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

“啓奏聖上,既是新建江蘇行省,巡撫也已有人選,那原應天巡撫周林清如何安插?還請聖上示下,二品大員亦是朝廷重臣,閒置過久容易惹來非議!”

吏部尚書周雲施禮奏道。

除了內閣那幾人之外,對閣臣增補一事最無念想的便是他了。

大明朝堂向來有不成文的規定:吏部天官不得入閣。

這是爲了防止吏部尚書利用職權濫用私人,在朝堂中形成強大勢力,從而導致整個朝局失控的狀況發生。

“周林清在任期間政績出衆,着加禮部尚書銜,入禮部處置公務,具體部務分工。。。由張卿負責安排吧!”

朱由檢想都沒想,直接就把這個應天巡撫一腳踢進了禮部。

周林清同樣屬於江南既得利益集團的一份子,就讓他們這些獲利最大者都進禮部去撕逼吧。

禮部雖然是個清貴衙門,但除了三年一次的會試,平時並無多大職權,對朝堂政務的影響微乎其微,就算這幫人在裡面吵翻天也不用搭理。

他對禮部尚書張國維印象並不好。

張國維本身能力平庸,只是靠着前首輔周延儒的拔擢才進入了禮部擔任侍郎一職,隨後在朝堂上不斷地人員更替中升到了尚書之位。

此人處事向以虛僞著稱,風度翩翩的背後是貪婪與無恥疊加,是一個典型的僞君子。雖然不曾犯下多大的錯處,但在朝堂中風評不佳,與其交好者大都是東林黨的成員,而這次被朱由檢強行塞進禮部的,全都是東林黨的一員。

大明的官員們大都有個共性:善於內鬥,拙於執政。

爲了一丁點的個人私利,這些人一定想盡辦法去寸土必爭,將來的禮部署衙內應該會好戲連臺。等到他們鬥到兩敗俱傷的時候,朱由檢會將他們一鍋端掉,理由就是有失朝廷體面。

仔細想想,朱由檢就暗中發笑。

本來是一夥的,可是爲了權利,照樣會打的頭破血流。

有外人就搞外人,沒了外人就搞自己人,反正是不能閒着。

官職不丟,爭鬥不休。

以利相交者,利盡則散;以勢相交者,勢去則傾;以權相交者,權失則棄。

聖人的話就是這夥人的最好寫照。

“啓奏聖上,禮部乃清貴之地,部務並無繁巨難理之患。而現下已有三位侍郎理事,再加上南京禮部尚書與右侍郎,已是遠遠超出部務所需;現今聖上欲將應天巡撫再置於部內,到時就連辦公之所亦難調和!聖上究竟意欲何爲?”

本來就對範景文和侯恂被擢升爲大學士一事異常不滿的張國維忍不下去了,他擡手正了正烏紗站起身來,施禮後語帶怨氣的衝着朱由檢發問道。

去年皇帝就莫名其妙的給禮部加了個右侍郎,美其名曰爲使禮部更好地教化天下,故此要加強禮部的力量,這個理由倒是能勉強說得過去。

可現在又要把南京禮部合併進來,雖說南京那邊只有一個尚書、一個侍郎,可這一下子就成了兩名尚書、四名侍郎了。

沒想到這還不算完事,又要加進來一個尚書銜的原地方大員,一個部中三名尚書,四名侍郎,這還怎麼處置公務?這不是把禮部當成了夜壺嗎?

“請張部堂注意言辭!聖上有此安排必有其深意,況如何安插六部堂官亦是聖心獨斷之事,豈容臣子所涉?身爲臣子豈能對聖上心懷怨懟?今日若是制憲在此,定會劾你一個不敬之罪!”

