在一些綜藝節目裡亮相。

不過領導對朱君的看重是毋庸置疑的,即使朱君手裡並沒有金牌節目,但是從97年開始,朱君就已經是央視春晚的固定主持人了,去年他還奪得全國金話筒銀獎第一名。

對於此次臺裡緊急下達的前往美帝採訪林誠的任務,不用說自然在央視內部引起了衆多名嘴的你爭我奪。

原因有二,一是林誠登頂世界首富之後,其地位已經不比一國元首差了,採訪林誠格外長臉。

二是採訪目的地是美帝,這個時候的美帝在國內精英階層眼裡,可是皿煮燈塔般的存在,能借助出差的機會到燈塔國一遊,自然是極爲令人嚮往的。

在央視諸多名嘴中,朱君只能說是個後起之秀,但是捺不住領導偏偏喜歡他啊,於是朱君就在衆多名嘴中脫穎而出,成爲此次赴美採訪林誠的負責人。

老實說朱君能成爲央視名嘴中的一員,相貌自然是堂堂的,再加上他有一雙看上去非常誠懇的眼睛,很能勾起你的述說欲,怪不得他主持《藝術人生》後,那麼多的老藝術家們都晚節不保,在電視機裡哭得像孩子一樣。

“你好,朱君老師!”林誠知道文娛圈的人都喜歡人們稱他們爲老師,所以就投其所好,稱呼朱君一聲爲老師了。

“不敢當,不敢當,林誠先生太客氣了,您若看得起我,就稱呼我一聲小朱就行了。”朱君忙不迭的推辭道。

雖然朱君已經三十有六,年齡比林誠整整大了十六歲,可林誠那是誰呀,新鮮出爐的世界首富,身份地位比自己的臺長都要高,以朱君會做人的性格,面對林誠自然要把姿態擺得很低,猶如對待自己的領導一般。

“那怎麼行,你年紀比我大得多,我還是叫你朱老師吧,就這樣了,請坐!”林誠擺擺手,客氣有禮卻不容推辭的道。

“好的,林誠先生。”朱君誠惶誠恐的道。

林誠的謙遜有禮一下就博得朱君的極大好感,採訪就在友善和諧的氣氛開始了。

朱君問道:“林誠先生,作爲第一個登頂全球富豪榜的中國人,您的心情是怎樣的?”

林誠想了想,道:“‘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句話一直是我林誠的座右銘,我們中國的老祖宗也說過‘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種話。

老實說,成爲世界首富,對於我來說,並不覺得有多高興、激動。

相反,我只感受到沉甸甸的萬鈞壓力落在了自己的肩膀上。

我很明白我林誠成爲世界首富後,對於我們中國這個尚顯貧窮落後的國家意味着什麼,鄧爺爺早在改革開放之初就告誡過先發達起來的富人們:先富要帶動後富。

對於鄧爺爺這話,我深表贊同。

我林誠一個人的富裕並不算富,只有全國人民都實現共同富裕,那我林誠擔當世界首富,纔會有巨大的成就感。

當然,我也知道即使我已經成爲了世界首富,以我單個人的能力還不足以帶動全國人民實現共同富裕,畢竟咱們中國太大,人口也太多了。

但我林誠可以保證,我會盡更大、更多的努力,希望能夠帶領更多的中國人實現脫貧致富。”

“啪啪啪啪……”

朱君輕輕的鼓着掌,雙目泛紅,淚眼婆娑的道:“林誠先生說的太好了,太令人感動了,我真爲祖國有你這樣的人感到驕傲。”

朱君掏出口袋中的手巾,抹了一把眼淚,繼續問道:“不好意思,讓您見笑了,咱們接着剛纔的話題繼續談。

我們注意到,林誠先生,這幾年對於國內邊區教育事業捐款數額特別巨大,據權威媒體統計,已經累計捐款了一百個億,請問您是怎麼看待慈善事業的呢?”

林誠笑道:“說到慈善事業,那肯定是我一生都要爲之奮鬥的偉大事業。

但是國內有種聲音我也看到了,比如說你林誠身爲世界首富,身家高達8435億,幾年來卻只捐款100個億,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你林誠應該捐款1000億纔對,亦或是學習國外首富的做法,把全部身家裸捐給慈善機構。

對於這種說法,我認爲是不對的,慈善捐款本應該是你情我願的事,我認爲自己掙了那麼多錢應該回報一下社會,於是我捐錢了;

我認爲我掙錢很不容易,而且我嚴格按照國家稅收政策給國家交稅了,對社會已經有了足夠的回饋,盡了一個共和國公民應有的責任,不想再給別人捐錢了,那我可以不捐。

捐款是個人的自由,應該秉承自願的原則,任何機構、個人都無權指責。

不過我也知道咱們國家的國情,老百姓向來都認爲“爲富”必定是“不仁”的,所以他們就打從心底裡認爲,你從老百姓手裡掙來的錢,應該返還一部分給老百姓,不然老百姓就會戴有色眼鏡看你,認定你是爲富不仁的黑心商人。

在這裡我想爲企業家們說句話,改革開放20年來,其實中國企業家的財富是很有限的,企業家的第一責任是應該是把錢花在投資地方經濟,創造更多就業和財富,以及依法納稅上,如果不先把這個做好,就把錢捐給貧困羣衆,反而沒好處。

