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銀票

“這個。。。。能當銀兩花?周掌櫃,我可是跟你們四海商行合作有幾年了,咱們打交道可是好多次了,你可別欺我啊!要是貴號銀錢上週轉不過來,我這批貨可暫且不收現銀,等下批一起結算也沒問題,可你別拿此等花花綠綠的紙片欺瞞於我啊!”

京城四海商行的一座專營綢緞布行的門店裡,何君明拿着十幾張巴掌大小、底色爲赭皇色、背景上還有花鳥圖案文字的精美紙片,帶着疑惑和不解的神情對布莊掌櫃周偉說道。

年過四旬的何君明是蘇州府的行商,家中既開着織布工坊,他自己又往來南北之地行商販貨,十餘年來也積攢下了不小的家業。

由於何君明多年經商辦廠信譽良好,並且爲人樂善好施,因而四海商行選定了與何君明進行合作,由他給商行設在京畿一帶的綢緞布莊供貨,雙方合作到現在已有兩年。

平時何君明很少親自押運貨物來京城,一般都是家中的堂兄弟輪流送貨來京,但因爲這次需要採購大批農具行銷、而蘇州府的四海商號告知他,必須要從京城拿着銀票回來採購方可,於是他便順道押着一匹棉布來到了京城。

“哈哈!何東家不知內情可以理解。我告訴你,此物名曰銀票,這個紙片可非同一般,這可是皇上親自想出來的法子,實是大妙之極啊!現今我們四海商行所有生意全部用此結算,你只要拿着銀票回到蘇州,然後將此物交於新立的四海錢莊,便可以提出等額的銀兩來採買物品!來來來,咱們坐下敘話!來人,上茶!”

周偉對於何君明的不解和誤會沒有絲毫責怪的意思,反而是笑呵呵地約他在後堂安座後大聲吩咐了下去。

不一會功夫,一名小夥計端着兩杯熱茶自後院來到二堂,把熱茶擺放在兩人中間的矮几上翻身退了出去。

“真的是皇上想出來的法子?!適才是我多嘴多舌,還望周掌櫃多多包涵,多多包涵!敢問周掌櫃,此物有何妙用,周掌櫃何不與何某解惑一番?”

何君明趕緊把話題岔開,免得讓周偉心中不悅,不過還好,看周偉的態度,應該沒往心裡去的意思。

在聽到皇上二字之後,他這才突然醒過味來,由於和四海商行的掌櫃們交往多多,自己下意識的忽略掉四海商行的背景了。

“呵呵呵,你就是不問,周某也要給你解釋一番呢!何東家,我來問你:你行商辦廠多年,日常採購也罷、出貨收銀也罷,總是要攜帶大量銀兩銅錢吧?要是交易貨物太多,那銀錢怕是要用車拉人扛吧?且還要擔心遇上賊人,以致人財兩失,對吧?”

周偉笑眯眯地開口問道。

“周掌櫃這不是明知故問嗎?您也是經商多年的行家裡手,與行商中所嘗之酸甜苦辣那自然是瞭如指掌了!不瞞您說,鄙人此次前來京城採購貨物,隨身也是帶了五千兩銀子,準備買些皮子草藥回去經銷,這些銀兩由工坊中兩名身強力壯之人看管搬運,不然還真是不放心!”

何君明並沒有藏着掖着,兩家合作以來,關係一直處的不錯,再說他這次要採購的農具也是要從四海商行購買的。

四海商行設在蘇州的掌櫃告訴他了,京城軍器監現在打造出大批的鋤頭鐵杴犁頭等等各種農具,有四海商行出資購買後進行專營,但需要他這樣的合作方親自到京城走一遭才能回來拿貨。

軍器監出產的農具可是搶手貨,因爲用的都是真材實料打製而成,更兼鋒利耐用,所以在大明各地廣受好評。

自從去年皇帝下了聖旨,只要是大明子民,不論什麼身份,新墾荒地三年內均免徵賦稅之後,此舉在大明引發大規模的墾荒熱潮。

不管是平民家庭還是鄉紳官紳,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開始開荒,農具的供應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

因爲何君明與四海商行的關係良好,所以纔有資格參與到分銷當中,要不然的話,你就是錢再多也無法從四海商行提貨。

“何東家,你仔細瞅瞅,這銀票上面有印着面值,你看,印着一百兩的就能當同等價值之銀兩使用,其餘的以此類推,均是與等額銀兩相同。鄙店此次應支付與你的是壹千兩百壹拾叄兩,這叄兩您未取,所以總共是壹仟兩百壹拾兩銀子,你想想,要是給你如此多的銀兩,你少不得要僱車僱人,這便又多出一份開支,並且還提心吊膽的生怕賊人盯上。可這些銀票便省去了這等大麻煩,你只要往懷裡一揣,走在大街上,誰會知道你身懷鉅款不是?”

這本來就是一目瞭然的事,周偉簡單解釋一下,何君明立刻就明白了銀票的好處。

“這銀票還真是便利的很!比起原先人挑肩扛的招搖過市實在是省卻無數麻煩啊!好東西,卻是是好東西!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周掌櫃,咱們不是外人,我也信拿着此物能從貴號採買物資,可這東西要是被有心人見到後找人仿製,或是持有人遺失,有人拿着去貴號採買物資後隨手賣掉,那貴號豈不是虧了血本了?持有人不也是白白損失了鉅額銀錢?”

畢竟是常年行商,與各色人等打過交道,也吃過不少的虧,何君明一下子就發現了銀票的巨大漏洞。

“何東家不愧是老行商,一眼就能看出此間關竅!呵呵!不過,何東家,此物既然是皇上想出來的招,依着皇上天縱之資,豈能未想到如此大的瑕疵?”

周偉端起熱茶悠然自得的品了兩口後將茶杯放下,依舊是一副笑模樣地開口道。

“我說周掌櫃,您就別在賣關子了,您就趕緊說說,皇上是如何防着這事成嗎?”

何君明看到周偉不急不躁的樣子,心裡像貓爪子撓着一般的急得不行。

“哈哈哈哈!好好好,我就如實告知何東家,免得你放心不下!何東家,煩請你拿出一張銀票,我與你說道說道!”

周偉看到何君明心癢難搔的樣子,忍不住大笑起來。

何君明趕忙伸手入懷,將適才揣進懷裡的一疊銀票摸了出來,然後挑了一張上面寫着壹佰兩字樣的銀票遞了過去。

周偉接過來後,身子往何君明那邊湊了湊,用食指點着銀票對何君明說道:“何東家,你看見沒有?這百兩銀票上面的花鳥圖,是宮中的名畫師親手所繪,之後經雕版刻印在這上等桑皮紙上,這等紙張可是隻有數家工坊能造,上面這數百句詩詞也是由微雕匠人親手刻制,等閒人根本無法仿製。倘若持有人不慎遺失也不打緊,四海錢莊會在收到銀票之後的第十日方纔支付現銀出去,這期間足夠持有者報官與親自到錢莊掛失了!”

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九十章 平息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擇吧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五百三十八章 強硬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義爲名,目的還是利益第三百七十三章 爭搶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四百章 佈防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五百五十八章 凱旋、郊迎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二十七章 初戰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三百九十三章 錦州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軍、人事任免、漕運改革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鐵炮與大明火銃誰更強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展是讓最廣大者受益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國能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國婚姻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