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

令朱由檢和其他人沒想到的是,說話的又是禮部尚書張國維。

這廝剛被首輔打了臉,怎地又蹦了出來?難道嫌自己死的慢不成?

“有事奏來!”

在羣臣幸災樂禍的眼神中,朱由檢面無表情的開口道,語氣中沒有摻雜任何感情色彩。

“啓奏聖上,已薨衍聖公長子孔興燮連番上書禮部,分說請求下代衍聖公襲封之事,其請封之表臣也已呈於御前一月有餘;衍聖公之位乃我名教之標杆,其長期空缺之下恐引發士林紛議,致使天下讀書人心生惶恐。此事關乎天下教化之興衰、士林人心之向背,實是幾位緊要之事,還請聖上早日下旨賜其襲封,以安天下士人之心!”

距孔衍植被錦衣衛溺斃已經過去數月有餘,其長子孔興燮在兩個月前便上表朝廷,請求冊封襲爵一事能儘快辦妥。

而禮部早就將孔興燮的請封錶轉呈進宮,但到現在也沒有得到宮內的任何迴應。

孔興燮卻誤以爲是自己沒有打點到位的原因,在託請了數位名家大儒致信數位朝堂重臣後,又遣了親信進京,以重禮請託張國維等人面聖時提及此事,以求儘快襲封衍聖公之位。

張國維在接受了孔家送來的兩千兩銀子以及幾樣古董字畫之後,遂以禮部的名義繞過通政司,直接給皇帝上了部本,將衍聖公爵位的重要性,以及孔興燮襲封的合法性羅列其中,請求皇帝儘快賜封,以免引發士林清議的不滿。

沒想到部本進宮之後依舊是沒有任何迴音。

受人之託,忠人之事。

雖然張國維自知自己的前程不妙,但爲了在士林中贏得一片好評之聲,以便給自己的後代留下一些人脈,這纔在連續被溫體仁擺了兩道之後,硬着頭皮站出來再次提及此事。

“據朕所知,孔家借衍聖公之名,於鄉里多行種種不法之事。近兩百年來,其通過巧取豪奪、強行逼迫等手段,於天災人禍之時強買百姓良田歸爲己有,期間更是有傷人害命之嫌。據查,衍聖公府名下田地有數千頃之多,且俱爲水澆良田,大部分原爲當地農戶所有。而其爲孔府強買之後,產出之糧亦均被其囤積居奇,於糧荒之際高價售賣謀取不義之利!此等行爲於聖人利義之喻完全相悖,此等行徑已背離聖人初衷,其以何德承繼爵位?朕以爲,孔家北宗於名教大義之上缺失嚴重,與孔家南宗耕讀傳世相比,其應當悔過自省方可言其餘!此事不必再提!朕自有決斷!”

朱由檢冷着臉將張國維的奏請駁了回去、

孔興燮遣人入京送禮的詳情錦衣衛早就呈報宮內,朱由檢並沒放在心上,誰收了禮都沒用,一些提及此事的題本都被他扔到了一旁。

他就等着有人站出來公開給孔家說話時,把孔家的醜事宣揚出來,向世人揭穿孔府北宗貪婪無恥的真面目,以此來打擊那些僞儒家、真小人的醜惡嘴臉。

一旦孔家的醜事曝光,那肯定會在士林中引發對孔家的爭議和批判,也會使世人對儒家經義如何作爲個人修身標準重新定義。

而最後自己再以朝廷的名義重新制定儒家標準,在大明推行新儒家學說,把仁義禮智信作爲最基礎的儒學理義,以約束更多人的言行。

朱由檢相信,自己今日這番言論很快就會被傳揚開去,到時候錦衣衛再借機暗中推波助瀾,拿出一些真憑實據用以輔證之後,這足以讓天下有頭腦的人去用疑慮的眼光看待孔家,那麼孔家所釋義的儒家學說也將會成爲士林中議論的話題。

只要有了懷疑就好,朱由檢並沒打算徹底否定儒家,只是想去其糟泊、留其精華而已。但這將會是一件曠日持久的大事,朱由檢也沒有太多精力參與其中,到時候就交給老溫處理吧,相信他會樂於替自己背黑鍋的。

張國維臉色訕訕的坐了下來,一股濃濃地挫敗感從他的心頭升起。

孔家不管做了什麼都與他無關,他只是想利用這個機會撈取一些私利,而皇帝對他的不耐讓他感到絕望。看來自己在京師的日子可以倒數了,可令張國維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無論自己怎樣努力,皇帝就是看不上他,這到底是何原因呢?

