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

隨着拴在碼頭鐵墩上纜繩的收回,幾根粗大的竹篙輕點,雙層客船載着六十餘名乘客緩緩駛離了通州碼頭,順着水流向南駛去。

一身藍色直裰、頭戴四方平定巾的莊元洲端坐在二層的客艙內閉目皺眉凝神思索着。

不算寬敞的客艙中佈置簡單,只有一榻一椅一幾,而就算這樣的房間一天也需要五錢銀子纔可。

年過五旬的管家莊成悄悄進入客艙,伸頭看了看莊元洲身側方几上的茶杯,提起茶壺續上半杯後,然後輕手輕腳的出了艙房,反身把艙門輕輕掩了過來。

自從崇禎十年春闈及第後,莊元洲在禮部觀政一年期滿,本來會被分派到翰林院擔任編修,但在朱由檢提倡的“新科進士須歷州縣”的要求下,被吏部安排爲了曲阜知縣。

在禮部觀政期間,隨着孫傳庭率秦軍抵京,二人便時不時地在孫府小聚宴飲,交流對時政大事的看法以及應對舉措,這其中也曾談及過衍聖公之死而導致的爵位空懸一事。

對於孔胤植死亡的真相,就算聰敏洞明如孫傳庭者,也並未察覺這是人爲造成的,只是對皇帝虛懸衍聖公爵位的原因進行了探討。

由於有錦衣衛在朱由檢的授意下間或放出的孔府醜聞,兩人對孔家的印象也隨之大壞,聖人府邸滿是骯髒齷齪的傳聞,使得孔府兩千年來頂着的聖人光環漸漸消失殆盡。

莊元洲認爲,曲阜孔家若拿不出壯士斷腕的決心和魄力,對傳言中那些巧取豪奪、草菅人命、殘民自肥的惡行悔過自新,那孔府在世人心中的形象將會一落千丈,甚至會累及到聖人學說在士林中的統治地位。

孫傳庭則是敏銳地觀察到了皇帝對儒家學說已經非常不滿地一面,但他並不知道,這是由於朱由檢對前世孔家一系列奴顏婢膝的醜態提前做出的反應。

作爲世家子弟出身的孫傳庭,雖然對皇帝意圖通過打擊孔家來降低儒家地位的做法並不太贊同,但目前爲止,皇帝欲推行哪一種思想並未顯露出來,所以他同大多數官員一樣,暫時採取了觀望的態度。

但他和莊元洲一致認爲,孔家的行徑已經脫離了聖人仁義禮智的基本範疇,已經與那些沒有底蘊的地方豪強並無區別,朝廷必須要採取措施對其進行相應地懲處。

令莊元洲沒想到的是,時隔半年之後,自己竟然以曲阜知縣的身份來直面孔家了。

想到這裡,面色沉靜地莊元洲嘴角牽動,露出了一絲苦笑。

他已經聽聞,這份差遣乃是在皇帝親自授意下得來的,這其中蘊含地內容令人產生了無限地遐想。

直達聖聽、皇帝中意地人,這是官場對他赴任一事最爲直觀的認識。

朝廷重臣都知道,孫傳庭在陝西爲官的幾年中,身邊都有哪些親信,他莊元洲屬於其中名氣最大的。

他雖然只是初入官場地新人,但已經被貼上了孫黨的標籤。

皇帝對於孫傳庭的信任和倚重已經是衆所周知的事情,在不同場合下,皇帝時常拿出孫傳庭爲例,以此來表達對孫某人的恩寵。

此舉雖然導致很多朝臣對孫傳庭既羨又妒,但直到現在還沒有人敢跳出來對孫傳庭展開攻擊。

因爲實在是沒有抓到孫某人的把柄。

人家從慨然赴陝,一直到剿滅爲禍陝西的數股大賊,期間更是直接將威震天下的巨寇高迎祥擒獲,更別提數年間屯田安民取得的重大成果。

剿賊無數,更兼活命無數,這些政績都是有目共睹的,根本挑不出一點毛病來。

因爲現在孫傳庭已赴關外指揮與建州的戰鬥,所以莊元洲來不及寫信請教,在略作準備之後便踏上了行程。

雖然家中頗有資財,但莊元洲並沒有花費五十兩銀子包下整艘客船,反倒是選擇了以普通書生的身份與衆多形形色色之人混雜在一艘船上。

前途未卜之時,不能太過高調,以免將來上任後沒有拿得出手的政績後遭人恥笑。

對自己這次的差遣,莊元洲心中並無太多把握。

皇帝的用意已經非常明顯,曲阜知縣就是爲了打壓孔家,自己此次可謂是身負重託,但皇帝並未給他任何暗示。

不管將來在曲阜發生何事,這都是他的個人行爲,與皇帝沒有絲毫關係。

一國之君不會親自出面爲一個七品知縣站臺的,哪怕他是孫傳庭的人也不成。

莊元洲心裡清楚,自己還沒資格引起皇帝的充分關注,除非在對付孔家之事上做的非常出色,之後才能讓皇帝高看一眼。

曲阜既是他仕途的起點,也可能是他仕途的終點。

他與孫傳庭探討過孔家的行舉,雖然令人不齒,但似乎也並未太過令人憤怒。

很多士紳大戶也都這樣做過,並沒見皇帝對此有什麼特別的反應。

只是在聖人以人爲本、仁字當先的旗幟下,孔家卻行諸多不義之事,此一點確實讓人輕看了許多。

打壓孔家、虛懸衍聖公爵位,目標就是衝着儒家來的。

坊間有傳聞甚囂塵上:皇帝對孔家南宗始終耕讀傳世、未曾沾染豪門世家的惡習似是頗爲讚許,難道這是要逼迫北宗讓出衍聖公之位、讓南宗北返祖籍不成?

極有可能!

想到這裡,莊元洲不由得心頭一動。

如果自己這樣的判斷正確,那就不是簡單的打壓曲阜孔家了,而是要將其徹底打垮才行。

皇帝這是在考驗自己的膽識和魄力。

因爲如果自己於孔家鬥個你死我活,那就會面臨着來自官場和士林的雙重壓力。

這等同於在與大半個官場和士林爲敵。

要是自己缺乏足夠的勇氣和毅力,在試探一番之後,因爲承受不住這種巨大的壓力而臨陣退縮,那自己的仕途絕對會到此爲止。

不和皇帝一條心,那皇帝幹嘛用你?

即便是有孫傳庭的面子在,自己這輩子也只能在下層廝混了,只要今上在位,自己絕無翻身的可能。

話又說回來了,自己做的是朱家的官,只要皇帝滿意,榮華富貴也是皇帝賞賜下來,士林風評再好,誰會給你這些?

拼了!

其實也不算拼。

只要自己堅定的站在皇帝這邊,哪怕與整個官場士林爲敵,那未來的前程將是一片坦途。

皇帝這幾年來的舉動越來越強勢,朝野上下已無人敢正面掠其鋒芒。

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內平流賊,外蕩敵寇的基礎上的。

莊元洲對官軍掃蕩關外有着充足的信心。

手握絕對忠心的強兵,減免稅賦,贏得了天下百姓之心,這個世上要是再有人敢不聽話,那可真是自尋死路。

自己到曲阜是去破局的,根本不必擔心成敗,最終皇帝會收拾殘局的。

想明白了其中關竅的莊元洲,臉上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宮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五百四十八章 開海面臨的阻礙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四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軍抵達馬尼拉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十六章 平叛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三十章 預謀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還是錦衣衛更內行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十七章 樊城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八章 皇莊4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第七百零七章 帶着文臣武將去靶場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