以前我說過我雖然是首富,但我認爲首富的‘富’,是負責任的‘負’。

一個人有一兩百萬很幸福,這是你自己的錢,但有一兩千萬時麻煩就來了,要考慮幣值貶值、保值投資的問題。

當你有幾個億、幾十億時候,千萬記住這不是你的錢,這是社會委託你進行投資,這是對你的信任,是一種擔當和責任。

怎麼把這些錢管理好,而不能隨便捐出去。要等人才、組織、體系都準備好,才能去做。所以說花錢比掙錢難太多。

我最欣賞這種人,一個月工資只有2000元,但能拿出10塊錢去捐,甚至每星期都捐10塊錢,他們纔是社會最了不起的基石。

捐款是對的,不捐也是對的,但自己不捐讓別人不捐是錯的。

我認爲,捐錢改變的不是災區,改變的是自己,你改變之後世界自然會隨之改變。

至於有人認爲國外富豪喜歡裸捐,死後願意把全副身家捐給慈善機構,我認爲這些人被一些報道給誤導了。

要知道國外大都是資本主義社會,富豪們做的任何行爲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利益,在西方,利益至上是人們的日常行爲準則。

那麼國外富豪爲什麼喜歡捐款呢?

首先在國外捐款可以減免一大筆稅收,國外富豪喜歡做慈善的最根本目的就是爲了避稅。

其次國外富豪捐款的慈善機構往往是以妻子或其他親人名義成立的慈善機構,富豪們把財富捐款給慈善機構,可以省下子女繼承財產的鉅額遺產稅,而慈善機構在富豪死後一般都是由子女繼承管理的,他們可以動用慈善機構的善款,卻可以不必交稅給政府。”

第九四八章 該抓的抓,該殺的殺!第三五八章 集團新年工作會議 完第三二一章 新的高層工資體系第五一八章 軍方來人,瓦良格航母第三二三章 渣男熟女第一三一五章 新馬甲:莊觀大師第三九七章 人事任命與期權激勵第一三七二章 武道與科技並存的主世界第四五一章 媒體攻訐,擠提初現第九二五章 上半場,林誠勝!第九百章 刀鋒出徵,寸草不生第一零零二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五十九章 別開生面的犁地比賽第五四一章 建寧公主,三星帝皇第一一八八章 見證傳奇,全球熱議第一二八七章 媒體熱議!第一二二六章 思君念君終逢君第三九二章 暴賺50億,括弧,美金第八四六章 用心良苦第一一四三章 驚天波瀾,排山倒海第六一零章 交心託底,轉移資產第八九六章 火花四濺的對峙!第七三一章 高瞻遠矚,不服不行第五七零章 大案爆發,趁火打劫第一二零四章 林氏集團的唯一隱憂第八五三章 保護傘軍事基地第六七六章 雙雄會,結盟提議第二九一章 “奇恥大辱”第七八三章 國際巨星的世界級表演第八五三章 保護傘軍事基地第六一四章 安撫,安排第一二三七章 前世仇人,驚人黑幕第四九九章 林誠現象,無與倫比第一四零零章 天人一擊,靈犀一指第七八六章 挖角名單,全是大牛第一三三七章 又是慕洋犬,折斷爪子第一三六六章 煮酒論江湖第八零七章 好萊塢大片般的步步高廣告第一三八七章 血債血償,老狗找死!第一二一六章 進軍網絡文學,招攬起點創始人第四八六章 深深忌憚,轟動效應第一二七章 要挖陳奕訊過來第一零八二章 最瞭解林誠的敵人,王家欲孽第九六八章 幡然醒悟,還是變本加厲?第七六九章 步步高隱患,釜底抽薪第六五零章 青春逼人的S.H.E第四十五章 毛小妹的吐槽大會第六六九章 七大寡頭,龍潭虎穴?第四十三章 塵埃落定(求推薦!)第一一二四章 驚豔亮相第九三九章 大擴張,成立大批分公司第四十章 職工大會第二二三章 財大氣粗第一四六章 票房火爆【第四更!】第九二一章 再添金手指,各有底牌第七五七章 京城市的巨大重視第三六六章 權力分制與加班文化第一二五三章 不信世界首富信強殲犯,這還有天理嗎第八九九章 開啓網遊戰略!第七五八章 隆重接待,官方會談第一一六三章 一聲槍響,被嚇尿了第八六一章 林誠國王:讓我們一起改變世界!第六七九章 征服燕子,收攏忠心第七五四章 全場嘲笑第一零五六章 財團在內地的生存土壤第四零四章 上門招攬第四章 處理黃金第一一零六章 競選綱領,一字千金!第八一二章 黔省老乾媽,棒打鴛鴦第三八二章 來了一幫走後門的第九九八章 估值一千億,否則免談!第一五五章 英偉地產第一七一章 重回校園第七三九章 大變樣的林氏集團總部第一一二五章 火爆熱銷!第四零零章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香江電訊第八一四章 恨比天高,事有蹊蹺第六十八章 “哪家強”廣告的恐怖威力第九四八章 該抓的抓,該殺的殺!第一一九章 身家大漲第一一一一章 和艾瑪沃特森一起看球!第八四零章 草頭王轉爲正規軍的機會第一三零四章 道歉聲明!這是什麼鬼?第一二零一章 《後宮·修羅場》第一九七章 開始招聘第八二二章 各方反應第一二三零章 叫張偉洗乾淨屁股等坐牢吧!第一二四九章 追蹤調查,拿下王笑禹!第一三六六章 煮酒論江湖第一一五五章 案情反轉!第一一四七章 強力回擊,反轉!第八六六章 回京,99年的vivo手機第一一五九章 羣星薈萃的宴會第七三二章 投資500億,造京津翼城市羣第三八二章 來了一幫走後門的第三五八章 集團新年工作會議 完第三八一章 火爆的招聘會第九五六章 開年會議,期權激勵方案第一二九三章 起訴《華爾街日報》!第一三一二章 真香定律,建國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