“報~~~啓稟皇爺!關外緊急軍情送達!”

就在這時,殿外的一名小太監捧着一個紅漆木匣奔入殿內後大聲跪稟道。

王承恩趕忙小跑着過去接過了木匣,小太監躬身退到殿外。

“溫卿、楊卿、孫卿、陳卿留下,其餘諸卿且回本部處置公務去吧!”

隨着朱由檢的一聲令下,除了被點名留下的幾人以外,包括駱養性在內的內廷、外廷諸人施禮後退出了殿內。

王承恩在驗看過木匣封口未動後,將封口處的蜜蠟用火折融開,打開木匣將裡面的奏報拿出遞到了朱由檢手中。

洪承疇的奏報內容不多,朱由檢接過信箋看了一眼後先是微微一怔,繼而露出了深思的表情。

不一會功夫,殿內的幾人便將奏報傳看一遍,王承恩收回後放在了御案上。

“諸位卿家議一議吧,此事雖說不知原委到底爲何,但對朝廷來說確是有益無害。那麼此間有無以供利用之處呢?衆位卿家不妨詳加考量!大伴,去吩咐一聲,朕今日午間留幾位卿家用食!”

朱由檢笑吟吟地說了幾句後轉頭對王承恩道,王承恩趕忙點頭應下,之後去後殿門口喚過一個小太監囑咐了幾句,小太監隨即飛奔而去。

見衆臣都在蹙眉思考當中,殿內一名小太監輕手輕腳的給幾位大佬續上茶水。

朱由檢並未催促衆人,而是站起身來伸了個懶腰、活動活動腿腳。

不知不覺已經是未時末了,坐了這麼久確實有些乏累的感覺。

穿越過來幾年,一直忙於各種事物,缺少了足夠的運動量,以致精力有時感覺不繼,看來以後要多活動活動了。

朱由檢這番伸胳膊蜷腿的舉動剛好被回來的王承恩看了個正着,王承恩趕忙小跑到他的近前壓低聲音問道:“皇爺,您是不是累了?這事一時半會怕是幾位大學士也想不出好法子來,要不您去後宮歇會兒,老奴陪着幾位學士在這靜思,待御膳備好,您和幾位學士用過膳食再商議此事可好?”

“大伴有心了,朕只是無事起來鬆緩鬆緩,眼下用膳還早,且稍待吧!對了,大伴,家人可曾安置妥當了?”

朱由檢笑着低聲問道。

早在前年的時候,他就讓王承恩從自家侄兒中過嗣一個,給他承繼香火的同時也能讓他的名字重回族譜之上。

要知道王承恩雖然位高權重,但畢竟是沒了子孫根的閹人,因爲自家絕後的原因,不管你多大官都要被從族譜上除名的,將來死後也不能葬入祖墳,因爲那樣會讓先人蒙受羞辱的,這件事已經成了王承恩長久以來的的一塊心病。

“回皇爺的話,老奴的侄兒前幾日已是入京,現已搬進了老奴於東城給他置辦的宅子裡;等瞅個良辰吉日,老奴就辦個磕頭宴,從此之後老奴也是有自家孩兒之人了!”

此刻的王承恩容光煥發,平時佝僂的身子也挺直了起來,語氣裡是滿滿的自豪與欣慰。

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三十章 預謀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三十章 預謀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五百四十四章 誘之以利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七章 皇莊3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五章 皇莊1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來複仇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路之憂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軍的秘密武器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三十章 預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