未等朱由檢發話,坐在首位的溫體仁不滿地目視張國維發話道。

溫體仁的詰責讓張國維在尷尬之餘心下也是後悔不已。

今年會試之前,曾有人拿着溫體仁的名刺拜門,但被正意氣風發的張國維給拒絕了,沒想到今日卻被這個自詡清廉的首輔狠狠地擺了一道。

自己在心態失衡之下有了怨念,多年的養氣功夫一瞬間全然喪失,鬼使神差之下竟然口出怨言,此舉可是犯了爲臣子的大忌。這下不光是閣臣之望徹底泡湯,恐怕就連現在的位置也已經岌岌可危了。

近幾年皇帝急躁易怒、心胸狹窄的性情雖有較大改變,但誰知道會不會因此而記恨自己,這下該如何緩頰纔好。

“呵呵,朕豈是如此心胸狹隘之人?禮部可能是關己則亂之故,方纔口不擇言而出,朕不會因此而記恨臣子的,呵呵呵!”

朱由檢強忍怒氣,面上帶着和煦的笑容淡淡地開口,心裡暗暗地想到:一定要向古之聖賢那樣,當有人得罪他、頂撞他的時候,永遠也不氣惱,一直保持風度,要表現出豁達和大度,不能在衆臣面前表現的喜怒形之於色。

張國維今天這幾句怨言,讓本來就對他印象不好的朱由檢心中生出了殺意。

皇帝臉上帶着笑容的同時,投射過去的眼神中卻是冰冷刺骨,話語中禮部二字更是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以前都是某卿。

看到張國維臉色蒼白地坐下之後,殿內衆人心裡大都有幸災樂禍的感覺。

溫體仁那番詰責之語,更像是生怕皇帝不生氣一般,直接就是明着挑起皇帝的怒火了。

這個小人,太可怕了,若是沒有十足把握搬到他的話,還是儘量離他遠一點。

“楊卿,現下關外沙後所軍營是何狀況?糧草物資運抵多少?其他物資還有無短缺?”

朱由檢未再理會失魂落魄的張國維,而是目視正捋須思索的楊嗣昌發問道。

“啓奏聖上,沙後所軍營現已大部完工,營房主體以木質爲主,蓋因周邊深山林木較多,就地取材十分便捷之故;現勇衛營與京營部分人馬均已進駐其中,剩餘部分預計本月底前完工,屆時整座軍營將可容納官軍五萬餘人。軍營內修建倉房二十有二處,以供盛放糧草物資軍械所用,現已儲存糧食五萬餘石、乾草十二萬束、豆料一萬餘石,油鹽醬醋等不計其數,其餘軍械軍需若干。後續糧草物資正在陸續調運當中,預計明年春日之前,軍營所儲備之糧草物資便可大致完備,足可供十萬大軍三月之用!”

正在出神的楊嗣昌突然聽到皇帝的問訊後稍微一愣,趕忙站起身來施了一禮,隨即不慌不忙的將準備充分的數據一一列舉了出來。

“現下兵部何人於沙後所督工?新制冬衣鞋帽可曾備全?”

朱由檢繼續發問道。

“啓奏聖上,現沙後所軍營由武庫司郎中張世奇留駐督建,另有工部營繕司員外郎一名協從,另有吏員若干督促進度。現今自山海關至松山城官軍冬裝鞋帽俱已發放到位,京師京營餘部也已換裝完畢。現尚餘軍服鞋帽計一萬兩千餘件,軍器監及皇莊軍服場正在加緊趕做,爭取於十一月爲秦軍、川軍等客軍備齊軍資軍需!”

“甚好,楊卿處置公務甚爲細緻用心,朕心甚慰!兵部上下還需戒驕戒躁、切勿遺漏任何細節!今日議事便到此處吧,溫卿等回去後將裁撤任命之事擬旨,內廷用印後即刻發往與之相關,散了吧!”

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八章 皇莊4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輔的兒子就是不一樣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四百二十七章 潰敗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八十八章 兵亂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呢?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賞、佈防圖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三百零一章 誘惑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三百零一章 誘惑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三百零一章 誘惑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賞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軍抵達馬尼拉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一百零八章 宮內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